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风渊源论文-胡正艳

诗风渊源论文-胡正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诗风渊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诗经》,诗歌创作

诗风渊源论文文献综述

胡正艳[1](2011)在《经学与文学之间的元人《诗经》接受——兼谈延佑、天历雅正诗风的生成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以蒙古族为核心的上层贵族建立的元朝,其文化具有多民族交流融合所生成的独特风貌。在文学领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相互渗透、吸收,促成了元代文学一定意义上的繁荣,比如元代杂剧和散曲在叙事和抒情两个表现领域的异军突起,各领风骚。不过,就其传统诗文而言,创作实绩有限,因此多为论者所(本文来源于《诗经研究丛刊》期刊2011年01期)

胡正艳[2](2010)在《经学与文学之间的元人《诗经》接受——兼谈延佑、天历雅正诗风的生成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人视《诗经》为具有经学和文学双重性质的文本进行阐释和接受,一方面遵循着朱熹"感物道情,吟咏性情"的思路不断迈进,另一方面,依然看重《诗经》作为儒学经典所高张的美刺教化功能。元代雅正诗风,在远绍《诗经》的基础上,调和唐、宋诗情理之争,并最终以盛唐之风作为旗帜,以美刺风化的诗教作为目的,强调诗歌创作在吟咏性情之正的同时,适应"鸣太平之盛"的政治需要。《诗经》正是元代雅正诗风渊源之所在。(本文来源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胡正艳[3](2010)在《经学与文学之间的元人《诗经》接受——兼谈延佑、天历雅正诗风的生成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以蒙古族为核心的上层贵族建立的元朝,其文化具有多民族交流融合所生成的独特风貌。在文学领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相互渗透、吸收,促成了元代文学一定意义上的繁荣,比如元代杂剧和散曲在叙事和抒情两个表现领域的异军突起,各领风骚。不过,就其传统诗文而言,创作实绩有限,因此多为论者所(本文来源于《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九辑)——第九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之一》期刊2010-08-01)

吴大顺[4](2009)在《欧阳修转益多师及其诗风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不仅全面师法唐代诗歌技巧,合理借鉴时辈诗人优点,还大胆吸收散文、辞赋等文体质素,形成了气格高致而平易疏畅的诗歌风格。其不同文体师法各有侧重,使其诗歌在不同的文体间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吴惠娟[5](2007)在《论稼轩诗的艺术渊源与其宋诗风调》一文中研究指出辛弃疾作诗主要取径鲍照和邵雍。其主导风格有雄健俊峭与平淡自然两类,这代表了其诗尚“健”和尚“淡”的两种审美理想,两者都包涵了贵“清”的审美趣味。稼轩诗并没有突破宋诗风调的美学藩篱。但能以理学诗派的平淡自然救江西诗派末流的枯涩生硬,以江西诗派用事的精妙细密救理学诗派的直白浅俗。虽有所成就,却走了一条与当时着名诗人主要以回归唐风而超越宋调的不同路径,故未能引起后世的重视。(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07年01期)

孙静涵[6](2006)在《曹植的“慷慨”诗风及其历史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慷慨”诗风作为曹植个人文学趣味,和整个建安时期的审美趋向,成为文学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美学范式和艺术特征。本文从表现特征、社会风尚、时代共鸣、产生原因等角度分析了曹植的慷慨诗风,并对汉魏之际慷慨诗风的形成进行了论述,理顺了“慷慨”诗风的渊源。(本文来源于《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詹八言[7](1988)在《黄庶诗风及黄庭坚“渊源有自”》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庭坚曾书刻其父黄庶《大孤山》、《宿赵屯》二诗,跋云:“先大夫平生刻意于诗,语法类皆如此。然世无知音。小子不肖,晚而学诗,惧微言之或绝,故刻诸星子湾,以俟来哲。”知父莫若子,黄庭坚何以合刻此二诗,从《跋》中蠡测,要比历代诸家品评黄庶及其《伐檀集》的结语,都更全面、深刻。(本文来源于《九江师专学报》期刊1988年02期)

诗风渊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元人视《诗经》为具有经学和文学双重性质的文本进行阐释和接受,一方面遵循着朱熹"感物道情,吟咏性情"的思路不断迈进,另一方面,依然看重《诗经》作为儒学经典所高张的美刺教化功能。元代雅正诗风,在远绍《诗经》的基础上,调和唐、宋诗情理之争,并最终以盛唐之风作为旗帜,以美刺风化的诗教作为目的,强调诗歌创作在吟咏性情之正的同时,适应"鸣太平之盛"的政治需要。《诗经》正是元代雅正诗风渊源之所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风渊源论文参考文献

[1].胡正艳.经学与文学之间的元人《诗经》接受——兼谈延佑、天历雅正诗风的生成渊源[J].诗经研究丛刊.2011

[2].胡正艳.经学与文学之间的元人《诗经》接受——兼谈延佑、天历雅正诗风的生成渊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

[3].胡正艳.经学与文学之间的元人《诗经》接受——兼谈延佑、天历雅正诗风的生成渊源[C].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九辑)——第九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之一.2010

[4].吴大顺.欧阳修转益多师及其诗风渊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吴惠娟.论稼轩诗的艺术渊源与其宋诗风调[J].文学遗产.2007

[6].孙静涵.曹植的“慷慨”诗风及其历史渊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7].詹八言.黄庶诗风及黄庭坚“渊源有自”[J].九江师专学报.1988

标签:;  ;  

诗风渊源论文-胡正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