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王胜昭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王胜昭

(宽城满族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宣传教育站河北省承德市067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年轻人,由于工作及生活的压力,要么是暴饮暴食,要么是长时间不进食,这种不规律的饮食,导致消化性溃疡、胃炎等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恶心呕吐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生理反应,可将之分为恶心、干呕、呕吐三个阶段,其病因较为复杂,消化内科常有患者因为恶心呕吐而就诊,明确其病因并给予对症治疗,才能够让患者尽快康复。此次实验旨在探究优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因及治疗措施,结果如下。

关键词: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治疗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研究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恶心呕吐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基本资料为: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06:94,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17岁、65岁,平均(42.17±11.35)岁;症状出现至就诊历经0.5至6d,平均(2.26±0.35)d。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患者因恶心呕吐症状前来就诊,意识清醒,可积极配合此次治疗;②对于恶心呕吐病因确认所需的各类检查措施(包括胃镜、X线片、多层螺旋CT扫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较好的耐受性;③此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在其监理下进行,患者知悉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神经系统疾病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④治疗依从性极差者。

1.3方法

进行常规医学检查,检测患者心率、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经医生诊断后选用胃镜、X线片、多层螺旋CT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常规消化内科检查手段,确定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原因。根据病因,给予对症治疗:①胃肠道疾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抵抗炎症,并及时静脉输入葡萄糖、氯化钠及药物等,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及水盐电解质平衡,适当补充维生素,对于胃肠道痉挛所致的恶心呕吐者,可给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比如皮下或肌内注射东莨胆碱(徐州莱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136),每日3次,0.5mg/次;对于肠胃动力障碍所致的恶心呕吐者,可给予促肠胃动力药物治疗,比如口服莫沙必利(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5),每日3次,5mg/次;②肝胆胰疾病。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卧床静养,并进行保肝治疗;对于胆道疾病患者,应进行治疗以解除胆道梗阻并消除炎症;对于胰腺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胰液及胰酶分泌,并给予肠胃减压;③药物因素。临床用药引起了恶心呕吐等肠胃道反应,一般停药后症状即可缓解,但是有些患者无法停药,比如说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只能够通过治疗方案的优化(比如说严格控制治疗间隔或用药量),或应用药物来预防或缓解相关症状;④精神因素。明确患者恶心呕吐的精神因素,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家庭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撑,并及时疏导其负性情绪,随后应用镇静药物及促肠胃动力药物治疗,若患者精神症状较为严重可酌情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1.4判定标准

记录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及例数,计算百分比,同时记录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若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或显著缓解,视为显效;若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较治疗前缓解,且频率降低,视为有效;若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为减轻甚至加重,视为无效。其中,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人数×100%,计算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此次试验所记录的基础数据,以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对比,若P<0.05,说明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因为胃肠道疾病、药物因素、肝胆胰疾病及精神因素导致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病,其百分比依次为60.50%、21.00%、16.00%、5.00%,其治疗总有效率自经治疗后分别为为97.52%、83.33%、93.75%、60.00%。见表1。

3讨论

恶心呕吐是人们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饮食过量、胃内有害物质排出、脱水、水电解质紊乱等病因均可引发,而且患者通常伴有上腹部不是、头晕、低血压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患者出现这一症状后,应及时入院诊治,此次研究发现,恶心呕吐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①胃肠道疾病,比如说急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在明确具体病症后可采用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进行治疗;②药物因素。恶心呕吐是常见的用药不良反应,如果服药后发生这一症状应及时反馈给医生,停药或者是减小用药量,而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只能采用镇吐药物;③肝胆胰疾病,比如说病毒性肝炎、胰腺炎、胆道结石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即可缓解恶心呕吐症状;④精神因素所致的恶心呕吐,发生几率相对较低,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通常在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一定效果的基础上用药,可用药物有镇静药物及促肠胃药物,病情严重者需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此次试验中,以200例恶心呕吐患者为例,探究了其病因及治疗方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成果。综上所述:经临床症状初步诊断及常规消化内科检查后,发现引起恶心呕吐的病因有胃肠道疾病、药物因素、肝胆胰疾病及精神因素,其发生率依次降低,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

参考文献

[1]刘从茂.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5):31.

[2]曾令涛.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2):79-80.

[3]吕付军.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8):40-41.

[4]刘从茂.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5):31.

[5]曾令涛.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01(02):79-80.

标签:;  ;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王胜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