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论文-沙为拉

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论文-沙为拉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治区科协,中国科协,资源共建共享,巡展活动

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沙为拉[1](2010)在《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科普展在乌恰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阿图什5月4日讯 沙为拉报道:4月30日,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协科技馆、自治区科协、自治区科协科技馆等部门组织的“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科普展品新疆巡展活动在乌恰县举行了启动仪式。 据了解,“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是中国科协、自治区科(本文来源于《克孜勒苏报》期刊2010-05-05)

[2](2009)在《“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为云南丽江“添风景”》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12月4日,随着最后一件展品的装车,历时3个月的中国科协"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在云南丽江的巡展圆满落幕。丰富的展品开阔了当地学生们的眼界,也把课堂上的知识以丰富多彩、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他(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09年11期)

彭伟[3](2009)在《广西、广东六县(市)“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推进科普资源共享、提升地方科技馆的科普展教能力”为目的的“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项目于2005年底开始实施。项目委托4个分中心负责实施,落实对中国的中小科技馆进行巡展。广西、广东六县(市)的经济、人口、科技教育等情况具有欠发达地区的典型特点。项目在该六县(市)的实施效果受到中国科协的高度重视。当地政府的评价表明,该项目十分必要;巡展盘活了科技馆,使展教功能得到发挥,受益群众明显增多;巡展使党政干部也得到了教育,使政府更加重视科普事业。当地科技馆的评价表明,执行单位的工作部署认真,展品基本符合当地科普需要;科普受众人次明显提高;展教人员得到了培训和锻炼;科技馆得到了公众和政府的重视,后续资源和政策有望得到支持。当地观众的评价表明,观众在认知方面,学习到了科学知识,引起了兴趣;在操作技能方面,在展教人员的指导下,能够学会大部分展品的互动操作技能;在吸引力方面,展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总体满意度方面,对展品数量、知识性、互动性满意,认为展品种类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媒体的评价表明,一致对“支援计划”持肯定的态度,并进行了大量的正面宣传,基本没有负面的报道,但深度报道较少。然而,该六县(市)的项目实施也存在不足:展品和巡展周期的规划有待进一步改进、巡展执行配合的力度还有待加强、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最后,对于改进项目在各巡展地的实施,其建议如下: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展品内容和布展方式、调整巡展时间、扩充志愿者队伍、给予经费支持和加强科技馆间交流与合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徐玲[4](2009)在《“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项目实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是中国科学与技术协会为扶持、丰富地方中小科技馆展教内容,培养和提高中小馆展教人员的工作能力而推出的一项旨在“推进科普资源共享、提升各地方馆的科普展教能力”的科普资源共享项目。“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全国巡展采用“区域性分中心服务模式”,通过构建“中国科协-分中心-受助科技馆”的二级垂直监管、服务与反馈运行机制,对管理、监督、实施及实施配合等组织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分工,建立了一个运作良好的组织管理运作体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科协引入招投标机制,科学选择项目实施委托单位,最终确立北京科普发展中心、上海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安徽省科学技术馆、湖北省科学技术馆作为4个区域中心,全权负责“支援计划”项目全国巡展的展品研制、展品运输及展教人员的培训。自上而下的垂直监管运作机制不仅确保了巡展在全国的成功举行,还降低了项目运行成本,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执行力。而对北京、上海、安徽、湖北等4家项目实施单位预算和实际实施情况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支援计划”项目投入/产出比很高,项目效益突出,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给项目执行单位和受助科技馆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实施过程中,“支援计划”项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在未来的推进过程中,要进一步丰富展品内容,提高展品数量,并适当延长各地巡展时间,以提升巡展质量。宏观层面上,“支援计划”要致力于引导全社会的力量,以扩充项目的经费投资体系。与此同时,要采取加强项目宣传、变革布展方式、加强产品研发和业务规划等多种措施,以拓宽项目未来的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湖科[5](2008)在《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广西巡展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中国科协“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巡展,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巡展在柳江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幕。 此次柳江巡展展品是由湖北省科技馆制作并负责转场服务的,继圆满完成上站广西融安科普展品巡展活动后,湖北省科技馆服务小分队(本文来源于《科学导报》期刊2008-11-10)

李卫国,钟书华[6](2008)在《中国科协的知识桥梁角色——基于“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项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科协的特殊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对"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的项目概况、特点、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科协是知识扩散的良好桥梁,将来应从项目宣传、常规化、布展变革、展品研发和展教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拓展项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08年10期)

普科[7](2008)在《“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量化指标强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日,中国科协“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2008年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科普部有关负责人与北京博锐昌科普展览展示中心、上海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安徽省科技馆、湖北省科技馆、北京龙门少儿教育研究所等项目执行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由(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报》期刊2008-07-17)

[8](2007)在《推进科普资源共享 提升科普展教能力 中国科协“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启动一周年回眸》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是中国科协实施的,旨在扶持、丰富地方中小科技馆展教内容,以期"推进科普资源共享、提升各地方馆的科普展教能力"的一项科普资源共享项目。目前,我国有中小科技馆约200座,但大部分存在展品匮乏、展示内容不足、展览研制维护水平有限等问题,影响了这些科技馆科普展教功能的发挥。为转变这一状况,中国科协设计并实施了"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在目前国家财力有限(本文来源于《科协论坛》期刊2007年06期)

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9年12月4日,随着最后一件展品的装车,历时3个月的中国科协"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在云南丽江的巡展圆满落幕。丰富的展品开阔了当地学生们的眼界,也把课堂上的知识以丰富多彩、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1].沙为拉.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科普展在乌恰启动[N].克孜勒苏报.2010

[2]..“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为云南丽江“添风景”[J].科技传播.2009

[3].彭伟.广西、广东六县(市)“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4].徐玲.“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项目实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5].湖科.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广西巡展启动[N].科学导报.2008

[6].李卫国,钟书华.中国科协的知识桥梁角色——基于“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项目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

[7].普科.“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量化指标强管理[N].大众科技报.2008

[8]..推进科普资源共享提升科普展教能力中国科协“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启动一周年回眸[J].科协论坛.2007

标签:;  ;  ;  ;  

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论文-沙为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