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赵玲

(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心医院316100)

【摘要】目的对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5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有45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两组患者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红细胞分布密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检测上,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DW以及MCV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患者,MCHC则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以及诊断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需要引起医师的重视。

【关键词】血液检验贫血鉴别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250-01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也让贫血的发生率不断上升[1]。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在临床上两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相似,难以区分。采用血液检验进行鉴别,则具有显著的效果。我院对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将其分成缺铁性贫血组以及地中海贫血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5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有4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龄范围为16岁到69岁,平均年龄为37岁。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范围为17岁到68岁,平均年龄为34岁。两组患者在临床上均表现为皮肤苍白、黏膜苍白、头晕、心肌、纳差以及乏力等。患者有23例存在异食癖。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验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空腹肘静脉采血,抽取量为2毫升。血样使用血常规专用管,实行真空采血,将血液标本与抗凝剂进行混合。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样进行检查,检验过程遵循相关的说明以及规范。

1.3血常规标准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分布密度(PDW)的数值维持在10.5%到14.5%,如果MCV的数值保持在79fL以下,MCHC则大于300g/L,MCH小于28pq,则患者可能为地中海贫血患者。如果MCV小于79fL,PDW大于14.5%,则患者可能为缺铁性贫血。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液检验结果的比较上,数值比较如下表所示:

表1两组患者血液检验结果显示

3讨论

贫血是一种慢性病,临床症状相对隐匿,对于轻度贫血患者而言,其临床表现不严重,因此患者一般不会太过重视和关注。地中海贫血的主要病理原因是血液珠蛋白的产生受到影响所致,具有遗传性,属于溶血性贫血[2]。

对于缺铁性贫血而言,其主要是铁元素合成物质缺乏,比如卟啉以及球蛋白等的缺乏,铁元素的缺乏导致患者长期处于缺铁状态下,血红蛋白的机体合成能力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由于长期缺铁,程度的不同也会导致机体表现的变化,影响红细胞的充盈,以至于呈现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情况。

目前,血液学研究对于贫血的临床诊断缺乏重视力度,缺乏对贫血的重要性认识,这也使得贫血在临床鉴别以及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偏差[3]。对于贫血的检查,临床上需要包括3个内容,即病因诊断、贫血性质确定以及治疗效应验证。

由于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在血液检验上,检测结果存在相似性,因此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5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4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MCH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RDW、MCV以及MCHC的检测上,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DW以及MCV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患者,MCHC则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可以将RDW、MCV以及MCHC作为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的临床鉴别指标。

如今对于贫血的病因诊断,在临床上还缺乏重视力度,加上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难度较大,大多数病例检查结果均显示为贫血待查,可见,诊断结果明确性还不够。贫血的临床检查需要考虑疾病的诊断、性质以及病因,其中性质检查以及病因诊断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加大贫血的筛查检验力度,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贫血鉴别以及诊断,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便捷性[4]。临床医师需要加大重视力度,特别是RDW、MCV以及MCHC三个指标,更是鉴别贫血类型的主要内容,医师需要加以注意和关注,从而提高贫血的确诊率。

参考文献

[1]卢焕兴.血液细胞学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3,32(6):698.

[2]蔡洪英.MCV与RDW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价值(附660例分析)[J].海南医学,2006,(01):129-130.

[3]李异明,周玉球,肖奇志,等.255例小细胞低色素症小儿病因与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28(15):1-2.

[4]李亚红.贫血的试验室鉴别诊断探讨[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2,(03):219.

标签:;  ;  ;  

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