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的护理干预及分析

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的护理干预及分析

李继兰(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4303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针对性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患者漏尿的效果评价。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长期留置导尿的86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漏尿发生率、继发感染率。结果对照组漏尿发生率25.6%,继发感染率16.3%;干预组漏尿发生率4.7%,继发感染率0%。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漏尿发生率,减少继发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漏尿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234-02

脑梗死、脑出血等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1,5]。患者因意识障碍常合并尿潴留或尿失禁,故需进行留置导尿处理,以解除尿潴留、充溢性尿失禁并记录出入量。因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居多,多伴有基础疾病,免疫力较差,且留置导尿期间常出现尿道口漏尿现象,因此易引起继发感染。留置导尿管漏尿不仅增加了皮肤和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加重患者的痛苦,还耽误患者病情的观察与治疗。现将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留置导尿患者中施行护理干预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导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留置导尿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68.2±4.5)岁。所有患者经脑部CT和MRI检查后确定符合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脑梗死患者38例,脑出血患者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6,其他7例。所有患者均先行尿常规检查以明确无尿路感染后再行留置导尿操作。随机将其分为43例观察组和43例干预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人,选取适合型号的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首先需确保气囊无破损漏气,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行留置导尿。男性先插入导尿管20-22cm,女性先插入4-6cm,并在见尿后继续插入4-6cm[2]。往导尿管的气囊内注入适量无菌生理盐水后再固定。其中,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无菌观念。提高操作者对无菌原则的理解,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提高实践能力。通过改进操作方法,采用密闭式导尿(即导尿管与无菌引流袋连接消毒后,再将其插入尿道导尿,需避免尿管与引流袋接头的分离)[3],以避免插管时长时间的导尿管口在空气中的暴露而引起的感染。此外,需保持外阴和尿道口的清洁,每日消毒两次,留置尿管也应每日消毒。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引流袋需定时排空其中的尿液,每日更换一次,留置尿管每两周更换一次,避免感染和尿盐沉积堵塞尿管。

(2)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因个体不同,同样规格的导尿管与不同患者尿道内口的贴合度不同,存在贴合不严密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逐渐松弛或纤维化,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也逐渐退化,故导尿管内尿液外漏的情况也增加,且由于生理构造的差别,老年女性患者比老年男性患者更加严重[4]。因此,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等个体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导尿管。

(3)调整导尿管气囊注水量。由于导尿管气囊内注水量过多或尿管较细,造成尿管前部水囊不能紧贴尿道内口使尿液外漏,或因压迫膀胱颈致膀胱痉挛,患者用力排尿使尿液外漏。当气囊内注入液体过少或当尿管较粗时,膀胱颈处于开放状态,当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的夹闭功能时即出现尿漏[5,7]。因此,气囊注水量需严格根据其说明书标准,在避免漏尿和尿管脱落的前提下,减少气囊内注水量,适时调整。

(4)夹管训练。对患者进行夹管训练,不仅可避免留置导尿后因未及时开放夹管而使膀胱容量过多造成尿漏,而且能防止膀胱内长期无尿液充盈而发生的失用性挛缩。可根据患者的尿意和膀胱充盈度,定时开放夹管放尿,保持膀胱的间断排尿活动,从而锻炼膀胱反射及排尿的功能。

(5)尿道管理。首先,需每日检查导尿管以保证其通畅,避免其受压、弯曲、牵拉的情况发生。其次,嘱病人多饮水,通过增加排尿量而得以冲洗尿路,避免尿路的感染、尿石的形成等。此外,若留置导尿长达一周时,需进行膀胱冲洗。膀胱冲洗被认为是减少尿管壳垢形成、保持尿道通畅以及预防、控制尿路感染的主要措施[6]。

(6)患者的心理干预。长期留置导尿会使部分患者感到自尊心受挫,不仅阻碍患者配合治疗,而且也会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家属合作,在进行导尿操作时,需耐心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详细解释导尿操作的必要性,增强患者的信心,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在留置导尿过程中的漏尿发生率及继发感染率。

1.4数据处据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干预组留置导尿的结果见表1。观察组发生漏尿11例,继发感染7例;干预组发生漏尿2例,无感染发生。两组比较,发生漏尿的X2=7.34,P<0.05;继发感染的X2=7.62,P<0.05,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留置导尿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漏尿例数(%)继发感染(%)

对照组4311(25.6%)7(16.3%)

干预组432(4.7%)0(0%)

3讨论

我院神经内科护理部为减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和继发感染的发生率,通过临床观察和查阅文献,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从加强无菌观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调整尿管气囊注水量、对患者的夹管训练、尿道管理及心理干预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通过对照组与干预组结果的比较,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漏尿发生、继发感染率,不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与好转,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翟谢民,李向华,李秀霞.针对性预防护理在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316-317.

[2]杨翠萍,刘晓梅.脑出血患者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13-114.

[3]冯军,王立静,王芳.留置导尿存在的风险因素研究及护理对策.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8):2309-2310.

[4]李君颜.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发生漏尿的护理.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170-171.

[5]陈建芸,戴兴珍,陈宏珍.神经内科患者长期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临床护理,2011.12:323-324.

[6]何桂戴.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当代护士,2011.11:138-139.

[7]王薏,杨宏.护理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3-5.

标签:;  ;  ;  

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的护理干预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