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脂肪酶论文-刘秀萌

高温脂肪酶论文-刘秀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脂肪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嗜热微生物,脂肪酶,基因克隆,异源表达

高温脂肪酶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萌[1](2016)在《热泉菌Bacillus sp.BI-19产耐高温脂肪酶的基因克隆及其酶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泉是耐高温脂肪酶的一个重要来源,它具有独特的生境环境,为嗜热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耐高温脂肪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较高的反应速率等特点。耐高温的脂肪酶在生物催化上具有其他常温脂肪酶不可比拟的优点,特别是在洗涤行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研究热泉微生物和其产生的耐高温脂肪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生产前景。本课题以印度洋卡利安达岛东海岸热泉样品为材料,通过样品稀释、平板划线、罗丹明B平板检测等方法,根据单菌落在罗丹明B平板上的透明圈直径大小,获得一株高产脂肪酶菌株BI-19;通过16S rRNA鉴定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和Bacillus. sp亲缘关系较近,所以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并命名为Bacillus.sp BI-19。为提高Bacillus. sp BI-19的酶活,首先进行了培养条件优化,分别以不同培养pH、不同接种量、不同碳源、不同碳源浓度、不同氮源、不同氮源浓度、不同金属离子、不同的叁丁酸甘油酯浓度和不同装液量作为唯一变量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的结果利用minitab软件设计PB实验,筛选出的对脂肪酶活性影响较为显着的叁个影响因子(硫酸铵、KCl、叁丁酸甘油酯),根据这叁个影响因子设计最陡爬坡实验,最后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响应面并分析,最终得到当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0.65%,叁丁酸甘油酯的浓度为0.03%,KCl的浓度为5.57mmol/L时,Bacillus. sp BI-19酶活最高,可达50.5U/ml,是优化前的2倍。为实现Bacillus.sp BI-19产脂肪酶的高效异源表达,我们首先通过构建基因组DNA质粒文库的方法筛选获得了两个脂肪酶编码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分别命名为lip-0256和lip-1954。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脂肪酶基因lip-0256和lip-1954分别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0(a+)中,并成功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两株重组菌破碎细胞上清酶活测定表明,重组酶Lip-1954酶活较Lip-0256高,且Lip-1954的可溶性表达可达50%,因此本论文以重组菌pET-30(a+)-lip-1954作为后续的研究菌株。为研究重组酶Lip-1954的酶学性质,首先对重组酶Lip-1954进行纯化。因表达载体pET-30(a+)上具有His标签,所以本研究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对Lip1954进行分离纯化。纯化后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为较单一条带,在30KD左右,大小与预测一致。纯化后的Lip-1954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Lip-1954重组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而且该酶在60~75℃时酶活还保持在50%左右的酶活;其最适pH为9,说明该酶属于碱性脂肪酶,在洗涤剂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在反应体系中加入Cu2+、Cd2+、Sr2+、Mg2+、Na+、Fe3+、K+、Ca2+、Fe2+、Pb2+,其中Na+、Fe3+、Cd2+、K+、Fe2+对Lipase-1954具有促进作用,其中Fe3+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达到200%,而Cu2+、Sr2+、Mg2+、Ca2+、pb2+对Lip-1954具有抑制作用。重组酶Lip-1954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对丙叁醇(甘油)和正丁醇的耐受性较好,且对其催化活性具有促进作用,特备是在加入正丁醇的反应体系中,其酶活是未加有机溶剂的两倍;而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甲醇、乙醇、叁氯甲烷、石油醚、正己烷,其酶活也能保持在60%以上,表明Lip-1954对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17)

李杨,蔡海莺,赵敏洁,张辉,冯凤琴[2](2015)在《高产耐高温脂肪酶生产菌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小笼包蒸屉垫中筛选得到了两株脂肪酶高产菌株J2和J3,经形态观察以及26S rRNA基因(2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两株菌分别属于Aureobasidium属的两个变体。200 r/min、30℃下摇瓶发酵3-5 d后,以对硝基苯酚棕榈酸酯(p-NPP)作为底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得J2和J3发酵上清液中的脂肪酶酶活分别为10.61 U/m L和14.43 U/m L。对两株菌所产脂肪酶的耐热特性研究显示,菌株J2产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并且酶液在50℃保温5 h无酶活损失;另一株菌J3所产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酶液在50℃保温5 h后酶活剩余42.19%,在40℃保温5 h没有酶活损失。这表明J2和J3菌株所产脂肪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最适反应温度。(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5年01期)

李杨[3](2015)在《耐高温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脂肪酶表达、纯化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酶是能在油水界面上水解甘油叁酯的一类酶的总称,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许多利用脂肪酶的工业催化过程都要求较高的反应温度,因此对脂肪酶的热稳定性以及最适温度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筛选耐高温的脂肪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本课题从小笼包蒸屉垫中筛选得到了高产耐高温脂肪酶菌株S3,对其进行了菌种鉴定、脂肪酶发酵优化和脂肪酶纯化以及酶学性质研究。以产脂肪酶作为筛选标准从小笼包蒸屉垫中筛选得到了高产脂肪酶菌株S3和S4,并对其进行了耐温特性的研究。菌株S3和S4发酵上清液中的脂肪酶酶活分别为10.61U/mL和14.43U/mL。菌株S3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并且酶液在50℃保温5h没有酶活损失;另一株菌S4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酶液在50℃保温5h后酶活剩42.19%,在40℃保温5h没有酶活损失。由于S3发酵液比较稀,S4发酵液比较粘稠,考虑到后续进行的分离纯化等一系列研究,以及S3脂肪酶相对较好的耐热性,选择菌株S3作为目标菌株。通过形态观察、26S rDNADl/D2区域鉴定和ITS序列鉴定对菌株S3进行了菌种鉴定,依据26S rDNA鉴定结果,菌株S3是Aureobasidium pullulans HN2.3;依据ITS序列鉴定结果,菌株S3是Aureobasidium pullulans HK58-3(1)。以此可以确定得到的菌株S3属于Aureobasidium pullulans。通过单因素实验逐个对发酵过程中摇瓶的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w/v)为:酵母提取物2%,胰蛋白胨2%,葡萄糖1%,麦芽糖1%,吐温200.15%,玉米油4.5%;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1.5%,装液量30mL(250mL锥形瓶);最佳产酶时间:30℃、200r/min发酵96h收集粗酶液。通过优化,脂肪酶产量提高到18.28U/mL,是同批次原培养基发酵酶产量的2.16倍。经过离心、过滤、超滤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得到的纯化脂肪酶在SDS-PAGE电泳检测中显示了一条分子量为39.5kDa的清晰条带。纯化后的比酶活为17.74U/mg pro,纯化倍数为18.16倍,脂肪酶活力回收率为7.26%。纯化后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40℃和pH7.0,并且能在10-40℃和碱性pH范围(pH7.0-10.0)保持稳定。脂肪酶对30%的正己烷、正丙醇、异丙醇和DMSO、10mM K+、Mg2+、Ca2+、Ba2+、Fe2+离子溶液、Triton X-100、 SDS、EDTA和DTT溶液有一定的耐受性。脂肪酶还可以在高NaCl浓度(1M)条件下保持酶活的稳定。Tween20和Tween80可以有效地提高脂肪酶的酶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1-01)

刘敏,曹志军,焦艳芬,赵改梅[4](2008)在《UHT乳中产耐高温脂肪酶嗜冷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牛乳中筛选到1株产耐高温脂肪酶的嗜冷菌株DW-A,通过对其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鉴定该菌株为脆弱假单胞菌(P.fragis)。对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菌株DW-A在发酵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时,0h~12h为生长延迟期,12h~36h为对数生长期,36h~84h为稳定期,84h后为衰亡期;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作用pH值为7.0;最适培养液NaCl浓度为0%~1%。(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刘敏,曹志军,赵改梅[5](2007)在《乳中耐高温脂肪酶对UHT奶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酶是一类能将原料乳中脂肪降解为脂肪酸的酶类,其中部分酶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造成UHT奶变苦和酸败,引起乳制品质量下降。针对目前UHT奶生产中存在的这个问题,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脂肪酶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乳业》期刊2007年09期)

高温脂肪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小笼包蒸屉垫中筛选得到了两株脂肪酶高产菌株J2和J3,经形态观察以及26S rRNA基因(2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两株菌分别属于Aureobasidium属的两个变体。200 r/min、30℃下摇瓶发酵3-5 d后,以对硝基苯酚棕榈酸酯(p-NPP)作为底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得J2和J3发酵上清液中的脂肪酶酶活分别为10.61 U/m L和14.43 U/m L。对两株菌所产脂肪酶的耐热特性研究显示,菌株J2产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并且酶液在50℃保温5 h无酶活损失;另一株菌J3所产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酶液在50℃保温5 h后酶活剩余42.19%,在40℃保温5 h没有酶活损失。这表明J2和J3菌株所产脂肪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最适反应温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脂肪酶论文参考文献

[1].刘秀萌.热泉菌Bacillussp.BI-19产耐高温脂肪酶的基因克隆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李杨,蔡海莺,赵敏洁,张辉,冯凤琴.高产耐高温脂肪酶生产菌的筛选与鉴定[J].生物技术通报.2015

[3].李杨.耐高温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脂肪酶表达、纯化和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5

[4].刘敏,曹志军,焦艳芬,赵改梅.UHT乳中产耐高温脂肪酶嗜冷菌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5].刘敏,曹志军,赵改梅.乳中耐高温脂肪酶对UHT奶品质的影响[J].中国乳业.2007

标签:;  ;  ;  ;  

高温脂肪酶论文-刘秀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