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风险论文-唐曼萍,彭馨怡,王运陈

背景风险论文-唐曼萍,彭馨怡,王运陈

导读:本文包含了背景风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险投资,资本背景,企业科技创新

背景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唐曼萍,彭馨怡,王运陈[1](2019)在《“增值”还是“逐名”:风险投资与企业科技创新——基于不同资本背景风险投资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我国风险投资的"高能资本"效应能否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呢?本文运用2009-2015年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基于风险投资"增值服务"效应和"逐名"动机假说的辩证视角,考察了不同资本背景的风险投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资本背景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行业和传统行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异质效应。研究发现: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能够显着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而非国有风险投资和混合风险投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却并不显着;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仅有国有风险投资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而对于传统行业企业,叁类风险投资持股对企业科技创新均不具有激励作用,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技术类生产要素未在传统行业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本文来源于《财经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玄海燕,金珍,张玉春,李鸿渐[2](2019)在《基于背景风险的个人投资者投资决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Markwitz均值-方差模型认为投资者是价格的接受者,但在真实的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决策总是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模型通常忽略收入和其他因素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因此在投资决策中需要考虑背景风险。【方法】首先构建了含背景风险的多投资者投资组合模型并求解,然后基于羊群效应理论运用该模型得到了个人投资者最优投资决策,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个人投资者受机构投资者决策影响程度随背景风险偏好度变化情况。【结果】考虑了背景风险后个人投资者的最优决策受机构投资者影响更大,同时随着个人投资者背景风险偏好度增加,该受影响程度降低。因此,如果忽视背景风险,那么可能会低估羊群效应发生的概率或者显着程度进而加剧证券市场波动。【结论】上述结果既有利于个人投资者更科学、合理地决策,又有助于政府有效监管和防范羊群效应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付剑茹,吴程灵[3](2019)在《家庭农场、资金需求紧迫与借贷渠道——基于背景风险和家庭农场特征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是否有资金需求与资金需求紧迫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区别。当资金需求极度紧迫时,家庭农场发展受阻,生存面临威胁;当家庭农场面临资金危机时,外部融资至关重要。利用江西省和上海市两地调研的微观数据,先后对家庭农场资金需求紧迫的影响因素以及两类外源融资渠道的特点和差异进行探究。研究表明,背景风险因子和家庭农场特征因子均会显着影响家庭农场面临资金需求紧迫的概率;银行类正规金融借贷和民间借贷两类渠道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5期)

成果,陶小马[4](2018)在《政府背景风险投资会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创业板企业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创业板公司数据,研究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讨论。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着促进作用,但也诱发了大量逆向选择问题;非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不仅不会发挥促进作用,反而会对上市后的被投企业表现出"盘剥"行为,阻碍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探讨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后发现,从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控制权角度而言,政府参股的风险投资可以促进被投企业创新投入,而政府控股的风险投资却呈现出显着的逆向选择现象;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的参与度而言,通过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着影响,而对企业的持股比例不会显着影响创新。(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8年23期)

王静静,吕学梁[5](2018)在《社会保险、背景风险对中国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2012年的中国城镇居民投资状况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保险对中国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认为社会保险会促进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且在健康状况较差的居民中,社会保险提高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采用probit与tobit模型研究表明,社会保险对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起到促进作用;社会保险对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深度起到促进作用;健康水平较低的居民社保对其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产生了更显着的提高效应。(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谭浩,吴卫星[6](2018)在《股东为什么在解禁后会减持股票?——基于背景风险分析的股票解禁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风险指投资者因持有非交易性资产而承担的风险,会降低投资组合效率。本文以2016年全年1502家公司限售股解禁事件为样本,从背景风险的角度分析了股东的解禁减持行为,并对限售股解禁的价格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背景风险因素对解禁后股价异常收益具备显着负向影响。基于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调整效应相较于"高位套现"效应对股价变动的影响更为显着。研究还发现解禁规模对股票异常收益具备显着负向影响;公司规模及异常换手率,在解禁期间缓解了股价的下降;不同的解禁性质对股价也有一定影响,相较于定向增发解禁,首发IPO解禁对股价的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周小松[7](2018)在《考虑背景风险的多阶段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投资组合问题的研究一直是金融界的热门话题,其本质就是投资者如何将初始财富分配到资本市场上若干产品以达到组合最优的决策问题.1952年,Markowitz发表论文《投资组合选择》,该文首次将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投资组合问题上,并构造了投资组合的均值-方差模型.其后众多学者在该框架的基础上对投资组合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将经典投资组合模型推广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模型.但是大多数模型的建立都是基于投资者只面临着金融风险资产价格波动所导致的金融风险,而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除了面临金融风险外,还会面临着不能通过资产配置来分散的非金融风险.例如由劳动收入、房地产投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所导致的风险,这类风险被称为背景风险.考虑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关于背景风险的研究都是基于单阶段投资决策过程的研究.本文在研究多阶段投资组合问题的过程中考虑背景风险因素,在均值-方差模型的框架下建立了考虑背景风险的多阶段均值-方差模型.然后利用Lagrange对偶法和动态规划的方法求解该模型,得到了考虑背景风险的多阶段均值-方差模型的最优策略以及有效前沿的解析形式.最后对比分析了是否考虑背景风险的多阶段均值-方差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分析了本文的模型.研究表明,背景风险确实影响投资者在多阶段投资过程中的投资决策,而且在给定的投资者终止财富的期望水平下,考虑背景风险的最优投资组合所承受的风险要高于不考虑背景风险的最优投资组合所承受的风险.(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王曙光,王哲[8](2018)在《社会价值假说视角下国有背景风险投资实证研究:投资绩效与市场规模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背景风险投资在整个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扮演着特殊重要角色。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国有背景风险投资的投资绩效以及其对风险投资行业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私有风险投资相比,国有风险投资更早进入风险企业,从而验证了社会价值假说,即国有风险投资以弥补市场失灵为目的,在追求经济收益的同时更重视投资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国有风险投资对私有风险投资起到了显着的示范效应,国有风险投资的加入有效促进了风险投资行业规模的扩大,且不存在对私有背景风险投资的挤出效应,从而修正了私人利益假说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发挥国有风险投资示范带动作用、改善风险投资市场环境和激发国有风险投资活力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金融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刘赟[9](2018)在《家庭生命周期与背景风险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家庭资产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家庭生命周期和背景风险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本文将从这两项因素及其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商》期刊2018年01期)

李佳[10](2017)在《多种测度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投资组合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投资者如何通过构建组合来分散风险与确保收益,在现代金融理论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现有研究在考虑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时通常只考虑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事实上,投资者在收入、房产与健康等方面面临的风险虽然源于金融市场之外的不确定性,却能改变投资者的心态,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是投资者面临的背景风险。如果理论研究仅仅考虑投资者在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对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之外面临的背景风险置之不顾,那么,所得的研究结论便可能因不符合实际情况而缺乏可靠性与实用性。可见,研究投资组合不仅要考虑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面临的风险,还有必要考虑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之外所面临的背景风险。基于此,本文以考虑背景风险时如何构建投资组合模型作为主要研究问题。研究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问题,是更加全面地考虑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即更加全面地关注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之上和金融市场之外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那么,如何测度不确定性对研究结论有着重要的影响。不确定性主要有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以及由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形成的混合不确定性叁类。考虑叁类不确定性测度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问题不仅有利于让所研究的结论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还有利于反映出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因此,本文采用多种测度全面且系统地对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混合不确定性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随机不确定性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研究。在随机不确定性下,本文首先基于金融市场存在摩擦,在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以风险最小和收益最大作为双重目标,构建了含有背景风险和交易费用的双目标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并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含有背景风险的双目标均值–方差模型进行求解,同时通过数值分析对含有背景风险的双目标均值–方差模型受背景风险偏好度大小的影响和较之不含背景风险的双目标均值–方差模型的优越性进行了论证。随后,将满足一致性条件的CVaR风险度量方法引入含有背景风险的双目标均值–方差模型中,建立了CVaR约束下含有背景风险的双目标投资组合模型。通过对有与没有CVaR约束的含有背景风险的双目标投资组合模型的有效前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CVaR约束的含有背景风险的双目标投资组合模型更好地控制了风险,提高了投资组合的收益。最后,将投资者情绪引入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之中,将双目标转换为求解投资者效用最大化,构建虑投资者情绪的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关于投资者情绪影响投资者在金融资产和背景风险资产间分配投资比例的叁个定理。(2)模糊不确定性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研究—建立了不同经济周期模式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模糊不确定性投资组合模型。在构建出随机不确定性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之后,鉴于模糊性较之随机性是更加深刻的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较之随机不确定性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广泛,本文进一步在模糊不确定性下构建了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首先,基于模糊理论中的可能性理论,利用叁角模糊数表示风险资产与背景风险资产的收益率,构建了投资者风险厌恶时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并运用智能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在不同经济周期下对比分析了投资组合的收益、方差和有效前沿。其次,考虑到流动性这一现实因素会影响投资者根据模糊不确定性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做决策,于是研究了引入流动性之后的模糊不确定性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得到了投资者在流动性约束下投资各项资产的最优投资比例。(3)模糊不确定性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研究—建立了不同风险态度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模糊不确定性投资组合模型。基于模糊不确定性的优势,继续研究了模糊不确定性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由于投资者受情绪的影响对风险的态度并不局限于风险厌恶,因此本文通过定义带有不同风险态度的梯度模糊数,利用带有风险态度的梯形模糊数表示风险资产与背景风险资产的收益率,进一步建立了不同风险态度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模糊不确定性投资组合模型,并对其有效前沿给予了对比分析。然后,在不同风险态度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模糊不确定性投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改进的可能性熵,建立了不同风险态度下含有背景风险的均值–方差–熵模型来提升投资组合的有效性。通过对单位风险收益的分析可知,不同风险态度下含有背景风险的均值–方差–熵模型优于不同风险态度下含有背景风险的均值–方差模型。(4)混合不确定性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由于投资者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既不是单纯的随机不确定性,也不是纯粹的模糊不确定性,而是由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混合而成的混合不确定性。因此,本文以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为基础,研究了混合不确定性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问题。考虑到模糊随机测度是随机测度与可信性测度的结合,因此,首先介绍了可信性测度,建立了基于满意度的含有背景风险和交易费用的投资组合模型。然后,将随机性和模糊性结合在一起,使用了模糊随机测度来度量混合不确定性,推导出模糊随机测度下偏度的计算公式,建立均值–方差–偏度的多目标投资组合模型。最后,通过模糊规划将均值–方差–偏度的多目标模型转化为以满意度为目标的模糊随机投资组合模型,并对满意度与背景风险、组合收益和组合偏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背景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Markwitz均值-方差模型认为投资者是价格的接受者,但在真实的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决策总是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模型通常忽略收入和其他因素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因此在投资决策中需要考虑背景风险。【方法】首先构建了含背景风险的多投资者投资组合模型并求解,然后基于羊群效应理论运用该模型得到了个人投资者最优投资决策,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个人投资者受机构投资者决策影响程度随背景风险偏好度变化情况。【结果】考虑了背景风险后个人投资者的最优决策受机构投资者影响更大,同时随着个人投资者背景风险偏好度增加,该受影响程度降低。因此,如果忽视背景风险,那么可能会低估羊群效应发生的概率或者显着程度进而加剧证券市场波动。【结论】上述结果既有利于个人投资者更科学、合理地决策,又有助于政府有效监管和防范羊群效应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背景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1].唐曼萍,彭馨怡,王运陈.“增值”还是“逐名”:风险投资与企业科技创新——基于不同资本背景风险投资的比较研究[J].财经科学.2019

[2].玄海燕,金珍,张玉春,李鸿渐.基于背景风险的个人投资者投资决策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付剑茹,吴程灵.家庭农场、资金需求紧迫与借贷渠道——基于背景风险和家庭农场特征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

[4].成果,陶小马.政府背景风险投资会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创业板企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

[5].王静静,吕学梁.社会保险、背景风险对中国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谭浩,吴卫星.股东为什么在解禁后会减持股票?——基于背景风险分析的股票解禁效应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8

[7].周小松.考虑背景风险的多阶段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研究[D].深圳大学.2018

[8].王曙光,王哲.社会价值假说视角下国有背景风险投资实证研究:投资绩效与市场规模效应[J].金融科学.2018

[9].刘赟.家庭生命周期与背景风险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J].中国民商.2018

[10].李佳.多种测度下含有背景风险的投资组合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标签:;  ;  ;  

背景风险论文-唐曼萍,彭馨怡,王运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