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企业的项目资金安全管理探讨

关于电力企业的项目资金安全管理探讨

(国网山阴县供电公司山西省朔州市0369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与其他企业相比较,电力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其产品具备公共性的特征,所以企业在运营中,既要提高经济效益,也要对企业的价值进行提升。同时电力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属于密集型企业,保证电力企业的资金安全管理和使用能促进企业发展,还可以降低资金运行风险,因此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对电力企业资金安全进行管理。本文主要对电力企业的资金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项目资金;安全管理;探讨

电力企业以国家电站的修建、电网铺设以及电力输送为主要经营内容,电力企业的经营项目直接关系到国民生活以及其他行业用电,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都需要有相应的资金作为基础,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资金的应用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态,也影响着企业经营项目的开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电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功能做进行探讨。

1电力企业资金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特点

电力企业项目施工的特点是电力建设投资大、技术含量高、施工周期长等。由于电力施工周期长,受外界影响大,项目施工本身就隐藏着许多难以预测的风险。为此,电力施工企业需要充分弄清相应资金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特点,进而能够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生产组织和管理机制,全面做好建设工程安全的组织、协调、监督职责工作,实现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1效益的综合性

在电力企业中,效益的综合性就是说电力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的时候,包括电量不断增加促使的显性效益,企业安全实施过程中带来的隐性效益。同时在对投资效益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要评价投资结束之后的实际效益,还要对下一道工序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在对投资效益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对其进行统筹和全面的评价和规划。

1.2效益的系统性

电力企业运营中,电量都是采用电网输送的方式将其传输到终端用户中,但是倘若电力企业利用网络将每千瓦时的电能进行出售,这个时候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来源都没有办法进行准确的追踪,此时应该与系统理论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评价电网的经济效益,进而确保经济效益在评价时候的准确性。

1.3效益的长久性

电力企业在对投资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价的时候,具备长久性的特征,这主要是通过项目投资时间比较长,过程持续因素来决定的。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是逐渐扩大投资规模,或者对结构进行不断优化,这样就促使在很短的时间内没有办法确保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投资项目效益评价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2电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问题

2.1现金预算编制不牢靠

电力企业需要对现金使用进行预算编制,在预算编制内,电力企业能够保证现金的应用与企业经营的目标相符合,以笔者工作所在的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为例,现金预算编制包括超高压输电的电力来源资金以及设备检修、人工成本、技术成本等。现金预算编制越牢靠,公司的日常运营越稳定。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存在着很明显的问题,即现金预算与企业运营的现金流不能拟合,虽然在全年的现金预算方面没有出现明显问题,但是季度结算仍存与预算有出入的状态,这说明,现金预算编制不牢靠,这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容易造成一定的资金风险。

2.2资金流通程序不严密

电力企业常有资金流通,资金流通的程序是财务工作者进行现金流监控的重要基础,但是,电力企业资金流通程序不够严密是常见的现象,也为资金安全管理带来隐患,表现在:电力企业部分收入确认或入账不及时;未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及资金审批制度,办理对外支付业务时,未严格执行资金支付审批流程,缺乏必要的审批手续或审批手续不齐全,缺少相关合同、附表等支撑材料;存在未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条款支付进度款,未严格执行资金审批流程等。

2.3资金安全评价机制不健全

由于电力企业各单位对已制定资金管理制度的理解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造成执行上的差异,形成管理缺陷及漏洞,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安全隐患。多数电力企业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资金安全采取了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措施,但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财务管理制度开展的,依据相对分散、不够系统和统一,欠缺科学规范的资金安全评价机制。

3电力企业的项目资金安全管理的措施

3.1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

电力企业现金预算编制不够牢靠,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财务工作者在日常的财务核算工作中存在偏差,有些是对业务流程不够了解,还有些是因为项目过程中的预算和结算数据不够精确。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财务工作人员职业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首要策略。电力企业应该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岗位分析,对照财务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日常表现,提出改进建议。组织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进系统学习,严格日常工作考核,使财务工作人员能够自动自觉地提高职业能力,从财务工作的细节入手,提升资金安全管理效力。

3.2强化资金集中管理的监督考核

各电力企业在对自身的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后,还需要对电力企业的资金管理进行重点监督和考核,从而弄清电力企业的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并且进一步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一般来说,对于电力企业资金的监督和考核往往在每个月的月底、每个季度的后期以及每年的年底实施。在实际的监督和考核过程中,并不只是流于形式,而是要对企业的所有资金进行严格地审计、监督和考核,从而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对于企业资金的统一性管理。

3.3加强电力企业资金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

关于电力企业,所进行的资金管理还需要着重注意资金的投资风险管理。尽管电力企业投资的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很多方面的风险,通常投资风险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首先外部环境因素,也就是投资市场风险的影响,例如: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市场出现浮动等,这些都会对项目投资造成影响。其次项目技术风险,在开展电力项目的过程中,其需要比较高的工程技术和设备支持,但是受到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促使技术发生了一定变动。最后项目管理风险,包括企业管理水平,制定制度水平。因此作为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就要采取相应的投资风险管理措施。第一加强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建立诊断小组,项目主要从设计、施工、经营以及后期效益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和控制。第二加大项目施工中各个阶段的监督管理控制力度。第三在经营过程中加强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在经营阶段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对技术结构、管理结构以及经营结构等方面进行积极主动的调整,同时还要通过宏观调控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不管是采取何种性质的风险管理措施,都要以降低项目投资风险为主要核心,确保电力项目投资安全。

3.4明确资金管理评价标准

电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有些评价标准甚至是不客观的,因此,资金安全评价机制不健全。为了解决这一安全隐患,电力企业需要明确资金管理评价标准,单个电力企业无法进行客观的标准制定,但是可以选择行业联合的方式,例如,高压输电型企业联合讨论资金管理评价标准,或者由企业集团母公司统一制定资金管理评价标准,再由各个分子公司根据上级单位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拟定本公司标准,经由上级单位批核后实施,将企业特征与行业特征结合,使资金管理制度精细化,资金管理评价标准客观化,就可以解决目前的资金安全管理问题。

结语

电力企业资金安全关系着企业的项目的正常运行,无论是对电站的建设、电网的铺设还是日常供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电力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工作应从提高财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形成严格的监管机制以及制定明确的资金管理评价标准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以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何惠兰.集约化模式在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时代金融,2013(12):103-104.

[2]谢志林.浅析电力企业的资金安全管理[J].广西电业,2015(11):130-131.

[3]张其晖.注重投融资管理保证企业资金安全[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120-122.

[4]魏华.细化资金安全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浅谈电网企业资金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123-125.

[5]何靓.电力企业如何加强资金安全管理[J].财会学习,2017(06):127-129.

标签:;  ;  ;  

关于电力企业的项目资金安全管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