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养护

新时期下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养护

宜昌市黄柏河流域管理局湖北省宜昌市443000

摘要:笔者基于调研发现当前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从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制度优化等多重视角来提出改善当前水利渠道工程管理及养护的对策,旨在实现水利渠道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养护;管理;沿线检查

引言

“轻管理重建设”的传统理念使得水利渠道工程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渠道工程的管理及运行,对社会增收及体质增效带来了重重阻力。因此,如何做好水利渠道工程的管理及日常维护显得至关重要,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理解,对水利渠道工程展开养护及管理研究,旨在有效提升其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发挥水利渠道工程的作用。

一、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养护的作用

水利工程作为人们饮用水的重要来源,其水利工程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起居、身心健康。尤其体现在农村,水利工程渠道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农民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及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展现农村地区地形风貌的关键枢纽,为此只有构建科学完善的农村水利工程渠道的管理体系,制定系统化的维护方案,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养护的效应,营造干净良好的用水氛围,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养护呈现出重要的影响作用[1]。

二、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养护存在的问题

造成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养护现状是多因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薄弱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当前水利渠道工程中设备相对比较陈旧,且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完善,很多设备没有进行相应的配套,导致为后期的养护及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使得水利工程的运行存在潜在的风险,不便于进行科学化管理。

(二)管理及养护费用不足

笔者调研发现,当前大多数区域在水利渠道工程设备升级上,由于缺乏资金注入,设备常年处于老化失修的状态,很多设备目前已经成为摆设品无法进行正常使用,使得在防水过程中经常出现堵塞严重的现象,无法发挥渠道水输送的基本价值。除此之外,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维护及管理,机井在长期使用后也出现严重堵塞的现象,使得很多已经无法正常使用,同时机井井盖丢失后者破损的现象尤为明显,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三)管理及养护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用水者对于日常的维护管理意思浅薄,用水中的忽视了对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养护的重要性,或者对其中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不够,在现阶段的家庭收入中日趋上升,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有所降低,在进行工程絮叨管理时,管理及维护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及能力,无法良好践行本职工作。

(四)管理及养护机制不健全

虽然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养护机制不断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及养护者的积极性,使用水者在加入管理意识增强,由于用水者在实践经验上的缺乏和政府的引导调控不到位,造成了管理及养护成为了一种“事后控制”模式,流于形式,失去了机制的保障力[2]。

三、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养护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水利渠道的管理力度

强化水利渠道的管理,需要做好下述两方面的工作:

1.流量、水位、流速的控制

对于水利渠道工程而言,科学合理的控制流速、水位及水流量,是实现水道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如果输入水位相对位置过高,则很容易导致产生漫抵甚至决口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渠道工程中的输送;如果流速设置不合理,则很容易产生冲刷或者淤积的现象。因此在实际中开展水利渠道工程管理时,需要根据工程的护坡种类、土质类别及坡降等主动因素,来科学合理的设置流速,尤其是进行拐弯的地段要采用合理的冲刷措施及流速控制方案,保证水流输送的平稳性;在遇到特殊过水事件时,应加大水流量的设计,但是不能超过标定设计流量的五分之一,同时需要对过水时间进行严格把控[3]。

2.沿线检查

水利渠道工程的管理及维护至关重要,对于发挥工程的价值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维护人员应实现对工程的定期检查,建立台账记录,引入责任关联机制,保障沿线检查的有效性;其次,在每次渠道放水之前,需要对沟渠洞穴内的垃圾等进行及时清理,确保渠道的边缘完好程度,同时在进行放水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水流速的均匀性,如果发现出现旋涡现象,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检查处理,做好相应的填埋工作;最后,完成放水工作后,需要对渠道内的沉沙及淤泥等进行及时清理,来保障水利渠道的合理运用,从而最大程度提升其运行效率,保障水利渠道工程的运用。

(二)提高水利渠道养护水平的路径设计

养护是确保水利渠道工程的关键所在。为此,应做好下述四方面工作:

首先,打造专业化的养护团队。水利渠道养护人员必须要多进入实践场地,在实践中通过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从而打动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转变水利渠道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来实现专业化维护;

其次,应加大资金投入。对于水利渠道工程改造而言,必须根据实践场地状况,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结构来提升目前水利渠道工程的整体抗冻防渗能力,如增加渠道的过水量,采用弧角梯形结构来代替传统的断面式结构,最大程度保障工程的建设速度。此外,应投入资金来采购新的设备,完善对渠道工程的基础配套设施,实现设备的升级[4]。

最后,应推行管养分离的新型模式。在管理模式上,应打破传统的自顶向下的管理模式,构建以市场为主体的新型管理模式,积极动员渠道工程附近的村民,参与渠道工程的维护及管理。同时在岗位职责上,应对水利渠道工程养护及管理的岗位进行有效划分,来构建完善的面向业务人员的培训体系,实现业务人员水平及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确保水利渠道工程的有效维护。

三、结束语

虽然在水利工程渠道管理上沿用了多重管理模式,在实践上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水利管理的现实性,缺乏完善的系统管理体制及多元化的激励体制,导致在管理及养护上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偏低,难以发挥自身功效。因此,只有水利渠道管理部门在内部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管理及养护的机制,构建多元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打造专业化的养护团队,才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效应,才可以使得水利渠道工程管理日趋完善,真正为社会建设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吕旌赤.水利工程输水渠道安全维护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02):130-131.

[2]阿斯亚•吐松.水利渠道工程管理养护探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5(06):34-35.

[3]邓彦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9):56-60.

[4]刘旺鑫.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146.

作者简介

陈小华,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73年1月15日;籍贯:湖北省宜昌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运行维护;现在职称:工程师。

标签:;  ;  ;  

新时期下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及养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