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天线论文-杨国鹏,李梦婷,张安学

相控天线论文-杨国鹏,李梦婷,张安学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控天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增益,天线阵列,波束扫描,介质平板

相控天线论文文献综述

杨国鹏,李梦婷,张安学[1](2017)在《侧面加载介质平板的高增益相控天线阵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了部分反射结构提高天线增益的原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侧面加载介质平板的相控天线阵列结构,中心频率26GHz,该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天线增益(5.5d B),并且保留相控阵列的大角度扫描能力()。在由矩形贴片天线组成的天线线阵的基础上,该结构将两块介质平板沿天线阵阵轴放置,其中两块介质板关于矩形贴片天线中心对称。(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7-10-16)

秦岭[2](2016)在《数字相控天线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远距离通信中对天线增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多个天线组成阵列可以有效增大天线的电尺寸,提供更高的增益。相控阵天线是由辐射单元排列而成的一种定向阵列天线,可以实现波束在空间任意方向的扫描。相控阵天线波束的指向非常灵活,能实现任意方向的快速扫描,同时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抗干扰性好。但是相控阵天线设备复杂且价格昂贵。本文在广播电台的应用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新的相控阵方法,通过简单的控制开关来代替移相器实现改变相位的作用,由此便可以大大的降低阵列天线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本文首先研究了数字相控阵天线中电磁波干涉与迭加原理、方向图乘积定理以及阵因子特性,并研究了线性相控阵天线扫描原理和平面相控阵天线扫描原理,重点学习了其工作原理。其次,在了解相控阵天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的采样算法,提出通过控制开关实现改变相位。由于位置的不同导致每根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会有一个相对的相位差,通过采样算法,可以简化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权合并,在有用信号方向上形成主波束,而在干扰方向上形成零陷,从而提高信号的输出信噪比。同时,本文针对提出的采样技术分别在时域和频域作了理论推导,并给出了传统相控阵和采样技术的辐射模式图。最后,在证明了采样技术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之后,分别在线性相控阵和平面相控阵上对本文提出的采样技术作了设计仿真,对每一个模块作了详细的功能介绍和数据参数设置,并通过不同角度、不同间距情况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行了FPGA的实现以及功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通过控制开关的不同组合来改变阵列最大指向的采样方法,可以代替移相器实现改变相位的作用,实现了阵列天线的定向扫描,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娄景艺,屈晓旭[3](2015)在《短波相控天线阵全数字射频相位测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线阵各阵元激励信号的相位测量系统是短波相控天线阵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短波相控天线阵设计需要,提出一种全数字多通道短波射频信号相位测量系统,给出了系统设计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分析了系统的测量延时和测量精度等关键性能参数。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相位测量延时小于1 ms,相位测量误差小于±0.2°,能够满足短波相控天线阵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5年12期)

韩雪[4](2010)在《基于FPGA的相控天线阵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卫星直播技术的发展,移动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相控阵凭借其波束指向灵活,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能无惯性快速扫描的优点,成为移动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一种重要天线形式。本文设计了可用于移动卫星电视接收的相控天线阵控制电路,主要包括数字下变频模块和相位控制模块。相控天线阵控制电路是通过控制移相器,来改变天线阵的相位,从而达到改变波束指向的目的。控制电路的仿真是基于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实现的。数字下变频模块主要完成将高速率输入信号下变频到低速率基带信号的功能。数字下变频模块包括可编程下变频模块、CIC滤波器模块、HB滤波器模块和FIR滤波器模块四部分。为了达到高集成度,减少芯片资源占有率,本文采用了CORDIC算法实现可编程下变频模块,减少了乘法器和查找表的使用。HB滤波器模块和FIR滤波器模块都采用了分布式算法来实现,减少了查找表的利用。其中HB和FIR滤波器都是高阶有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带宽可达到6MHz。相位控制模块的设计是结合智能控制的思想,分为信号比较电路、扫描方向判断电路、电子扫描电路和扫描结果输出电路四部分。整个系统设计时都尽量少用FPGA的硬核资源,并且没有使用占用资源多,速度较慢的乘法器的使用,同时还采用了并行输入方式和流水线技术来提高电路的运行速度。(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0-06-30)

贾华,秦永亮,刘甫坤,匡光力[5](2009)在《HT-7低杂波相控天线阵的耦合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HT-7 2.45 GHz低混杂波系统利用相控波导阵列将微波能量耦合到等离子体中。本工作基于二维线性耦合理论,主要利用Step+Ramp的等离子体密度剖面模型,详细分析了HT-7装置上各种关键参数(如边缘密度、密度梯度、相邻主波导相位差等)下低杂波波导阵列天线的耦合特性。分析表明,通过调节主波导之间-90°~90°的相差,天线的n∥谱可在1.93~3.15之间灵活调节;当天线口边缘密度为0.5×1018~2×1018m-3时,波导阵天线的反射系数可保持在5%以下,方向性系数很大;主波导之间相位差的改变对波导阵的驱动效率有很大影响。(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09年10期)

谢渊[6](2009)在《X波段单脉冲有源相控天线阵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脉冲有源相控天线阵是单脉冲雷达测角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采用水平极化方式的叁角形栅格相控天线阵进行分析,且分别制作了一行线阵天线样品和一块不含辐射单元的行功分器,以及测试用的一分四等功分器。叁角形栅格相控天线阵是可分离型的平面阵。本论文首先用经典理论对平面阵的辐射场和方向性系数进行分析。根据指标要求,确定了方位面行馈口径分布采用泰勒分布,由于俯仰面列馈口径分布收发不同,发射时口径分布采用均匀分布,接收时口径分布采用泰勒分布,且综合出行与列的单元数及单元间距。分析了俯仰面扫描过程中的波束展宽以及采用虚位技术对扫描方向图的影响。低副瓣天线的设计必须考虑误差和互耦,误差分析能够指导馈电功分网络的设计,考虑互耦有利于低副瓣的实现。本文采用HFSS仿真软件对7×7小阵进行了阵列的互耦分析以及阵列互耦补偿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互耦补偿方法有比较好的效果。单元天线采用宽带、宽角匹配的耦合馈电印刷振子。根据阵列行口径泰勒分布,设计出行馈功分网络的拓扑结构,采用带状线结构的宽带Wilkinson功分器级联而成。设计过程是首先使用HFSS仿真软件对单个功分器分别进行仿真,达到指标后再把单个功分器级联起来进行功分网络整体仿真,最后功分网络与天线线阵通过λ/ 4阻抗匹配后进行一体化仿真。在天线输入端口的驻波系数和天线方向图达到满意的结果后,导出Autocad图纸进行加工。经过反复调试、测试后,从实测结果来看,天线驻波系数和副瓣电平基本达到指标要求。由于加工误差、天线结构等原因,实测的天线方向图并不对称,但在实际的工程中已经能够使用。(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9-04-01)

庄洪春,郑司儒,张学云,宋详,梅健[7](2005)在《相控天线阵雷达防雷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控阵雷达天线高,面积大,极易遭雷击。而常规避雷针影响天线的正常工作不能使用。等离子避雷技术则能使雷不打天线,又不会影响天线的正常工作。本文利用等离子避雷技术对相控阵雷达设计了一个避雷方案。应该很有实用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期刊2005-11-01)

孙长果,张进民,张晓丽,黄际英[8](2003)在《一种利用相控天线阵综合扇区波束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得到的阵列天线综合扇区方向图的方法,并分析了其性能及对误差的敏感度。该阵列可用于TD-SCDMA系统实现分扇区技术和波束赋形技术的结合使用。(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9](2000)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自动跟踪同步通信卫星平板相控天线阵”通过验收》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26日,由我校计算机学院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自动跟踪同步通信卫星平板相控天线阵"通过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和铁道部科教司联合组织的验收。该项研究主要包括金属线与各种形状的金属体的散射理论和计算方法;铁氧体移相器的(本文来源于《学术动态》期刊2000年02期)

杨绍麟,柯亨玉,侯杰昌,吴世才,杨子杰[10](2000)在《一种宽窄波束、软硬件结合的相控天线阵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就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的一种新颖宽窄波束、软硬件技术相结合的收发共用相控天线阵的设计 ,选用将 Hallen方程与电流分布函数的殆全域多项式展开相结合的矩量法 ,分析比较了相控天线阵在不同设计参数下的电磁性能 ,重点分析了互耦的影响以及实施“收发共用”对阻抗匹配的苛刻要求和现有设计在该问题上的技术缺陷 ,得到了关于该天线阵工程设计的若干结论。(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相控天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远距离通信中对天线增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多个天线组成阵列可以有效增大天线的电尺寸,提供更高的增益。相控阵天线是由辐射单元排列而成的一种定向阵列天线,可以实现波束在空间任意方向的扫描。相控阵天线波束的指向非常灵活,能实现任意方向的快速扫描,同时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抗干扰性好。但是相控阵天线设备复杂且价格昂贵。本文在广播电台的应用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新的相控阵方法,通过简单的控制开关来代替移相器实现改变相位的作用,由此便可以大大的降低阵列天线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本文首先研究了数字相控阵天线中电磁波干涉与迭加原理、方向图乘积定理以及阵因子特性,并研究了线性相控阵天线扫描原理和平面相控阵天线扫描原理,重点学习了其工作原理。其次,在了解相控阵天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的采样算法,提出通过控制开关实现改变相位。由于位置的不同导致每根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会有一个相对的相位差,通过采样算法,可以简化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权合并,在有用信号方向上形成主波束,而在干扰方向上形成零陷,从而提高信号的输出信噪比。同时,本文针对提出的采样技术分别在时域和频域作了理论推导,并给出了传统相控阵和采样技术的辐射模式图。最后,在证明了采样技术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之后,分别在线性相控阵和平面相控阵上对本文提出的采样技术作了设计仿真,对每一个模块作了详细的功能介绍和数据参数设置,并通过不同角度、不同间距情况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行了FPGA的实现以及功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通过控制开关的不同组合来改变阵列最大指向的采样方法,可以代替移相器实现改变相位的作用,实现了阵列天线的定向扫描,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控天线论文参考文献

[1].杨国鹏,李梦婷,张安学.侧面加载介质平板的高增益相控天线阵列[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2017

[2].秦岭.数字相控天线的理论分析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3].娄景艺,屈晓旭.短波相控天线阵全数字射频相位测量系统设计[J].测控技术.2015

[4].韩雪.基于FPGA的相控天线阵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交通大学.2010

[5].贾华,秦永亮,刘甫坤,匡光力.HT-7低杂波相控天线阵的耦合特性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

[6].谢渊.X波段单脉冲有源相控天线阵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9

[7].庄洪春,郑司儒,张学云,宋详,梅健.相控天线阵雷达防雷方案[C].第五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2005

[8].孙长果,张进民,张晓丽,黄际英.一种利用相控天线阵综合扇区波束的方法[J].通信学报.2003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自动跟踪同步通信卫星平板相控天线阵”通过验收[J].学术动态.2000

[10].杨绍麟,柯亨玉,侯杰昌,吴世才,杨子杰.一种宽窄波束、软硬件结合的相控天线阵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00

标签:;  ;  ;  ;  

相控天线论文-杨国鹏,李梦婷,张安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