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力设备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分析兰云红

提高电力设备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分析兰云红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设备为一切工作提供硬件设施的支持,电力部门属于特殊部,因此,其自身的设备种类多品种复杂,监管是一件十分复杂繁琐的工作,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提高电力设备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力设备;质量管理;控制方法

一、电力设备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较为复杂,对质量的把控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设计、工艺、操作、措施等多个相关层面。在电力设备安装的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细微的波动或差异,否则将对产品质量造成事故性的影响。此外,电气设备在安装完成后,如发现问题在进行拆卸,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并且对电网运行、工作人员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性形成危害,由此可见,电力设备质量把控的重大意义。

二、电力设备质量管理内容与要求

2.1设备选型和选购

在设计选型的基础上择优选购设备,不合理、不适用的不得订购。国家已公布淘汰的产品、无质量标准和未经质量检测机构认证的产品、不能订购,所有产品必须经厂部批准方可订购。选购设备按“合同法”规定签订正式合同,应包括如下内容:供需双方的合法名称,详细通讯地址、收货人、收货地址、银行帐号(联系方式)等。提出明确供货范围、确定价格、注明交货时间、交货方法及付款条文,在价格中必须予留设备总价的10%作为产品质量保证金,明确扣罚及发还条款。物资公司应在合同签字后负责设备催交,应随时了解制造厂家的生产进度、质量保证情况,委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去制造厂监造检验,参加重大阶段的必要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向制造厂提出,同时向厂领导汇报。

2.2设备验收

设备验收按工作内容分为设备本体验收和资料验收,电力系统设备验收应特别关注资料验收,注意收集设备的合格证、出场实验报告、装箱清单、说明书等文字资料,并由专人负责收集存档,以便于后期的设备操作维护和电气试验比对。传统的电力设备维修模式一般是计划性的检修模式,而针对这种模式,可以向状态检修模式进行转变。所谓状态检修模式就是指在每台设备当中都会存在一套针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的方法,通过检测的手段相对来说比较灵活,既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连续的。而状态检修模式与计划检修模式相比,好处就在于不但可以及时的了解设备的最新状态以及运行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检验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也可以提高维修的效率。可以有效的节省因为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止运行而耽误的生产时间。而传统的计划性的检修模式无法及时的进行设备情况的反馈,还有可能出现在设备不需要维修的时候进行检修,极大的浪费了人力和物力,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目前,已经有很多电力企业开始由传统计划检修模式向状态检修模式进行转变。这种维修模式的转变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生产效率。

2.3设备的安装与移交生产

电力设备安装必须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和部颁的有关标准、规范。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导则规定的工期组织合理的施工工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努力缩短工期,降低造价。设备到达现场后,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开始检查,监督开箱,按发货清单进行清点验收,并作好记录,共同签证。对装箱的技术资料,原件交单位资料室保管。如发现供货产品与合同不符或质量问题,损坏缺件等情况及时上报,并通知财务部门拒付货款。施工单位应重视安装,调试及试验工作,输变电设备必须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交接和预防试验,以保证安全运行。设备运行时,要求自动装置投入率达到100%以上,仪表投入率达到100%,联锁保护投入率达到100%。在设备安装阶段,应有点检人员参加,熟悉设备,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在设备投运前,由技术设备部、检修、运行等单位组成验收小组,按有关施工安装验收标准验收。试运行结束后一个月,施工单位应将设备安装记录、调试报告有关设计修改说明和附图、竣工图、隐蔽工程图、设备装配制造图、说明书以专用工具试仪器,随机备件等进行整理、清点、列出清单、全部移交技术设备部。

2.4设备报废

报废设备必须满足报废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予以报废。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老旧设备,其主要结构损坏,设备效率已达不到最低要求,不能修复。修复价值超过设备原值的(%以上。因事故受到严重损坏,无法使用或修复者。自制非标准设备,经生产实践证明和技术鉴定无法使用、修复者。按设备反事故技术要求,必须更换和淘汰者。报废设备按以下程序进行,由设备主人提出申请,技术设备部认可并组织技术小组进行鉴定后,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物资鉴定卡片,技术设备部、物资公司、财务部审查签字经厂长批准后,由设备主人办理退库手续,物资公司做报废处理。

三、提高电力设备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3.1做好电力设备的技术监督工作

(1)做好电力工程在建造阶段工作。相关负责人应以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以及相应指标为主,委派质量检测人员对电力工程全过程的施工技术进行跟踪与指导,及时了解电力设备的运用与电力设备本身性质,为工程建设时期的技术监督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

(2)做好电力工程后期竣工的验收工作。工程的验收工作是保障电力系统本身质量的根本,在工程验收工作中,主要包括对工程外观的检测、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电力工程的试运行等,并做相关记录。

(3)做好电力施工设备运行的监督并对其每天运行的数据进行记录。

(4)做好工程的验收工作,若发现工程存在技术性问题应该及时上报并监督整修。

3.2坚持全过程技术监督,保证电力设备的技术监督无死角

在电网规划建设阶段,线路工程重点在防雷、防污与防冰等技术措施的落实,保障线路的稳定运行,相应人员应利用电力设备的技术对线路建设进行监督,在线路选择、底线保护角选择、外绝缘的配置等上进行全方位监控,保障线路的安全。在电网建设完毕,运维检修中,应利用电力设备对电网进行全方位监督,以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隐患消除在工程试运行阶段。

3.3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实现电力设备的可控性

在电力施工设备的运用中,相关人员应加强对工程的监管力度,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在工程建设的技术监督中,加强设备对现场施工的监督,提升电力设备的检修与实验,提高工程的质量,保证电力设备的可控性。加强电力设备现场作业的总结,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电力设备的运行与故障进行分析,提高人员对设备故障处理能力。

3.4运用电力设备,建立健全的全过程技术监督网

为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在全过程技术的监督网建立中,可建立以省电力公司为主的,下辖电力试验为主的研究所、以生产副厂长或者总工程师为首的发电厂等三级技术监督网。针对专业的不同设立相应的监督负责工程师,以国家以及电力部颁发的技术监督为标准,从监督网设计、电力设备选型、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直至正常运行与后期维护检修等,都无法离开电力施工设备的运用,而技术监督工作应抓牢,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监督网的准确度与智能化。在建立技术监督网后,上级领导应加以重视,加强对技术监督的考核,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网的作用,落实技术监督工作,促进电力施工设备对监督网建设全过程中的技术监督,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电力设备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单位内部能够统一组织和协调,各部门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紧密联系,部门界限消除,资源配置优化且实现共享,管理和使用紧密结合,有监督有反馈,层层有人抓,件件有人管,设备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态,设备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姚国胜.浅谈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

[2]潘海青.浅析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3,17.

[3]王珣.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

标签:;  ;  ;  

提高电力设备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分析兰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