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检司论文-陈张,王松

巡检司论文-陈张,王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巡检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山,常茂,清朝初期,赵宗寿,于洪武,常遇春,明太祖朱元璋,龙虎关,民居,纳哈出

巡检司论文文献综述

陈张,王松[1](2020)在《常家村:深藏大山的明朝镇峡巡检司衙署》一文中研究指出几年前,曾驱车从恭城栗木镇走一条被当地人认为是近道的路至龙虎乡政府所在地。途中依托车载导航仪沿乡间小路来到一个名为常家村的古村落,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保存完好的古民居。这片古民居沿河而建,依山傍水,河边的码头和古民居搭配得相得益彰,透过这些古建筑和码头(本文来源于《桂林日报》期刊2020-01-05)

韦美兵[2](2019)在《解读柳城古砦巡检司》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初古砦巡检司的设立,是为了加强对柳城西北地方的管理,经几任知县增修、完善,更好地发挥了朝廷赋予它的社会管理职能,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14期)

肖郎平,何永利,李洋[3](2019)在《凤冈巡检司村“草鞋村”变成了“汽车村”》一文中研究指出巡检司村位于凤冈县蜂岩镇西北,改革开放前,村民穷得一年四季穿草鞋,同时依赖打草鞋换点盐巴,因而被称为“草鞋村”。村庄依山傍水,叁面环山,中间一条小河,河两岸是一坝坝梯田。无论怎样干旱,田里也有收成。除了水源好,还有树木和茶叶两大经济作物。如今,穿(本文来源于《贵州日报》期刊2019-09-17)

田海[4](2019)在《明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的设置、演变与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巡检司是明代维护基层治安的重要机构,顺天府地区作为明代的首善之区和边关重地,前后共设置了22个巡检司。通过对这些巡检司的设立时间、裁革时间、衙署驻地及治所迁移情况进行详细考证,发现这些巡检司大多分布在长城沿线重要的关口或运河沿线主要的节点附近,其中最重要的地方有两处,分居京师东西两翼,分别在京师西部山区和京东运河沿线。这两条线关系着京师西部的治安和东部的漕运,因此一直受到重视,巡检司分布得较为均衡,且长期稳定。从数量上看,明初洪武年间巡检司较少,永乐年间设置的巡检司最多,并奠定了此后顺天府地区巡检司分布的基本格局。弘治末年至正德初年,巡检司数量达到最高峰。此后由于国家财政的困难,巡检司在嘉靖年间被大量裁革,它们对基层的控制也日渐式微。(本文来源于《历史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陈彩云[5](2018)在《巡检司与元帝国的海疆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继承宋代的巡检司制度,藉由积极开放的海洋政策,亦为扫除南宋残余海上势力所需,于偏远的港湾、海岛、滩涂等海疆地区广泛设置巡检司,澎湖巡检司就是典型例证,使之成为元帝国海疆治理的重要机构。海疆巡检司的职责与内陆巡检司有所不同,涵盖缉捕海寇、打击海上走私、维护海疆社会稳定等。巡检司对于海疆治理虽有一定成效,不过在实际运作中,存在选人用人不当、所属弓兵战斗力低下、吏治腐败严重等问题,不仅对海疆地区造成民生困扰,元末方国珍等海寇起事之时亦未能有效扑灭,其历史教训为明初君臣所借鉴,影响明代海疆巡检司的设置部署与制度设计。(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翁得禄[6](2018)在《漳州明代濠门巡检司始末》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家疆土千万里,幡然弃土如脱履。回天无力复中原,一砚区区何足齿。当时一砚虽云微,留贻至今连城拟。藉兹古物亲古人,古人手泽盈窗几。此事盛衰安可论,研露时钞金元史。"这是清朝时期濠门士人童宗莹所作的《宋少帝砚歌》诗句,它讲述了一段传说。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元兵从浙江南下,进犯福建,势如破竹。南宋小朝廷土崩瓦解,左丞相陆秀夫、右丞相文天祥、大将张世杰叁位忠臣良将拥戴宋室幼主,年仅11岁的益(本文来源于《福建史志》期刊2018年04期)

易山明[7](2017)在《清代安徽巡检司的空间分布与乡村基层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清一朝,巡检司分防乡镇,以维护地方治安为其主要职能,对其分辖之地性质的考察是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安徽一省巡检司的实证研究后发现,以巡检司为代表的佐杂分防机构实际构成县下一级行政区划,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是国家权力向乡村渗透在空间上的体现。因此,将"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西方政治社会学理论分析范式落实为传统乡村社会的"皇权-绅权"或"国家-宗族"二元模式就有了重新审视的必要。(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7年12期)

周伟峰,黄忠鑫[8](2017)在《明代潮州府巡检司的设置与山海防御》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潮州府巡检司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明初主要布局在沿海港口,填补了卫所防御的空白。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随着卫所体系的建立,巡检司也相应调整了驻地,成为卫所的重要补充;嘉靖中后期设立柘林水寨后,沿海巡检司的海防地位进一步降低。而山区巡检司却在嘉靖年间大量添设,成为山区防御的主体力量。巡检司可以应对小规模的骚乱,对乡村安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力量有限,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来源于《历史档案》期刊2017年03期)

祝太文[9](2016)在《清代浙江沿海巡检司的驻防地理及其海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初浙江巡检司继承了明代以海为重的设置布局,形成了一线两片的总体格局。清代浙江巡检司设置与清代浙江的海防形势变化、海防政策的推行、沿海水陆师驻地的调整等密切相关,也受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巡检司是沿海文官体系构成的海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马光[10](2016)在《倭寇与海防:明代山东都司、沿海卫所与巡检司》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元末明初,山东地区频遭倭寇侵掠,沿海居民多受其扰,苦不堪言。倭患不但对山东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明朝与日本、朝鲜的外交、军事、经贸活动有深远影响。从区域研究上看,嘉靖大倭患主要发生在南方沿海,因而学者们对粤、闽、江浙等地的倭患非常重视,但忽略了北方沿海的倭患情况。事实上,明初山东沿海的倭患非常严重,以至于明太祖在继位之初,第二次派遣使者去日本时,在国书中明确提及山东(本文来源于《海洋史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巡检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初古砦巡检司的设立,是为了加强对柳城西北地方的管理,经几任知县增修、完善,更好地发挥了朝廷赋予它的社会管理职能,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巡检司论文参考文献

[1].陈张,王松.常家村:深藏大山的明朝镇峡巡检司衙署[N].桂林日报.2020

[2].韦美兵.解读柳城古砦巡检司[J].中国民族博览.2019

[3].肖郎平,何永利,李洋.凤冈巡检司村“草鞋村”变成了“汽车村”[N].贵州日报.2019

[4].田海.明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的设置、演变与分布研究[J].历史地理研究.2019

[5].陈彩云.巡检司与元帝国的海疆治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翁得禄.漳州明代濠门巡检司始末[J].福建史志.2018

[7].易山明.清代安徽巡检司的空间分布与乡村基层控制[J].学习与实践.2017

[8].周伟峰,黄忠鑫.明代潮州府巡检司的设置与山海防御[J].历史档案.2017

[9].祝太文.清代浙江沿海巡检司的驻防地理及其海防意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6

[10].马光.倭寇与海防:明代山东都司、沿海卫所与巡检司[J].海洋史研究.2016

标签:;  ;  ;  ;  ;  ;  ;  ;  ;  ;  

巡检司论文-陈张,王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