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公路论文-王永超

西藏公路论文-王永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藏公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普通公路,崩塌,滑坡,泥石流

西藏公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超[1](2019)在《西藏地区普通公路特殊路基处理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西藏地区地域、经济、公路建设条件等特点,结合所参与项目的特殊路基处理措施,对于西藏地区普通叁、四级公路,崩塌、滑坡、泥石流、碎石流等几种特殊路基处理形式进行了总结,特殊路基处理应采用西藏地区易于施工的方式,结合公路等级,灵活处置。应加强地质及水文勘察,贯彻动态设计原则,对环境因素足够重视,避免设计的排水、防护等结构物在复杂环境下破损,影响治理效果。同时普通公路存在"治养并重"的特点,应树立综合保通理念,建立公路应急保通机制,才能取得最好的特殊路基处理效果。(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S1期)

扎桑,王莉,张磊[2](2019)在《西藏拉林高等级公路建设实践经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拉林公路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更是贯穿藏东、藏中的重要通道,政治、经济、国防、民族等方面的意义重大。拉林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除了要面对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等困难外,现有的施工条件也给公路建设工作带来颇大挑战。拉林公路的建设实践经验对我国高原高等级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可为今后实施类似的重点工程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20期)

黄永忠,钟方雷,杨肖,徐晓明,吴青柏[3](2019)在《面向冰冻圈服务功能核算的西藏公路经济增长贡献及空间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面向冰冻圈服务功能核算,采用投入产出法和ESDA分析,评估了2012-2016年间西藏自治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解释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Global Moran’s I指数和Local Moran’s I指数作出空间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公路建设直接和间接创造的增加值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空间分布上,各地市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自治区范围内存在差异,但未呈现出固定的变化趋势。由于公路对经济增长巨大的溢出效应,应高度重视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拓展通达里程与空间分布,在冰冻圈服务功能核算中纳入交通设施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充分考虑冰冻圈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危害影响,确保区域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9年03期)

包赛很那,苗彦军,郭云雷,徐雅梅,王明涛[4](2019)在《西藏林芝地区高等级公路生态袋边坡修复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公路边坡工程创面,且公路边坡修复的难度和投入巨大;因此,探索一种有效水土保持且能促进边坡植被修复的技术,对西藏公路建设中生态保护及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生态袋边坡修复技术,在林芝地区林拉高等级公路起始路段进行边坡与平地的植被修复对比试验。植被修复草种选用经高原地区引种驯化筛选出来的抗逆性极强的4种优良禾本科草种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elat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供试材料,根据试验用沙壤土的饱和含水量(85%~90%)和当地作物施氮水平(0. 05~0. 10 g/kg),设计2个供水量水平(60%~70%,W_1=60m L/kg,85%~90%,W_2=85 m L/kg)和4个供氮量水平(N_0=0 g/kg,N_1=0. 027 8 g/kg,N_2=0. 055 6 g/kg,N_3=0. 083 3 g/kg)共8个处理,通过比较边坡和平地生态袋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植被生长量和生物量变化,揭示该技术的植被修复效果及最佳水肥组合。结果显示:植被的生长发育明显受到生态袋水氮耦合效应的影响。在充分灌水低氮(W_2N_1)时,边坡植被的出苗率为79%、株高为4. 97~13. 70 cm、盖度为68. 33%~81. 67%、密度为1万3 600株/m~2、地上生物量为0. 032 5 g/株,均达到最高水平;而平地植被在充分灌水中高氮(W_2N_2/N_3)时,植株较高大,出苗率、盖度和密度均最高;但在低水无供氮(W_1N_0)时边坡和平地植被在出苗后期出苗率、高度、盖度均较低。此外,在2种灌水(W_1W_2)低氮(N_1)时,边坡生态袋植被的出苗率、高度、盖度均较平地高。综上表明,生态袋具有明显的植被修复作用,且在某一特定的水氮耦合条件下,边坡植被修复效果比平地好。生态袋在边坡上植被修复最适水氮条件为:W_2N_1;平地上为:W_2N_2/N_3。该技术适合在高原地区公路边坡植被修复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铭[5](2019)在《川藏公路南线西藏境病害类型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藏公路南线是西藏自治区的五大主干公路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国防意义。但公路沿线复杂的地理、地质条件,导致多种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公路的正常使用。本文在对川藏公路南线西藏段病害实地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公路的破坏现状及病害类型,得出了这些病害的引发原因不仅在于材料、施工等方面,更主要的是滑塌和水毁等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并针对这些病害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本文来源于《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下)》期刊2019-06-13)

米玛卓嘎,次仁德吉,尼琼[6](2019)在《西藏公路交通气象灾害服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系统应用全区主要国道公路交通风险普查成果,形成适合于本地的积雪、道路结冰、暴雨、大风等交通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对交通沿线气象站点的观测要素(能见度、降水、降雪、路面温度、大风等)进行监测报警。实现集约化数据共享,形成西藏公路交通气象监测数据、交通监控视频数据、精细化要素预报服务产品以及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交互式操作界面,支持进行高速公路沿线灾害性天气落区绘制、天气符号添加、智能路段提取、图形产品制作、文字产品编辑,一键式快速生成服务产品提高业务效率和产品规范性;基于GIS系统,初步建设集数据采集、监测、预警、预报、制作、分享、共享、应急指挥于一体的西藏公路交通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平台,提供基于GIS地图迭加显示交通气象综合数据功能,依托公路交通气象站、西藏交通厅实景信息、遥感资料,基于中尺度预报模式、格点数据、遥感数据,为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提供基础资料,公路交通气象服务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为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赵晨翔[7](2019)在《西藏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交通标志及护栏设计要点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实际工程,分析西藏安全防护工程交通标志及护栏设计要点,为同类道路设计提供一些必要的经验,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4期)

赵晨翔[8](2019)在《西藏农村公路标志标线及护栏设计原则要点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实际工程,分析西藏农村公路标志标线及护栏设计要点,为同类公路安防设计提供一些必要的经验,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4期)

赵晨翔[9](2019)在《西藏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处理措施要点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实际工程,分析西藏某道路工程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处理措施要点,为同类道路设计提供一些必要的经验,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4期)

包祎,陈亮[10](2019)在《西藏某公路泥石流特征、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石流是公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公路的建设及行车安全。文章以西藏某通乡公路泥石流沟为例,从该泥石流沟基本特征、成因分析、发展趋势、计算参数等方面分析,最终提供合理的防治措施。研究结果对以后类似泥石流沟的评价及设计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公路》期刊2019年01期)

西藏公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拉林公路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更是贯穿藏东、藏中的重要通道,政治、经济、国防、民族等方面的意义重大。拉林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除了要面对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等困难外,现有的施工条件也给公路建设工作带来颇大挑战。拉林公路的建设实践经验对我国高原高等级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可为今后实施类似的重点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藏公路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超.西藏地区普通公路特殊路基处理措施分析[J].灾害学.2019

[2].扎桑,王莉,张磊.西藏拉林高等级公路建设实践经验总结[J].交通世界.2019

[3].黄永忠,钟方雷,杨肖,徐晓明,吴青柏.面向冰冻圈服务功能核算的西藏公路经济增长贡献及空间效应[J].冰川冻土.2019

[4].包赛很那,苗彦军,郭云雷,徐雅梅,王明涛.西藏林芝地区高等级公路生态袋边坡修复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

[5].李铭.川藏公路南线西藏境病害类型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C].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下).2019

[6].米玛卓嘎,次仁德吉,尼琼.西藏公路交通气象灾害服务系统[J].西藏科技.2019

[7].赵晨翔.西藏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交通标志及护栏设计要点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

[8].赵晨翔.西藏农村公路标志标线及护栏设计原则要点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

[9].赵晨翔.西藏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处理措施要点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

[10].包祎,陈亮.西藏某公路泥石流特征、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J].西南公路.2019

标签:;  ;  ;  ;  

西藏公路论文-王永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