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各向异性论文-余正风,李禹志,郭各朴,马青玉

电导率各向异性论文-余正风,李禹志,郭各朴,马青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导率各向异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导率张量,直流偏置,声源强度,磁感应磁声成像

电导率各向异性论文文献综述

余正风,李禹志,郭各朴,马青玉[1](2018)在《电导率各向异性组织中MAT-MI声源强度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生物组织电阻抗与其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1],因此电阻抗成像[2]可以用作区分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磁感应磁声成像(MAT-MI)[3]结合了超声成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电阻抗成像高对比度的优点,可以实现对生物组织电导率的无创(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 F生物医学超声》期刊2018-11-10)

彭荣华,胡祥云[2](2018)在《基于电导率各向异性的海洋可控源电磁灵敏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层宏观电导率各向异性的存在会对电磁资料的处理与解释产生重要影响。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arine 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 MCSE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被广泛用于包括海底大陆架及岩石圈等板块构造研究和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在对实测MCSEM资料的处理过程中,不少研究者发现海底地层常常会具有明显的电导率各向异性特征。(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海洋地球物理、专题46: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期刊2018-10-21)

陈汉波,李桐林,熊彬,陈帅,刘永亮[3](2017)在《基于Coulomb规范势的电导率呈任意各向异性海洋可控源电磁叁维非结构化有限元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非结构化网格剖分为基础,推导了电导率呈任意各向异性条件下的海洋可控源电磁法二次场磁矢量位、标量位所满足的有限元方程.将不完全LU分解预条件因子(ILU)与Induced dimension reduction(IDR(s))迭代算法相结合对有限元方程进行求解.之后,采用加权移动最小二乘法对二次场矢量位、标量位进行求导得到相应的电磁场各分量.最后,开展了两个地电模型的电磁场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电导率呈任意各向异性条件下的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叁维正演算法正确;不完全LU分解预处理的IDR(s)算法计算效率明显优于常用的ILU-QMR、ILU-BICGSTAB算法;算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用于陆地电磁、航空电磁、井中电磁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电导率任意各向异性方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李勇,吴小平,林品荣,韩思旭,李荡[4](2017)在《电导率任意各向异性海洋可控源电磁叁维矢量有限元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海洋可控源电磁叁维数值模拟方法大多基于电导率各向同性介质理论,不能模拟海底地层电导率各向异性的实际情况.本文给出了电导率各向异性叁维介质中电性源海洋可控源电磁二次电场的边值问题以及相应的变分问题,采用长方体单元对研究区域剖分,将场分量定义在剖分单元的边上,利用矢量有限单元法求解变分问题,实现了电导率任意各向异性海洋可控源电磁叁维矢量有限元数值模拟.这个新的正演方法可以计算电导率任意各向异性叁维地电模型的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基于二次场矢量有限元法直接求解电磁场,避免了传统有限元方法可能遇到的伪解问题和难于处理电场法向分量不连续的问题,提高了数值模拟计算精度.一维电导率各向异性模型电磁场数值解与解析解吻合得相当好,无论在源附近还是远离源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电导率各向异性二维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采用的非结构有限元模拟结果十分吻合.叁维地电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电导率各向异性张量电导率主轴分量和欧拉角对不同装置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均有着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李勇[5](2017)在《电导率各向异性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有限元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介质电导率各向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随着可控源电磁法高精度仪器装备的发展以及资料处理精细化的要求,忽略电导率各向异性影响对可控源电磁数据的解释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偏差,甚至会得到错误的地下地质体信息。正演是反演和资料解释的基础,而现有的频率域电磁法正演计算大多基于电导率各向同性介质理论,不能模拟地球介质电导率各向异性的实际情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电导率各向异性模型为前提,系统地开展既适用于地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又可以应用于海洋可控源电磁测深法的一维正演计算、2.5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和叁维矢量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宄,并对不同电导率各向异性的理论地电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电导率各向异性对可控源电磁法电磁响应的影响。首先,实现了电导率垂直各向异性水平地层频率域电偶源CSEM全空间电磁响应计算方法。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引入磁矢量位和标量位,获得电导率垂直各向异性水平地层频率域电偶源CSEM磁矢量位边值问题;利用傅里叶变换将空间域中的磁矢量位转换到波数域中,利用边界条件层层递推获得每一层的波数域电磁场值,再经过傅里叶逆变换获得空间域中任意位置的电磁场值,为基于二次场CSEM叁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算法过程中所需任意空间位置一次电磁场值提供计算工具;最后分析了覆盖层、中间层电导率各向异性对可控源电磁数据的影响。然后,考虑起伏地形的影响,研究了电导率正交各向异性2.5维CSEM等参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导出了电导率正交各向异性2.5维CSEM波数域电磁场耦合方程,采用伽里金加权余量法推导了相应的有限元方程;采用任意四边形单元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剖分,并在单元中进行双二次插值,将有限元方程转换为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线性方程组并进行反傅里叶变换获得空间域电磁场值;最后,分析不同各向异性系数对MCSEM电磁响应的影响,分析电导率各向异性对起伏地形条件下MCSEM电磁数据的影响。其次,考虑到实际介质电导率连续变化的情况,实现了基于二次场电导率分块连续变化的叁维CSEM节点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从电偶源叁维地电断面可控源电磁法二次电场边值问题出发,引入广义变分原理推导了电偶源叁维CSEM二次电场边值问题的变分问题,采用任意六面体单元对研究区域进行剖分,并且在单元分析中同时对电导率及二次电场进行叁线性插值,实现电导率分块连续变化情况下,基于二次场的可控源电磁叁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本文计算结果与层状模型解析解结果检验了算法的有效性,其叁维异常体组合模型以及倾斜异常体等复杂模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有效地反映了异常形态。最后,实现了电导率任意各向异性CSEM叁维矢量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从电导率各向异性叁维介质电性源CSEM二次电场的边值问题以及相应的变分问题出发,采用长方体单元对研究区域剖分,将场分量定义在剖分单元的边上,利用矢量有限单元法求解变分问题,实现了电导率任意各向异性可控源电磁叁维矢量有限元数值模拟。一维电导率各向异性模型电磁场数值解与解析解吻合得相当好,无论在源附近还是远离源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电导率各向异性二维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采用的非结构有限元模拟结果十分吻合;叁维地电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电导率各向异性张量电导率主轴分量和欧拉角对不同装置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均有着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7-03-01)

李勇,林品荣,刘卫强,孟庆奎[6](2017)在《2.5维电导率正交各向异性海洋可控源电磁等参有限元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实现了2.5维电导率正交各向异性海洋可控源电磁等参有限元数值模拟.利用傅里叶变换导出了电导率正交各向异性2.5维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波数域电磁场耦合方程,采用伽里金加权余量法推导了相应的有限元方程;采用任意四边形单元对研究区域进行剖分,在单元中进行双二次插值,将有限元方程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最后,求解线性方程组并进行反傅里叶变换获得空间域电磁场值.这个方法可以模拟海底起伏地形条件下地下任意形状电导率正交各向异性的复杂模型.与一维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表明,电磁场数值解与解析解吻合.二维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二维自适应非结构有限元模拟结果也吻合.水平海底二维地电模型考察了不同各向异性系数对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的影响特征.海底起伏地形地电模型的数值结果表明,电导率各向异性对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影响明显,有可能淹没海底地形和高阻油气藏引起的异常.(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蔡红柱,熊彬,Michael,Zhdanov[7](2015)在《电导率各向异性的海洋电磁叁维有限单元法正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海洋电磁有限单元正演算法.为了回避场源奇异性,文中选用二次场算法,将背景电阻率设置为水平层状且各向异性,场源在水平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所激发的一次场通过汉克尔积分得到.基于Coulomb规范得到二次矢量位和标量位所满足的Maxwell方程组,通过Galerkin加权余量法形成大型稀疏有限元方程,采用不完全LU分解(ILU)预条件因子的quasi-minimum residual(QMR)迭代解法对有限元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二次矢量位和标量位;进而,利用滑动平均方法得到二次矢量位和标量位在空间的导数,由此得到二次电磁场;通过一维模型对算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与此同时,针对实际复杂海洋电磁模型,比较有限元模拟结果与积分方程模拟结果,进一步验证算法精度.若干计算结果均表明,文中算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适用于井中电磁、航空电磁,环境地球物理等非均匀且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电磁感应基础研究.(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代立东,李和平,Shun-ichiro,Karato,胡海英[8](2015)在《高温高压下晶轴各向异性对橄榄石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橄榄石是上地幔最重要组成矿物之一,其在高压下电学性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3]。本次工作,在4.0 GPa和573~1373 K条件下,采用多面顶高压设备和Solar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原位测量了沿[100]、[010]和[001]叁个不同晶向的含水的San Carlos单晶橄榄石电导率[4]。实验结果表明:(1)在高温高压下原位测量了沿[100]、[010]和[001]叁个晶向上含水的橄榄石电导率,发现低温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期刊2015-06-24)

吴占雄,高明煜,朱善安[9](2011)在《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脑组织各向异性电导率计算模型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脑组织电导率不仅对脑电源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及时发现脑组织发生功能性病变的重要依据之一。扩散张量成像是一种无损伤功能性成像新技术,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脑组织电导率计算是近年来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已有脑组织各向异性电导率的计算模型,主要包括张量特征值线性模型、电场力-粘力平衡模型、王约束与体积约束模型、体积分数模型、电化学模型等,并综合分析了其优缺点。最后展望了该课题的研究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吴占雄,李璟,朱善安[10](2010)在《脑白质电导率各向异性及非均质对头皮脑电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脑白质电导率的各向异性和非均质分布是广泛存在的,因此衡量其对脑电正问题计算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而现有研究方法忽略了白质各向异性电导率的非均质性。把白质电导率的非均质划分为四类,分别讨论了各种非均质电导率对脑电正问题的影响。从仿真结果看,认为电导率数值上的偏差是最主要的非均质因素,同时忽略大脑白质电导率非均质会对脑电正问题造成10%左右的计算误差,因而认为非均质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需要建立能够反映WM非均质且各向异性的电导率模型。(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电导率各向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层宏观电导率各向异性的存在会对电磁资料的处理与解释产生重要影响。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arine 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 MCSE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被广泛用于包括海底大陆架及岩石圈等板块构造研究和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在对实测MCSEM资料的处理过程中,不少研究者发现海底地层常常会具有明显的电导率各向异性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导率各向异性论文参考文献

[1].余正风,李禹志,郭各朴,马青玉.电导率各向异性组织中MAT-MI声源强度分布[C].2018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F生物医学超声.2018

[2].彭荣华,胡祥云.基于电导率各向异性的海洋可控源电磁灵敏度特征分析[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海洋地球物理、专题46: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2018

[3].陈汉波,李桐林,熊彬,陈帅,刘永亮.基于Coulomb规范势的电导率呈任意各向异性海洋可控源电磁叁维非结构化有限元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17

[4].李勇,吴小平,林品荣,韩思旭,李荡.电导率任意各向异性海洋可控源电磁叁维矢量有限元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17

[5].李勇.电导率各向异性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有限元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6].李勇,林品荣,刘卫强,孟庆奎.2.5维电导率正交各向异性海洋可控源电磁等参有限元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17

[7].蔡红柱,熊彬,Michael,Zhdanov.电导率各向异性的海洋电磁叁维有限单元法正演[J].地球物理学报.2015

[8].代立东,李和平,Shun-ichiro,Karato,胡海英.高温高压下晶轴各向异性对橄榄石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研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2015

[9].吴占雄,高明煜,朱善安.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脑组织各向异性电导率计算模型的研究综述[J].生物物理学报.2011

[10].吴占雄,李璟,朱善安.脑白质电导率各向异性及非均质对头皮脑电分布的影响[J].传感技术学报.2010

标签:;  ;  ;  ;  

电导率各向异性论文-余正风,李禹志,郭各朴,马青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