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给排水管道地基处理技术程明

浅谈给排水管道地基处理技术程明

哈尔滨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给排水是我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居住功能需求,一方面完善了传统水源的过滤和获取途径、另一方面因排水管道的敷设,满足了相对居住环境的卫生,确保住房及公共场所的相对使用需求。故而,在给排水管网使用中,需确保相对应质量与施工环境的稳定,不然极容易造成给排水管道的破裂,影响建筑功能使用的同时,更对维护和修理造成极大的难题。本文将依据现有城市给排水管敷设的形式分析基础方面的影响,确认处理技术能够满足功能需求,为满足功能实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的概念是地面土壤和基础双方面,给排水管网在敷设过程中频发的问题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依据相关结构、压力、荷载、沉降与环境多方面进行参照比对,确定问题后采取相应措施满足当前城市的使用需求,避免出现损坏等不必要的经济成本损失,是我国城市给排水设计和施工必须着重看待的问题。

一、给排水管道地基处理的概述

给排水管道是建筑施工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建筑使用功能方面提供了给水与排水方面的便利,更为整体建筑提供了一个相对卫生全面的居住环境。

传统的给排水管道设计一般连接到市政管网方面,所以需要在建筑内部进行相应的管道敷设与压力计算以便满足使用的要求。若是采取地下盘管,寻常的室外办法则是采用直埋入非受力土壤便可以满足给排水方面的使用,但出于对建筑或道路结构基础方面的整体功能保护和相对应软弱地基处管道的受力维护,则需要沟通结构专业针对基础进行特殊处理,甚至预留相应坑道与孔洞避免给排水管网的出现损坏状况。

1.建筑基础结构障碍

指的是给排水进入地下以高差接入市政管网,满足建筑施工功能的同时,与建筑基础的架构出现冲突,导致管道无法顺利敷设。需与结构设计专业在方案时确定技术,根据给排水管道的接入需求稍加改动结构基础的布局或建立坑道确保给排水工程的顺利进行。

2.软弱地基的障碍

若建筑结构基础方面满足给排水管网的敷设需求,但基础下部分岩土质量无法满足当前稳定要求,因为荷载力的传导从而出现沉降差异的问题,导致给排水管道自身受到沉降力的作用而破坏,故而根据这种情况需采取相对应的基础保护手段进行后续使用。

二、给排水管地基处理对管道的选用

1.给水管材的选用

传统钢筋混凝土管具备抗压能力和抗腐蚀能力的优势,在路桥施工中较为常见,并依据自身的抗损坏能力有较为良好的发展,但相比较与其他材料而言自身质量过大,导致施工繁琐且效率低下,并且因自身重量导致沉降问题出现差异,更易出现管道连接处的损坏,因此在城市道路系统中较适合采用混凝土管道直埋的处理方式。

新型HDPE管相较于普通塑料在强度上具备优势,并且还有韧性较好、连接牢固和质量轻的优点,但本身不耐荷载压力,并且相对施工技术需求较高,又因为混凝土管相对造价经济,故而HDPE管道多运用与非荷载管道和入户管道的使用中。

墨铸铁管是我国较传统的给水管道材料,本身具备刚度大,韧性好、连接技术方便简单且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缺点则相较于小管径造价过高,故而一般与HDPE管、不锈钢管联用,针对路桥、建筑中地基软弱部位与入户管道较为常见。

2.给排水管道的选取

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水系发达,雨水一般就近排入附近的河道。虽然塑料排水管内壁光滑、水力性能好、接口不渗漏,但工程造价较高。考虑到雨水一般就近排放,其管道埋深不大,而管径却往往较大,习惯上对雨水管道仍选用钢筋混凝土管由于地基差、淤泥上涌的情况多,在施工中采用较重的钢筋混凝土管和混凝土基础对防止管道上拱也有一定帮助。污水管的埋深一般较大,在工期短和软基的情况下,若采用常规的混凝土排水管则常常会由于沉降不均匀而拉裂污水管,此时可采用电熔或热熔连接的HDPE管,以保证接口不渗漏。在需要进行顶管施工时,则采用顶管专用钢筋混凝土管并进行相应的管基处理。

3.管材选型工程应用

珠海截污工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市特点,在管径小于800mm的管材上,考虑综合经济性,塑料埋地管的优势突显,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管相比,塑料排水沟管具有密封性能好、抗渗漏能力强、过流能力强、耐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施工安装方便快捷、综合经济性能优越的特点。这类管建议采用塑料管,其中DN300~500的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DN600~700的采用HDPE中空壁缠绕管。在管径大于800mm的管材上建议采用玻璃钢夹砂管,在性能、施工、安装方面,玻璃钢夹砂管优于钢筋混凝土管,但它在管材价格、工程总造价方面的总费用比钢筋混凝土管高出20%左右。

三、管道基础处理措施

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处理应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管道施工方法、管材类型等,经相应的技术经济比较,权衡利弊后予以确定,现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对珠海截污管道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作如下分析:

1.开槽法施工的地基处理

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地质条件以及施工现场条件,可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当采用明挖施工时,可采用换填法、木桩法、水泥深层搅拌桩法以及高压旋喷桩法等。

(1)换填法

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处理,将软弱土层挖去后分层压实回填粗砂碎石,一般适用于管道下2m范围内有持力层的情况。如果换填厚度较大,一方面换填材料造价增加,沉降量难以控制,另一方面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支护费用也增加。此外,因我市地下水位较高,现在截污管施工多在老城区开展,开挖深度过大,如采用的止水措施不足,则容易因地下水流失而造成周围地陷,进而引起民房或路面开裂,由此增加额外的费用,因此换填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m以内。

(2)木桩法

利用木桩与桩间土共同作用形成复合地基,对管道下的地基进行处理。木桩一般采用松木桩,桩长约5~6m,且桩尖必须进入持力层0.5m以上,故木桩可用于管道下小于5m范围内有持力层的情况。木桩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所需施工场地小,但需要消耗木材,浪费森林资源,不利于环保,不宜大量使用。

2.非开槽法施工的地基处理

当采用顶管施工或牵引管施工,管道下为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层时,如果管道上的覆土已完成固结且不再增加,就可以不进行地基处理,相反则应考虑地基处理。因覆土高度增大后,管道下的淤泥或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层的附加应力增大,软土受到压缩而产生沉降,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均时便产生不均匀沉降。因为污水、雨水主要是重力流,当管道产生沉降后产生局部淤积,水流就会产生水流不畅或倒流;沉降不均匀还会使钢筋混凝土管接口开裂甚至折断,或钢管的焊接缝处产生裂隙渗漏等,因此需做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方法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法或高压旋喷桩法等。

四、结语

城市给排水管网是我国建筑方面体系的基础设施,是我国建筑功能使用与空间组合的有效统筹,并且给排水管网的敷设满足当前社会的经济飞速发展需求,为南水北调等工程和环境维护提供了相应的框架结构。故而,针对给排水管道在地基中敷设处理的方法,必须依据相应施工环境、结构设计形式、管材适应情况、岩土质量情况、场地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衡量,这样才能够确保给排水管网能够履行自身的主要职能,为后续工程与维护埋下良好的基础,避免因为相对应问题出现而导致维修困难,促使地方基础或道路使用埋下隐患与环境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周翔玮.浅谈污水处理厂工程软土地基柔性管道施工[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093-00093.

[2]任二平.对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J].山西农经,2016(2):45-46.

[3]吴雅军.市政给排水施工和质量控制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7(14).

[4]李卿.市政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的若干问题探析[J].山西建筑,2016,42(35):113-114.

标签:;  ;  ;  

浅谈给排水管道地基处理技术程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