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后的中国媒体

WTO后的中国媒体

一、WTO之后的中国传媒(论文文献综述)

李涵[1](2021)在《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问题的SWOT-PEST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考察的重点是中国影视域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着眼于中国影视贸易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准确考察“文化折扣”的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解决中国影视存在的“文化折扣”的对策和方法。德国人希尔曼·艾格伯最早提出“文化折扣”概念。加拿大学者霍斯金斯、米卢斯等人在研究美国电视产业在全球的主导地位时,也认为在文化贸易中存在“文化折扣”问题,首次将“文化折扣”引入跨文化传播学。霍斯金斯等人相关研究已有20余年,全球影视市场发生巨大变化。他们研究所用考察的变量条件,已不能完全地解释当今市场的发展情况,尤其不能解释中国影视产业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文化折扣”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今市场的影响变量作新的梳理,以解释中国影视产业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文化折扣”问题。本文通过对“文化折扣”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重新解释“文化折扣”的含义及形成的原因,与霍普金斯等人的认识不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造成“文化折扣”的因素,不仅仅是文化,而且包括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由此认识出发,本文首先从管理与技术文化、政策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文化圈层,对“文化折扣”的影响因素范围进行界定。其次,将SWOT分析法与PEST环境分析法相结合,形成SWOT—PEST动态分析法,评价相关要素,可以对同一事物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具有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特点。因此本文运用SWOT—PEST模型,把三个文化圈层影响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因素,分为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四类因素,并且把动态的PEST分析嵌入到SWOT分析中,综合考量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与外部环境(机遇和挑战),将所面临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因素放在同一框架内,重新组合,得出系统化的16种子因素分析矩阵,以此来定量定性地分析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中影响“文化折扣”强度的因素,并在劣势分析中,顺便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文化折扣”的策略。中国影视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文化折扣”问题依旧突出,摸清“文化折扣”的规律,寻找解决、规避“文化折扣”的方法,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朱可鑫[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陈凌[3](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提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易颖[4](2019)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合拍”之路研究 ——基于中美合拍片(2012-2018)的内容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2012年之后上映的中美合拍片为研究对象,探索中美合拍片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中美合拍片在2012年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源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电影工业升级和电影国际化的需求。中美合拍片由于拥有中美两国的国籍身份,相比于纯国产片更容易进入全球电影市场。相比于2012年之前以独立电影和国有企业为主要合作对象的情况,2012年之后中美合拍片不仅在数量上增多,在类型上也更加多样。最重要的是,国内民营影视公司开始了市场化的中国电影“国际化”之路。通过对电影内容的分析,以及《长城》和《白蛇:缘起》这两部电影的案例分析,笔者认为目前中美合拍片还存在着“产业政策支持不足”、“经济目的与文化目的相对脱节”、“文化衡量标准模糊不清”、“选择的中国元素相对传统”的问题,对此需要在政策上制定支持政策以及详细的文化测试标准,在市场层面鼓励中国影视公司“走出去”,在内容层面挖掘本土流行文化。而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市场操作层面,可以借鉴欧洲和好莱坞的经验。

高志旭[5](2016)在《日本电通在华广告公司的本土化研究(1979年至2016年)》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大陆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使得全球性日本跨国广告公司看好中国广告市场并进入中国开拓广告市场。在这些年中,日本跨国广告公司在中国不断的壮大,除了日本跨国广告公司多年积累的广告经验带来的成熟的操作模式和强大的实力之外,公司自身的本土化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了解日本跨国广告公司在进入中国大陆之后的本土化历程及其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总结出以往本土化过程中的优点及缺点具有重要意义,亦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由于日本电通广告公司是最先进入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广告公司,并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广告公司的同时也是世界五大传播集团之一。于是研究日本电通广告公司在华的本土化问题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因此,首先在本文中对日本电通进入中国之后的发展历程划分了三个阶段,并全面的梳理了日本电通进入中国的发展历程同时总结出了各个阶段的本土化特点。其次本文在对日本电通广告公司的本土化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回顾日本电通在华的本土化发展历程并在其中总结出本土化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花晖[6](2016)在《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文中指出纵观中国科教影视史,近百年来曾几度辉煌,但经济体制转变给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脱离了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生产机制,科教影视如何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的重要命题。本研究结合影视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学,在充分把握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现状的前提下,探讨科教影视传播的规律、以及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就基本逻辑结构而言,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历史、理解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时期内,我国科教影视业均以事业机构的身份、依靠行政拨款运作,在统购统销的高产量背后,却是对经济效益的漠视。这一弊端随着90年代初推行体制改革而暴露无遗,经费短缺、自负盈亏导致生存举步维艰,身份转变的困局阻滞着科教影视产业前进的步伐。为解此困局,在第二部分中就产业所处环境展开了详实的考察,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在宏观环境方面,我国展现出政治高度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科技不断革新的整体格局,为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基本面,但需注意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日益多样带来的消费结构调整;而在市场环境方面,产业规模偏小、产能偏低、行政干预犹存、发展参差不齐、盈利模式模糊等问题凸显。在把握现状的情况下,第三部分基于价值链理论,就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出了双重产业链的理论构想,从而构建起大科教影视产业框架。双重产业链设想的核心内容为:于前放映领域,通过层级放映、多窗发行,发挥影视作品这一核心资源的最大价值;于后放映领域,通过广告与衍生产品深度挖掘受众这一核心资源。双重产业链的意义则在于有效延伸产业链、创造新的产值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应贯穿产业链,除了大力拓展移动平台的放映窗口,在衍生开发阶段,应围绕科教影视独特的科学价值,大力开发信息服务功能,搭建集数字影视资料库、网络游戏库、线上购票、版权交易伺服为一体的集成交互式平台。与此同时,营销与资本运作这两大薄弱环节亦亟待加强,以成为双重产业链的有机补充,从而完成大科教影视产业的整体构建。我国科教影视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唯一出路。双重产业链与大科教影视产业构想的提出,是对过往科教影视产业发展理论在新形势下的一次创新与探索,有助于我国科教影视产业在改革过程中明确产业定位与属性,顺应市场需求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业态。

翟玉珠[7](2014)在《全媒体化进程中跨媒体作业平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作业,中国的传媒业逐渐形成了当前以视频媒体为主,报纸、杂志、书籍、广播和音像制品共同发展,互联网多媒体异军突起,各类媒体互相竞争、促进发展的形势。当前,随着传媒业竞争日益剧烈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报业受到强烈冲击,大部分报纸的受众和广告客户纷纷流失,报纸的地位不如从前。在这种竞争形势下,单一的文字和图片传播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的需要,报业开始融合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以跨媒体作业平台为基准开展跨媒体作业。同国外的跨媒体作业相比,我国大陆报纸行业进行跨媒体作业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目前的状况是报纸媒体跨媒体作业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所作业的报纸、广播、网络对母体依附性过强,没有形成独立的作业实体。面对新媒体技术的挑战,报纸媒体的发展已略显被动,如何凭借自身已有的优势地位主动出击,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最大限度的“双赢”或“多赢”己经成为报纸跨媒体作业的一道难题。台湾东森集团的“大编辑台”是华语跨媒体作业平台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媒体整合的成功获得业界的认可。台湾与大陆在语言习惯、文化认同和阅读习惯上有众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将此平台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然而由于大陆和台湾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上存在差异,所以我国台湾地区的跨媒体作业平台只能供大陆媒体作为参考,通过分析台湾大编辑台的发展由来、运作模式和优缺点,从而为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大陆跨媒体作业平台提供可借鉴经验。

齐仁庆[8](2012)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文化产业承载着发展经济、传承文化的重任。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离不开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文化产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文化产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离不开文化产业。面对全球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这样一个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发展与现实生活的新兴产业,予以密切关注和深度解读十分必要。文化产业不同于纯物质形态的商品生产行业,不能按照一般意义的经济活动来理解,它具有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特殊属性与功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乃至个人的思想文化生活等密切相关。在文化产业生产过程中,内在的外在的,国内的国际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生产者与管理者,不同的参与者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对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有着各自的价值取向。本文以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取向,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有关价值取向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全文内容摘要如下:引言,介绍有关本文选题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确定选题的出发点;选择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作为研究方向的依据;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文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研究的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文化产业基本理论解读。开展文化产业问题研究,首先要对文化产业的基本问题予以理论解读和分析。包括: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文化产业的门类;文化产业的属性;文化产业的功能;文化产业的特征。文化产业这些基本问题,国内外的理论界和学术界做出了各不相同的分析和解读,本文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出发,阐述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文化产业的理论探讨和发展现状。如果说第一章是从横向上解析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本章则是从文化产业的纵向发展过程,透过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以及国内外围绕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问题所形成的各种理论观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文化产业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包括: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况;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文化产业诞生地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对文化产业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从法兰克福学派在批判中认识文化产业,到伯明翰学派对文化产业的宽容,再到美国理论界对文化产业的认同,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理论研究逐步发展和成熟。文化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亚洲的韩国与日本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各国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走过各不相同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文化产业进入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文化产业实践发展,从理论界到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和政策制定,都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文化产业真正进入了发展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许多新的变化。第三章,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中必然要涉及到的一个基本问题。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是涉及到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研究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问题,必须从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多角度关系解读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包括:文化产业中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部门;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始终包含着意识形态问题。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兼顾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促进作用。第四章,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一种内涵丰富的发展趋势,首先发轫于经济领域,继而扩展到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全球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借助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吸收国外的资本、技术及管理经验等,取长补短,实现快速发展。全球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也带来了冲击与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强势地位,在进行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的同时,有目的地推行其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意识形态观,对中国社会的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包括:全球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全球化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双向效应”;积极应对全球化,引领中国实现文化产业价值取向良性发展。积极应对全球化,抓住机遇,化解冲击,实现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把握住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导向,把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相结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渠道和载体。第五章,正确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对策与路径。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实现正确的文化产业价值取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党和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到文化企业的微观生产过程中,都要重视文化产业价值取向问题,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构建实现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对策和路径。包括: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理论前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制度保障;发挥党和政府职能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关键所在;建立创新发展机制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动力源泉;培育大型文化企业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实体基础;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重要条件。从党和政府层面上的理论指导与政策制定,到文化企业的具体生产过程,要把文化产业价值取向问题融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关系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要理顺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三者关系。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前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确立实现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应对措施和发展路径。

代磊[9](2009)在《外资传媒企业进入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传媒市场,中国传媒产业年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着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加入WTO已有6年之久,随着中国传媒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巨大的市场容量以及高速增长的传媒经济,吸引着外资不断涌入,目前,已经有部分外资以合资、独资等方式进入中国传媒市场。鉴于传媒业具有产业属性、文化属性和政治属性,为了保护国内传媒企业,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国家安全,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非公有资本进入中国传媒业的法规和文件,为外资的进入提供了一个制度保障。本文首先对外资进入中国传媒业现状及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关于外资进入传媒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外资传媒企业进入中国传媒业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目前中国传媒市场特点,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对外资传媒企业进入中国传媒业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具体分析了外资进入中国传媒业后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包括经济效应和其它方面效应(政治、文化和社会效应)。接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对影响外资效应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并结合相关传媒专家的意见做了一个关于外资传媒企业进入中国传媒业效应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问卷,然后通过对五个省市的个别传媒企业专家进行调查,收集到相关数据,通过运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外资传媒企业进入中国传媒业后的效应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可知,外资传媒企业进入后对传媒经济影响最大,文化次之。在经济效应中对传媒竞争力影响最大,在文化效应中对文化多样性影响最大等。外资传媒企业进入后产生的效应是较积极的。通过本文研究,为中国传媒企业的发展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林崇能[10](2004)在《两岸进入WTO后的都市有线电视经营 ——以高雄与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大陆与台湾已经在2001年12月底相继进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而WTO是将地区的经济体系与世界其它地区融合,在这项历史上的重大转变中,有线电视产业也正式宣告进入全球化。面对两岸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对于适合在都市发展的有线电视而言,两者有不同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以高雄与上海两个都会区作为研究对象,藉此了解未来的两岸的有线电视发展方向。因此,本研究希望达到之研究目的如下:1.了解两岸的有线电视产业,以及了解两岸有线电视产业的差异。2.面对两岸已经进入WTO后,有线电视产业能产生冲击以及影响之程度。3.了解高雄与上海两个都市的有线电视产业,未来应如何调整经营方向。4.对于有线电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从研究中发现,进入WTO后的外国资本,目前尚无法经营中国大陆有线电视的相关产业。不过,外资目前仍以节目合作等间接方式,企图进入中国大陆有线电视产业的经营。另外,由于外资在台湾有线电视的系统经营早已介入经营,因此进入WTO后的变化不大。不过,外资对于台湾的频道节目经营,在WTO以后影响较大。基本上,有线电视是一种资本密集的产业,主要支出则包括硬件传输的各种设备以及每个月的频道购买成本。而两岸在此方面的差别,首先,频道来源的成本就形成强烈的对比。其次,在有线电视的架构上,虽然两岸分属两种不同的政经文化,但是在科技聚合下的传输系统,却同属于高频宽的特性。再者,有线电视业者不再单纯是播送多频道节目的业者,未来更将提供数字视讯、有线电视电话、与信息服务等不同功能。未来有线电视系统的经营,不仅关系到有线电视市场的成长,更关系到未来宽频网络发展趋势与跨业竞争等问题。因此有线电视系统经营者更需要在迈入宽频产业之际,灵活整合资源,以创造优势竞争力的有线电视产业,并走向一个宽频、三C(通讯、内容产业、消费电子)大整合的新时代。

二、WTO之后的中国传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之后的中国传媒(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问题的SWOT-PEST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方法
2 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的影响因素
    2.1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概况
    2.2 文化结构差异对“文化折扣”的影响
        2.2.1 影视管理与技术文化对“文化折扣”的影响
        2.2.2 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折扣”的影响
        2.2.3 精神文化对“文化折扣”的影响
3 SWOT—PEST模型分析
    3.1 SWOT—PEST模型内涵及应用范围
    3.2 SWOT—PEST模型建构
        3.2.1 确立模型
        3.2.2 子因素指标分析
    3.3 中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政策环境分析
        3.3.1 政策优势
        3.3.2 政策劣势
        3.3.3 政策机遇
        3.3.4 政策挑战
    3.4 中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经济环境分析
        3.4.1 经济优势
        3.4.2 经济劣势
        3.4.3 经济机遇
        3.4.4 经济挑战
    3.5 中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社会环境分析
        3.5.1 社会优势
        3.5.2 社会劣势
        3.5.3 社会机遇
        3.5.4 社会挑战
    3.6 中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技术环境分析
        3.6.1 技术优势
        3.6.2 技术劣势
        3.6.3 技术机遇
        3.6.4 技术挑战
    3.7 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中降低“文化折扣”的策略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3)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一、思考缘起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小结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小结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小结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小结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合拍”之路研究 ——基于中美合拍片(2012-2018)的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概念厘清
        1.1.1 电影的“国籍”问题
        1.1.2 “华语电影”与“中国电影”
        1.1.3 “国产电影”与“准国产电影”
    1.2 研究背景
        1.2.1 现实背景
        1.2.2 理论背景
    1.3 文献综述
        1.3.1 合拍片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中美合拍片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 中美合拍片的发展历程
    2.1 初兴探索期(2000 年之前)
    2.2 曲折发展期(2000 年——2012 年)
    2.3 重新探索期(2012 年——至今)
    2.4 中美合拍片在中国电影产业的位置
        2.4.1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和类型化
        2.4.2 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渠道
        2.4.3 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的中国策略
        2.4.4 国际联合制片(合拍片)的作用
3 2012年之后中美合拍片的情况分析
    3.1 “走不出去”的中美合拍片
    3.2 “走出去”的中美合拍片
        3.2.1 中美合拍片的“走出去”因子
        3.2.1.1 类型移植
        3.2.1.2 中国元素的文化迁移
    3.3 中美合拍片的典型文本——《长城》
        3.3.1 《长城》的制作背景
        3.3.2 电影《长城》的文本问题
        3.3.2.1 人物塑造单薄
        3.3.2.2 中国文化符号堆砌
        3.3.2.3 核心意象失焦
    3.4 《白蛇:缘起》:跨国融资背景下的“全球本土化”电影
        3.4.1 本土化制作
        3.4.1.1 团队本土化
        3.4.1.2 内容本土化
        3.4.2 国际化叙事
        3.4.2.1 符合观众心理的现代化改编
        3.4.2.2 贴合商业电影节奏的叙事
        3.4.3《白蛇:缘起》的意义
4 好莱坞和部分欧洲国家的合拍经验
    4.1 好莱坞全球化策略的借鉴意义
        4.1.1 宏观层面:与政府合作开拓海外市场
        4.1.2 市场层面:通过国际投融资分担风险
        4.1.3 微观层面:全球化与本土化融合
        4.1.3.1 选择具有普世性的电影题材
        4.1.3.2 兼容性文化理念
        4.1.3.3 实现本土文化产品的文化转换和对接
    4.2 欧洲部分国家的合拍策略
        4.2.1 英国:在困境中寻求突破
        4.2.2 法国:多方合作扩大影响
5 反思与建议
    5.1 中美合拍片现阶段的问题
        5.1.1 政策层面:产业政策支持不足,文化衡量标准模糊不清
        5.1.2 市场层面:经济目的与文化目标相对脱节
        5.1.3 内容层面:选择的“中国元素”相对传统
    5.2 对中美合拍片的建议
        5.2.1 政策方面:制定配套支持政策以及详细的文化测试标准
        5.2.2 市场层面,鼓励中国影视公司“走出去”
        5.2.3 内容层面:挖掘本土流行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日本电通在华广告公司的本土化研究(1979年至2016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文献综述
2.研究意义
3.研究工作方案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重点
    3.3 研究方法
4.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4.1 研究内容
    4.2 创新性
5.本土化的界定 第一章 日本电通的试水本土化(1979年至1993年)
1.1 中国改革开放,中日关系友好
1.2 中国广告行业起步,日资企业及跨国广告公司初步入华
    1.2.1 中国广告行业从停潜走向高速发展期
    1.2.2 跨国广告公司纷纷进入中国
    1.2.3 日资企业在华投资初期
1.3 日本电通开启在华发展
    1.3.1 日本电通进华的过程及进华前的准备
    1.3.2 日本电通在华的本土化进程(1979年至1993年)
1.4 小结:小步稳健发展、大跨越遭遇失利 第二章 日本电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1994年至2000年)
2.1 经济稳步增长,中日关系稳定发展
2.2 中国广告行业快速发展,日资企业进入投资高潮
    2.2.1 中国广告行业快速成长
    2.2.2 日资企业在华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2.3 日本电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
    2.3.1 日本电通在华的发展及问题
    2.3.2 日本电通在华的本土化进程(1994年至2000年)
2.4 小结:本土化落地开启新篇章 第三章 日本电通在华的并购历程(2001年至今)
3.1 中国经济首次超越日本,中日关系起伏不定
3.2 中国广告行业呈现多元化,广告公司规模急速增长
    3.2.1 中国广告行业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
    3.2.2 广告公司的发展规模巨大增长
3.3 日本电通在华稳步发展及本土化进程
    3.3.1 日本电通在华的并购期
    3.3.2 日本电通在华的本土化进程(2002年至今)
    3.3.3 日本电通在当下本土化中所要面临的问题
3.4 小结:遭遇瓶颈 第四章 日本电通广告公司在华的本土化总结
4.1 日本电通在华本土化的优点
    4.1.1 人员的本土化使公司更接地气
    4.1.2 客户本土化为日本电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1.3 日本电通回归消费者研究
4.2 日本电通在华本土化的不足之处
    4.2.1 人才本土化管理引发的问题
    4.2.2 广告虽有创意但不接地气
    4.2.3 客户本土化战略的隐患
    4.2.4 企业文化上没有本土化迹象 参考文献

(6)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描述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第2章 中国科教影视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1918-建国前:民办与官办并举的多元化探索
    2.2 1949-二十世纪60年代:新中国科教电影事业的发轫期
    2.3 1966-1976:中国科教电影的浩劫
    2.4 1977-1990:中国科教影视的复苏
    2.5 1990-1995:机制改革至影视并轨
    2.6 1996 至今:小电影大电视发展格局
第3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3.1 PEST模型概述
    3.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政治环境
    3.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经济环境
    3.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社会环境
    3.5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科技环境
第4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4.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规模状况
    4.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主体
        4.2.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制片主体
        4.2.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发行主体
        4.2.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放映主体
    4.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4.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消费者行为
        4.4.1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
        4.4.2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
        4.4.3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类型
        4.4.4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过程
第5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双重产业链的构建
    5.1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概念与内涵
    5.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5.3 大科教影视产业布局下的产业链构建
        5.3.1 围绕核心资源构建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
        5.3.2 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第6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营销模式研究
    6.1 我国影视产业营销的整体发展状况与现状
    6.2 影视营销的主要模式
        6.2.1 资本密集型的好莱坞模式
        6.2.2 跨界联动的推式营销模式
        6.2.3 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6.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整合营销模式
        6.3.1 结合传统抽样的大数据定位
        6.3.2 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6.3.3 品牌营销与企业文化营销
第7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版权交易与资本运作研究
    7.1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研究
        7.1.1 我国影视产业版权交易的主要形式与流程
        7.1.2 我国现行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不足
        7.1.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7.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体系研究
        7.2.1 我国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现状
        7.2.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深度访谈之一——论科教电影产业化过程中科教场馆的角色与功能
    附录二:深度访谈之二——论影视产业化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功能与运作
    附录三:中国科教影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7)全媒体化进程中跨媒体作业平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全媒体研究
    2.1.1 概念界定
    2.1.2 研究现状
2.2 跨媒体作业平台研究
    2.2.1 概念界定
    2.2.2 研究现状 3 跨媒体作业平台的发展概况
3.1 中国大陆跨媒体作业平台发展的状况
3.2 跨媒体作业平台是国外报业的发展趋势
3.3 跨媒体作业平台的优劣势分析
    3.3.1 跨媒体平台作业的优势分析
    3.3.2 跨媒体平台作业的劣势分析 4 跨媒体作业平台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趋势及问题
4.1 跨媒体作业平台在中国大陆发展的趋势
    4.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选择
    4.1.2 我国政策引导下的发展趋势
    4.1.3 市场和受众的分化的途径
4.2 跨媒体作业平台在中国大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跨媒体经营人才的缺失
    4.2.2 面临多重监管障碍
    4.2.3 条块分割的困境
    4.2.4 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盲目扩张 5 经验借鉴:台湾跨媒体平台“大编辑台”
5.1 台湾传媒界“大编辑台”简介
5.2 台湾传媒界“大编辑台”运作模式分析
    5.2.1 “大编辑台”的运营现状
    5.2.2 “大编辑台”的优点
5.3 大陆媒体可从“大编辑台”的创建者“东森”中借鉴的经验
    5.3.1 以资本为纽带建立媒体集团
    5.3.2 数字化平台的运用
    5.3.3 知识分享平台与知识分享制度的建立健全
5.4 跨媒体作业平台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原则
5.5 跨媒体作业平台在中国大陆发展的策略
    5.5.1 打破单一的传播形式,打造跨媒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
    5.5.2 以信息产品为主导,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5.5.3 以资本为纽带,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跨媒体作业平台
5.6 冷静应对跨媒体作业平台发展带来的影响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的出发点
    二、 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的依据
    三、 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的意义
    四、 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五、 本文的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化产业基本理论解读
    一、 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
    二、 纷繁的文化产业门类
    三、 文化产业的属性
    四、 文化产业的功能
    五、 文化产业的特征
第二章 文化产业的理论探讨和发展现状
    一、 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
    二、 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三、 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四、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
    一、 文化产业中的意识形态
    二、 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生产与消费
    三、 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部门
    四、 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章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
    一、 全球化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 全球化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双向效应”
    三、 积极应对全球化,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良性发展
第五章 正确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对策与路径
    一、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理论前提
    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制度保障
    三、 发挥党和政府职能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关键所在
    四、 建立创新发展机制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动力源泉
    五、 培育大型文化企业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实体基础
    六、 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重要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外资传媒企业进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外资进入现状及相关理论
    2.1 传媒企业特性分析
        2.1.1 独特的盈利模式
        2.1.2 独特的产品属性
        2.1.3 独特的经营环境
    2.2 外资进入现状分析
        2.2.1 外资进入方式
        2.2.2 外资进入规模
        2.2.3 外资监管政策
    2.3 相关理论
        2.3.1 博弈模型介绍
        2.3.2 模糊层次分析法介绍
第3章 外资传媒企业进入效应分析
    3.1 外资进入动因与机理分析
        3.1.1 外资传媒角度动因分析
        3.1.2 我国传媒角度动因分析
        3.1.3 外资进入机理分析
    3.2 外资进入效应分析
        3.2.1 经济效应分析
        3.2.2 其他相关效应分析
    3.3 外资进入效应评价指标分析
        3.3.1 评价指标基本原则
        3.3.2 评价指标设计依据
        3.3.3 评价指标基本结构
第4章 外资传媒企业进入效应实证研究
    4.1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4.1.1 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的实施
    4.2 数据分析
        4.2.1 信度分析
        4.2.2 描述统计分析
    4.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4.3.3 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C 问卷

(10)两岸进入WTO后的都市有线电视经营 ——以高雄与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五节
    研究架构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有线电视产业的定义 第二节
    有线电视市场结构之相关论述 第三章
    两岸有线电视发展历程分析 第一节
    台湾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与现况 第二节
    大陆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与现况 第三节
    WTO架构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高雄地区的有线电视 第五节
    上海地区的有线电视 第四章
    上海与高雄两地有线电视经营内容现况之比较分析 第一节
    工程技术方面 第二节
    频道规划 第三节
    订户收费与节目广告收入 第四节
    其它业务方面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加入WTO后对于两岸有线电视影响分析 第一节
    可能开放的频道竞争 第二节
    可能开放的电信事业竞争 第三节
    影视文化的冲击 第四节
    传播媒体集团化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西文部分 附录一、深度访谈问题大纲 附录二、台湾无线电视台一览表 附录三、台湾之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供应者基本资料 附录四、台湾之广播电视节目供应者基本资料 附录五、台湾有线电视系统资料 附录六、台湾地区全体电视节目收视率TOP100总排名表《以2004/02/20(Fri)为例》 附录七、上海市有线电视管理办法 后记

四、WTO之后的中国传媒(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问题的SWOT-PEST模型分析[D]. 李涵.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2]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D]. 朱可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合拍”之路研究 ——基于中美合拍片(2012-2018)的内容分析[D]. 易颖.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5]日本电通在华广告公司的本土化研究(1979年至2016年)[D]. 高志旭. 中国传媒大学, 2016(08)
  • [6]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D]. 花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7]全媒体化进程中跨媒体作业平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D]. 翟玉珠. 重庆大学, 2014(01)
  • [8]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 齐仁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9]外资传媒企业进入效应研究[D]. 代磊. 湖南大学, 2009(01)
  • [10]两岸进入WTO后的都市有线电视经营 ——以高雄与上海为例[D]. 林崇能. 复旦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WTO后的中国媒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