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专用线车辆防溜

浅谈铁路专用线车辆防溜

(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东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长期以来铁路专用线车辆防溜一直是影响铁路安全管理和要重点防范的问题之一,从安全工程的人—机—环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铁路专用线人员素质、设备条件、作业环境对车辆防溜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防溜;专用线;安全工程

随着铁路和谐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理念不断创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日臻完善,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得到大规模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形势逐步趋于稳定。但随着铁路相继实施的六次提速调图,旅客列车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重载货物列车的大面积开行,全路运输安全面临新的形式和要求,相继发生和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隐患,特别是近期全路范围内发生多起由于专用线管理问题出现的事故,充分暴露出在专用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专用线车辆防溜安全已经成为专用线安全管理和要重点防范的问题之一。目前专用线车辆防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专用线是为了方便厂矿企业等单位货物运输需要而修建的直接与车站到发线相连接的线路。长期以来,由于其不同于站内线路,在管理上存在较多结合部,且要求较低,线路标准不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在专用线车辆防溜方面存在较多的隐患和问题。

1专用线设备条件

由于专用线的建设既要考虑厂矿企业所处的位置,又要便于在站内接轨的条件,致使专用线在选线,建设方面存在较多的困难条件、技术标准低。

(1)专用线的线路标准低,线路的纵断面普遍坡度较大,在山区丘陵地带尤为明显,向站内方向形成长大下坡道;线路的曲线半径较小,有些货位就设在曲线上;线路的路基道床轨枕钢轨等技术标准都比较低。(2)专用线的隔开设备达不到有效隔开的要求。大多数专用线尽管都按规定设有安全线,但其位置往往距离所要防护的正线、到发线较近,在车辆发生溜逸脱线后破坏正线、到发线的接车进路;部分专用线没有按规定设置安全线,有的是用脱轨器代替,有的是直接与货物线或牵出线相连接,一旦发生溜逸,就发挥不了有效隔开的作用。(3)专用线地理环境较差。大多数都处在闹市区,无法做到有效的封闭,线路治安不好,容易发生路外伤,同时铁路器材容易被破坏。

2专用线日常管理

专用线地处厂矿企业内部,客观上为加强管理带来难度,特别是在日常管理上车站鞭长莫及,无法进行检查、控制;专用线单位受条件的限制,无法达到铁路的专业管理水平。造成在专用线车辆防溜控制方面相对于站内存在较大的差距。

(1)思想认识不到位。受性质的限制,专用线单位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看重的是如何方便装卸作业,忽视了对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颠倒安全和效益的关系。对安全的认识不到位,主要精力旁顾。(2)铁路缺乏对专用线单位必要的约束与监督。由于缺少相关的法规约束,专用线单位既无加强管理的压力,也无加强管理的意识。目前车站和专用线之间只有安全协议来维系,相互进行制约,但在缺乏必要的法规支撑下,既有的安全协议无法发挥有效的法律效力。(3)专用线安全协议内容不规范。安全协议是站段和专用线单位之间达成的,大多数能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规定,但也有一部分协议形式不规范,内容不具体,对车辆止轮措施的采取、撤除分工不明确,缺少相互间的交接签认制度等方面的问题。(4)专用线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日常的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制度,比如会议制度、设备联合检查制度、信息交换制度、联劳制度、评比考核制度等。安全管理没有走上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专用线现场调车作业

在专用线的取送作业中,无论是车站作业人员,还是专用线单位作业人员的现场作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违章、违纪的问题,为专用线的车辆放溜安全埋下直接的隐患。

(1)车站调车组人员在送车时,不能按规定采取止轮措施,不能监督专用线人员采取措施,不能严格执行交接签认制度。(2)专用线人员不能按协议分工规定做好止轮器止轮,有时作业出务不及时,止轮措施的动态检查和保持不到位,片面追求装卸作业的便利,违反规定进行手推调车,擅自移动停留车辆,又不及时按规定补全止轮措施。(3)专用线内的止轮器具管理较乱,达不到防溜器具管理要求,既有的铁鞋、木止轮器、防溜枕木防盗功能不好,容易被故意或无意破坏。

3.1人员素质。专用线内的作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技能过低,业务素质较差的情况,同时缺乏对铁路运输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上制约了其工作的责任心和学习业务的积极性:一方面作业人员对作业规定不清楚;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长期形成人员素质适应不了专用线作业需要的局面。

3.2加强专用线车辆防溜安全的措施。由于专用线车辆防溜安全存在着诸多的隐患,且一旦发生溜逸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专用线车辆防溜安全已经成为运输安全控制的重点之一。在铁道部数次安全紧急电话会议上强调,车辆防溜安全是威胁行车安全的一个重大惯性问题,是安全专项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以上对专用线车辆防溜安全存在问题的分析。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控制。

(1)建立、健全专用践管理制度。对于专用线的安全管理。首先是应从法规的高度合理界定车站和专用线单位间的责任。作为判定责任和事故定责的依据。对于由专用线责任造成的事故,必须依法追究专用线单位的全部责任和事故赔偿。真正地把强化安全管理的压力传递到专用线单位,实现由被动的消极管理向主动的积极管理的转变。其次是应相应地出台加强专用线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专用线安全管理的具体制度和要求及专用线作业的具体规定和标准,同时规范专用线安全协议的框架内容:最后是站段应制定、完善相应的会议制度、检查考核、信息交换等日常的管理办法,并分别与专用线单位签定规范的安全协议,明确各自的作业分工和责任范围。实行车辆止轮措施的交接、签任制度.确保车辆止轮措施的动态有效。根据技规、行规的要求,制定调车作业和车辆止轮措施的标准,并纳入《站细》。

(2)加强时专用线设备条件的改善。对于新建、改建的专用线,必须严格按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律不予立项建设。同时要充分考虑车辆溜逸的安全控制问题,安全线有关隔开设备必须达到铁道部规定的要求,即不仅要在接发列车时处于隔开状态,而且要保证机车、车辆溜逸颠覆时不侵入正线、到发线:对于既有的不符合要求的专用线应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对于技术条件困难、向站内方向为长大下坡道的应立即进行设备改造——改造专用线装卸车货位的条件;对于超过限制坡度的货位应进行降坡或迁移;对于在曲线和其他不宜设置货位的处所都应逐步进行改造,达到规范要求。统一规范专用线的防溜器具,研究、使用既具有防盗功能,又具有防河车拉鞋功能的铁鞋,集中配备到专用线:对于需使用防溜娩木的处所,电应统一其规格,并进行编号固定管理:加大对专用线周围环境治理的投入,具备条件的应进行封闭。

(3)加强人员培训和现场作业控制。安全管理的关键是对作业人员的管理+抓安全要以人为本,要在人员的素质和现场的作业方面下功夫。对于专用线的安全、特别是车辆防溜安全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首先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后方能办理上岗手续。其次要强化动态的过程培训。根据设备,行车办法的变化,及时组织适应性的培训。要把业务素质的考核与经济考核相挂钩,促进人员学技练功的积极性。对于专用线的现场作业控制,车站和专用线单位都应制定违章违纪的考核标准,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加大对现场作业的检查与考核,加强路她双方的互控,定期召开专用线联劳会议,通报双方的作业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共同研究、探讨加强管理的有救形式:配备相应的交通、通讯工具,为现场检查提供必要的条件。建立专项的活动经费,实行定期的评比考核制度,全面加强专用线车辆防溜安全的管理。

(4)制定完善专用线车辆溜连时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为了预防一旦专用线车辆发生榴逸造成重大损失,把车辆溜逸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必须结合专用线具体的岗位设置、人员情况、设备条件制定应急预案,其内容应该包含发生溜逸后的信息传递、溜逸车辆的进路开放、采取应急止轮的岗位人员器具方式、事故救援队的出动和其它相关事项。制定方案后要严格按要求配备相关的备品,确保发生溜逸后能够迅速启动预案。

标签:;  ;  ;  

浅谈铁路专用线车辆防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