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滨水环境论文-李强

城市公园滨水环境论文-李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公园滨水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公园,公园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考

城市公园滨水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19)在《对于城市公园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公园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对于城市环境质量提升,改善市容市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城市公园内水环境恶化问题严重,"黑臭脏"现象凸显,使得原本是为增添城市公园特色与景观的水环境设计,逐步成为了城市公园建设质量提升的重难点问题,对城市公园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城市公园水环境污染原因、综合治理建议和先进方法叁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为城市公园水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建议,引发思考。(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30期)

马嘉卉,汤巧香,孔森,赵英杰[2](2019)在《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河道水环境设计——以中德生态园山王河湿地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态修复与生态工程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行城市河道景观改造时把生态学的原理运用到园林工程中变得十分普遍。本文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区的山王河湿地公园为例,分析城市河道型湿地的特征并总结设计原则,进而从城市河道水环境的角度出发,由河道基底重建、水资源平衡、水体生态系统重建和滨水景观效果几方面入手进行河道水环境的总体规划设计。为城市河道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提供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发挥河流湿地原有的蓄洪防灾和城市绿肺的功能,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获得足够的生态收益。(本文来源于《北京园林》期刊2019年03期)

周璟,张俊,徐凌云[3](2017)在《城市森林公园水系流场模拟及水环境综合整治——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市共青森林公园有相当大的面积为水面,但公园水系的现状不容乐观。除了游客数量的增长带来的污染外,水系的先天不足也是导致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利用软件对公园现有水系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水系总体流动缓慢甚至不流动。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新开河道的基础上利用黄浦江引调水,模型显示这些措施能够明显地改善水系流动状况,提升水系的连通性。在此基础上实施点面源污染控制、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和其他非工程措施,将较好地改善公园的水质,提升公园总体景观效果。(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7年11期)

李小平,黄小龙,刘剑彤[4](2016)在《生态修复改善城市湖泊水环境质量 以常德滨湖公园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工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湖泊是城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保存淡水资源、调蓄洪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还能增加城市生态景观多样性、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同时,城市湖泊与河流构成了城市"海绵体"的主要结构框架,不仅是囤蓄、排放、循环利用城市雨洪径流的主要场所和路径,也是地表汇流、地下径流循环的主要场所,具有大容量调蓄、快速吐纳的特点,是实现海绵城市"渗、滞、蓄、(本文来源于《环境经济》期刊2016年Z6期)

李玉凤,刘红玉,张华兵,孙一鸣,李玉玲[5](2015)在《基于结构和水环境的城市湿地景观健康研究——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健康是近年来随着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不断深入而出现的一个新的景观生态学概念,旨在探讨景观尺度下生态健康的问题。论文针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特征,构建能够反映其特征的景观功能分类体系,建立景观结构健康和水环境健康的评价模型,并在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景观健康进行综合评价,探讨西溪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公园景观总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景观健康程度由公园内部向周边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湿地公园作为"湿岛",受到周边环境的强烈影响。其中,景观疾病的区域占公园总面积的20.42%;景观不健康的区域占整个公园的20.97%;景观亚健康的区域占整个公园的34.98%;景观健康和很健康的区域占整个公园的23.63%。研究结果有利于西溪湿地公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且为其他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李玉凤,刘红玉,蔡春晓,李玉玲,孙一鸣[6](2015)在《城市湿地公园周边干扰对其水环境健康的影响——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的"湿岛",极易受到人类干扰,这种干扰不仅来自湿地内部,其周边的人为活动对湿地的干扰尤为严重。利用干扰邻近度的概念设计移动窗口算法,分析周边人为干扰对公园内部影响的特点。同时,计算水环境健康指数,辨识周边人为干扰对湿地公园水环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溪湿地周边干扰面积占整个周边区域的37.7%,主要集中在北部周边区域,东部周边区域的干扰相对较少;2公园内64%的区域受到周边干扰的影响,且影响程度空间差异显着。由公园边缘向中心,干扰影响的强度急剧下降;3不同干扰影响程度下,水环境健康指数呈现明显差异。较强影响区域水体的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最高,且水体健康指数最低。(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王玲玲[7](2015)在《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简称南湖公园)大气、水环境质量现状,找出目前公园内主要污染区域及主要的污染物,对园区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累积南湖大气及水环境监测数据,为提出改善南湖园区环境质量的综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1大气环境监测采用网格布点法,在南湖公园内布设具代表性的7个监测点,分别为南湖东门、青龙码头、植物园、市民广场、放生台、凤凰台和湖心小岛,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选择唐山市区为对照点。于2013年、2014年每年分四季度采集大气样品进行测定,每季度连续采样3天,每天采集3次。所得各指标的浓度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15-2012)限值进行比较。计算各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及模糊综合指数,对南湖公园园区的大气质量状况进行评价。2水环境质量监测选择唐山南湖公园的3个主要湖面洗星池、养龙水和青天镜为研究对象,共设13个采样点,于2013年、2014年4、5、6、8和10月份采集南湖公园湖水样品进行测定。每月连续3天采集浅层湖水(水面下0.5m),所得各指标的浓度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标准限值比较。计算各湖面模糊综合指数,对各湖面和南湖整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1南湖公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目前,南湖公园大气各污染物随季节变化,呈现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1)园区各监测点SO2、NO2及O3浓度均达环境空气质量二级1h浓度均值。(2)PM2.5浓度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75μg/m3(24h均值)。2013年5、7月及2014年4、9月份PM10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而其他月份监测值明显超标。(3)空气质量指数及模糊综合指数法两种评价方法均得出唐山南湖公园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南湖公园所有监测点及城区空气质量在2013年1月和2014年1月达严重污染状态,在2014年9月份空气质量达良好状态。2南湖公园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1)洗星池及养龙水各月份个别污染物超标,且超标不明显。青天镜主要超标污染物为TP、TN、氨氮和亚硝酸盐氮。BOD520、CODMn、F-和汞部分月份超标,超标不明显。(2)模糊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对洗星池及养龙水水质影响最大的污染物为TN,对青天镜水质影响最大的污染物为TP、TN和氨氮。洗星池以Ⅳ类水质为主,占90%;养龙水水质介于Ⅲ类和Ⅳ类之间占40%,Ⅲ类水质占20%,Ⅳ类水质占20%;青天镜水质均为Ⅴ类水质。结论1园区各监测点气态污染物SO2、NO2及O3浓度均达环境空气质量二级1h浓度限值。PM2.5浓度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75μg/m3(24h均值)。2013年5、7月及2014年4、9月份PM10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而其他月份监测值明显超标。唐山南湖公园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所有监测点空气质量在2013年1月和2014年1月达严重污染状态,在2014年9月份空气质量达良好。2南湖公园水体主要以青天镜污染物超标为主,超标污染物主要为TP、TN、氨氮。洗星池以Ⅳ类水质为主,占90%;养龙水水质介于Ⅲ类和Ⅳ类之间占40%,Ⅲ类水质占20%,Ⅳ类水质占20%;青天镜水质均为Ⅴ类水质。(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5-04-21)

戚澍[8](2013)在《城市公园滨水环境中灰空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灰空间概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同样具有研究价值。在城市公园的滨水环境中,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需要一个能容纳他们开展各种活动的空间。经研究发现,“灰空间”往往是使用频率较高、人们逗留时间较长的场所,它基本可以满足使用者一般的行为习惯、活动倾向以及安全感、领域感、私密感等心理需求。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城市公园、滨水环境设计等理论,对城市公园滨水环境中的灰空间的构成原理、功能、空间属性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园林空间构成要素:建筑、植物、地形为分类依据,分析研究灰空间在城市公园滨水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应用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将紫竹院公园、上海世纪公园、上海珠溪园叁处颇具代表性的滨水环境中的灰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量、观察记录等方式对灰空间的设计以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叁个城市公园滨水环境中灰空间的形态、布局、空间组成要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各类行为活动的开展,它基本具有人类各种行为活动的支持要素:半开敞半封闭的空间形态特别适合人们在观赏景色和观察周围空间中的行为活动的同时,又可以屏障外界环境带来的干扰;灰空间中的实体元素为人们提供了依靠、保护和屏障;其不定性和多变性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机会和丰富的空间体验;灰空间的有限而无界有利于和陌生人保持距离。与此同时,它也使同质空间和异质之间彼此渗透、沟通、交往,它使原本单一的空间层次丰富起来,使空间的气氛更加活跃,使空间的节奏越发协调,从而给稍显沉闷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灰空间在城市公园滨水环境的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在空间组织方面体现了一定的价值,也为空间规划提供了多种可能,更多的人乐于选择在这样充满活力的空间中开展各种活动。但是就目前城市公园滨水环境中灰空间的现状来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并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梳理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城市公园滨水环境中灰空间设计的一般方法。在设计城市公园滨水环境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尝试引入灰空间的概念和设计方法,使得城市公园中的滨水环境更加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郑囡,刘红玉,李玉凤,曹晓[9](2011)在《人为干扰对城市湿地公园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不仅具有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功能,而且具有生态保护、调节气候的功能。同时作为一个湿地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相比必然要承载更多的人为活动,接受更多的人为干扰。根据西溪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选取人为设闸、人工改造水塘、游船行驶和游客徒步旅行4种形式的人为干扰,于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利用实地调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分别对4种人为干扰下的湿地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应用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最终的水质等级,以此判断不同的人为管理对水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设闸和人工改造水塘都能改善湿地内的水体质量,而游船行驶和游客徒步旅行则对湿地内水质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1年06期)

黄程,贾铁飞,陈扬[10](2010)在《旅游活动对城市森林公园水环境的影响——以上海市共青森林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水环境的试验分析数据,测算了监测指标变率,运用水质综合评价盲数模型对公园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水环境问题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1)当前公园水质受到了旅游活动的较强影响,公园西部活动区水质为劣V类,中部缓冲区IV类、V类水质兼有,东部背景区水质则为IV类;(2)监测指标(NH3-N、COD、TP)的变率、公园的水质与园内旅游活动强度正相关,且在相同旅游强度的干扰下,监测指标中NH3-N响应最为敏感;(3)餐饮、住宿类旅游活动与行为极易引起NH3-N变化,而与娱乐活动相比,观赏休闲类旅游活动与行为则较易引起NH3-N、COD变化。此外,餐饮、住宿类旅游活动与行为对公园水质的影响,比其他休闲娱乐类的旅游活动与行为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城市公园滨水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生态修复与生态工程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行城市河道景观改造时把生态学的原理运用到园林工程中变得十分普遍。本文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区的山王河湿地公园为例,分析城市河道型湿地的特征并总结设计原则,进而从城市河道水环境的角度出发,由河道基底重建、水资源平衡、水体生态系统重建和滨水景观效果几方面入手进行河道水环境的总体规划设计。为城市河道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提供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发挥河流湿地原有的蓄洪防灾和城市绿肺的功能,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获得足够的生态收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公园滨水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李强.对于城市公园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

[2].马嘉卉,汤巧香,孔森,赵英杰.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河道水环境设计——以中德生态园山王河湿地公园为例[J].北京园林.2019

[3].周璟,张俊,徐凌云.城市森林公园水系流场模拟及水环境综合整治——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为例[J].人民珠江.2017

[4].李小平,黄小龙,刘剑彤.生态修复改善城市湖泊水环境质量以常德滨湖公园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工程为例[J].环境经济.2016

[5].李玉凤,刘红玉,张华兵,孙一鸣,李玉玲.基于结构和水环境的城市湿地景观健康研究——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5

[6].李玉凤,刘红玉,蔡春晓,李玉玲,孙一鸣.城市湿地公园周边干扰对其水环境健康的影响——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地理研究.2015

[7].王玲玲.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D].华北理工大学.2015

[8].戚澍.城市公园滨水环境中灰空间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9].郑囡,刘红玉,李玉凤,曹晓.人为干扰对城市湿地公园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1

[10].黄程,贾铁飞,陈扬.旅游活动对城市森林公园水环境的影响——以上海市共青森林公园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

标签:;  ;  ;  ;  

城市公园滨水环境论文-李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