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侧墙论文-张晓青,于海洋,霍晓峰

多侧墙论文-张晓青,于海洋,霍晓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侧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渡槽,ANSYS,流固耦合,地震位移

多侧墙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青,于海洋,霍晓峰[1](2012)在《梁式多侧墙渡槽结构地震位移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开口型渡槽为研究对象,应用housner理论,建立流固耦合力学模型,选择中周期地震波,施加于渡槽结构的X、Y、Z方向,运用ANSYS分析软件及结构动力分析的时程分析法,对渡槽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计算4种工况(空槽、中槽过水、两边槽过水、全部过水)下,渡槽结构各部件(槽身、槽墩、侧墙、底板)的位移响应。结果可知,槽身侧墙的横向抗震能力相对较低,是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控制因素;流固耦合作用下,渡槽的不同结构部位,其最不利的工作状况不同;水平向地震影响(无论是横槽向还是顺槽向)下,工况4最为不利;槽身横槽向地震位移远大于顺槽方向;水平向地震激励引起的渡槽地震响应,大于竖向激励引起的地震响应。(本文来源于《水科学与工程技术》期刊2012年05期)

张晓青[2](2012)在《梁式多侧墙渡槽的抗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愈发变得刻不容缓。为此,我国规模宏大的南水北调工程自2004年以来开工建设,该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叁部分,跨越我国西北与华北地区,工程量之巨大、地域之广阔、地形之复杂前所未有,尤其是工程大部分位于高烈度高发地震区,因此,对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尤为重要。在大量研读了渡槽结构隔振、抗震等方面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开口型渡槽为研究对象,对大型梁式渡槽结构(含槽身十槽墩),应用housner理论,建立流固耦合力学模型,选择中周期地震波,施加于渡槽结构的X、Y、Z方向,运用ANSYS分析软件及结构动力分析的时程分析法及模态迭加法,对渡槽结构进行自振特性析及地震响应分析,计算了四种工况(空槽、中槽过水、两边槽过水、全部过水)下,渡槽结构各部件(槽身、槽墩、侧墙、底板)的位移及应力响应。分析ANSYS计算数据,得到了如下分析成果:(1)对于开口型渡槽结构,槽身侧墙的横向抗震能力相对较低,是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控制因素;(2)在流固耦合作用下,渡槽的不同结构部位,其最不利的工作状况不同,设计中应对此类薄弱部位进行加强,以提高渡槽的抗震安全性。(3)水平向地震影响(无论是横槽向还是顺槽)下,结构的最大位移均发生在工况四(全部过水)下,其最不利位置在槽身内,槽身横槽向地震位移远大于顺槽方向;(4)在顺槽及横槽向地震作用下,槽身结构的应力均大于其他结构;(5)顺槽向地震作用对槽墩安全有很大影响。(6)水平向地震激励引起的渡槽地震响应,大于竖向激励引起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本文成果与抗震分析中普遍共识的规律十分吻合。(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期刊2012-05-31)

刘艳虎[3](2012)在《桩基梁式多侧墙预应力渡槽基于体系可靠度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渡槽是在渠道跨跃山谷、河流、道路(低于渠道)或与另一相交渠道时,采用的一种架空输水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国内外设计施工技术较为成熟。但随着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兴建,大型、超大型渡槽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渡槽的结构型式和叁维尺度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以往输水灌区上的渡槽相比,近年来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渡槽,为了满足大跨度、大流量输水需要,表现出槽身宽、高、跨叁维尺度空前巨大。由此导致了其迥然不同的结构特征:一是结构型式新颖独特(如槽身断面有多侧墙式、多纵梁式、矩形空腹梁式等等);二是巨大槽身的横向挠曲和侧向抗风稳定等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往的设计理论变得滞后和不相适宜;叁是:巨大槽身多采用叁维预应力结构提高其承载能力,软基上承受渡槽巨大水荷载时多采用桩基承载系统。上述变化使得新型渡槽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均面临诸多新问题。目前工程设计主要采用的是单一构件的安全系数法,即将结构体系分解为诸多单一构件,分别按确定性的安全系数准则设计,保证单一构件的安全性。这将使所设计的结构与其实际情况在如下方面不相吻合:(1)工程运行时实际上是以整个结构体系面对外界作用,遭遇偶然作用(如洪水、地震等)时更是如此,而单一构件安全,不能保证整个结构体系安全,提高构件的承载力,不一定能够提高整个体系的承载力。(2)结构在设计、施工、运行期间将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荷载的变异、材料性能的变异、工作条件的变异等等),尤其是渡槽新型式、新技术、新方法的首次使用更是如此,而在安全系数法设计中,无法考虑上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鉴于上述,本文针对南水北调工程中多用的桩基梁式多侧墙预应力渡槽,开展了如下方面的研究:(1)对大宽跨比的槽身结构,进行了变形相容条件下的纵横向分载研究,得到了水荷载在纵横梁间的分配比率;(2)利用分载结果,同时将影响结构体系安全的因素处理为随机变量,开展了基于体系可靠度的渡槽结构优化研究,所得优化结果在降低建造费用的前提下,提高了体系的可靠度及各构件(以主要失效模式代表)问可靠度水平的一致性;(3)对渡槽结构体系分为“槽身+槽墩”及“承台+桩基”两大模块,进行ansys叁维有限元建模,对优化前后的渡槽结构体系进行了结构静力分析研究,证实了渡槽优化结果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本文方法对此类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完善及工程运行实践,能够提供有价值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期刊2012-05-31)

马文英,刘艳虎,李增坤,张晓青[4](2011)在《桩基梁式多侧墙预应力渡槽体系可靠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桩基梁式多侧墙预应力大型渡槽工程,以"槽身构件+槽身+支承槽墩+桩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体系可靠度计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洺河渡槽为例,计算了不同槽内水深、不同季节输水、不同抗力折减度及不同抗力变异度时,结构体系可靠指标及主要失效模式可靠指标。结果表明:随水深增大,体系可靠度及体系中槽身与桩基的可靠度降减十分明显,遇偶然因素作用引起抗力折减时也出现相似情况;而结构老化引起的体系可靠度降减较为平缓;不同季节输水时体系运行可靠度相差不大;当不考虑桩端承载力时,桩周抗滑稳定可靠度极低。(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1年11期)

张晓青,刘亚敏,马文英,焦玉倩,蔡晓磊[5](2011)在《桩基梁式多侧墙渡槽抗震可靠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桩基梁式多侧墙预应力渡槽分解为槽身部件、槽身、槽身+槽墩等力学研究对象,对每一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拟静力法、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Housner方法,建立地震作用模式及地震可靠度计算模型,以不同模式下结构可靠指标β的均值来评价结构的抗震可靠性,计算了南水北调中线渡槽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影响下,槽身在槽墩上沿纵、横向的抗滑稳定是渡槽工程抗震安全最薄弱的两个方面,且横向比纵向更为不利;在中震影响下,渡槽的抗震可靠度满足规范要求,但抵御大震能力显着不足。(本文来源于《水科学与工程技术》期刊2011年05期)

雷进生,包磊,周吉顺,刘琼[6](2011)在《叁向预应力多侧墙矩形渡槽变形仿真计算及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漕河渡槽复杂施工条件和运营条件,对漕河渡槽结构变形规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和原位蓄水监测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工况下渡槽变形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漕河渡槽结构整体变形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1年02期)

雷进生,彭辉,刘章军,付又群[7](2009)在《多侧墙矩形渡槽预应力损失规律测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漕河渡槽槽身为叁槽一联加肋带拉杆的叁向预应力结构形式。基于复杂施工条件下的预应力长期原位测试结果,对预应力的损失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预应力筋孔道摩阻系数k,μ值,不同孔道类型的锚具变形和预应力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预应力钢筋松驰损失值,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孔道间影响效应,以及分步施工期间和加载过程中预应力历时损失。试验结果表明:瞬时损失的百分数与张拉应力的大小关系不密切;实测预应力损失值与按现行规范中确定预应力损失的方法计算结果有一定差异;锚具变形和预应力钢筋内缩在总损失中所占比重较大。此外,后续荷载作用和温度影响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较小可予以忽略。(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09年09期)

雷进生,彭辉,王林伟[8](2009)在《多侧墙矩形渡槽施工期结构温度测试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漕河渡槽第76跨30 m跨槽身为叁槽一联加肋带拉杆结构形式,结构尺寸较为复杂。通过对槽身混凝土温度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了渡槽槽身不同部位混凝土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提出了温度控制的建议。分析认为,对该多侧墙结构类型按"薄壁大体积结构"采取严格的温度控制设计和防裂缝措施是合理和必要的。(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09年03期)

张静娜,马秋娟,马文英[9](2008)在《大型多侧墙联体式矩形渡槽槽身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复合形法对大型多侧墙联体式矩形渡槽槽身进行了多因素约束条件优化设计研究,指出:采用多因素优化设计可得到结构适用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协调一致的设计方案;横梁布置间距对槽身优化方案有一定影响,适当减小横梁间距,可有效加大槽身跨径;由于槽身重力大,平原地区基本风压较小,因此槽身横向抗风稳定具有足够的安全度。(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08年04期)

张慧娟,穆智勇,马文英[10](2008)在《大型多侧墙联体渡槽槽身多因素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大流量、大跨径输水,南水北调工程中不少渡槽采用了多孔相连的多侧墙联体叁维预应力矩形槽身。大宽度、大高度、大跨径特征使槽身在施工及运行期间将面临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考验,叁"大"尺度的协调合理将是其安全设计的突出问题,如果只从某单一因素出发进行研究,将不足以反应其实际情况。将大型多侧墙联体矩形渡槽槽身整体视为具有纵横双向挠曲的空间变形相容结构,考虑施工运行期间的安全性、适用性要求,建立多因素约束条件(包括:输水能力、承载能力、中心变形、横向稳定、适筋破坏),利用复合形法进行寻优研究,所得结果为工程建设提供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08年05期)

多侧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愈发变得刻不容缓。为此,我国规模宏大的南水北调工程自2004年以来开工建设,该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叁部分,跨越我国西北与华北地区,工程量之巨大、地域之广阔、地形之复杂前所未有,尤其是工程大部分位于高烈度高发地震区,因此,对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尤为重要。在大量研读了渡槽结构隔振、抗震等方面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开口型渡槽为研究对象,对大型梁式渡槽结构(含槽身十槽墩),应用housner理论,建立流固耦合力学模型,选择中周期地震波,施加于渡槽结构的X、Y、Z方向,运用ANSYS分析软件及结构动力分析的时程分析法及模态迭加法,对渡槽结构进行自振特性析及地震响应分析,计算了四种工况(空槽、中槽过水、两边槽过水、全部过水)下,渡槽结构各部件(槽身、槽墩、侧墙、底板)的位移及应力响应。分析ANSYS计算数据,得到了如下分析成果:(1)对于开口型渡槽结构,槽身侧墙的横向抗震能力相对较低,是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控制因素;(2)在流固耦合作用下,渡槽的不同结构部位,其最不利的工作状况不同,设计中应对此类薄弱部位进行加强,以提高渡槽的抗震安全性。(3)水平向地震影响(无论是横槽向还是顺槽)下,结构的最大位移均发生在工况四(全部过水)下,其最不利位置在槽身内,槽身横槽向地震位移远大于顺槽方向;(4)在顺槽及横槽向地震作用下,槽身结构的应力均大于其他结构;(5)顺槽向地震作用对槽墩安全有很大影响。(6)水平向地震激励引起的渡槽地震响应,大于竖向激励引起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本文成果与抗震分析中普遍共识的规律十分吻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侧墙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青,于海洋,霍晓峰.梁式多侧墙渡槽结构地震位移响应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

[2].张晓青.梁式多侧墙渡槽的抗震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2

[3].刘艳虎.桩基梁式多侧墙预应力渡槽基于体系可靠度的优化设计[D].河北工程大学.2012

[4].马文英,刘艳虎,李增坤,张晓青.桩基梁式多侧墙预应力渡槽体系可靠度研究[J].人民黄河.2011

[5].张晓青,刘亚敏,马文英,焦玉倩,蔡晓磊.桩基梁式多侧墙渡槽抗震可靠度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

[6].雷进生,包磊,周吉顺,刘琼.叁向预应力多侧墙矩形渡槽变形仿真计算及试验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1

[7].雷进生,彭辉,刘章军,付又群.多侧墙矩形渡槽预应力损失规律测试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

[8].雷进生,彭辉,王林伟.多侧墙矩形渡槽施工期结构温度测试与分析[J].人民长江.2009

[9].张静娜,马秋娟,马文英.大型多侧墙联体式矩形渡槽槽身优化设计研究[J].人民黄河.2008

[10].张慧娟,穆智勇,马文英.大型多侧墙联体渡槽槽身多因素优化设计研究[J].人民长江.2008

标签:;  ;  ;  ;  

多侧墙论文-张晓青,于海洋,霍晓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