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调制论文-邵持,童安平,钱语安,杭丽君,何远彬

相调制论文-邵持,童安平,钱语安,杭丽君,何远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C,DC,DAB变换器,TPS调制方式,ZVS

相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邵持,童安平,钱语安,杭丽君,何远彬[1](2019)在《叁重移相调制下DAB变换器全功率范围统一ZVS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直流变换器有多种调制方式,采用叁重移相(triplephaseshift,TPS)调制方式时,有3个控制量,更加灵活。该文分析TPS调制方式下DAB变换器的开关模式及工作波形,推导出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实现各器件软开关All-ZVS(zero voltage switching)的控制变量约束条件,得到实现All-ZVS的可行域。在此基础上与已有的电感电流有效值最优化控制算法结合,提出一种电流有效值准最优化的All-ZVS控制策略。该策略在全功率范围和双向功率传输下改善了器件的工作条件,在减小导通损耗的前提下进一步消除了开关损耗,大大提高了效率,在低功率段的效率提升尤为明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变换器的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郭燚,郭将驰,于士振[2](2019)在《中压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半桥子模块与全桥子模块的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不同,两者混合而成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不能直接沿用原来的调制策略;在船舶中压直流电力系统中,由于变换器模块数较少,交流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相对较差。基于上述原因,通过载波相位角的合理配置,提出一种改进型载波移相调制策略。该策略不仅能够增加交流输出电压的电平数,而且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拓扑结构。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和通用性,验证结果显示它是一种适用于中压混合型MMC的通用调制策略。(本文来源于《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金果,李同进[3](2019)在《试论可见光通信中的无载波位相调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仿真分析的相关内容,基于脉冲位置调制技术,提出一种现代化的无载波位相调制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所采用的时变偏执的CPP系统同时采用直流偏置相比,有助于节省2dE信噪比,并且有助于增强可见光通信质量,所以具有技术可行性,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3期)

魏新伟,何志兴,徐千鸣,马伏军,罗安[4](2018)在《载波移相调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双均压系数电压平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启动和运行分为不可控预充电、可控预充电和正常运行3个阶段,3个阶段内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是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和关键。针对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的MMC提出一种对3个阶段均适用的新型电容电压平衡方法。在分别研究3个阶段的电容电压不平衡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平均值均压系数的电容电压平衡方法。利用每个子模块电容电压和所在桥臂电压平均值求得均压系数k1i、k2i,根据k1i微调取能电源内MOSFET占空比实现不可控预充电阶段电容电压平衡,根据k2i微调子模块内IGBT占空比实现可控预充电和正常运行阶段电容电压平衡。最后,通过单相3电平MMC实验样机验证所提电压平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4期)

李志强[5](2018)在《浅析M~2W发射机幅相调制原理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M~2W中波发射机源于PSM脉冲阶梯调制技术,运用模块化设计,它不同于DX发射机采用二进制小台阶放大器,解决量化失真问题。而是运用幅相调制原理解决粗阶梯调制带来的量化误差问题。开通的RF功率放大模块都提供相同的电压,只是相位不同,信号处理将脉冲阶梯调制与相位调制结合在一起。本文浅析M~2W中波发射机的幅相调制原理和基本调制过程,以及模块化设计的技术特点。(本文来源于《第叁十二届中国(天津)2018’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8-25)

孙孝峰,潘尧,申彦峰,赵巍,朱艳萍[6](2018)在《一种基于两电感变换器的高压侧移相调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流型两电感变换器存在的高电压尖峰和硬开关问题,以电流型两电感双向直流/直流(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DC/DC)变换器为基础提出一种高压侧移相的调制策略,使其更适合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中。该调制策略采用定频PWM控制,在全负载范围内可实现低压侧开关管的自然换流和零电流开关(zero current switch,ZCS)关断,进而抑制关断电压尖峰;通过调节低压侧开关管占空比,可调节变换器功率和增益;通过调节高压侧移相角,可调节电流峰值,控制漏电感电流有效值,从而降低电路整体导通损耗,提升变换器效率。该文首先介绍电路的升压和降压模式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占空比和移相角对电流有效值的影响,最后建立一台400 W的样机,对所提调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徐东旭,刘崇茹,郑伟,王洁聪,凌博文[7](2018)在《一种基于载波移相调制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冗余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载波移相调制(CPS-SPWM)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冗余策略在切除故障子模块的过程中冗余子模块电容电压恢复缓慢,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MMC子模块电容电压热冗余策略。该策略在非故障运行状态下,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从所有子模块中按规律选择正常运行个数的子模块,其余子模块则处于冗余状态,以使得所有子模块电容电压都维持在参考值附近。当子模块发生故障时,切除故障子模块,剩余子模块仍按非故障运行状态运行,无需单独为冗余子模块充电。同时针对含有冗余模块的MMC系统,提出了分组预充电策略,在控制系统复杂度较小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每组充电的子模块个数,使得所有的子模块电容电压都能够充至额定值。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双端MMC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力》期刊2018年06期)

余胜康[8](2018)在《适用于提压运行工况的全桥型MMC载波移相调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因具备拓扑结构模块化程度高、输出电压等级扩展性强、控制方式灵活多样、输出波形质量好等优势成为了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中的首选拓扑,并广泛应用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并网、向弱电网/无源网络供电、大负荷型电网供电和不同步的交流电网互联等场合。本文以全桥MMC(FB-MMC)的调制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载波移相脉冲宽度调制(CPS-PWM)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需保持直流侧电压不变而提升交流侧电压的应用场合,需要利用到FB-MMC中可输出负电平的全桥子模块(FBSM),使桥臂输出电压值为负。此时若采用传统的CPS-PWM方式,电压参考波范围将超过载波范围,从而无法得到相应的触发信号,因此需要对传统的CPS-PWM方式进行改进。本文首先介绍了叁相FB-MMC的拓扑结构和提压运行工作原理,采用等效简化的方法得出了叁相FB-MMC的等效电路模型,根据上、下桥臂的调制输出电压推导了CPS-PWM方式下换流器交流侧等效输出电压的表达式。随后对换流器交流侧等效输出电压波形进行了傅里叶分析,推导了其基波、谐波的数学计算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了CPS-PWM方法下交流侧输出电压的谐波特性。对于FB-MMC运行于提压运行工况下时,分析了传统的CPS-PWM方式存在的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CPS-PWM方式。对这种改进方法的原理及谐波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且通过PSCAD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对上述理论分析进行了实际验证,搭建了叁相FB-MMC实验平台,验证了FB-MMC的基本工作原理、提压运行工况以及CPS-PWM方式下的相关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李东波,欧阳喜[9](2018)在《一种抗频偏的常见幅相调制信号识别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见幅相调制信号的识别算法,在存在频偏和噪声的情况下,实现了常见幅相调制信号(MPSK、MQAM、MAPSK)的类间和类内识别。构造方形网格对信号星座图分布进行统计,构造统计量,实现PSK类与其它信号的类间识别,根据信号四次方谱线特征识别QAM类和APSK类信号,基于不同谱线特征实现PSK类信号的类内识别,通过对QAM类和APSK类信号星座点平均幅度半径的统计,实现类内识别。算法不依赖信号的先验信息,使用的特征参数计算简单,抗频偏性能好。仿真实验表明,当信噪比大于15 d B,数据长度为3 000个符号时,各信号的正确识别率均达到90%以上。(本文来源于《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闫朝阳,张喆,李建霞,徐术超,杨丽君[10](2018)在《单相高频链逆变器的解结耦单极性移相调制及其死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相高频链逆变拓扑由高频变压器、一次侧高频逆变器、二次侧矩阵/周波变换器和输出滤波器构成,既有隔离型功率变换及能量双向流动的优点,也有双向开关换流控制难度高的缺点。针对此拓扑提出一种解结耦单极性移相调制策略,能够无需借助辅助电路与功率管的重迭换流技术,即可实现周波变换器中所有功率管的零电压开关(ZVS)自然换流及滤波电感无过电压冲击自然续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优化死区设置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单极性移相调制策略存在的输出电压过零点邻域畸变问题,弥补了死区效应所导致的输入电压利用率低以及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大的缺点。理论分析、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解结耦单极性移相调制策略及优化死区设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相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半桥子模块与全桥子模块的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不同,两者混合而成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不能直接沿用原来的调制策略;在船舶中压直流电力系统中,由于变换器模块数较少,交流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相对较差。基于上述原因,通过载波相位角的合理配置,提出一种改进型载波移相调制策略。该策略不仅能够增加交流输出电压的电平数,而且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拓扑结构。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和通用性,验证结果显示它是一种适用于中压混合型MMC的通用调制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1].邵持,童安平,钱语安,杭丽君,何远彬.叁重移相调制下DAB变换器全功率范围统一ZVS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2].郭燚,郭将驰,于士振.中压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载波移相调制策略[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9

[3].李金果,李同进.试论可见光通信中的无载波位相调制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9

[4].魏新伟,何志兴,徐千鸣,马伏军,罗安.载波移相调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双均压系数电压平衡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5].李志强.浅析M~2W发射机幅相调制原理及特点[C].第叁十二届中国(天津)2018’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6].孙孝峰,潘尧,申彦峰,赵巍,朱艳萍.一种基于两电感变换器的高压侧移相调制策略[J].太阳能学报.2018

[7].徐东旭,刘崇茹,郑伟,王洁聪,凌博文.一种基于载波移相调制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冗余策略[J].现代电力.2018

[8].余胜康.适用于提压运行工况的全桥型MMC载波移相调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9].李东波,欧阳喜.一种抗频偏的常见幅相调制信号识别算法[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8

[10].闫朝阳,张喆,李建霞,徐术超,杨丽君.单相高频链逆变器的解结耦单极性移相调制及其死区优化[J].电工技术学报.2018

标签:;  ;  ;  ;  

相调制论文-邵持,童安平,钱语安,杭丽君,何远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