无创诊断模型论文-马丽君,纪冬,王春艳,付懿铭,陈松海

无创诊断模型论文-马丽君,纪冬,王春艳,付懿铭,陈松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创诊断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HBV感染,谷丙转氨酶,肝脏炎症,肝脏纤维化

无创诊断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马丽君,纪冬,王春艳,付懿铭,陈松海[1](2019)在《基于常规指标建立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准确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肝纤维炎症指数(APAE),用于指导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9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且行肝组织活检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正常或处于1~2倍正常值上限之间的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线人口学、生化学、病毒学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依据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所得肝脏炎症及纤维化严重程度进行分组:G≤1且S≤1者纳入无需抗病毒治疗组,S≥2或G≥2者纳入需抗病毒治疗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APAE指数。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APAE、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APRI)及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在显着肝脏炎症(G≥2)及显着纤维化(S≥2)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652例,其中男404例,女248例,平均31.2岁,肝脏炎症及纤维化≥G2S2者312例(47.9%)。两组间性别、家族史、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年龄及胆碱酯酶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及e抗原定量等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建立新指数APAE=0.034×AST-0.006×PLT-0.025×ALB-0.001×e抗原定量,其AUROC为0.764,与APRI(AUROC=0.715)和FIB-4(AUROC=0.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常规指标建立的无创诊断模型APAE指数在预测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方面优于APRI和FIB-4,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陈佳良,段绍杰,陈洁,刘鑫源,姚树坤[2](2019)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无创诊断模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而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可决定NAFLD患者的长期预后,故早期监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肝活检是评估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分期的金标准,但因其存在有创及不良反应等缺点,故临床未能广泛应用。近年来,NAFLD相关血清无创诊断标志物或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多。未来,深入了解用于评估肝脏脂肪变、NASH、进展期肝纤维化的各种血清无创诊断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足,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同时减少肝活检需求。(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15期)

徐成川,钱艺,龚季陈,郭佳[3](2019)在《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多参数模型无创诊断HBV相关性肝细胞癌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联合多参数模型无创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180例,以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无EV者50例(EV0组)、轻度EV者69例(EV1组)、中度EV者33例(EV2组)、重度EV者28例(EV3组)。应用SWE测量其肝脏和脾脏硬度;实验室检查获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血小板计数,并计算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PRI)和血小板计数与脾脏长径比率(PSR),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肝脏硬度、脾脏硬度、APRI、PSR与EV的相关性。绘制肝脏硬度、脾脏硬度、APRI及PSR预测EV程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其诊断效能。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影响脾脏硬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各组脾脏硬度、APRI和P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脾脏硬度与EV程度呈显着正相关(r=0.656,P<0.05),肝脏硬度、APRI及PSR与EV程度均呈中等正相关(r=0.524、0.431、0.363,均P<0.05)。脾脏硬度诊断EV≥1、EV≥2、EV3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815、0.821,明显高于肝脏硬度、APRI及PSR(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脾脏硬度与白蛋白、总胆红素、脾脏长径和肝脏硬度均呈正相关(r=0.190、0.135、0.429、0.464,P=0.004、0.008、0.000、0.004),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545,P=0.001)。结论 SWE所测脾脏硬度结合多参数模型APRI和PSR可无创评估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EV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颜欣[4](2019)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以慢性胆汁淤积,肝小叶见非化脓性小胆管破坏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不经治疗,最终可发展为纤维化和肝硬化。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对PBC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肝穿刺病理检查被认为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是肝活检为有创检查,且价格昂贵,很难被大家接受。因此研究无创血清学方法诊断PBC患者肝纤维化临床意义重大。目的:从PBC患者的临床常用的血清学指标中筛选出优化指标,构建PBC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为临床提供简单、廉价及易获取的PBC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减少或者替代肝脏穿刺检查的应用。方法: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部的经过肝脏病理诊断为PBC患者共157例,收集并记录检测临床常用指标和病理学资料,剔除数据丢失、合并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有饮酒史个体后,共118例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中,并随机分成建模组(78例)和验证组(40例)。本研究按照Scheuer分期方法将PBC组织学分期分为4期,以Scheuer分期I~II期为早期纤维化,Ⅲ~Ⅳ期为进展期纤维化。对建模组研究对象的临床常用指标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区分早期肝纤维化和进展期肝纤维化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PBC无创肝纤维化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并简化模型。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s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在验证组中通过ROC曲线评价TPR指数、APRI指数、FIB-4指数、RPR指数的诊断效能并进行验证。结果:1.建模组和验证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建模组和验证组研究对象之间年龄(P=0.808)、性别(P=0.538)和组织学分期(P=0.928)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基线均衡。2.筛选影响肝纤维化的因素在建模组研究对象中,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PLT、PDW、TBIL、TBA及DBIL在早期肝纤维化和进展期肝纤维化之间存在差异(P=0.000,0.036,0.020,0.006,0.018和0.010),说明相比于早期肝纤维化PBC,进展期肝纤维化PBC患者的PLT、CHE偏低,而PDW、TBA、TBIL和DBIL偏高。3.构建PBC无创肝纤维化logistic回归模型将PLT、PDW、CHE、TBA、DBIL和TBIL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引入标准为P≤0.05,剔除标准为P>0.10,引入方式为LR逐步向前法)建立肝纤维化诊断模型A,最终筛选出进入模型A的指标有TBA(P=0.032,OR=1.012)和PLT(P=0.038,OR=0.989).4.简化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依据TBA和PLT的OR值分别为1.01和0.989,说明TBA为进展期肝纤维化危险因素,PLT为进展期肝纤维化的保护性因素,简化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TPR指数(胆汁酸与血小板比值)诊断PBC进展期肝纤维化。5.评价各模型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A、TPR指数、APRI指数、FIB-4指数和RPR指数诊断肝纤维化的AUROC分别为0.789,0.751,0.666,0.670,和0.672,模型A和TPR指数AUROC最高,诊断价值最大。6.TPR指数诊断PBC肝纤维化能力的验证在验证组中,TPR指数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准确度为77.5%(31/40),灵敏度为0.727,特异度为0.793。经一致性检验,与病理金标准Kappa值为0.48>0.4,即TPR指数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TPR指数与APRI指数、FIB-4指数、RPR指数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AUROC分别为0.771,0.715,0.618和0.517,其中TPR指数的AUROC均高于其他无创血清学模型。结论:TPR指数能协助区分PBC患者有无进展期肝纤维化,其诊断价值优于APRI指数、FIB-4指数、RPR指数。TPR指数作为一种简单、便宜且易获取的无创肝纤维诊断模型,有助于减少部分患者行肝脏穿刺检查。(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韩秋霞,朱晗玉,蔡广研,陈香美[5](2018)在《微小病变性肾脏病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微小病变性肾脏病(MCD)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肾穿刺活检虽然为MCD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操作,易带来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尚不能接受。因此,临床上亟待建立一种能实时、安全、无创诊断MCD的方法。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生物学参数的数学模型来进行MCD的无创诊断。方法:将79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基于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为MCD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生物学指标进行t检验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进行ROC曲线分析,对曲线下面积大于0.7的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ROC联合诊断分析,最终建立联合多指标的无创诊断模型,模型的诊断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评估。结果:对28个生物学指标中有13个指标包括抗磷脂酶A2受体(抗PLA2R)(P=0.000),总蛋白(TP)(P=0.000),白蛋白(ALB)(P=0.000),直接胆红素(DB)(P=0.002),肌酐(Cr)(P=0.000),总胆固醇(CH)(P=0.000),乳酸脱氢酶(LDH)(P=0.00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P=0.0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P=0.000),凝血酶时间(TT)(P=0.000),血浆纤维蛋白原(FIB)(P=0.000),免疫球蛋白A(IgA)(P=0.008)和补体3(C3)(P=0.019)在对照组与MCD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H,HDL,LDL,TT和FIB五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超过0.70(fig1)。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和TT是MCD的危险因素。基于"CH+TT"进行联合诊断,概率预测方程为PRE=1/1+e-(10.617-0.270×CH-0.325×TT)。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灵敏度为83.0%,特异度为69.8%(P=0.000)(fig2)。结论:基于CH和TT建立的概率预测方程可以用于MCD的无创诊断,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并具有安全、实时、无创的优点。但后期有待多中心、纵向随访队列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10-11)

王琳[6](2018)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可以表现为慢性HBV感染者、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等不同状态。在临床上,通常认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小于2倍正常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的HBV感染者为慢性HBV携带者。在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有一部分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检查无或仅有轻微的肝组织炎症和/或纤维化,为真正的慢性HBV携带者,这一部分患者暂时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慢性HBV感染者,尽管ALT水平正常或仅轻度升高,但是肝组织已经出现明显的坏死性炎症和/或纤维化,这部分患者则需要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临床上对于判断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HBV感染者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仍然需要依靠肝组织活检以明确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情况。但是,肝组织活检作为一种有创检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操作繁琐,花费高,受活检取材组织的限制不能完全代表肝脏的病变程度,并且大多数患者接受程度较低,因此肝组织活检在临床上难以作为一种常规的筛查手段。近年来,大量研究者致力于应用血清检测指标构建无创诊断模型来代替肝组织活检评估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病理改变。既往已经建立了多个相对诊断价值较高的无创纤维化诊断模型,但是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程度并不平行,不能用纤维化诊断模型来评估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然而,目前尚无相对诊断价值较高的评价肝组织炎症的无创诊断模型。因此,临床上亟需建立诊断价值较高的能够用于评价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无创诊断模型。目前认为HBV感染引起肝组织炎症的主要机制是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的肝组织损伤。趋化因子是介导免疫反应并引起炎症细胞浸润的始动因子,参与介导机体多种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在肝组织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趋化因子表达水平的改变。而趋化因子的变化远远早于血清酶学的改变,能够比血清酶学更早更灵敏地反映肝组织炎症。因此趋化因子可能成为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的潜在血清标志物。目的:(1)筛选血清中与肝组织炎症活动相关的血清学指标:以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常规病毒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坏死性炎症的关系,并筛选能够反应肝组织炎症的炎症因子,寻找能够反映肝组织炎症的指标;(2)以血清炎症因子为基础评价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结合临床常规检测的病毒血清及生化指标和筛选出的血清炎症趋化因子,构建评价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无创诊断模型;(3)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创诊断模型的验证及临床应用:用已经建立的无创炎症诊断模型对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验证,并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进行比较,评价该诊断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住院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298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并且全部接受肝组织活检,在肝组织活检穿刺术当天或前1天收集其人口学和血清学资料。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等。血清学资料:血常规包括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PLT);血清生化学指标包括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病毒学指标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epatitis B e antibody,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通过对慢性HBV感染者的常规血清学指标进行分析,寻找常规血清检测指标中能够反映肝组织显着性炎症的临床指标。肝组织病理学诊断炎症与纤维化分期依据GS分期标准;G<2定义为无或轻度炎症组,G≥2定义为显着性炎症组。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对于无序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于连续性变量,首先使用K-S正态性检验,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中位数(25%-75%百分位数)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评估临床病毒血清生化标记物的诊断效能。应用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来评估病毒血清生化标记物诊断显着性炎症的准确性。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在298例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共收集122例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标本,随机分成建模组52人和验证组70人。在建模组中应用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与炎症有关的13种血清趋化因子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的表达。13种趋化因子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CCL11)、胸腺活化调节的趋化因子(thymus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TARC/CCL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CCL2)、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secreted,RANTES/CCL5)、上皮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pithelial neutrophil activating peptide 78,ENA-78/CXCL5)、生长调节致癌基因α(chemokine growth-regulated oncogeneα,GRO-α/CXCL1)、γ-干扰素诱导T细胞α型趋化因子(interferon-γ-inducible T cell alpha chemoattractant,I-TAC/CXCL11)、γ-干扰素诱导的单核因子(monokine induced by gamma-interferon,MIG/CXCL9)、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γ-inducible protein-10,IP-10/CXCL10)、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3α,MIP-3α/CCL20)、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CXCL8)、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CCL3)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β,MIP-1β/CCL4)。通过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筛选与炎症活动度相关的趋化因子。将第一部分筛选出的与炎症活动相关常规病毒血清生化指标联合血清趋化因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判断肝组织炎症的独立预测因素,将独立预测因素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肝组织炎症无创诊断模型,并与肝组织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应用AU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来评估模型诊断显着性炎症的准确性。第叁部分:为了验证血清学与肝组织中表达的一致性,首先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构建模型的趋化因子CCL17和CCL2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扩大血清样本含量,对构建的无创炎症诊断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验证。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应用AU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验证模型诊断显着性炎症的准确性。结果:1、298例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包括HBeAg阳性177例和HBeAg阴性121例。G≥2的有129例(43.3%),纤维化S≥2的有74例(24.8%)。肝组织显着性炎症的发生率高于显着性纤维化的发生率。2、年龄、性别、白蛋白、总胆红素、血红蛋白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均无相关性。在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中,ALT、AST、ALP、GGT、APTT、HBcAb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PLT、HBsAg、HBV-DNA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负相关。在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中,ALT、AST、ALP、PT、HBV-DNA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CHE、PTA、PLT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负相关。3、ALT、AST、ALP和PLT在不同炎症活动度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存在显着差异性。其中,AST具有较高的评估显着性炎症的诊断效能,其诊断肝组织显着性炎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696。4.、CCL11、CCL17、CCL2、CXCL5、CXCL1和CXCL11在肝组织显着炎症的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的含量高于肝组织无或轻度炎症的慢性HBV感染者。5、CCL17、CCL2、CXCL5、CXCL1、ALT以及AST为显着性炎症的预测因素。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构建炎症评估模型:G炎_=0.009×CCL2(pg/ml)+0.015×CCL17(pg/ml)-5.2726、肝组织中CCL2和CCL17在肝组织显着炎症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表达高于肝组织无或轻度炎症的感染者。7、当取cut off值为-3.699时,此时在建模组的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46.15%,阴性预测值为92.3%,阳性预测值为64.1%;当取cut off值为-0.546时,此时在建模组的敏感度为46.15%,特异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65%。当取cut off值为-3.699时,在验证组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1%,阴性预测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41.18%;当取cut off值为-0.546时,此时在验证组的敏感度为53.75%,特异度为85.71%,阴性预测值为73.47%,阳性预测值为71.43%;当取cut off值为-3.699时,此时在全体慢性HBV感染者的敏感度为98.15%,特异度为22.06%,阴性预测值为93.76%,阳性预测值为50%;当取cut off值为-0.546时,此时在慢性HBV感染者的敏感度为50%,特异度为91.18%,阴性预测值为69.67%,阳性预测值为81.82%。结论:1、临床诊断的慢性HBV感染者(ALT<2ULN),肝活检病理显示有近一半的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肝组织炎症和/或纤维化,并且肝组织显着性炎症的发生率高于显着性纤维化的发生率。2、趋化因子CCL2和CCL17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肝组织炎症的敏感指标。3、血清中CCL2和CCL17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肝组织中CCL2和CCL17表达水平改变相一致。以趋化因子CCL2和CCL17为基础构建的肝组织炎症无创诊断模型评价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肝活检病理结果相一致。4、以趋化因子CCL2和CCL17为基础构建的肝组织炎症无创诊断模型可以用于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诊断,可以代替部分肝组织活检用于临床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8-10-01)

赵康[7](2018)在《乙肝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受试者肝组织病理学为对照,探讨血清学指标、APRI指数、脾脏厚度、肝脏弹性指数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筛选构建适用于乙肝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模型,并验证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1.收集2016-2018年我院慢乙肝患者共36例,同时收集健康人群10例。根据病理诊断分为四组:无肝纤维化组(S0-S1)12例、明显肝纤维化组(S2)9例、显着肝纤维化组(本文来源于《全国第九次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深圳市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8-09-21)

姚文军,谢群,王文星,胡忠群,柯凌霞[8](2018)在《多项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在乙肝后肝硬化中的诊断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数模型(FIB-4指数)、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计数(Plt)比值指数(APRI)评分、瞬时弹性成像在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慢性乙肝(慢性乙肝组82例)及肝硬化(肝硬化组40例)患者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检测其肝脏硬度(LSM)值,同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AST、Plt,计算出Fi B-4指数及APRI评分,分别分析LSM值、FIB-4指数及APRI在慢性乙肝后肝硬化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及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AST、Plt与慢性乙肝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乙肝组患者的中位数E值、FIB-4指数、APRI评分[分别为(5.97±2.53)、(1.82±1.43)、(0.45±0.29)分]明显低于肝硬化组[分别为(13.97±10.08)、(4.29±2.82)、(0.93±0.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乙肝组患者中,肝脏E值与FIB-4指数及APRI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0.158、0.104,P>0.05];而FIB-4与APRI评分则具有显着相关性(r=0.834,P<0.001)。在肝硬化组中,肝脏E值与FIB-4指数无明显相关性(r=0.308,P=0.053),而与APRI评分显着相关(r=0.412,P=0.008),且FIB-4指数与APRI评分也存在显着相关性(r=0.786,P<0.001)。结论在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中,瞬时弹性成像在诊断乙肝后肝硬化中的诊断效能最高,FIB-4指数次之,APRI评分最低。(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8年16期)

李艳平[9](2018)在《五种无创模型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无创诊断模型APRI、FIB-4、Forns、FibroIndex、GP在慢性HBV感染者中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感染病科诊治的所有接受肝活检的慢性HBV感染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得到4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五种肝纤维化诊断模型(APRI、FIB-4、Forns、FibroIndex、GP)的公式分别计算出每个患者的对应值。将研究人群按HBeAg状态分为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按ALT水平分为ALT正常组、ULN<ALT≤2×ULN组、2×ULN<ALT组。然后以肝组织纤维化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五种肝纤维化无创模型在研究人群总体以及5个分组中的肝纤维化诊断价值。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标准参照Metavir评分系统-纤维化分期评分,将F0-F1定义为非显着纤维化,F2-F4定义为显着纤维化。评价无创模型的诊断价值运用ROC曲线分析、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符合率)。ROC曲线下面积(AUROC)为0.5~0.7为诊断准确性较低,AUROC为0.7~0.9为诊断准确性中等,AUROC>0.9为诊断准确性较高(P<0.05)。五种模型诊断显着肝纤维化的界值用ROC曲线划定,取Youden指数最大时所对应的值为界值。统计软件包采用spss20.0和MedCalc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研究人群中的432例患者,男性260例(60.19%),女性172例(39.18%);年龄范围为13-68岁(中位数为37,四分位间距为16)。2.研究人群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分布情况:F0期30例(6.94%)、F1期281例(65.05%)、F2期85例(19.68%)、F3期30例(6.94%)、F4期6例(1.39%),非显着纤维化311例(71.99%)、显着纤维化121例(28.01%)。3.研究人群中HBeAg阳性患者有202例(46.76%),HBeAg阴性患者有230例(53.24%);ALT正常患者有270例(62.50%),ULN<ALT≤2×ULN患者有103例(23.84%),2×ULN<ALT患者有59例(13.66%)。4.五种模型诊断总体研究人群肝纤维化价值的评价模型APRI、FIB-4、Forns、FibroIndex、GP诊断总体研究人群显着肝纤维化的校正AUROC分别为0.788、0.733、0.729、0.791、0.740(P<0.05)。对各模型的AUROC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PRI的诊断准确性比FIB-4高,FibroIndex的诊断准确性比Forns、FIB-4高。五种模型诊断该类患者显着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以FibroIndex最高,为69.42%;特异度以Forns最高,为76.53%;阳性预测值,以APRI最高,为42.68%;阴性预测值以FibroIndex最高,为83.70%;符合率均以Forns最高,为66.90%。5.五种模型诊断HBeAg阳性组患者肝纤维化价值的评价模型APRI、FIB-4、Forns、FibroIndex、GP诊断HBeAg阳性患者显着肝纤维化的校正AUROC分别为0.813、0.785、0.760、0.823、0.762(P<0.05)。对五种模型的AUROC进行两两比较发现,FibroIndex的诊断准确性比Forns高。五种模型诊断研究者显着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以FibroIndex最高,为80.33%;特异度以GP最高,为80.85%;阳性预测值以GP最高,为50.91%;阴性预测值以FibroIndex最高,为87.37;符合率以GP最高,为70.30%。6.五种模型诊断HBeAg阴性组患者肝纤维化价值的评价模型FIB-4诊断HBeAg阴性组患者显着肝纤维化的AUROC为0.584(P>0.05),提示无诊断价值。模型APRI、Forns、FibroIndex、GP诊断HBeAg阴性组患者显着肝纤维化的校正AUROC分别为0.758、0.710、0.755、0.720(P<0.05),对各模型的AUROC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无显着差异。四种模型诊断该类患者显着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以GP最高,为80.00%;特异度以APRI最高,为80.00%;阳性预测值以APRI最高,为43.33%;阴性预测值以FibroIndex最高,为85.34%;符合率以APRI最高,为70.43%。7.五种模型诊断ALT正常组患者肝纤维化价值的评价模型APRI、FIB-4、Forns、FibroIndex、GP诊断ALT正常组患者显着肝纤维化的校正AUROC分别为0.792、0.763、0.755、0.787、0.779(P<0.05),对各个模型的AUROC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无显着差异。五种模型诊断该类患者显着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以FIB-4最高,为67.19%;特异度以GP最高,为83.98%;阳性预测值以GP最高,为46.77%;阴性预测值以FibroIndex最高,为85.90%;符合率以GP最高,为74.81%。8.五种模型诊断ULN<ALT≤2×ULN组患者肝纤维化价值的评价模型APRI、FIB-4、Forns、GP诊断ULN<ALT≤2×ULN组患者显着肝纤维化的AUROC分别为0.576、0.584、0.600、0.586(P>0.05),提示无诊断能力。模型FibroIndex诊断ULN<ALT≤2×ULN组患者显着肝纤维化的校正AUROC为0.779(P<0.05),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55.41%,阴性预测值为87.23%,阳性预测值为42.11%,符合率为62.50%。9.五种模型诊断ALT>2×ULN组患者肝纤维化价值的评价模型APRI、FIB-4、Forns、FibroIndex、GP诊断ALT>2×ULN组患者显着肝纤维化的AUROC分别为0.484、0.531、0.506、0.559、0.504(P>0.05),提示无诊断价值。结论:五种模型在不同组患者中诊断患者有无显着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应进行正确的选择,才能使无创模型发挥最大的作用。1.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综合APRI和FibroIndex诊断患者有无显着肝纤维化的结果诊断准确性可达较高。2.在HBeAg阳性组患者中,综合FibroIndex和GP诊断患者有无显着肝纤维化的结果,诊断价值较大;在HBeAg阴性组患者中,综合APRI、FibroIndex和GP的诊断结果较佳。3.在ALT正常组患者中,综合FIB-4、FibroIndex和GP诊断患者有无显着肝纤维化的结果较好;在ULN<ALT≤2×ULN组患者中,仅有FibroIndex具有诊断价值;在ALT>2×ULN组患者中,五种模型对患者有无显着肝纤维化均无明显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华堂[10](2018)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的创建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由常见的血清学指标构成的无创性诊断模型,评估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并验证其指导抗病毒治疗的效能。方法:入组326例患者,按6:4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对建模组和验证组间患者间的所有临床资料进行秩和检验分析。在建模组,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筛选出与显着肝纤维化相关的参数,应用二元logisitc回归分析建立无创性诊断模型。应用ROC曲线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判别该模型诊断价值。使用MedCalc软件比较该模型与经典模型APRI、FIB-4的诊断效能。最后,将入组的患者分为HBeAg阴性CHB组和HBeAg阳性CHB组,并利用ROC曲线验证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1.1.对建模组和验证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间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1.2.在建模组中,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分析可见,年龄、PLT、TBIL、ALT、AST、GGT、ALP、ALB、Ln(HBV-DNA)共9个参数在非显着性肝纤维化和显着性肝纤维化患者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1.3.将上述9个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进入法,得出显着性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参数(引入:P<0.05,排除:P>0.1),并依据独立预测参数及其回归系数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方程如下:M=0.091X年龄-0.009XPLT+0.239XTBIL-0.099XALB-0.131XLn(HBV-DNA)-1.7261.4.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在建模组中的诊断价值,其AUC为O.896[SE O.023,95%CI0.851—0.941],最优诊断截点为-1.18,SN87.0%,SP83.1%,Youdens指数为0.701,PPV86.36%,NPV85.71%。在验证组中预测显着性肝纤维化的AUC为O.750,SE O.043,最优诊断截点为-1.54,95%CI(0.665-0.835),SN71.6%,SP71.0%,Youdens指数为0.426,PPV73.53%,NPV69.50%。1.5.利用Medcalc软件将APRI、FIB-4与模型M的AUC进行对比。模型M、APRI、FIB-4的AUC值分别为:0.896、0.657、0.651。M模型与APRI的AUC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777,P<0.0001)。M模型与FIB-4的AUC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215,P<0.0001)。2.1.该模型在HBeAg阳性CHB中用于预测抗病毒治疗的ROC曲线的AUC为0.835,最佳诊断截点为-1.85,95%CI(0.758-0.859),SN80.9%,SP75.6%,Youdens指数为0.565,PPV80.00%,NPV86.36%。2.2.该模型在HBeAg阴性CHB中用于预测抗病毒治疗的ROC的AUC为0.856,最佳诊断截点为-0.87,95%CI(0.767-0.921),SN80.0%,SP80.4%,Youdens指数为0.604,PPV88.00%,NPV78.26%。结论:1.1我们所创建的无创性诊断模型在验证组及建模组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1.2与经典的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APRI及FIB-4相比,该模型具有更优的诊断效能。1.3在HBeAg阳性CHB组和HBeAg阴性CHB组中,我们的方程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效能。(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无创诊断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而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可决定NAFLD患者的长期预后,故早期监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肝活检是评估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分期的金标准,但因其存在有创及不良反应等缺点,故临床未能广泛应用。近年来,NAFLD相关血清无创诊断标志物或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多。未来,深入了解用于评估肝脏脂肪变、NASH、进展期肝纤维化的各种血清无创诊断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足,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同时减少肝活检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创诊断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马丽君,纪冬,王春艳,付懿铭,陈松海.基于常规指标建立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

[2].陈佳良,段绍杰,陈洁,刘鑫源,姚树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无创诊断模型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

[3].徐成川,钱艺,龚季陈,郭佳.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多参数模型无创诊断HBV相关性肝细胞癌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4].颜欣.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D].吉林大学.2019

[5].韩秋霞,朱晗玉,蔡广研,陈香美.微小病变性肾脏病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6].王琳.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18

[7].赵康.乙肝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构建[C].全国第九次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深圳市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8

[8].姚文军,谢群,王文星,胡忠群,柯凌霞.多项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在乙肝后肝硬化中的诊断效能[J].现代医药卫生.2018

[9].李艳平.五种无创模型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评价[D].延安大学.2018

[10].张华堂.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的创建及验证[D].福建医科大学.2018

标签:;  ;  ;  ;  

无创诊断模型论文-马丽君,纪冬,王春艳,付懿铭,陈松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