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卫生新校园论文-陶卫平,方炳南,朱伟清,王晓春

新农村卫生新校园论文-陶卫平,方炳南,朱伟清,王晓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农村卫生新校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心小学,新农村卫生新校园,东阳市,中水回用

新农村卫生新校园论文文献综述

陶卫平,方炳南,朱伟清,王晓春[1](2012)在《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引领东阳市马宅镇中心小学走入环保节能低碳新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园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学校生活配套设施,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财政部、教育部、农业部于"十一五"期间,在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了以农村中小学改厕治污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试点项目。浙江省东阳市马宅镇中心小学是2009年列入该项目的受益学校。学校通过建设生态公厕、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中水回用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工程内容,创建了金华市农村学校最低碳校(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期刊2012年01期)

葛一洪[2](2011)在《陕西省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建筑模式的构建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陕西省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了以建设和谐生态校园为目标的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并在各方努力下,已走在全国的最前面。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经过大量的考察和调研、周密的计算与分析,并遵照相关的国家标准,构建了五种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的典型建筑模式,即“L”型模式、“T”型模式、“一”型模式、分离模式和双层模式。通过五种典型建筑模式的构建,可以规范工程的建设要求、解决工程存在的问题、改善工程现存的不足,为项目学校带来更高的经济、生态、教育、科技和社会效益。本文还针对五种建筑模式中运用的众多关键技术中的“太阳能叁效增温”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运用SA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1)第一效太阳能增温技术即日光温室的“温室效应”作用。日光温室能够有效的吸收太阳辐射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有效的提高室内温度,为沼气发酵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大环境。试验证明,该技术日吸收太阳辐射能的热量为521605.26kJ,透射放热98107.56kJ、缝隙放热20777.44kJ、墙体散热45912.24kJ、地热传导42570.48kJ,总计散热269578.03kJ;为沼气系统前后处理子单元及日光温室提供的热量为252027.23kJ,热转化率为48.3%,热损失率为51.7%。(2)第二效太阳能增温技术即前后处理子单元的“闷热”效果。前后处理池上的阳光盖板能够有效吸收太阳辐射能,提升前后处理池内温度,直接将热量传递给池内发酵料液。试验证明,该技术日吸收太阳辐射能的热量为158852.12kJ,透射放热9232.89kJ、缝隙放热4019.20kJ、墙体散热2575.17kJ,总共散失的热量为20575.44kJ;为池内发酵料液提供的热量为138276.68kJ,热转化率为87%,热损失率为13%。(3)第叁效太阳能增温技术即太阳能真空管集热系统。太阳能真空管能够大量的吸收太阳辐射能,并高效的将热能传递给冷热交换循环水,通过热交换循环管道直接对沼气池内的发酵料液增温、补温。试验证明,该技术日吸收太阳辐射能的热量为437617.97kJ,透射散热损失的热量为101964.99kJ,自身贮存热量33565.29kJ,通过热交换管以冷热循环水形式直接为沼气池内发酵料液提供的热量为303269.25kJ,热转化率为69.3%,热损失率为30.7%。(4)通过热平衡计算得出,沼气池的日散失总热量为378387.5kJ,而“太阳能叁效增温”技术分别为沼气池提供的热量为41764.78kJ、138276.68kJ、303269.25kJ,总计483310.71kJ,分别占总供热量的9%、29%和62%。证明“太阳能叁效增温”技术可以完全弥补沼气池的热损失,并起到增温、补温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1-05-01)

吴厚习[3](2010)在《沼气工程在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尤溪县管前中心小学沼气工程建设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通过实施"生态厕所+沼气净化工程+食堂改灶"的生态校园模式,解决了农村中小学学校厕所卫生、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广大师生饮水难、做饭难等问题,保障了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沼气》期刊2010年05期)

岳思羽[4](2010)在《陕西汉中市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猪-厕-沼-菜”生态循环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可有效改善农村学校的卫生和生活条件,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的概念及特点着手,探讨了"猪-厕-沼-菜"模式的生产流程及循环路径,该模式根据汉中市的资源、农业生产特点,以"叁改"(改水、改厕、改气)为手段,使沼气工程和生态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包括生态厕所、沼气系统、清洁厨房、猪圈(鱼塘)、菜地(果园)5个生产环节。本文以汉中市梁山镇中心小学作为案例,剖析了这种模式的具体实践与成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与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与发展》期刊2010年04期)

景东旭[5](2010)在《全市新农村卫生新校园项目工程推进现场会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景东旭)7月8日,全市新农村卫生新校园项目工程推进现场会在渭城区北杜中学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吕明凯出席现场会。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教育局主管局长、项目学校校长参加了现场会。   “新农村卫生新校园项目工程”是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开(本文来源于《咸阳日报》期刊2010-07-10)

李学志[6](2010)在《尉氏县确保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高效持久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李学志报道 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重点是沼气池建设、厕所建设和厨房改造。作为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确定的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试点县,尉氏县四大班子及县财政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新农村卫生新校(本文来源于《开封日报》期刊2010-07-06)

王国强,陈超,何振丽[7](2009)在《在这样的环境里真幸福!——建始县安乐井小学建设“新农村卫生新校园”侧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坐在宽敞明亮的餐厅里用餐,感觉真是爽啊!"2月18日,建始县安乐井小学校长周正生乐呵呵地对笔者说。该校郭孝聪师傅对刚刚用上的沼气更是赞不绝口。对学校的变化,家长们表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真幸福!(本文来源于《湖北教育(时政新闻)》期刊2009年04期)

黄志刚,谌新开[8](2009)在《安化县启动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从安化县教育局获悉,该县今年获得中央专项资金125万元,将于近日启动7所中小学校的"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本文来源于《湖南教育(语文教师)》期刊2009年03期)

曾俊峰[9](2009)在《共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灵山讯(/曾俊峰)2008年12月25日,灵山县文利中学校园沼气项目正式启用。每天不仅能为学校食堂提供20%的清洁能源,还极大降低了废气排放量,全校师生们已经从中尝到甜头。    这项由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有限公司援建的项目,不仅为乡镇中学带来(本文来源于《广西日报》期刊2009-01-08)

丁建峰[10](2009)在《中央下达我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资金1300万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丁建峰)1月6日,从宁夏财政厅了解到,为解决农村中小学在校园环境和生活条件方面普遍存在的卫生条件差、食堂等相关生活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中央日前下达我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专项资金1300万元,主要用于修建学校学生用厕所和学生用食堂。(本文来源于《华兴时报》期刊2009-01-07)

新农村卫生新校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陕西省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了以建设和谐生态校园为目标的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并在各方努力下,已走在全国的最前面。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经过大量的考察和调研、周密的计算与分析,并遵照相关的国家标准,构建了五种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的典型建筑模式,即“L”型模式、“T”型模式、“一”型模式、分离模式和双层模式。通过五种典型建筑模式的构建,可以规范工程的建设要求、解决工程存在的问题、改善工程现存的不足,为项目学校带来更高的经济、生态、教育、科技和社会效益。本文还针对五种建筑模式中运用的众多关键技术中的“太阳能叁效增温”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运用SA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1)第一效太阳能增温技术即日光温室的“温室效应”作用。日光温室能够有效的吸收太阳辐射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有效的提高室内温度,为沼气发酵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大环境。试验证明,该技术日吸收太阳辐射能的热量为521605.26kJ,透射放热98107.56kJ、缝隙放热20777.44kJ、墙体散热45912.24kJ、地热传导42570.48kJ,总计散热269578.03kJ;为沼气系统前后处理子单元及日光温室提供的热量为252027.23kJ,热转化率为48.3%,热损失率为51.7%。(2)第二效太阳能增温技术即前后处理子单元的“闷热”效果。前后处理池上的阳光盖板能够有效吸收太阳辐射能,提升前后处理池内温度,直接将热量传递给池内发酵料液。试验证明,该技术日吸收太阳辐射能的热量为158852.12kJ,透射放热9232.89kJ、缝隙放热4019.20kJ、墙体散热2575.17kJ,总共散失的热量为20575.44kJ;为池内发酵料液提供的热量为138276.68kJ,热转化率为87%,热损失率为13%。(3)第叁效太阳能增温技术即太阳能真空管集热系统。太阳能真空管能够大量的吸收太阳辐射能,并高效的将热能传递给冷热交换循环水,通过热交换循环管道直接对沼气池内的发酵料液增温、补温。试验证明,该技术日吸收太阳辐射能的热量为437617.97kJ,透射散热损失的热量为101964.99kJ,自身贮存热量33565.29kJ,通过热交换管以冷热循环水形式直接为沼气池内发酵料液提供的热量为303269.25kJ,热转化率为69.3%,热损失率为30.7%。(4)通过热平衡计算得出,沼气池的日散失总热量为378387.5kJ,而“太阳能叁效增温”技术分别为沼气池提供的热量为41764.78kJ、138276.68kJ、303269.25kJ,总计483310.71kJ,分别占总供热量的9%、29%和62%。证明“太阳能叁效增温”技术可以完全弥补沼气池的热损失,并起到增温、补温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农村卫生新校园论文参考文献

[1].陶卫平,方炳南,朱伟清,王晓春.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引领东阳市马宅镇中心小学走入环保节能低碳新生活[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2

[2].葛一洪.陕西省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建筑模式的构建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3].吴厚习.沼气工程在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尤溪县管前中心小学沼气工程建设实践[J].中国沼气.2010

[4].岳思羽.陕西汉中市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猪-厕-沼-菜”生态循环模式的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

[5].景东旭.全市新农村卫生新校园项目工程推进现场会召开[N].咸阳日报.2010

[6].李学志.尉氏县确保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高效持久运行[N].开封日报.2010

[7].王国强,陈超,何振丽.在这样的环境里真幸福!——建始县安乐井小学建设“新农村卫生新校园”侧记[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9

[8].黄志刚,谌新开.安化县启动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9

[9].曾俊峰.共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新模式[N].广西日报.2009

[10].丁建峰.中央下达我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资金1300万元[N].华兴时报.2009

标签:;  ;  ;  ;  

新农村卫生新校园论文-陶卫平,方炳南,朱伟清,王晓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