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压抑论文-周志强

文化压抑论文-周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压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研究,日常生活,本土化

文化压抑论文文献综述

周志强[1](2018)在《抽象性压抑与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近30年中国大陆文化研究走过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了自身的问题框架。在今天,抽象性压抑的日常生活经验要求一种"广泛的文化研究",即置身在各种各样的文化生活、社会政治、经济逻辑和权力格局之中的话语方式,而不是通过学科化的知识生产、建设行动或者理论阐述来完成的某项工程。(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姚宝香[2](2018)在《《五魁》:从欲望的压抑与变态到对文化的匪性反叛》一文中研究指出贾平凹的小说《五魁》被第五代导演黄建新改编成同名电影,本文试图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学的潮流化特征与第五代导演的集体风格入手,解读文学与电影的契合,分析小说《五魁》在改编为电影时的诸多差异,贾平凹的小说呈现更多的是欲望压抑与变态,而电影则更多地表现为对文化的一种反叛,而这种改变在场景的选择以及主题的设定方面又落入了前人的窠臼。(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06期)

姚萍[3](2016)在《一种非压抑性文化的思考——基于《单向度的人》文化批判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不断迅猛发展,并逐渐通过工具理性的方式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人们生活在一个物质需要充裕的高度整合的社会体系下,安然自得于"不自由社会"之中。文章立足于马尔库塞对压抑性文化的批判,深入分析大众文化对人的自由的压抑,并指出大众文化使得人的需求产生虚假性,最后尝试思考一种非压抑性的文化创造,使人能够追求真正的精神自由。(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朱鸿军,季诚浩[4](2016)在《被压抑的仪式传播——清初经筵的文化涵化、移转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宋代以来,经筵一直是一种士人教化帝王的仪式传播。由于满汉族群差异,清初君臣之间缺失共通意义空间,以致于经筵的仪式功能难以发挥。在康熙年间,经历文化涵化和文化移转之后,经筵场域的共通意义空间完成重构。同时,皇权强制力的介入将经筵改造成训诫士人的工具。此后,经筵成为一种被压抑的仪式传播,并伴随着文化空间的萎缩和历史记忆的扭曲。(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余阳[5](2016)在《压抑、冲突、逃离——奈保尔作品意象与文化身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出生于特立尼达的印度裔作家,奈保尔游历各国,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本文以奈保尔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综合运用文化身份、意象主义等理论对其作品中的意象进行讨论、分析,探求造成奈保尔混合文化身份的原因及对其作品创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6年26期)

谭善明[6](2016)在《从压抑到炫示——视觉文化中的身体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体和精神一样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不过在美学和艺术史上,身体一直被视为欲望的根源和对象而受到压抑。只有到了当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的关注从理性转向感性,身体才逐渐得以脱去形而上学覆盖其上的衣服,似乎身体本身得以解放。这使对身体的重新塑形成为可能,尤其是在视觉文化背景下,身体成为靓丽的景观,在各种符号的聚光灯下炫示自身。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这一身体转向进行探讨是颇有意味的。(本文来源于《文化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赵悦彤[7](2016)在《文化的冲突与压抑的自我》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舞姬》问世已逾百年。基于作品的特殊地位,百年以来,学界的相关研究从未停歇。与日本该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的热度相比,我国不论是对作者森鸥外,还是对名作《舞姬》的研究都并非趋之若鹜,因此,时至今日,这一课题依然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小说中深受封建主义思想侵袭的主人公丰太郎在接触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之后,实现了短暂且踟蹰的自我觉醒,然而在外界传统旧势力的诱导下,丰太郎头脑之中两种对立的思想展开激烈的斗争,纠结过后,他舍弃了新生文化,放弃了追求自我,退回到了旧势力的藩篱。丰太郎的抉择带给女主角爱丽丝毁灭性的打击,作为形象化的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爱丽丝的精神崩溃也意味着外来文化在饱受传统封建文化的无情打压后难以逃离破灭的结局。次要人物——“母亲”与相泽的存在从侧面反映了根植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封建思想对人性的荼毒,他们过着“顺服工具”一般的生活却浑然不觉,甚至阻挠他人进步思想的萌芽,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封建残余的根深蒂固不言而喻。在研究过程中,本论文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论文不再局限于此前学界驻足的对主人公性格缺陷的诟病以及对盲目爱情的抨击,而是通过对不同角色形象的分析,揭示其身上被赋予的悲情色彩,抨击封建思想对新生事物的打压以及对人性的摧残。此外,本文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注重虚实的对比,进而从现实世界与文学作品的反差中探寻封建社会的残酷本质。第二,本论文将人物的行动与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国家政策体制相结合,从中寻找主人公心境的挪移的根源所在,尝试从主观、客观两个角度对爱情悲剧产生的必然性进行分析。第叁,本论文将通过主人公丰太郎的个案分析,探明明治初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纠葛,进而反思明治新体制下日本学习西方文化的不彻底性给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的制约,力求以小见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魏鹏举[8](2016)在《文化消费市场极度压抑》一文中研究指出健康的艺术产业生态链,首先是艺术生产、艺术鉴赏、艺术消费,然后是艺术投资,最后才是艺术金融。艺术消费在整个链条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国家层面也看重文化消费,所以这个切入点非常有战略价值。但是中国的艺术消费一直没有被激发出来。目前国内多个行业存在(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04-14)

叶攀[9](2014)在《文化压抑与文化自主-B市Q村新生代农民工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社会与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以往的研究中,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状况的考察比较少。因此笔者通过对B市Q村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试图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在户籍和阶层的双重作用下,新生代农民工们发展出了怎样的一种文化,或者说,他们是通过怎样一种叙事表达自身的。除此之外,本文要探讨,在这种文化中、在这种话语他们自己处于怎样的位置?他们和社会上层、城市居民以及整个社会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本文发现,工友们的文化总的来说可以认为是一种否定和压抑的文化。这种文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和层次:首先,工友们主要通过弱化了的“道德经济学”描述他们和他们的老板以及工厂里的白领之间的关系;世界各个地区的体力劳动者的自发文化资源亦即“男性气质”也不再是他们的抗争资源,而是转变成压抑性质的了。这样一种状况本文也称之为“去社会化”。其次,工友们无法通过文化主张他们自身的“肯定性”,而是被动地跟随着否定与排斥他们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规范而自我否定。这个问题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1)工友们被动地跟随主流社会的价值规范,这尤其体现在他们对教育和文化资本的顺从,以及通过社会达尔文主义等价值观承认老板和白领等社会上层权力的“正当性”上;(2)工友们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能够主张他们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认同;(3)工友们无力组织一个能够主张他们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话语体系;(4)工友们的文化活动缺乏价值与规范维度,也无法成为工具,只是他们现实地位进行再生产的途径和手段。再次,在上述机制的作用下,工友们发展出了一种自我隔离、“退出”城市生活的倾向。同时,这种倾向也是一种自我强制。最后,他们的希望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极大束缚本文认为,文化压抑与经济贫困、社会排斥相互作用,加剧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困境。为了克服这种困境,笔者以为,除了他们应该被承认为城市社会的平等成员以外,文化自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定义了两个层面的文化自主:形式上的和实质上的,并在结论中探讨了文化自主的具体内容。(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4-06-01)

范琳琳[10](2014)在《受压抑的国民母亲:简·怀曼——论好莱坞家庭情节剧女明星与50年代美国社会文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星是类型片的重要符号。反过来说,明星是商业电影重要的类型策略,即类型意义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本文以50年代风靡好莱坞的家庭情节剧女演员简·怀曼为例,将明星气质与银幕形象相结合分析,试图论述简·怀曼是如何被塑造成为一个作为社会符号的明星,以及这位明星与当时美国社会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4年01期)

文化压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贾平凹的小说《五魁》被第五代导演黄建新改编成同名电影,本文试图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学的潮流化特征与第五代导演的集体风格入手,解读文学与电影的契合,分析小说《五魁》在改编为电影时的诸多差异,贾平凹的小说呈现更多的是欲望压抑与变态,而电影则更多地表现为对文化的一种反叛,而这种改变在场景的选择以及主题的设定方面又落入了前人的窠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压抑论文参考文献

[1].周志强.抽象性压抑与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姚宝香.《五魁》:从欲望的压抑与变态到对文化的匪性反叛[J].青年文学家.2018

[3].姚萍.一种非压抑性文化的思考——基于《单向度的人》文化批判视角[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

[4].朱鸿军,季诚浩.被压抑的仪式传播——清初经筵的文化涵化、移转和控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5].余阳.压抑、冲突、逃离——奈保尔作品意象与文化身份研究[J].语文建设.2016

[6].谭善明.从压抑到炫示——视觉文化中的身体转向[J].文化研究.2016

[7].赵悦彤.文化的冲突与压抑的自我[D].东北师范大学.2016

[8].魏鹏举.文化消费市场极度压抑[N].社会科学报.2016

[9].叶攀.文化压抑与文化自主-B市Q村新生代农民工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14

[10].范琳琳.受压抑的国民母亲:简·怀曼——论好莱坞家庭情节剧女明星与50年代美国社会文化的关系[J].当代电影.2014

标签:;  ;  ;  

文化压抑论文-周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