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与解决对策

探析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与解决对策

关键字: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影响因素;对策

安全管理工作是电力行业永恒的话题,是电力企业的核心工作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建设,然而电力系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导致电力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执行力不强的问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一、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概述

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就是利用现有的制度、技术资源等来实现目标控制的目的,以实现预期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升其安全发展水平。从长远来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是实现电力企业安全、长远发展的保证,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必要性

由于电力设施具有高危险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而强化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更是其中重要的一步。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能够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设施布置到位,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到细节,不仅能保障电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能保障用电人员的人身安全。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某月份因电力安全问题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达到6起,死亡人数达到9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达5起,死亡人数达8人。因此,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不仅是对电力工人生命的负责,也是对用电人员生命的负责。尤其是一些电力系统的大型电力工程项目,一旦发生电力安全事故,将可能造成巨大的社会灾难。此外,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还能减少电力设备故障,降低电力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例如某月份我国因为电力安全问题引发电力设备事故,造成直接损失高达100万元。因此,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也降低了企业的损失。

三、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

近些年来,执行不严成了电力企业的一个通病,其表现一是企业领导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出现重生产轻安全现象,致使下达的安全指令、要求、检查、落实成一纸空文,形成安全管理悬挂置空式。

二是领导重视,但执行监督机制不健全,致使一线操作人员认识不清,执行不到位,形成安全管理逐级衰减,制度要求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三是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健全,导致管理工作的环节及细节没有明确的制度衔接,造成操作规程、流程再造的空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是设备设施的多年运行潜在诸多隐患,检查管网设施手段落后,预防监控不到位,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电力企业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做法

电力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领导一直很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注重的是提高安全生产执行力。一是用制度规范执行力;二是用制度建立和加强执行力激励机制;三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让员工从意识上改变对安全生产的心态,提高责任心和执行力;四是加强行为监督。企业设置了分级专兼职监督机构,并要求每一位监督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实实在在的监督,把监督工作贯穿到执行的每一环节、每一个细节。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电力企业提升安全执行力的做法,具体体现在“三个到位”上:

1、组织领导到位。电力企业领导分工明确、职责到位。电力企业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并按照“分级负责、分系统管理”的原则,明确电力企业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健全了单位、部门、班组三级安全网络。用制度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真正重视安全工作,真正将安全工作纳入企业整体工作决策之中。

2、人员配备到位。近几年来,在安全的组织设置和人员调配上给予充分保证。按照现代企业安全监管工作模式,电力企业设有安全办,配齐专职安全干部;在基层单位、部门、班组配备了安全监督员、青年安全岗员和劳动保护监督员。形成了自上而下,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网络。

3、考评奖罚到位。电力企业把各项安全生产指标层层分解到各单位、有关科室和基层班组,按照安全生产责任承包书的有关规定,根据责任风险大小和岗位不同,实行数额不等的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制度,电力企业每季度都要对各二级单位安全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发生事故及隐患多、基层工作薄弱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施以经济处罚;年终,经全面考核评分对安全工作达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对未实现安全目标的单位和个人则给予处罚。

透过电力企业安全执行力的实践,笔者认为:电力企业提高安全执行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增强安全意识是前提

“三违”行为的根源是意识不强、纪律松弛、有章不循。安全生产是一把手工程,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把手的重视程度反映了一个单位的安全工作理念,所以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做好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的安全培训,再通过安全培训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真正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当安全与业绩发生矛盾时,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一切工作服从安全。

2、强化安全责任制是关键

强化安全执行力建设,就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研究制定对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安全考核办法,职能部门有什么责任,就要有什么权力,做到权利与责任相匹配。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责任网络和工作格局,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真正实现本质安全。按照考核办法,逐级落实责任,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和疏于管理的,对工程质量疏于监督,验收出现问题的,就要严肃追究责任,并按规章制度进行严厉处罚。对违反制度规定发生重大、特大及以上事故的单位,要对行政主要领导进行组织处理。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主体.严格责任追究,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在建项目要全面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各级职能部门特别是技术部门,执行就是要履行好技术把关责任,对于在改、扩、建工程设计审查、竣工验收,要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查,逐层把关,确保各项规定和安全防范落实到位,真正做到本质安全。

3、规范操作行为是基础

岗位员工的执行力,就是不折不扣地按照要求做好该做的事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操作,保证只有“规定动作”,杜绝“自选动作”。要细化和完善岗位操作卡,实现岗位操作的标准化。继续严格执行重要操作前的隐患消除制度,做到按操作程序检查,无隐患操作。对于岗位操作员工,执行就是要履行好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要加强巡回检查和隐患排除,把岗位操作程序落实到位。对基层员工来讲,强化执行力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具体制度执行时,要做到规范、严格、精细,一丝不苟。要在广大员工中培养两种意识:一个是遵章守纪、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二是“三不伤害”的意识,自己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和被别人伤害。

4、加强安全监督是重点

对安全职能部门和安全监督者而言,强化执行力,就是要加密检查,盯在现场,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切实把安全环保管理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一个岗位,要勇于当“黑脸包公”,铁面无私,坚持原则,强化检查指导,强化督促整改,强化受控管理,不因领导意志左右,不因个人利益妥协。当前在安全监督当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看不出问题;第二个是发现问题,拉不下脸,下不了手,怕得罪人,怕违反领导的意愿。特别是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往往屈服于领导,先生产后安全。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企业必须强化安全监督执行力,应制定专职安全监督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督责任制和考核机制,明确规定安全监督的责任,细化考核、评聘办法。实行累计积分、季度考核、动态管理、奖惩兑现。同时,要强化安全监督培训,增强发现问题、查找隐患、纠正违章的能力和责任意识,监督到位,不疏不漏,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四、结束语

总之,电力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注重细节管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我们的安全管理绩效定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国武.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要素及解决途径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5(15).

标签:;  ;  ;  

探析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与解决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