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高中论文-仝雨

苏北高中论文-仝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苏北高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音乐鉴赏课,感性与理性,审美

苏北高中论文文献综述

仝雨[1](2017)在《苏北叁所县级高中音乐鉴赏课审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①这四个理念要件。其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是由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就是要遵循《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按照美的规律来设置、构建和实施,把对音乐美的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理解作为课程审美环节的四大基本要素,将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视为其重要课程价值叁元素。现行的中小学的音乐鉴赏课,其课程目的就是直接对青少年进行音乐审美的教育。在我国,教育一直都在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因各种现实原因,苏北地区②高中音乐课堂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因形式方法、内容设计的欠缺,上课时课堂气氛不活跃,其他课程占用音乐课堂等现象,更有甚者,一些学校还存在取消高一音乐鉴赏课而随意改为合唱课或以活动带课程等现象。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音乐审美素质与素养的持续培养与提高。本课题顺应了当前音乐教育发展的要求,依据本人理论视野及研究条件,慎重选择了江苏省宿迁市众兴中学、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江苏省盐城市八滩中学同一区域、同一层次几同一类型的叁所江苏省重点高中为对象,调查其音乐鉴赏课审美教育的现状,发现、研究其中问题,期望提出合适的解决对策。文章主要研究音乐鉴赏课所包含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师仪表、师生交流等教学中的审美要素,以及各环节的结构元素、因素,清晰认识,从而为音乐鉴赏课课程核心目标服务。首先,探究音乐鉴赏课的本质含义,结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鉴赏课的指导作用;其次,在美育与音乐教育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苏北地区叁所县级同类型高中与本课题相关教师进行采访,对课程进行观摩、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的实例以及采访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发现在音乐鉴赏课中实施审美教育理念所存在的一般与特殊问题,并究其原因,进行反思,进而加强《课标》音乐审美的目标功能,以及加强在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地位与可操作性;再次,以此研究为促进学校对音乐教育课程的支持力度、提升课程地位、改善教学条件、方法、模式,稳定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质量与丰富课外音乐活动提供一定的方法参照。(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7-07-04)

屠蕊蕾,江英喆,侯彬[2](2017)在《江苏省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调研报告——以苏北、苏中和苏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语文教学之根本。但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长期以来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因此客观分析、细致研究语文课外阅读课十分必要。2016年6月,在学校与学院的支持下,调研小组开始了江苏省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方式的优势探讨——以苏北、苏中、苏南为例的课题研究。本文中的语文课外阅读课,指的是在语文课之外专门开设的专用于阅读的课程。(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7年13期)

万菊平[3](2016)在《苏北私立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拟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面向每个学生及每个方面的角度,着重介绍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和实验。通过实行这种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智力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达到"困难生转化,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拔尖"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6年58期)

王苏波[4](2016)在《高中招生失衡的现状与症结——以苏北某区四星级高中招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高中阶段,则提出了"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目标。现阶段,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区域内高中学校的校际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同级高中之间的师资不均衡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教育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招生政策的失衡。下面就以苏北某区四星级高(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期刊2016年14期)

张静[5](2016)在《苏北S县高中女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女教师的数量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她们背负着性别、学科和职业叁个身份标签。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教师这个常常被认为高尚、闲适、稳定的职业目前正处于教学负担重、职业压力大的教育现状之下,尤其在高中教育阶段,女教师面临学生升学的压力,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与育人的任务。在经济状况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高中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如何?这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以苏北S县部分高中女教师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现阶段高中女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解决高中女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本论文共分五章即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的意义、目的,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的界定。重点对国内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第叁章S县高中女教师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本章以SY高中和ZD中学调查为例进行分析。先总体介绍了两所学校的师资结构,高中女性教师在性别、职称、学历、职务等方面的比例状况。再通过调查问卷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女教师职业投入精力的程度、二孩政策对她们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S县女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第四章S县高中女教师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对6位不同个性,不同生活背景的女教师的质性访谈,展示出高中女教师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显示,S县高中女教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不同的女教师职业动机所有不同、家庭角色与职业角色矛盾突出、民办教师招生压力很大、应试教育的风气很强等。在剖析问题的同时,本章对导致问题的成因也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促进S县高中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分析,针对S县高中女教师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04-20)

张雪峰[6](2015)在《基于高中生自控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连云港市海州区的一所农村寄宿制高中,该校位于郊区的一个小镇上,主要招收农村家庭和城镇普通家庭的学生。限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招生范围,学校所招收的大多是经其它学校叁、四层选拔后的学生,他们一般来自农村家庭和城镇普通家庭。在初中处于中等水平位置,虽然很多学生有着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方法掌握不好、常规习惯不是太好、对住校生活不太适应、中考成绩较差等一系列问题,但很多学生也有着吃苦耐劳、尊敬师长、渴望进步等优点。M中学一个层次的学校在苏北占到半数以上,在本地区同类高中中具有明显的代表性。这一类学校的管理压力往往大于升学压力。在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后,海州区农村叁星级高中的学生自控能力上存在以下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在自控能力上存在明显问题的学生大约占到25%;学生自控问题状况也不尽相同,班级分布以普通班居多;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严重性自控问题总数逐渐减少,但年级比例逐渐呈现高一新生愈发严重的状况;这一类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该校相当一批教师对这些学生存在着“怯和忿”的心态。这些学生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对学校的长期发展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学困生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家庭结构缺陷和家庭环境因素;社会方面的原因,包括社区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教育方面的原因,包括学校管理模式、教师能力、重升学轻德育的主体思想的影响;主管部门的评价机制、初中控制“流生”因素的间接影响;学生个人自身原因,对高中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缓解压力的方法缺少、不能适应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根据上述表现和原因,在学生自控力提高方面采取的对策有,在学校层面的转化策略:把握德育与智育之间的权重,针对实际,整体统筹,注重德育经验总结;减少师生间的“怯和忿”;教师以爱心感化学生;用恰当的方式疏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成功,提高自信;学校规划,提升到校园问题层面来重视学生自控问题;建立家庭、学校与社会合作的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学生自控能力。(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5-12-01)

孙锦锦,卢建华[7](2015)在《苏北某县高中思想政治课现状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苏北某县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对思想政治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客观反映发现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5年17期)

孙锦锦[8](2015)在《苏北某县高中思想政治课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储备力量。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高中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完成,关系到民族振兴的梦想能否顺利实现。在学校开设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对目前高中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进行准确把握,揭示出影响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发挥的若干问题要素,并尝试提出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为培养未来优秀的“中国梦”实践者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共包括以下六部分的内容:第一章前言。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并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综述国内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课的历史和研究现状。第叁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阐释。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基本内容;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历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深刻论述。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了初步考察。第四章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以及开设的重要性。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概念、性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境等相关要素进行了逻辑论证。第五章对苏北某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第六章在调查访谈和分析探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并总结全文,提出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周桂官[9](2015)在《勇于担当:构建苏北优质高中的校本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办一所苏北地区勇于担当的优质高中,这是沭阳如东中学的使命。"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口号走向实践;秉持"担当"校训,让学校精神的传承从引领走向自觉:推进"基于问题解决的‘301515'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为上、生为本"的教学观从讲堂走向学堂;学生在老师在,让走动式管理从常规走向常态。(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5年03期)

孙中霞[10](2013)在《从苏北高中择校现象看教育公平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高中教育基本普及,但在资源配置方面,依然存在着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阶层之间的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带来"择校"现象。"择校"既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又是受教育内部重点中学制度和择校制度的影响结果。只有采取一定措施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才能慢慢消除普通高中的择校现象。(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3年07期)

苏北高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语文教学之根本。但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长期以来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因此客观分析、细致研究语文课外阅读课十分必要。2016年6月,在学校与学院的支持下,调研小组开始了江苏省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方式的优势探讨——以苏北、苏中、苏南为例的课题研究。本文中的语文课外阅读课,指的是在语文课之外专门开设的专用于阅读的课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北高中论文参考文献

[1].仝雨.苏北叁所县级高中音乐鉴赏课审美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屠蕊蕾,江英喆,侯彬.江苏省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调研报告——以苏北、苏中和苏南为例[J].课外语文.2017

[3].万菊平.苏北私立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考试周刊.2016

[4].王苏波.高中招生失衡的现状与症结——以苏北某区四星级高中招生为例[J].教书育人.2016

[5].张静.苏北S县高中女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6].张雪峰.基于高中生自控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5

[7].孙锦锦,卢建华.苏北某县高中思想政治课现状调查研究[J].时代教育.2015

[8].孙锦锦.苏北某县高中思想政治课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

[9].周桂官.勇于担当:构建苏北优质高中的校本探索[J].江苏教育.2015

[10].孙中霞.从苏北高中择校现象看教育公平现状[J].新课程(下).2013

标签:;  ;  ;  ;  

苏北高中论文-仝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