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基因组提取论文-蔡文彬,韩丽杰,宫朝明

宏基因组提取论文-蔡文彬,韩丽杰,宫朝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宏基因组提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糯米酒发酵,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

宏基因组提取论文文献综述

蔡文彬,韩丽杰,宫朝明[1](2019)在《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实际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的产生背景,其次从材料和检测试剂、使用的仪器和检测设备、方法、糯米酒发酵微生物基因组提取的浓度对比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对比,进一步强化糯米酒发酵微生物基因组提取的效率,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赵文婧,燕平梅[2](2019)在《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快速地获得糯米酒发酵过程中高质量的微生物基因组DNA,本实验通过测定基因组DNA浓度和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利用溶菌酶-SDS-蛋白酶-K(A法),改良CTAB(B法)和改良CTAB-溶菌酶(C法)叁种实验方法获得微生物基因组DNA,通过比较叁种方法发现,C法提取效率最高,获得的基因组DNA浓度为1 573.97±711.51ng/μL;B法获得的基因组浓度为1 436.03±128.0ng/μL;A法效率最低,获得基因组浓度为411.67±133.29ng/μL.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将扩增产物在0.6%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检验.结果显示C法获得的条带最清楚明亮,表明DNA浓度最高、结构完整.基因组DNA浓度和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的亮度表明,提取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最优方法为改良CTAB-溶菌酶法(C法).(本文来源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爱琴,谢恬,许新德,王秋岩,晁红娟[3](2018)在《宏基因组文库脂肪酶提取分离叶黄素晶体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万寿菊油树脂为原料,采用源于宏基因组文库脂肪酶处理,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提取叶黄素,研究优化此过程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万寿菊油树脂的最适溶解介质为乙醇溶液,宏基因组文库脂肪酶的添加量为万寿菊油树脂的2.0%,水解时间为12min,水解温度为50℃,液料比7v/m,提取温度40℃。对此工艺进行验证叶黄素提取率可达94.8%,收率为84.6%;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为87.2%,其中含全反式叶黄素91.2%,全反式玉米黄质5.6%。与普通酶法提取叶黄素的方法相比较,本研究所采用的宏基因文库脂肪酶的效率更高,制备的叶黄素含量和收率更高,此方法明显优于普通酶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8年12期)

孙溪,班立桐,王玉,肖萍,范志华[4](2018)在《高质量真姬菇全基因组提取方法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用菌细胞壁的复杂性增加了提取基因组的难度,为找到满足真姬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高质量基因组提取方法,分别使用氯仿-Tris法与CTAB-SDS法等12种方法提取真姬菇菌丝体基因组,并进行样品前处理的优化。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和纯度、ITS序列的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12种方法提取真姬菇菌丝体基因组时,氯仿-Tris法(样品烘干处理)与CTAB-SDS法(样本烘干处理)能得到较为完整的DNA。另外,通过在氯仿-Tris法(样品烘干处理)与CTAB-SDS法(样本烘干处理)的基础上增加柠檬酸钠-乙醇洗涤步骤,得到优化CTAB-SDS法。PCR检测结果显示,3种方法所得基因组DNA均能有效进行相应的酶反应。综合考虑基因组的浓度、纯度、完整性和有无降解等因素,优化CTAB-SDS法提取得到的基因组DNA(浓度为408.7 ng/μL,OD_(260)/OD_(280)为1.81±0.02)最适于真姬菇全基因组的序列分析。(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左锐,林峻,朱琳妍,姜文倩,蔡伟文[5](2018)在《不同方法提取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几种不同的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使用两家不同公司的粪便基因组提取试剂盒,以及CTAB-SDS法提取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Nanodrop 2000、16S rDNA PCR以及二代测序等检测。结果:均能够提取出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DNA,PCR均能扩增出16S rDNA基因。结论:叁种方法都能较好满足提取宏基因组DNA、下游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可根据具体实际进行选择。(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张洋子[6](2018)在《动物poly(A)位点的全基因组提取流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聚腺苷酸化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重要步骤。多聚腺苷酸化位点(Poly(A)位点)标识基因末端,准确识别poly(A)位点有利于确定成熟的mRNA。如果一个基因含有多个poly(A)位点,通过不同poly(A)位点的选择可以产生不同性质的mRNA。全基因组3'末端测序技术产生了大量包含poly(A)位点信息的序列,如何从这些序列中快速有效地获取poly(A)位点成为了生物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WTTS-seq产生的热带爪蟾序列,开发了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提取poly(A)位点的流程,为生物学家进一步分析生物学问题打下了基础。该流程基于poly(A)位点的距离进行聚类;基于相对位置的优先级顺序对poly(A)位点进行定位;集合了 Perl脚本与第叁方生物信息软件,可扩展应用于不同物种以及相似的测序技术产生的海量数据中。为丰富poly(A)位点信息,本文用滑动窗口分别扫描位点上游和下游序列,探究位点上游poly(A)信号分布情况,探究位点所在位置是否是A富集区域。本文应用该流程分析了 16个样品共计1.6亿条热带爪蟾WTTS-seq序列,样品分别来自不同的胚胎发育阶段和不同的性别,提取了约7万个在胚胎发育阶段表达的poly(A)位点、约6万个在不同性别中表达的poly(A)位点。结果表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poly(A)位点的表达情况由多变少再增多,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母型-合子型转换过程吻合;雄性和雌性热带爪蟾对poly(A)位点的利用具有差异性。另外,本文还使用该流程提取了牛、鸡、大鼠叁种动物的poly(A)位点,结合热带爪蟾poly(A)位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位于基因不同位置的poly(A)位点对于基因类型的选择有偏向性。该流程适用性广,运行速度快,可靠性较高,能帮助生物学家更好地理解poly(A)位点在不同物种、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性别甚至不同环境下的作用情况,进而加深对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多样性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6-30)

孟静,霍胜楠,郑世超,吴裕健[7](2016)在《基因组提取过程中菌液浓度测定及提取方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质量直接影响以PCR为基础的快速检测结果,影响检测速度、灵敏度、检测限度等指标。其中菌体的培养浓度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过浓或浓度太低都会对后续的PCR操作带来干扰。为简单方便的测定菌体培养液的浓度,用麦氏比浊仪测定培养液中的菌体浓度,同时用平板计数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麦氏比浊仪可达到测定目的,制定了相关菌种的标准曲线,可快速准确的测定菌液浓度。同时通过测定提取到的基因组含量,验证了与菌体浓度的相关性。另外也对比了不同的基因组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并评价,选择了最适合本试验的方法叁:改良Universal Genomic DNA Extraction Lit Ver.3.0方法。(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6年04期)

赵玲云,范东颖,李燕芳,颜霞,黄丽丽[8](2016)在《枝干树皮宏基因组DNA的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得到一种适用于提取多种枝干树皮的高质量DNA的方法。参考前人提取植物DNA的经验,综合了研磨时加PVP、缓冲液洗涤、SDS与CTAB结合使用、高浓度KAc低温冻融、高浓度Na Cl条件下异丙醇沉淀、DNA完全溶解后加微量RNase A处理等操作,所得5种基因组DNA浓度介于190-970 ng/μL,纯度都很高,皆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割,都可用作模板扩增到细菌16S r RNA基因片段,以苹果树皮DNA为模板扩增到苹果BIP和PDI基因且苹果树皮基因组DNA经测序公司检测,质量满足高通量测序法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对环境宏基因组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6年01期)

陈波,徐云[9](2015)在《宏基因组分类问题中的特征提取及其降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宏基因组测序序列分类问题是宏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影响宏基因组分类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特征向量的提取问题,如何提取并产生合适的特征向量对于提高宏基因组分类问题的分类精度和运行时间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针对宏基因组分类问题的数据特点,利用叁阶马尔可夫模型的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转移概率矩阵的特征提取方法,并采用基于互信息的特征选择算法对提取后的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将新提出的特征向量应用到SVM分类算法中,并与相关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显示,新提出的特征向量在不同的宏基因组物种之问有着良好的区分度,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宏基因组数据的分类问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5年11期)

赵清,张佳庆,张虎芳[10](2015)在《蝽类昆虫干制标本基因组提取及相关基因扩增》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辉蝽(Carbula humerigera)(半翅目:蝽科)为实验材料,研究蝽科昆虫干制标本基因组的提取并扩增相关基因。通过CTAB法、SA裂解法及吸附柱法,对50头辉蝽干制标本进行了基因组提取试验,并针对mtDNA的COI基因部分片段和nrDNA的ITS2基因部分片段进行PCR扩增,共获得COI序列6条,ITS2序列33条。结果表明,核基因中的ITS2基因扩增效果相对较好,而线粒体中的COI基因扩增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PCR产物电泳,结果显示,1994-2008年的干制标本,3种基因组提取方法均可行,且已获得基因序列无明显差别;1974-1989年的干制标本,SA裂解法所造成的核酸损失大,提取效果不理想,而CTAB法、吸附柱法效果明显。由于CTAB法耗时较长、对实验材料需求量大、破坏较强且涉及如β-巯基乙醇等有毒试剂,SA法对基因组损失太大且杂质保留较多,所以提取蝽科干制标本及扩增相关基因的最优方法为二氧化硅膜吸附柱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宏基因组提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更加快速地获得糯米酒发酵过程中高质量的微生物基因组DNA,本实验通过测定基因组DNA浓度和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利用溶菌酶-SDS-蛋白酶-K(A法),改良CTAB(B法)和改良CTAB-溶菌酶(C法)叁种实验方法获得微生物基因组DNA,通过比较叁种方法发现,C法提取效率最高,获得的基因组DNA浓度为1 573.97±711.51ng/μL;B法获得的基因组浓度为1 436.03±128.0ng/μL;A法效率最低,获得基因组浓度为411.67±133.29ng/μL.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将扩增产物在0.6%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检验.结果显示C法获得的条带最清楚明亮,表明DNA浓度最高、结构完整.基因组DNA浓度和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的亮度表明,提取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最优方法为改良CTAB-溶菌酶法(C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宏基因组提取论文参考文献

[1].蔡文彬,韩丽杰,宫朝明.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J].数码世界.2019

[2].赵文婧,燕平梅.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刘爱琴,谢恬,许新德,王秋岩,晁红娟.宏基因组文库脂肪酶提取分离叶黄素晶体的工艺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

[4].孙溪,班立桐,王玉,肖萍,范志华.高质量真姬菇全基因组提取方法筛选[J].食品科技.2018

[5].左锐,林峻,朱琳妍,姜文倩,蔡伟文.不同方法提取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的比较[J].生物化工.2018

[6].张洋子.动物poly(A)位点的全基因组提取流程及其应用[D].厦门大学.2018

[7].孟静,霍胜楠,郑世超,吴裕健.基因组提取过程中菌液浓度测定及提取方法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

[8].赵玲云,范东颖,李燕芳,颜霞,黄丽丽.枝干树皮宏基因组DNA的提取[J].生物技术通报.2016

[9].陈波,徐云.宏基因组分类问题中的特征提取及其降维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

[10].赵清,张佳庆,张虎芳.蝽类昆虫干制标本基因组提取及相关基因扩增[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标签:;  ;  ;  ;  

宏基因组提取论文-蔡文彬,韩丽杰,宫朝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