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复算论文-苗守帅

并行复算论文-苗守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并行复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并行计算,并行数字地形分析,快速复算,错误检测

并行复算论文文献综述

苗守帅[1](2015)在《面向并行数字地形分析的快速复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空间数据分辨率及数据规模的快速增加,传统串行计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性能地学和生产应用等方面的需求,并行计算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串行计算面临的问题,将并行计算和数字地形分析相结合已成为地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一方面,并行计算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并行计算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地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发展。然而,多数研究的重点是考虑地形分析算法的并行性,很少涉及有关并行数字地形分析中的容错问题。针对并行数字地形分析的特点,如何恰当的引入容错机制来提高DEM数据计算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高性能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首先,本文针对数字地形分析的数据密集型和计算密集型的特征,并结合当前并行计算平台的特点,提出构建面向并行数字地形分析的数据检错方法。该方法采用MPI编程模型和OpenMP编程模型结合的混合模式实现对DEM计算结果的检错。通过有效的数据划分策略,本文利用并行化方式进行数据的计算和检错,不仅节约资源,而且还降低了整体开销。本文又提出一种改进方式的数据检错方法,将数据检测与计算同步加快检错的效率。其次,为了保证并行数字地形分析的可靠性和结果的正确性,本文在检错和数据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并行计算容错方法——快速复算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地错误恢复的能力,在发生数据计算错误时,所有空闲进程对原始数据块再次拆分计算。对原始数据块再进行逻辑划分,并分逻辑块保存计算结果。一旦逻辑块计算完成,将其结果发送给比较现场进行比较,同时对该数据块的计算继续进行,使得复算和计算同步进行,从而提高快速恢复的效率。最后,本文实现了快速复算方法,通过坡度算法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不仅比常用的容错技术在平均执行时间和系统资源消耗上具有优越性,而且可以高效地解决并行数字地形分析中计算数据检错与恢复问题。(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5-06-25)

富弘毅,丁滟,宋伟,杨学军[2](2012)在《一种利用并行复算实现的OpenMP容错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并行复算的故障恢复技术,将故障恢复的计算任务分配至未发生故障的结点上并行执行,从而显着缩短复算时间,有效降低故障恢复开销,提高并行程序容错性能.基于该故障恢复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OpenMP并行程序的容错机制PR-OMP,有效解决了分段复算、复算负载重分布等问题;此外,还扩展了传统编译数据流分析技术,提出了针对OpenMP并行程序的数据流分析技术,并基于该技术计算状态保存开销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用于支持PR-OMP的编译工具GiFT-OMP,并通过实验证明了PR-OMP机制及其支持工具的有效性,评估并分析了其性能和可扩展性.(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高航[3](2009)在《星载并行计算机系统上任务级复算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嵌入式实时系统应用越来越广,尤其是在一些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系统中,如星载计算机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等,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容错技术渐渐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一般地,由于应用开发人员对程序本身的了解,在应用层实现错误检测和恢复的效率会比较高。但在应用层实现容错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应用软件开发人员不但要考虑如何实现应用软件的功能,还要兼顾容错。这就增加了应用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甚至会增加出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开发不同的应用时,即使用的容错方法相同也需要将容错机制分别融入到不同的应用程序中。这不符合软件工程提高软件可重用性、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可靠性的要求。因此设计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容错服务软件模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星载并行计算机容错为背景,在深入分析单粒子效应对应用程序影响的基础上,借鉴N版本编程容错思想,提出任务级复算的容错方法。通过深入分析RTEMS内核,为RTEMS添加了任务级复算组件,使得任务级复算对应用程序员有很大程度的透明性。在对任务级复算组件进行设计和实现时,主要解决多副本任务在多机系统中的分发问题、副本任务参数的保存与恢复问题、错误检测和错误处理问题。任务级复算组件将容错机制融入到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中,使其成为系统的一个模块。在既不过多影响操作系统底层运行效率,又不过多增加应用设计人员编程负担的情况下,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9-05-01)

王攀峰,杜云飞,富弘毅,杨学军,周海芳[4](2009)在《并行复算: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的新的容错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Checkpointing是高性能计算领域最常用的容错技术。但是,当处理器数目变大时,这种技术的性能迅速恶化。提出一种在并行计算中容忍单进程故障的新方法:并行复算。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利用冗余处理器的计算能力而不是冗余磁盘的存储能力实现低开销的容错。还提出这种方法的一个优化方法,将并行复算与checkpoint技术相结合,以进一步减小容错开销,并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开发一个基于并行复算以及其优化方法的并行程序。最后通过实验对该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当处理器数目变大时,并行复算的开销低于checkpointing,其优化方法能提供优于并行复算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9年03期)

并行复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并行复算的故障恢复技术,将故障恢复的计算任务分配至未发生故障的结点上并行执行,从而显着缩短复算时间,有效降低故障恢复开销,提高并行程序容错性能.基于该故障恢复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OpenMP并行程序的容错机制PR-OMP,有效解决了分段复算、复算负载重分布等问题;此外,还扩展了传统编译数据流分析技术,提出了针对OpenMP并行程序的数据流分析技术,并基于该技术计算状态保存开销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用于支持PR-OMP的编译工具GiFT-OMP,并通过实验证明了PR-OMP机制及其支持工具的有效性,评估并分析了其性能和可扩展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并行复算论文参考文献

[1].苗守帅.面向并行数字地形分析的快速复算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富弘毅,丁滟,宋伟,杨学军.一种利用并行复算实现的OpenMP容错机制[J].软件学报.2012

[3].高航.星载并行计算机系统上任务级复算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4].王攀峰,杜云飞,富弘毅,杨学军,周海芳.并行复算: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的新的容错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9

标签:;  ;  ;  ;  

并行复算论文-苗守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