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间作用论文-夏娟

层间作用论文-夏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层间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低波数拉曼,二维材料,层间耦合,堆垛角度

层间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夏娟[1](2019)在《超低波数拉曼在二维材料层间耦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可替代硅基器件的下一代电子器件中,以过渡金属硫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为代表的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原子级厚度、可调控的层间堆垛角度、优异的可折迭性、理想的禁带宽度、高电子迁移率、非线性光学效应、独特的谷电子特性等,在场效应晶体管、光电传感、自旋-谷电子器件等电子及光电子领域极具前景,正在引起全世界的研究热潮。其中,堆垛角度调控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手段,甚至可以大幅度地改变二维材料的物理特性,例如双层石墨烯在"魔角"下的超导特性已被证实和报道,相关方向也成为了目前二维材料研究中的热点。在本次报告中,我将主要介绍我们通过超低波数拉曼及高压技术等实验手段,辅助以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堆垛方式调控下TMDs材料的结构、光学和光电等物理特性。基于此,我们可以利用仅具有不同堆垛方式、但相同厚度的同一种材料来设计并制备一些纳米电学和纳米光电器件,将为未来基于二维材料的超快、超薄、超平器件的实现提供一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2](2019)在《复旦大学课题组发现二维半导体材料黑磷层间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的应变调控和反常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可以将不同二维材料,如同堆积木一样,一层一层地人工堆迭起来,形成范德瓦尔斯异质结。"自2004年石墨烯问世以来,层状材料引起广泛关注。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是其中的关键点之一。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石墨烯中能隙的打开、非典型超导、可调控的莫特绝缘体、超长寿命莫尔激子……研究已知,在这些范(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03期)

黄辛[3](2019)在《复旦大学 揭示二维材料层间相互作用应变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黄辛)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晏湖根课题组和吴骅课题组合作,首次在少层黑磷中揭示了层间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的应变调控机制,并发现反常的应变依赖关系。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人们可以将不同二维材料,如同堆积木一样,一层一层地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6-14)

魏琏,王森[4](2019)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受力与非受力层间位移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层间位移角的内涵和组成,给出了弹性楼板假定下结构层间位移、受力层间位移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刚性板、斜柱、嵌固端等各种情况下层间位移、受力层间位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合两个工程案例,分析了竖向构件层间位移和受力层间位移沿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间位移较大楼层的受力层间位移很小,由此可见,规范规定高层建筑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主要目的实际上不是控制结构受力的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高层建筑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合理取值提供理论依据和说明,可供规范修订和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9期)

张鹏,王志军,赵鹏铎,张磊,刘瀚[5](2019)在《聚脲弹性体涂覆结构抗侵性能与层间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聚脲弹性体涂覆钢板、涂覆纤维复合材料板抗破片侵彻性能以及涂层与底材层间作用机制.通过弹道试验加载3.3 g立方体破片撞击聚脲涂覆钢板、FRC板结构,获得无涂覆、迎弹面涂覆和背弹面涂覆3种涂覆类型结构的弹道极限,得到了不同涂覆方式下结构抗侵彻性能差异以及变形与失效特征.结果表明,聚脲弹性体涂层对涂覆结构抗破片侵彻性能的影响作用与涂覆底材自身的吸能机制相关;钢板吸能形式为局部变形与剪切冲塞,涂层对钢板耗能作用影响小,且能够有效提高结构抗侵性能,迎弹面涂覆效果优于背弹面;FRC板吸能形式主要为背部纤维的拉伸断裂与层间分离,背弹面涂层抑制纤维板吸能作用,大幅降低涂覆结构抗侵效率.(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余兴红,陈颖,郑小玉,王一波[6](2019)在《硼、氮取代二聚苯中碳原子导致层间相互作用本质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P2/aug-cc-pVTZ水平下优化了二聚苯及其碳被硼、氮原子取代的几何构型;计算了这些二聚体的CCSD(T)/CBS相互作用能;并用SAPT2+/aug-cc-pVDZ分析了相互作用能成分.探索了硼、氮取代二聚苯中碳原子所导致层间相互作用本质变化.结果表明:稳定构型而言,从苯(C_6H_6)、1-氮-2-硼杂苯(BNC_4H_6)、1,3-二氮-2,4-二硼杂苯(B_2N_2C_2H_6)二聚体的平行移位(PD)构型向无机苯(B_3N_3H_6)二聚体的夹心(S)构型转变,其中C_6H_6和B_3N_3H_6二聚体稳定构型的堆迭型式分别与之相对应的石墨烯(GE)和六方氮化硼(h-BN)2D层间材料的堆迭型式相一致.硼、氮原子取代二聚苯中的碳原子后使其相互作用能增大,其中BNC_4H_6和B_2N_2C_2H_6二聚体的相互作用能增大较为明显.所研究体系二聚体稳定构型均以色散能为主导、静电能次之、诱导能相对较小.硼、氮取代二聚苯中碳原子后其静电能对总吸引能的贡献明显增大.(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董海雨,余何,康皓钰,周勋[7](2019)在《广西北山铅锌矿区层间滑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北山铅锌矿区早期受层间滑动剪切作用形成层间断裂破碎带,在此基础上,发育形成岩溶构造,含矿溶液充填其内,形成层间矿体,该成矿时代可能为印支期。后期受到褶皱断裂破坏,矿体的分布具有左行等距离排布规律,相对标高相差100m~220m。这些成果对矿山以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李杨,陈进杰,王建西,陈龙[8](2019)在《制动力作用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剪切破坏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间剪切破坏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主要伤损形式之一。根据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建立钢轨、轨道板、CA砂浆层、支承层、宽窄接缝叁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双线性黏结滑移模型模拟CA砂浆层与轨道板间的黏结关系,根据轴距和车辆定距确定轮载与制动力加载位置,研究制动力作用下,不同制动力率、界面参数下轨道板和CA砂浆层间剪切破坏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制动力率对于界面剪切应力与界面伤损分布影响较小,界面的黏结性能对于制动力作用下的界面剪切应力与界面伤损分布影响较大;制动力对扣件四周的轨道板与CA砂浆界面黏结破坏作用较大,对于板中间位置界面黏结基本无影响;相同制动力作用下,起始伤损位移越小,界面越容易发生伤损;过大的剪切刚度会对层间界面的黏结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铁路》期刊2019年02期)

李丽慧[9](2018)在《双层水泥稳定碎石层间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层底拉应力和抗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双层水泥稳定碎石连续铺筑与分层铺筑相比,在力学性能显着高于后者.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抗剪强度试验,对比分析两种分层成型的试件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分层成型的试件强度明显低于双层连续成型试件,双层连续成型试件的层间抗剪强度为分层成型连续成型的2倍以上.(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丁杨[10](2018)在《考虑层间作用的采场基本顶断裂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岩体层间作用对采场基本顶的断裂规律有着显着影响,为探究采场基本顶在岩体层间作用影响下的破断过程,运用弹性力学基本理论分析采场基本顶的断裂形式以及端部顶板的应力分布与断裂位置。运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依据最大拉应力准则,采用单元失效技术对端部顶板的应力分布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中部基本顶破断之后,端部顶板在悬伸或粘结状态下垂直应力不同;因结构面的影响,顶板在端部的断裂位置存在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顶板端部来压强度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的波动。结合工程实践,揭示了来压强度在工作面方向上存在波动的机理。(本文来源于《煤矿开采》期刊2018年06期)

层间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们可以将不同二维材料,如同堆积木一样,一层一层地人工堆迭起来,形成范德瓦尔斯异质结。"自2004年石墨烯问世以来,层状材料引起广泛关注。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是其中的关键点之一。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石墨烯中能隙的打开、非典型超导、可调控的莫特绝缘体、超长寿命莫尔激子……研究已知,在这些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间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夏娟.超低波数拉曼在二维材料层间耦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2]..复旦大学课题组发现二维半导体材料黑磷层间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的应变调控和反常现象[J].金属功能材料.2019

[3].黄辛.复旦大学揭示二维材料层间相互作用应变调控机制[N].中国科学报.2019

[4].魏琏,王森.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受力与非受力层间位移计算[J].建筑结构.2019

[5].张鹏,王志军,赵鹏铎,张磊,刘瀚.聚脲弹性体涂覆结构抗侵性能与层间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

[6].余兴红,陈颖,郑小玉,王一波.硼、氮取代二聚苯中碳原子导致层间相互作用本质变化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9

[7].董海雨,余何,康皓钰,周勋.广西北山铅锌矿区层间滑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J].云南地质.2019

[8].李杨,陈进杰,王建西,陈龙.制动力作用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剪切破坏规律研究[J].中国铁路.2019

[9].李丽慧.双层水泥稳定碎石层间作用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8

[10].丁杨.考虑层间作用的采场基本顶断裂规律分析[J].煤矿开采.2018

标签:;  ;  ;  ;  

层间作用论文-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