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介入论文-卢鹏飞,张波,李永旺,郑晓群,梁滨

直接介入论文-卢鹏飞,张波,李永旺,郑晓群,梁滨

导读:本文包含了直接介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临床特征

直接介入论文文献综述

卢鹏飞,张波,李永旺,郑晓群,梁滨[1](2019)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多中心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30日在大连市6家医院确诊为急性STEMI并行直接PCI的患者734例。依据LVEF分为3组,LVEF降低组(rEF,LVEF<40%)50例、LVEF中间值组(mrEF,LVEF 40%~49%)141例及LVEF保留组(pEF,LVEF≥50%)543例。收集并记录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直接PCI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mrEF对急性STEMI直接PCI术后1年MACCE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mrEF组平均年龄显着大于pEF组[(65.1±12.5)岁vs(61.3±12.3)岁),P<0.05],而mrEF组与rEF组[(64.2±12.9)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EF组和r EF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既往脑卒中、Killip心功能分级≥2、左前降支病变的比例及心肌肌钙蛋白I (cTnI)水平均显着高于p EF组;rEF组既往心力衰竭、既往心肌梗死比例均显着高于mrEF组和pE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结束时MACCE共发生107例,其中rEF组23例、mrEF组27例、pEF组57例,rEF组和mrEF组MACCE发生率均显着高于pEF组(46.0%vs 19.1%vs 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EF和mrEF与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1年MACCE发生风险增加独立相关[(HR=3.224,95%CI:1.914~5.430,P<0.001)和(HR=1.679,95%CI:1.067~2.697,P=0.025)]。结论:急性STEMI直接PCI术后伴mrEF患者,与pEF患者比较年龄更大、合并症更多、预后更差;与rEF患者比较,尽管临床特征相似,但是预后更好。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急性STEMI后具有mrEF患者的二级预防管理,以改善急性STEMI患者的整体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刘美丽,黄光华,李娜,马蕊,徐凯[2](2019)在《合并心力衰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中接受PPCI治疗的8 76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心力衰竭将STEMI患者分为常规组(KILLIPⅠ级,n=7 787)与观察组(KILLIPⅡ~Ⅳ级,n=973)。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指标、临床各项主要指标、院内死亡事件及其他临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年龄以及女性、高脂血症、既往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入院诊断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介入术中主动脉内囊反搏术应用比例、D2B时间、叁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而单支血管病变比例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其中,观察组术中、术后病死率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前壁心肌梗死及D2B时间是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心力衰竭的STEMI患者PPCI院内病死率增高,针对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应尽量缩短D2B时间,积极优化围术期救治策略,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以期降低患者院内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刘美丽,黄光华,李娜,马蕊,徐凯[3](2019)在《不同年龄组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治疗的不同年龄组女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与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中自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 741例接受PPCI治疗的STEMI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年龄将其分为A组(年龄≤65岁,n=664)与B组(年龄>65岁,n=1 077)。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死亡事件及其他临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双支病变比例、主动脉内囊反搏术(IA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单支病变的比例、门球时间均低于A组,叁支血管病变的比例、KillipⅢ级比例、症状到血管开通时间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死亡发生率为2.0%(13/664),低于B组的5.5%(59/1 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死亡、支架内血栓及BARC 3~5级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5岁女性STEMI患者PPCI院内死亡率增高,且主要表现为术后死亡发生率明显增加,针对高龄女性STEMI患者PPCI救治应进一步强化,以期降低院内死亡发生率,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任娟,王怀新[4](2019)在《急诊直接介入治疗和急诊溶栓后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溶栓后延迟的PCI治疗对STE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7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直接PCI组(85例)和溶栓治疗后延迟PCI组(85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年内发生的全因死亡、心脏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严重心肌缺血发生及心功能NYHAⅣ级的发生率。结果直接PCI组住院期间全因死亡及心脏性死亡发生率与延迟PCI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24%vs 12.05%,P=0.03;1.23%vs 7.06%,P=0.03),严重心绞痛的发病率也有统计学差异(0 vs 7.23%,P=0.02)。出院1年内全因死亡两组间差异无显着性,但心脏性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1.23%vs 8.43%,P=0.03)。1年内NYHAⅣ级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3.70%vs 14.46%,P=0.03),而1年内严重心肌缺血发生率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直接PCI为变量,对心脏事件的影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其OR值为0.38,95%CI:0.19~0.58,P=0.01。结论 STEMI急诊直接PCI优于延迟的PCI,应作为STEMI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潍坊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曾辉,邱翠婷,晋辉,孙亚超,刘静[5](2019)在《比伐卢定两种冠状动脉给药方法治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或慢复流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经选择性微导管于冠状动脉靶病变远端局部给予比伐卢定在预防和治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ardiac intervention,PPCI)中无复流或慢复流(no reflow or slow reflow,NR-SF)是否优于经指引导管在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比伐卢定。方法选择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在PPCI期间出现NR-SF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试验组患者经靶向灌注导管于冠状动脉靶病变远端局部给予比伐卢定(0.75mg/kg),对照组患者经指引导管在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等量比伐卢定。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TIMI(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危险评分血流量的改善情况、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 blush grades,MBG)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给予比伐卢定后两组TIMI血流均显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IMI血流的改善情况及达到TIMI 3级血流的患者比率均明显增加(P<0.05)。同时,试验组MBGⅡ/Ⅲ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3)。此外,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32)。结论在直接PCI合并NR-SF的STEMI患者中,经靶向灌注导管于冠状动脉靶病变远端局部给予比伐卢定与经指引导管在冠脉内直接注射比伐卢定相比,显着提高了TIMI血流和MBG分级,降低了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但随访6个月内MACE事件发生率并没有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刘志强[6](2019)在《血栓抽吸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临床上疏通急性心肌梗死狭窄或闭塞的动脉管腔,以恢复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主要治疗方式,虽然PCI治疗可降低患者病死率,但由于远端栓塞、高血栓复合等因素的存在,患者心外膜冠状动脉通畅也不能保证恢复正常的心肌灌注。后经临床的致力研究与长期实践表明,在直接PCI过程中使用血栓抽吸有助于缩小患者心肌梗死范围,取得良好预后。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血栓抽吸在直接PCI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18期)

祖木热提古丽·尼亚孜,阿不都拉·吾甫尔[7](2019)在《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使用溶栓后PCI(介入疗法)和直接PCI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50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行溶栓后PCI,观察组行直接PCI,将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直接PCI能够获得更佳效果,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7期)

高玉龙,龚晓刚,陶英,张京梅[8](2019)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STEMI入院并行PPCI的8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TIMI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3分,380例)、中危组(4~6分,424例)和高危组(≥7分,78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PPCI情况,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分析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危组年龄、男性比例、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中危组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高危组前壁心肌梗死比例、心率、空腹血糖明显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而收缩压明显低于中危组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高危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63. 2%(49/78)比34. 4%(146/424)、14. 3%(54/380)],中危组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高危组梗死动脉开通时间明显长于中危组与低危组[(79±27) min比(63±18)、(58±1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IMI血流分级法、TIMI心肌灌注分级和心肌blush分级法,高危组达到3级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危组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MI危险评分是STEMI患者PPCI术后影响心肌组织灌注的因素(比值比=4. 987,95%置信区间:1. 243~7. 516,P=0. 016)。结论 TIMI危险评分属高危的STEMI患者经PPCI治疗后,心肌组织水平血流灌注差,从而影响预后。应及早评估这些高危患者,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谢刚,刘双[9](2019)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患者心功能和血浆B型利钠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患者心功能和血浆B型利钠肽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2例,研究时段确定为2017年1月~2018年10月,分组原则以治疗方式差异性为主,分对照组(41例,采用PCI治疗)、试验组(41例,采用PCI+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心功能和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结果:试验组术前1周LVEF、LVEDD、LVESD、BNP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不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术后4周两组上述指标均改善,试验组LVEF、LVESD高于对照组,LVEDD、BNP低于对照组,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结论: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并降低BNP水平,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18期)

张英,王亚柱,刘静怡,史菲,张皓然[10](2019)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因素与预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生IRI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北京安贞医院及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 010例,根据是否发生IRI分组,IRI组399例,非IRI组611例。记录临床资料并完成汇总,出院前评价心脏功能及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情况,术后1、3、6、12、24及36个月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IRI组较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病的比例(42. 1%vs. 49. 9%)、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15. 8%vs. 24. 7%)比例低于对照组,入院时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36. 3±22. 5) vs.(147. 6±24. 8)mm Hg,均P<0. 05]; IRI组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的比例高于对照组(49. 9%vs. 41. 4%,P<0. 05)。两组患者出院前心功能指标、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他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CEI/ARB)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β-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对照组高于IRI组(74. 5%vs. 50. 4%,P<0. 05)。术后1~3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入院时收缩压降低、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是发生IRI的危险因素。是否发生IRI仅影响院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对近期心功能改变及预后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直接介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中接受PPCI治疗的8 76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心力衰竭将STEMI患者分为常规组(KILLIPⅠ级,n=7 787)与观察组(KILLIPⅡ~Ⅳ级,n=973)。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指标、临床各项主要指标、院内死亡事件及其他临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年龄以及女性、高脂血症、既往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入院诊断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介入术中主动脉内囊反搏术应用比例、D2B时间、叁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而单支血管病变比例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其中,观察组术中、术后病死率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前壁心肌梗死及D2B时间是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心力衰竭的STEMI患者PPCI院内病死率增高,针对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应尽量缩短D2B时间,积极优化围术期救治策略,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以期降低患者院内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接介入论文参考文献

[1].卢鹏飞,张波,李永旺,郑晓群,梁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多中心比较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9

[2].刘美丽,黄光华,李娜,马蕊,徐凯.合并心力衰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9

[3].刘美丽,黄光华,李娜,马蕊,徐凯.不同年龄组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疗效评价[J].临床军医杂志.2019

[4].任娟,王怀新.急诊直接介入治疗和急诊溶栓后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9

[5].曾辉,邱翠婷,晋辉,孙亚超,刘静.比伐卢定两种冠状动脉给药方法治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或慢复流的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6].刘志强.血栓抽吸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

[7].祖木热提古丽·尼亚孜,阿不都拉·吾甫尔.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8].高玉龙,龚晓刚,陶英,张京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药.2019

[9].谢刚,刘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患者心功能和血浆B型利钠肽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10].张英,王亚柱,刘静怡,史菲,张皓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因素与预后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

标签:;  ;  ;  ;  ;  ;  

直接介入论文-卢鹏飞,张波,李永旺,郑晓群,梁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