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孢霉叶斑病论文-王晓宇,李增平,郑志淋,张宇,吴如慧

黑孢霉叶斑病论文-王晓宇,李增平,郑志淋,张宇,吴如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黑孢霉叶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莲藕,叶斑病,山扁豆生棒孢,生物学特性

黑孢霉叶斑病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宇,李增平,郑志淋,张宇,吴如慧[1](2019)在《莲藕棒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莲藕田的莲藕植株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莲藕棒孢霉叶斑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并对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Curst.) Wei];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30℃,pH 6~9,碳源为无水葡萄糖或D-木糖,氮源为牛肉膏或大豆蛋白胨;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pH 7,碳源为无水葡萄糖,氮源为牛肉膏。光照对该病原菌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郑肖兰,郑行恺,赵爽,郑浩,陆翠梅[2](2019)在《南繁区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研究玉米弯孢霉叶斑病,从叁亚南滨农场等南繁种植基地采集病叶,分离得到致病力强的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菌C24。利用柯赫氏法则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生长速率测定等方法 ,分别从培养基(PSA、PDA、 Czapek、 PSA+玉米绿叶煎汁、玉米绿叶煎汁、 PDA+玉米绿叶煎汁、燕麦)、温度(10、 15、 20、 25、 28、33、 37、 41℃)、光照(全日光照、全日黑暗)、 pH(5、 6、 7、 8、 9、 10、 11)、碳源(蔗糖、麦芽糖、乳糖、 D-木糖、 D-果糖、可溶性淀粉)、氮源(甘氨酸、苏氨酸、 NaNO3、 L-缬氨酸、 L-丝氨酸、 L-精氨酸、 L-谷氨酰胺、 L-赖氨酸、 L-脯氨酸、 L-亮氨酸)6个方面对南繁区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C24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24鉴定为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 Boedijn)在供试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在燕麦培养基上生长最好;最适生长温度在28~37℃;最适pH值为7~9;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L-亮氨酸。本研究发现玉米弯孢霉菌能引起南繁区玉米病害,较适应热带地区高温天气,在28~37℃生长旺盛。(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刘震,陈迪,张锋涛,张荣意,缪卫国[3](2018)在《玉米miRNA:PC732在抗弯孢霉叶斑病中的调控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引起的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我国玉米产区的一种重要性病害,给玉米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在植物抗病方面有重要作用,是一种新的基因调控模式。前期通过高通量测序芯片技术从玉米中鉴定出一个新的miRNA:PC732,响应弯孢霉叶斑病菌的侵染。在抗病和感病品种中对玉米PC732的表达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在抗病品种中明显下调,在感病品种上调表达,因此推测PC732可能涉及玉米抗弯孢霉叶斑病的调控作用。为了明确PC732在抗病性中的调控作用,实验构建了过表达PC732的PC732-OX载体和抑制PC732表达的PC732-STTM载体,并将其遗传转化到玉米植株中,经分子鉴定分别获得9株PC732-OX和12株PC732-STTM转基因玉米植株。对转基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接种弯孢霉叶斑病菌,结果发现与非转基因玉米植株相比PC732-OX转基因玉米植株表现更加感病,而PC732-STTM转基因玉米植株提高了对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小RNA降解组测序分析发现PC732的靶基因为metacaspase1(ClCMA1)蛋白,ClCMA1基因与PC732呈负相关的表达模式。同时,Western blot杂交实验也表明过表达PC732导致ClCMA1蛋白表达降低,而抑制PC732的表达使ClCMA1蛋白的表达量增加,推测PC732可能影响了ClCMA1的蛋白翻译,进而影响植物的抗病性,ClCMA1在抗弯孢叶斑病中的机理正在开展。上述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揭示PC732在抗弯孢霉叶斑病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刘震,陈迪,张铸涛,张荣意,缪卫国[4](2018)在《基于转录组分析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Clf敲除突变体差异表达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引起的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对我国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深入研究该病菌的致病机理,将为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Clf属于MAPKKK蛋白激酶的一员,位于MAPK途径的上游,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组成叁级酶联反应系统,调控胞外信号向细胞内传递,参与弯孢霉叶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可降低其致病性。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Clf突变体和野生型菌株,结果分别产生23 944 383条和23 995 571条clean reads,拼接后△Clf突变体和野生型菌株中分别获到10 640个和10 639个基因。通过比较分析Clf基因敲除后共有324个基因差异表达,包括155个基因上调、169个基因下调。其中有41个已知功能的基因差异表达(21个上调和20个下调),其中糖基水解酶家族20,糖基水解酶家族76,细胞色素P450蛋白,Clg2p,Can a 1 allergen-like,碳水化合物酯酶家族等显着下调。糖基水解酶属于细胞壁降解酶系的一种参与病原菌的致病性,Clg2p可与Clf互作调控病原菌致病性,细胞色素P450蛋白参与细胞内的解毒,Can a 1 allergen-like是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在病原菌寄生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碳水化合物酯酶也属于细胞壁降解酶系的一种参与病原菌的侵染过程,这些基因广泛参与病原菌的致病性和调控产孢能力。Asp f 13-like protein调控细胞凋亡,在Clf基因敲除突变体中显着上调。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Clf基因影响弯孢霉叶斑病菌的信号传递、催化活性、细胞凋亡、物质合成、代谢通路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暗示Clf基因有复杂的信号调控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徐胜涛,尹可锁[5](2018)在《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香蕉叶斑病是香蕉产区的主要叶斑病之一。为筛选对该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选用7种杀菌剂对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丙环唑效果较好,EC_(50)4.247 mg/L,其次为多抗霉素和苯甲·丙环唑,EC_(50)分别为4.722和5.999mg/L,这3种杀菌剂对多主棒孢菌具有显着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8年02期)

梁萍,宁平,简峰,黄艳花,王露儒[6](2018)在《黄脉爵床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黄脉爵床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为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病原菌分离、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rDNA-ITS序列分析、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测定等研究,证明该病病原菌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菌丝生长及产孢适宜温度20℃~28℃,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4℃~32℃,菌丝致死温度49℃处理10 min;菌丝生长适宜pH 6~10,产孢适宜pH 4~8,孢子萌发最适pH 8;光暗交替适合菌丝生长与产孢,连续光照可抑制菌丝生长;菌丝生长量由少到多培养基顺序为CA、PCA、PDA、CMA、OA,而PDA上产孢最多;刺伤接种,病菌可侵染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等植物。黄脉爵床棒孢霉叶斑病病原为山扁豆生棒孢C.cassiicola,病菌易产孢,寄主广,潜育期短。该病菌侵染黄脉爵床为首次报道。(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徐胜涛,杨佩文[7](2018)在《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应用平板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仅能在p H 6~8内生长,最适p H为7;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以全黑暗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玉米粉培养基(CMA)上病原菌产孢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8℃处理15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1℃处理5 min。【结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偏好高温,但适应的p H较窄;病原菌产孢的关键因子是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光照条件。(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赵珊[8](2017)在《黑龙江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原种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及品质的病害,在黑龙江省已由曾经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为明确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在黑龙江省的分布、病菌种类、毒性分化及遗传多态性,本试验于2014年、2015年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绥化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鸡西市、七台河市、黑河市以及伊春市10个地区的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进行了病原鉴定,研究了病菌的毒性分化以及遗传多样性,试验结果如下:(1)从采集的病叶上分离获得156个致病菌株,经形态及分子鉴定,确定4种病原菌分别是:新月弯孢C.lunata 不等弯孢C.inaequalis、棒状弯抱C.clavata以及苍白弯孢C.pallescens。其中C.lunata 87株,占总数的55.8%;C.Clavata 23株,占总数的14.7%;C.Inaequalis 26株,占总数的 16.8%;C.pallescens 20株,占总数的 12.8%。新月弯孢C.lunata致病性最强,为黑龙江省优势种。(2)在10个玉米品种(系)中筛选出先玉335、鹏城9号、垦粘、黄早4、德美亚2号为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鉴别寄主。根据5个鉴别寄主对4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抗感反应的不同,将新月弯孢菌划分为15个生理小种(CL1~CL15),优势小种为CL2;棒状弯孢菌分为12个生理小种(CC1~CC12),优势小种为CC2、CC11;不等弯孢菌分为11个生理小种(CI1~CI11),优势小种为CI2、CI9;苍白弯孢菌分为8个生理小种(CP1~CP8),优势小种为CP6、CP7。4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于不同地区的优势生理小种存在明显差异。(3)对SS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体系为:0.2mmol/LdNTP2.0μL,2.0μmol/L 引物 1.0 μL,30 ng/μL 模板 DNA,2.5 U/μL Taq DNA 聚合酶 0.5 μL,10×Buffer 3.0μL,ddH20 11.5μL。(4)选取10对SSR引物在156株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株中共扩增出43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共30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为69.8%。基因多态性位点主要分布在450bp~650 bp之间,550 bp~600 bp区间基因分布频率较大,有效等位基因在1.9318~1.9434之间,期望杂合度在0.4831~0.4845之间,Shannon信息指数在0.6703~0.6751之间。聚类分析得知,同一种菌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未归于一个类群;同一种菌同一生理小种的不同菌株,也未归于一个类群,黑龙江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遗传多样性与菌株地理来源及毒性分化未呈现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7-12-01)

甘林,代玉立,杨秀娟,杜宜新,阮宏椿[9](2017)在《13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菌和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比较了13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菌和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之间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氟啶胺、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腈苯唑、咪鲜胺锰盐等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其EC50值均低于1μg·mL~(-1),而代森锰锌的抑制作用较差,EC50值分别为5.3745和6.4650μg·mL~(-1);6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中,氟啶胺和异菌脲对大斑病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3147和1.5156μg·mL~(-1),而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则对弯孢霉叶斑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佳,EC50值分别为5.0490和18.8439μg·mL~(-1)。(本文来源于《武夷科学》期刊2017年00期)

张艳菊,赵珊,杨森,周莹莹,赵伟[10](2017)在《黑龙江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近年我国玉米生产中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在黑龙江省已演变为主要病害。通过采集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大庆、齐齐哈尔和牡丹江等玉米产区病叶标样,经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明确黑龙江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可由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棒状弯孢Curvularia clavata、不等弯孢Curvularia inaequalis、苍白弯孢Curvularia pallescens 4种弯孢霉引起,且对玉米叶片均具有致病性,其中新月弯孢为优势种,致病力最强。(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黑孢霉叶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深入研究玉米弯孢霉叶斑病,从叁亚南滨农场等南繁种植基地采集病叶,分离得到致病力强的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菌C24。利用柯赫氏法则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生长速率测定等方法 ,分别从培养基(PSA、PDA、 Czapek、 PSA+玉米绿叶煎汁、玉米绿叶煎汁、 PDA+玉米绿叶煎汁、燕麦)、温度(10、 15、 20、 25、 28、33、 37、 41℃)、光照(全日光照、全日黑暗)、 pH(5、 6、 7、 8、 9、 10、 11)、碳源(蔗糖、麦芽糖、乳糖、 D-木糖、 D-果糖、可溶性淀粉)、氮源(甘氨酸、苏氨酸、 NaNO3、 L-缬氨酸、 L-丝氨酸、 L-精氨酸、 L-谷氨酰胺、 L-赖氨酸、 L-脯氨酸、 L-亮氨酸)6个方面对南繁区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C24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24鉴定为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 Boedijn)在供试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在燕麦培养基上生长最好;最适生长温度在28~37℃;最适pH值为7~9;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L-亮氨酸。本研究发现玉米弯孢霉菌能引起南繁区玉米病害,较适应热带地区高温天气,在28~37℃生长旺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黑孢霉叶斑病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宇,李增平,郑志淋,张宇,吴如慧.莲藕棒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J].热带作物学报.2019

[2].郑肖兰,郑行恺,赵爽,郑浩,陆翠梅.南繁区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9

[3].刘震,陈迪,张锋涛,张荣意,缪卫国.玉米miRNA:PC732在抗弯孢霉叶斑病中的调控机理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4].刘震,陈迪,张铸涛,张荣意,缪卫国.基于转录组分析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Clf敲除突变体差异表达基因[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5].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徐胜涛,尹可锁.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J].中国南方果树.2018

[6].梁萍,宁平,简峰,黄艳花,王露儒.黄脉爵床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18

[7].番华彩,郭志祥,白亭亭,徐胜涛,杨佩文.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J].南方农业学报.2018

[8].赵珊.黑龙江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原种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7

[9].甘林,代玉立,杨秀娟,杜宜新,阮宏椿.13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菌和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毒力测定[J].武夷科学.2017

[10].张艳菊,赵珊,杨森,周莹莹,赵伟.黑龙江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原鉴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7

标签:;  ;  ;  ;  

黑孢霉叶斑病论文-王晓宇,李增平,郑志淋,张宇,吴如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