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唑氮蓝试验论文-谢德武,黄秀云

四唑氮蓝试验论文-谢德武,黄秀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唑氮蓝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唑氮蓝,肝硬化,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

四唑氮蓝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谢德武,黄秀云[1](2008)在《四唑氮蓝还原试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我们将做为人体细菌感染的血液学诊断指标的四唑氮蓝还原试验(NBT) 用于 SBP 的诊断。方法:研究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6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检测腹水四唑氮蓝还原试验,油镜下观察凡中性粒细胞胞浆含有深蓝色甲暨颗粒沉着的为 NBT 阳性细胞,计数100-200个中性粒细胞,计算其阳性细胞百分率。确定 NBT 诊断 SBP 阳性界值的,比较 NBT 与腹水培养和腹水常规诊断 SBP 的灵敏度及特异性,X~2检验对各组别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显着性检验。结果:以先期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确定四唑氮蓝还原试验的阳性界值。在 SBP28例中,以 NBT 阳性细胞≥6%、8%、10%为阳性界值,灵敏度各为95.0%、 92.9%、92.9%,明显大于 NBT 阳性细胞≥12%、14%的53.6%、35.7%(X~2=7.96,P<0.005、X~2=20.39, P<0.005;X~2=9.11,P<0.005、X~2=17.5,P<0.005;X~2=7.09,P<0.01、X~2=7.97,P<0.005 =。非 SBP32例中,以 NBT 阳性细胞≥14%、12%、10%为阳性界值时,特异性各为100.0%、96.9%、 93.8%,明显大于 NBT 阳性细胞8%、6%的71.9%、62.5%(X~2=5.41,P<0.025、X~2=11.04,P<0.005; X~2=5.81,P<0.025、X~2=9.65,P<0.005;X~2=3.95,P<0.05、X~2=7.41,P<0.01。因此,确定以 NBT 阳性细胞≥10%为阳性界值。对后期收治的10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 NBT、腹水培养、腹水常规叁种方法对 SBP 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比较:在55例 SBP 中,NBT 的灵敏度为92.7%,显着高于腹水培养和腹水常规的60.0%及63.6%(X~2=14.56,P<0.005;X~2=11.99,P <0.005:在50例非 SBP 中,NBT 的特异性为94.0%,与腹水培养的100.0%差异不明显(X~2=1.37, P>0.05),而显着高于腹水常规的58.0%(X~2=12.98,P<0.005)。结论:NBT 可以有效剔除各种因素对诊断 SBP 的干扰,其用于 SBP 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并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因此,四唑氮蓝还原试验适合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09-01)

谢德武,黄秀云[2](2005)在《四唑氮蓝还原试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四唑氮蓝还原试验(NBT)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以先期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确定四唑氮蓝还原试验的阳性界值为NBT阳性细胞≥10%。对后期收治的10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NBT、腹水培养、腹水常规叁种方法对SBP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55冽SBP中,NBT的灵敏度为92.7%,显着高于腹水培养和腹水常规的60.0%及63.6%(P<0.005),在50例非SBP中,NBT的特异性为94.0%,与腹水培养的100.0%差异不明显(P>0.05),而显着高于腹水常规的58.0%(P<0.005)。结论:NBT可以有效剔除各种因素对诊断SBP的干扰,用于SBP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合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5-09-01)

谢德武,黄秀云[3](2005)在《四唑氮蓝还原试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病情凶险,病死率可高达到60%。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腹水常规及培养诊断SBP。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SBP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大量的探索,陆续报告了采用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NO,16SrRNA基因,乳酸PMN与PH 值,C3、C4、白蛋白,纤维结合素,BacT/ALERT的微生物检测等多种实验室方法诊断SBP,但由于都(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5-05-01)

陈骥光[4](1987)在《有机磷农药对人体血液硝基四唑氮蓝还原与E玖瑰花结形成试验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研究有机磷农药对31名生产工人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评价四唑氮蓝(NBT)还原和自然E玖瑰花结形成试验的结果,也进行外周血嗜中性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计数,对照工人以往无有机磷农药的接触史。受检工人分成两组:Ⅰ、职业接触10年以上13名,平均年龄42.5岁;Ⅱ、职业接触(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期刊1987年05期)

朱延安[5](1984)在《息肉型筛窦炎患者应用四唑氮蓝(NBT)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息肉型筛窦炎和上颌窦筛窦炎在鼻窦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各种治疗方法,疗效均欠佳。多数学者认为息肉型鼻窦炎是感染过敏性疾病,作者们采用NBT试验研究了细菌感染过敏因素。所用为Park等(1968)介绍的方法和(?)(1976)改良法,由肘静脉及下鼻甲各取0.9ml血进行相同的检查。观察50名患者中,慢性息肉型筛窦炎及上颌窦炎30名,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20名。试验结果表明,全部患者NBT试验阳性细胞增加,尤其在急性上颌窦炎时更为明显。此外,用NBT试验判断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综合疗法,11名患者住院治疗8~12天后复查血,急性上颌窦炎患者5名,NBT试验(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期刊1984年04期)

冯书章,邓定华,方石泉[6](1983)在《微孔塑板四唑氮蓝试验对鼻疽马免疫状态的探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寻求适用于马体的四唑氮蓝(NBT)试验方法,进而探测该试验与鼻疽马免疫状态的关系。本实验进行了NBT定性方法的比较和试验条件的筛选,并通过对健马62匹和各种类型鼻疽马88匹的测定以及对7匹鼻疽菌接种马长达9个月的定期检测,初步获得了鼻疽马免疫状态的检测指标,对鼻疽免疫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来源于《兽医大学学报》期刊1983年04期)

冯书章[7](1982)在《四唑氮蓝试验研究进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唑氮蓝(NBT)试验是Baehner等首先提出的,他们发现嗜中性白细胞在试管中可将NBT还原成甲(月朁)(Formazan),而慢性肉芽肿病(CGD)患者的嗜中性白细胞几乎不能使之还原。1968年,ParK等作为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方法正式提出该试验。1971~1975年可称为该试验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期,研究对象由人扩展到家畜。在试验方法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进,Magliulo(1974)提出了用单核细胞代替(本文来源于《兽医大学学报》期刊1982年01期)

方之杨,项秀娥,孙家玲[8](1980)在《四唑氮蓝还原试验对严重烧伤病人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严重烧伤病人的白细胞的杀菌力往往被抑制,容易导致创面脓毒症和败血症,因此在过去十年内有许多人研究严重烧伤患者的白细胞代谢功能,如体外中性粒细胞的四唑氮蓝(Nitroblue tetrazolium简称NBT)还原试验,白细胞的氧耗量,白细胞杀菌指数和白细胞的趋化性(Chemotaxis)和趋化指数等,以预测烧伤病人的预后和诊断感染及创面脓毒症。(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1980年03期)

刘俊范,黄绍良,侯玲玉[9](1980)在《新生儿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中性粒细胞四唑氮蓝还原试验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968年Park等采用四唑氮蓝(NBT)试验作为急性感染的辅助诊断,继后发现部分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者的白细胞功能有异常,NBT还原率低。我们于1975年10月~1977(本文来源于《新医学》期刊1980年06期)

董文傅[10](1978)在《各种皮肤病的四唑氮蓝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唑氮蓝试验(Nitroblue TetrazoliumTest,简称NBT试验)是测定多核白细胞吞噬能力的一种方法,有人报告可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由于本试验操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在鉴别感染性疾病时,有时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但在测定多核白细胞的吞噬机能方面仍是很有价值的。试验方法:作者采用Park等的改良法,先将四唑氮蓝溶于pH 7.4的磷酸缓冲盐水中,浓度为2%。然后采正常人或患者的末梢血1毫升,加入(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皮肤病学分册》期刊1978年02期)

四唑氮蓝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四唑氮蓝还原试验(NBT)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以先期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确定四唑氮蓝还原试验的阳性界值为NBT阳性细胞≥10%。对后期收治的10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NBT、腹水培养、腹水常规叁种方法对SBP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55冽SBP中,NBT的灵敏度为92.7%,显着高于腹水培养和腹水常规的60.0%及63.6%(P<0.005),在50例非SBP中,NBT的特异性为94.0%,与腹水培养的100.0%差异不明显(P>0.05),而显着高于腹水常规的58.0%(P<0.005)。结论:NBT可以有效剔除各种因素对诊断SBP的干扰,用于SBP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合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中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唑氮蓝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谢德武,黄秀云.四唑氮蓝还原试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C].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2].谢德武,黄秀云.四唑氮蓝还原试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C].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5

[3].谢德武,黄秀云.四唑氮蓝还原试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C].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5

[4].陈骥光.有机磷农药对人体血液硝基四唑氮蓝还原与E玖瑰花结形成试验的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87

[5].朱延安.息肉型筛窦炎患者应用四唑氮蓝(NBT)试验[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4

[6].冯书章,邓定华,方石泉.微孔塑板四唑氮蓝试验对鼻疽马免疫状态的探测[J].兽医大学学报.1983

[7].冯书章.四唑氮蓝试验研究进展(综述)[J].兽医大学学报.1982

[8].方之杨,项秀娥,孙家玲.四唑氮蓝还原试验对严重烧伤病人的临床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0

[9].刘俊范,黄绍良,侯玲玉.新生儿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中性粒细胞四唑氮蓝还原试验的观察[J].新医学.1980

[10].董文傅.各种皮肤病的四唑氮蓝试验[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皮肤病学分册.1978

标签:;  ;  ;  ;  

四唑氮蓝试验论文-谢德武,黄秀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