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塑性问题论文-林祖宏,尤超,谭启明

理想塑性问题论文-林祖宏,尤超,谭启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理想塑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弹塑性悬臂梁,优化算法,有限元

理想塑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林祖宏,尤超,谭启明[1](2019)在《理想弹塑性悬臂梁双重非线性问题的优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理想弹塑性悬臂梁双重非线性变形问题。着重分析了悬臂梁受力变形前后的状态为研究对象,建立结构变形的力学模型,构建端点未知的目标函数,进而确定结构变形的优化问题,通过编制优化程序求解,结合典型案例并同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优化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理想弹塑性悬臂梁双重非线性分析增加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滁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柯江[2](2012)在《基于固体新单元模型分析理想弹塑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一种固体新单元模型来分析固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的位移、应力和应变,并将新单元模型推广到理想弹塑性问题,通过具体算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新单元法的计算精度良好,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2年36期)

李元媛,淡勇,蔡睿贤[3](2009)在《理想塑性轴对称平面问题的解析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历史上已有严格解析解的启发,对理想塑性材料的二维平面问题,在广义轴对称(仅圆周向导数为0而切向应力不为0)的条件下,用严格化的物理概念以及试凑法,推导出无限多的新颖严格解析解,以继承发展经典的塑性力学。对所得的严格解析解列举了一些典型示例。包括一系列以幂函数表达的可用于圆环的解;以及以叁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表达和混合杂交的解。还讨论了各个解析解可用于实心圆盘解的条件。它的主要要求条件是:轴对称不能是广义的,其切向应力也应为0(可称为狭义轴对称)。在两种不同的理想塑性条件下,对广义与狭义轴对称条件导出了相应的严格解析解。并继续开展了文献[1]中关于理想塑性条件的讨论。用轴对称条件的解析解再一次表明,文献[8]中导出的理想塑性条件与原来经典条件略有差异,应该只是准理想塑性条件。(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李元媛,蔡睿贤[4](2008)在《理想塑性平面问题的解析解——兼论某些文献中基本方程之不足》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文献中理想塑性平面问题的主控偏微分方程组,导出了两套简明的代数显式精确解析解,其中一套包含有无限多个解.这些解既有其理论价值,又可以作为标准解以发展计算塑性力学.根据所得解析解,可以证明有些文献的基本方程有可商榷之处.(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8年02期)

宁建国,黄筑平[5](2000)在《理想塑性材料中孔洞的内颈缩与汇合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在简单拉伸条件下,理想塑性材料中的孔洞间基体内颈缩问题。首先,计算了幂次黏性材料中椭圆柱形孔洞的增长规律。其次,利用Riemann解析积分方法求解了椭圆孔附近平面塑性流动Cauchy问题的滑移线场,并讨论了该滑移线场与远场应变的关系。给出了实现孔洞间开始产生塑性流动滑移的临界条件以及相应的远场临界应变。利用step-by-step方法,定量计算了其后的内颈缩过程,得到了断裂应变和应力以及孔洞的最后形状。所得结果对研究低应力叁轴度条件下的韧性材料的破坏机理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00-08-01)

严宗达,卜小明[6](1993)在《关于基于叁种不同屈服准则求解理想刚塑性平面应力问题的特征线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回顾了已有的基于 Tresca 和 Mises 屈服准则解平面应力问题的特征线法,然后简单介绍本文作者建立的基于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的特征线法.最后通过少量例题对这叁种方法的优劣加以比较.(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1993-05-01)

吴承伟,钟万勰,钱令希,孙苏明[7](1993)在《理想粘塑性流体润滑问题的参变量变分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了理想粘塑性流体润滑问题的参变量变分原理.在膜厚方向压力为常数的假设下,塑性剪切滑移面将发生在固液交界面上,因而可以选择边界速度滑移量为参变量(控制变量).文中讨论了采用有限元求解时的实施过程,原问题最后可化为求解带约束条件的参数二次规划问题.该方法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1993年01期)

李明典,候英玮[8](1991)在《理想塑性平面应变问题的上限单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在UBET基本单元内截取基元体的方法,建立了理想塑性平面应变问题的速度场和上限功率表达式,为UBET基本单元速度场方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简捷的新方法。同时以开式模锻件为例进行UBET分析,并与相应的滑移线法进行了对比。(本文来源于《锻压机械》期刊1991年06期)

范季夏,袁祖培[9](1991)在《正交异性理想塑性材料平面应力问题的裂纹尖端应力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裂纹尖端场的应力分量仅仅是θ的函数的假设下,利用Hill屈服准则和平衡方程导出了正交异性理想塑性材料平面应力问题中裂纹尖端场的微分方程;在允许应力不连续线存在的情况下,把解析表达和数值计算法结合起来,得到了Ⅰ型和Ⅱ型裂纹尖端的应力场.(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1991年04期)

张铁光,梁成,梁卫民[10](1990)在《圆环对撞问题的理想刚塑性小变形分析及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对经受到撞击的圆环的刚塑性动力响应进行了小变形分析,计算结果与大变形分析作了对比。指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由于动力学方程不同引起的。(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1990年04期)

理想塑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一种固体新单元模型来分析固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的位移、应力和应变,并将新单元模型推广到理想弹塑性问题,通过具体算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新单元法的计算精度良好,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理想塑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林祖宏,尤超,谭启明.理想弹塑性悬臂梁双重非线性问题的优化算法[J].滁州学院学报.2019

[2].柯江.基于固体新单元模型分析理想弹塑性问题[J].山西建筑.2012

[3].李元媛,淡勇,蔡睿贤.理想塑性轴对称平面问题的解析解[J].机械工程学报.2009

[4].李元媛,蔡睿贤.理想塑性平面问题的解析解——兼论某些文献中基本方程之不足[J].自然科学进展.2008

[5].宁建国,黄筑平.理想塑性材料中孔洞的内颈缩与汇合问题[C].“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2000

[6].严宗达,卜小明.关于基于叁种不同屈服准则求解理想刚塑性平面应力问题的特征线法[C].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1993

[7].吴承伟,钟万勰,钱令希,孙苏明.理想粘塑性流体润滑问题的参变量变分原理[J].应用力学学报.1993

[8].李明典,候英玮.理想塑性平面应变问题的上限单元分析[J].锻压机械.1991

[9].范季夏,袁祖培.正交异性理想塑性材料平面应力问题的裂纹尖端应力场[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1

[10].张铁光,梁成,梁卫民.圆环对撞问题的理想刚塑性小变形分析及讨论[J].工程力学.1990

标签:;  ;  ;  

理想塑性问题论文-林祖宏,尤超,谭启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