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宣传策划手段让图书市场舞动起来(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虹[1](2021)在《开明书店图书广告探析》文中指出
李志[2](2020)在《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肩负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引导、支持和保障的功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论述了有关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话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技术手段、内容管理和方式方法随之发生革新和变化。而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受众来说,大学生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容易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多重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第1章。绪论部分阐明了问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学术界目前对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已经逐步开展并深化,虽然学术界已有相关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等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说还不够系统,不够完善。一方面,重单向研究而缺系统交叉研究,未能将新媒体和高校宣传思想这两个领域的学科知识系统地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体现在研究成果的种类还不够丰富。第1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相关概念基础。一方面是解释新媒体的概念,从基本情况、信息传播、文化产业等方面介绍新媒体的特征。另一方面是对宣传思想、高校宣传思想等概念作出解释,其次从工具、有效性提升等角度阐明新媒体对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总结梳理了我国宣传思想相关工作理论,主要介绍了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党的不同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重点研究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八大以后关于宣传思想工作以及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第2章和第3章。第2章总结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网络舆论引导不足,高校传统媒体存在感降低,宣传思想工作专业团队建设困难,突发舆论危机公关处理效果差,高校媒体融合程度低,宣传思想工作缺乏时代性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也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是迎来了宣传载体更加丰富,工作内容更具时代性,宣传方法更加多样,师生参与更加积极的良好机遇,另一方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冲击,传统宣传思想模式亟待创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宣传思想不可控性加大等挑战。第3章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着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阻力较大,传统媒体的宣传影响力不足,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解决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欠佳,未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合力,宣传思想内容、手段和渠道缺乏创新等原因。第三部分为第4章。第4章研究了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以及对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提出策略和方法。要遵循兼容并蓄和旗帜鲜明相统一、正面宣传和立德树人相融合、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相促进、多维互动和师生为本相协调等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高校营造良好的宣传思想环境。从策略角度看,要完善领导体制,健全舆情机制,推进依法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保障机制,创新工作理念;从具体方法来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媒介素养以在师生中培养舆论领袖,联合社会力量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繁荣校园文化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打造一支政治强、学术优、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队伍,强化技术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应用,以正面宣传引领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思想内容。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和落脚点。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全文的总结并提出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杜颜[3](2020)在《县区级融媒体建设实践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为例》文中认为县级融媒体建设是时下媒体工作者关注的热门,县级融媒体中心具有政治属性和公共服务属性,是新时代下党重要的执政手段和主流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本文通过我国融媒体所处的大环境入手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融媒体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媒体融合的示范案例及阶段性成果。而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是我国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关键步骤,通过分析县级融媒体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国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整体建设情况及其中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四家融媒体中心:浙江长兴传媒集团、甘肃玉门市融媒体中心、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吉林农安县融媒体中心,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县区级融媒体建设的普遍特点及差异。在中国整个的媒体融合大环境中,东北地区的融媒体发展状况较其他地区来说是相对缓慢的,大连作为东北地区GDP排名靠前的副省级城市,发展较为繁荣,其县级融媒体——大连市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在东北地区的媒体融合发展中具有代表性意义。本文以我国媒体融合大环境为背景,结合四家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状况对比分析,加上大连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个案分析,梳理其发展背景、发展理念、平台建设情况、经营管理情况,以及对本地的传播效果,通过实践调研、个案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出我国县区级融媒体发展过程中的路径、特点、困境及可行性建议。
李宜庭[4](2019)在《海峡两岸日系汽车广告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行业也随之迅猛发展,为了有效拓展市场,汽车厂商不断重视并探索汽车营销渠道。但如果汽车广告的设计、传播和推广不能有效结合当地的文化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和购买,使广告的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基于此,主要探索日本汽车品牌针对大陆及台湾传播的广告内容,指出两者的异同点,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改进策略。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运用内容分析法,针对海峡两岸日系汽车广告内容进行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根据研究设计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两者的异同点。第五部分则是总结分析内容并提出共性问题及改进建议。从大陆与台湾来看,由于文化及地域性的影响,其日系汽车广告的传播策略及传播内容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针对海峡两岸74个日系汽车广告样本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广告片长、广告人物、动物元素、故事情节、家庭元素、叙事视角及广告诉求上没有明显差异;而在汽车元素、广告场景、是否为创意广告及是否有文化情境四个部分有明显差异。在汽车元素使用上,台湾汽车广告借由汽车产品没有直接出现在广告内而引起悬念;在广告场景中,大陆的汽车广告着重实景拍摄,而台湾则偏向使用虚拟场景拍摄;在是否为创意广告及文化情境使用上,台湾汽车创意广告的数量比例以及汽车广告中在地化元素的使用数量比例比大陆高。最后,将广告样本与文化五维度理论下海峡两岸的文化环境相结合,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细微的文化差异,可以得知,日系汽车品牌在理解海峡两岸的文化后,制定出适合当地的推广内容。
孙岳[5](2018)在《插画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插画艺术以优美的线条,艳丽的色彩,感人的画面,在当代平面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现代设计中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当今社会中,插画艺术已经不止作为文字的“附属品”而出现,它的载体也不只限于书籍或报纸杂志等印刷品。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插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带给读者的视觉效果也更加多样化,无论是印刷、时装、旅游还是动漫、游戏、影视。笔者研究此题目,一是多年的兴趣与爱好,二是想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插画艺术,使得插画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就目前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插画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发展,通过对插画艺术的历史、特性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下插画艺术的市场拓展的分析,重点研究插画艺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如何应用的更好。
王娟[6](2017)在《沐川乡村旅游品牌培育与营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沐川县位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隶属乐山市,是国家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县、全国生态文明工程示范县。沐川县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总体取向,坚持走文旅创新之路,力争打造中国西南生态康养旅居地。沐川县的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境内生态系统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7.34%,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被誉为“绿色明珠”、“天然氧吧”,既有古朴清幽的沐川竹海景区、云蒸霞蔚的五马坪特种旅游基地、原始深幽的黑熊谷森林公园、山清水秀的舟坝库区和筒车坝库区、瑰丽神奇的黄丹溶洞、神秘悠远的箭板古镇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沐川草龙,以及被誉为“嘉州三宝”之一的沐川竹编等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乡村旅游,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农村产业升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助力,是保护生态可持续的坚实后盾。近年来,沐川县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受到了周边城镇居民的喜爱,但是沐川县的乡村旅游品牌并没有得到市场和游客的认可,知名度较低,经济效益过低。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研究情况展开了深入思考,对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和营销等一系列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学习钻研。在此基础上对沐川县进行实地调研,根据沐川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沐川县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和营销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研究综述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及思路框架,研究背景由乡村旅游的起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和沐川县的简介构成。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介绍,包括乡村旅游概述、品牌营销理论、乡村旅游品牌培育理论、全域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社区参与与新农村建设理论,这些理论为沐川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和营销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其指明了研究方向。第三部分是国内外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经验借鉴,国外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理论体系发展相对成熟,通过总结美国和法国这两个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得到启示。国内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经验是借助分析成都市三圣乡“五朵金花”和莫干山洋家乐这两个典型案例而得出,成功的经验有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夯实基础建设;增添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旅游;加强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等。第四部分是沐川县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现状概述,首先整理沐川县乡村旅游资源,明确其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接着分析沐川县从2011年到2016年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指标,了解其乡村旅游发展受到制约,经济效益低;对沐川县乡村旅游进行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为之后提出品牌培育和营销建议指明思考方向。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和案例分析启示,指出当前沐川县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主要存在品牌质量不高、品牌形象未树立和品牌营销滞后三个方面问题。第五部分是沐川县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和营销建议,结合沐川县乡村旅游SWOT分析结果和品牌建设问题分析做出五点建议:树立统一形象,升华品牌价值;创新旅游产品,挖掘文化内涵;创新营销方式,提供信息保障;重视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矛盾;强化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质量。研究沐川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和营销,有利于沐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促使沐川快速实现全域旅游发展,还能为类似区域乡村旅游品牌培育与营销提供参考。
陈欣妍[7](2017)在《从精神独立到话语协商—中国内地摇滚音乐三十年》文中指出1986年,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演绎的《一无所有》,真切地表达了一代人的思想心理及文化状态。摇滚乐在中国内地诞生以来,以其反叛性和不妥协的态度一直处于文化边缘的状态,又以其真实性和独立性映射着时代精神的变迁。在价值迷失的时代,摇滚乐成为了人格觉醒的思想武器;在追逐利润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代,摇滚乐因与资本的合作达到了发展巅峰,也因资本的撤回和去环境的政治化而陷入低迷;在价值多元的消费时代,摇滚乐在与商业、大众、主流意识形态的协商下得到了新的发展,碰撞出包含批判与娱乐的多种内容和形式,并在主流文化中崭露头角。文艺的发展是一面映照时代变迁的镜子,本文借助研究摇滚乐在中国内地的发展——从精神独立到与多方话语协商的过程,旨在能通过这条线索,探索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变迁并对大众文化进行反思。同时,希望通过回望中国内地摇滚音乐的发展历史,对其当下出现的发展问题寻因究果,找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前进方向。
宋雪云[8](2016)在《科学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研究》文中提出海量信息时代谣言四起以及电视节目形态融合的发展催生了诸如《原来如此》、《生活·帮》、《新闻大求真》、《是真的吗》等集新闻、教育、娱乐与服务为一体的新的节目形态--实验类科普节目。此类科普节目以科学普及为目的,充分调动电视的各种表现形式,加入现场实验的表现手法,增加了节目的看点,能同时满足受众在获取信息、娱乐、教育与服务四个方面的需求,使得传统的科普节目有了新的表现风格,为我国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本文从科学传播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个案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的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虽然在内容选题、节目形式、表现手法和节目风格上特色鲜明,但由于存在缺失专业制作团队;选题和板块设置的“同质化”严重;过分向娱乐化倾斜、科学性和严谨性不足;传播形式较单一、互动和宣传力度不够;受众定位的准确度不高;权威度与社会公信力欠缺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实验类科普节目仍处于市场竞争的劣势地位。本文按照科学传播理念给我国实验类科普节目提出几点具体的改进要求,试图为建构更加理想的、优质的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提供一些新的借鉴思路,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到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来,实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与扩散,也为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做出一点努力。
刘凯文[9](2016)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为切入点,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积极探索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机制,不断促进其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现代传播体系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为载体的构建,优化其手段与方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前提、保证和目的三个方面增强农民群众在文化上的自觉、自信和自强。以此体现中国话语的影响力,加强理论资政育人的感召力,为构建话语中国、文化中国的壮丽图景和景象作出贡献。此外,通过完善文化事业共建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壮大和发挥各群团政治力量,防止各种错误思想和思潮对主流意识和思想的干扰、破坏和消解。用上述手段和方法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文化吸引力,使人民群众在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坚定理想信念,感受中国进步。并在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感悟中,享受自己应有的国家尊严和荣耀;最终为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文化保障,凝聚新的共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文由五章组成。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第二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指导思想上从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理论、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群众观点及其路线的理论、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上深入阐述了两者的关系;从社会主义性质和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入手,阐明了文化事业建设在农村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题中应有之义、拓展大众化的平台、创造良好氛围等方面说明要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重视和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及建设,因为前者的实现要靠后者为载体;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三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历史主题。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内在暗含着从意识形态驾驭经济建设再到服务经济建设的逐渐转变。历史主题决定了历史任务。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历史任务。一方面,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为各个阶段的任务和主题服务的;另一方面,不同主题的转换对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要求也就不同。这就构成了主题转换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历史演进。这种历史演进贯穿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明线和暗线的发展历程。因此,依据历史主题的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世纪前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革命斗争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生产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阶段(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前)。按照这种思路,文章总结了各个阶段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特点和成就与经验。第四章对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现实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该时期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五章以第二四章的理论、历史、现实梳理为基础,从时代主题、现实要求、主要任务、重要路径及基本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战略思考。文章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各行各业,社会各个层面的建设都应该以此为依据。可以看出,在农村推进文化事业建设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新的时代主题。而在农村推进文化事业建设的现实要求则是通过顶层设计、层层实施,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提升农民的精神品质和思想境界。以前提、保证和目的为基础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路径。完善农村文化事业的管理机制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基本保障,以此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坚持党管宣传的原则、积极推进载体构建、不断优化方式方法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体现中国话语的影响力,加强理论资政育人的感召力。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发挥群团组织优势、探索文化事业共建机制等基本保障,防止各种错误思想和思潮对主流意识和思想的干扰、破坏和消解。总之,要依靠上述的手段和方法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文化吸引力,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常贝贝[10](2015)在《冷战初期美国的心理战与海外图书项目(1945-1961)》文中提出传统的冷战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对立和军备竞赛的领域,然而随着冷战研究的深入,其中最具隐蔽性和伪装性的部分逐渐被揭露出来,为学界重新审视冷战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本而言,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构成了冷战的基础和驱动力。这是一场以民意论得失而非以血洒战场论成败的战争。冷战初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日益频繁,其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也随之迅速传播,不仅对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其他地区的民心倾向。为了扭转不利的局势,美国政府很快启动了一场以“削弱共产主义影响,加强亲西方导向”为宗旨的全球心理战,在攻击和贬损苏联及共产主义的同时,向他国民众灌输美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建立美国在国际舆论中的优势地位。因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领域充满了心理行动与政策。事实上,心理战已不再是政治、经济、军事的辅助手段,而是冷战的核心内容,被誉为冷战的“第四种武器”。在这场规模浩大的心理战中,美国之音、教育与文化交流、出版物和印刷品的传播、科技与艺术成就的输出、海外图书馆与文化中心的建立、学术研究与学术机构、旅游、展览会等都成为美国政府推行冷战宣传的工具。其中,作为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图书始终被视为实现海外目标的重要手段。对此,美国制定了庞大的海外图书项目,针对铁幕两侧的美国盟友和苏联集团,以及广大的第三世界,展开了一场试图引导民众“亲美反共”的图书宣传战。本文以美国的海外图书项目作为考察对象,详细阐述冷战初期美国全球图书宣传活动的具体情况,并深入探讨背负着政治使命的图书如何促进美国心理战略和国家目标的实现。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对本课题的缘起、基本内容、研究意义、相关概念、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阐释,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空间。正文由四章组成,论述了冷战初期美国发动的心理战和海外图书项目的实施。具体如下:第一章展现的是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整体冷战背景,主要叙述了冷战初期美国心理战略的形成与发展。杜鲁门政府奠定了冷战时期美国心理战略和行动的基础。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心理战很快便纳入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议事日程。1951年,杜鲁门总统建立心理战略委员会,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下的常设机构,专门负责心理战的政策规划及项目的制定与实施。艾森豪威尔总统上台后,对已有的心理战机制进行了强化,成立行动协调委员会取代心理战略委员会,统一协调不同机构间的心理行动;同时建立了冷战时期美国最大的宣传机构——美国新闻署。更重要的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将美国的心理战与宣传渗透在国家安全与对外政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广泛意义上的“冷战共识”,开启了总体冷战时代。第二章的主题是冷战初期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支持性因素,围绕着立法保障、组织体系、评估与调查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在立法保障方面,《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共同安全法》、《国际文化交流与贸易参展法》以及总统紧急基金为心理战和海外图书项目的实施与活动经费提供了合法性的依据。在组织体系方面,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协调、执行机构和广泛参与的非政府组织与民间力量之间紧密联合,共同推动海外图书项目的发展与壮大。评估与调查机制则是海外图书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和行之有效的必要条件。第三章系统论述了美国政府层面的海外图书宣传活动,分为常规性图书项目和特殊性图书项目两部分。美国海外图书项目主要由国务院和美国新闻署负责,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协助,在海外各地普遍实施图书翻译项目、廉价图书项目、信息中心项目、信息媒体担保项目等常规行动,将符合美国利益的图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此外,美国还以特殊的主题、群体、领域、事件为出发点,开展极具针对性的图书宣传活动,如教科书项目、纯粹的意识形态图书项目、海外华人图书项目等。这些小众而特殊的图书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弥补了常规图书项目触及不到或比较薄弱的地方,使美国海外图书项目更加全面与完善。第四章主要从政府——私人合作的视角阐述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力量充分参与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私人出版公司、基金会、学术机构、公共组织、社会团体及个人构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承担起大规模的海外图书活动。私人因素一方面为美国政府的图书宣传事业披上掩饰的外衣,从事官方不便插手的活动,并将美国图书传播到政府力量难以渗透的地区;另一方面为美国图书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建立了大量的商业联系和传播渠道,促进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持续发展。美国非政府组织与个人作为隐蔽的宣传工具广泛融入心理战,既是总体冷战战略的一种体现,也是美国国内冷战共识形成的重要标志。结语部分梳理了文章的总体脉络,总结了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特点,同时对图书作为冷战宣传武器的心理意义进行评估。海外图书项目是一种长远的战略性工具,其有效行动取决于长期稳定的发展。它对心理战目标的贡献虽然迟缓,但影响却是世代相承。本文通过对冷战初期美国心理战和海外图书项目的解读,力图还原美国将心理行动纳入国家安全与外交战略,利用图书进行冷战宣传和争夺世界民心的真相,从而揭示出美国宣扬西方价值观和推广资本主义模式,同时攻击苏联和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总体目标,以及潜移默化影响国外民众思想与行动,使公共舆论朝着对美国有利的方向发展的险恶用心。
二、用宣传策划手段让图书市场舞动起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宣传策划手段让图书市场舞动起来(论文提纲范文)
(2)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的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新媒体 |
1.1.2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
1.1.3 新媒体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关系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2 列宁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3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4 邓小平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5 江泽民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6 胡锦涛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7 习近平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8 意识形态工作理论 |
第2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问题、机遇和挑战 |
2.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 |
2.1.1 网络舆论引导不足 |
2.1.2 高校传统媒体存在感降低 |
2.1.3 宣传思想工作专业团队建设困难 |
2.1.4 突发舆论危机公关处理效果差 |
2.1.5 高校媒体融合程度低 |
2.1.6 宣传思想工作缺乏时代性 |
2.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机遇 |
2.2.1 宣传载体更加丰富 |
2.2.2 工作内容更具时代性 |
2.2.3 宣传方法更加多样 |
2.2.4 师生参与更加积极 |
2.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 |
2.3.1 主流宣传思想遭受冲击 |
2.3.2 传统宣传思想工作模式亟待创新 |
2.3.3 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3.1 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阻力较大 |
3.2 传统媒体的宣传影响力不足 |
3.3 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
3.4 解决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欠佳 |
3.5 未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合力 |
3.6 宣传思想内容、手段和渠道缺乏创新 |
第4章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路径 |
4.1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 |
4.1.1 兼容并蓄和旗帜鲜明相统一的原则 |
4.1.2 正面宣传和立德树人相融合的原则 |
4.1.3 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相促进的原则 |
4.1.4 多维互动和师生为本相协调的原则 |
4.2 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策略 |
4.2.1 完善领导体制 |
4.2.2 健全舆情机制 |
4.2.3 推进依法管理 |
4.2.4 加强制度建设 |
4.2.5 落实保障机制 |
4.2.6 创新工作理念 |
4.3 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 |
4.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宣传思想工作 |
4.3.2 提高媒介素养,在师生中培养舆论领袖 |
4.3.3 联合社会力量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4.3.4 繁荣校园文化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
4.3.5 打造一支政治强、学术优、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团队 |
4.3.6 强化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技术应用 |
4.3.7 以正面宣传引领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思想内容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关于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的调查问卷 |
(3)县区级融媒体建设实践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现状 |
0.4 研究目标 |
0.5 研究方法 |
0.6 研究对象 |
1 我国媒体融合环境及探索实践 |
1.1 我国媒体融合环境及发展阶段 |
1.1.1 新媒体的巨大冲击 |
1.1.2 中央媒体融合初露头角 |
1.1.3 各地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 |
1.1.4 县级融媒体的纵深发展 |
2 我国县区级融媒体整体建设情况及五县案例分析 |
2.1 县级融媒体发展背景 |
2.1.1 新时代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
2.1.2 技术与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
2.2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属性及重要意义 |
2.3 我国县区级融媒体整体建设情况及五县案例分析 |
2.3.1 我国县区级融媒体整体建设情况 |
2.3.2 五县融媒体建设案例分析 |
3 大连市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的个案分析 |
3.1 融合背景与成立时间 |
3.2 发展理念 |
3.3 平台建设情况 |
3.4 经营管理情况 |
3.4.1 组织架构 |
3.4.2 技术支持 |
3.4.3 经营业务 |
3.5 功能分类 |
3.5.1 信息传递功能 |
3.5.2 服务功能 |
3.6 县级融媒体对本地的传播效果分析 |
3.6.1 直播活动的渗透效果 |
3.6.2 现象级新闻产品的影响效果 |
3.6.3 各类媒体活动的宣传效果 |
3.7 存在的问题 |
3.7.1 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有待加强 |
3.7.2 人才队伍建设与经营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
3.7.3 仍需创新盈利模式,塑造商业模式 |
4 关于我国县区级融媒体发展的总结与建议 |
4.1 县级融媒体建设路径总结 |
4.1.1 扎实推进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
4.1.2 以内容生产为核心 |
4.1.3 使用技术平台与技术创新 |
4.1.4 借助产业化、市场化运行模式 |
4.2 建议 |
4.2.1 积极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运作模式 |
4.2.2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与自身造血能力 |
4.2.3 结合实际,避免一味跟风“中央厨房模式” |
4.2.4 积极拓展“媒体+”功能 |
4.2.5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专业化的人才团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海峡两岸日系汽车广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汽车产业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行业 |
1.1.2 大陆及台湾的历史文化关系 |
1.1.3 海峡两岸与日系汽车品牌 |
1.1.4 海峡两岸与汽车广告 |
1.2 海峡两岸汽车广告发展现状 |
1.2.1 大陆汽车广告发展历程 |
1.2.2 大陆汽车广告传播特征 |
1.2.3 台湾汽车广告发展现状 |
1.2.4 台湾汽车广告传播特征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梳理 |
2.1.1 文化传播的内涵 |
2.1.2 跨文化传播的内涵 |
2.1.3 品牌的内涵 |
2.1.4 广告与汽车广告 |
2.1.5 广告跨文化传播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相关理论概念研究 |
2.3.1 文化五维度理论 |
2.3.2 广告叙事学理论 |
2.3.3 广告创意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样本选择与标准 |
3.3 编码 |
3.3.1 汽车广告名称 |
3.3.2 汽车广告属地 |
3.3.3 年份 |
3.3.4 片长 |
3.3.5 汽车品牌 |
3.3.6 人物 |
3.3.7 动物 |
3.3.8 汽车 |
3.3.9 故事情节 |
3.3.10 家庭 |
3.3.11 场景 |
3.3.12 叙事视角 |
3.3.13 广告诉求 |
3.3.14 是否为创意广告 |
3.3.15 是否有文化情境 |
3.4 信度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海峡两岸日系汽车广告总体数据描述 |
4.1.1 品牌 |
4.1.2 归属地 |
4.1.3 年份 |
4.1.4 片长 |
4.1.5 人物 |
4.1.6 人物年龄与性别 |
4.1.7 人物种族与数量 |
4.1.8 动物 |
4.1.9 汽车状态 |
4.1.10 故事情节 |
4.1.11 家庭 |
4.1.12 场景 |
4.1.13 叙事视角 |
4.1.14 广告诉求 |
4.1.15 是否为创意广告 |
4.1.16 是否有文化情境 |
4.2 海峡两岸日系汽车广告对比结果描述 |
4.2.1 片长对比结果 |
4.2.2 人物对比结果 |
4.2.3 人物年龄对比结果 |
4.2.4 人物性别对比结果 |
4.2.5 人物种族对比结果 |
4.2.6 人物数量对比结果 |
4.2.7 动物对比结果 |
4.2.8 汽车对比结果 |
4.2.8.1 汽车状态对比结果 |
4.2.8.2 汽车动态形式对比结果 |
4.2.9 故事情节对比结果 |
4.2.10 家庭元素对比结果 |
4.2.10.1 家庭对比结果 |
4.2.10.2 家庭人数的对比结果 |
4.2.11 场景与真实场景对比结果 |
4.2.11.1 场景对比结果 |
4.2.11.2 真实场景对比结果 |
4.2.12 叙事视角的对比结果 |
4.2.13 广告诉求的对比结果 |
4.2.14 是否为创意广告的对比结果 |
4.2.15 是否有文化情境的对比结果 |
第五章 分析与展望 |
5.1 海峡两岸日系汽车广告对比结果分析 |
5.1.1 在叙事情节上的异同 |
5.1.2 在元素使用上的异同 |
5.1.3 进一步讨论 |
5.2 海峡两岸汽车广告存在的共性问题 |
5.2.1 内容诉求有同质化倾向 |
5.2.2 缺少前瞻性视野的整体策划与管理 |
5.2.3 具有在地化特色及传统文化元素数量偏少 |
5.3 海峡两岸汽车广告传播的融合发展对策 |
5.3.1 找准市场定位,营造良好传播氛围 |
5.3.2 强化科技创新及设计人才培养 |
5.3.3 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情感元素 |
5.3.4 实现汽车广告本土化的建构 |
5.4 创新与不足 |
第六章 结束语 |
附录 |
附录一:海峡两岸汽车广告表 |
附录二:编码方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插画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插画艺术的溯源 |
第一节 插画的概述 |
第二节 国内外插画艺术的发展状态 |
第三节 现代插画艺术的特点 |
第二章 插画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品 |
一、什么是“文化创意产品” |
二、文化创意产品的特征 |
(一)高知识性 |
(二)高附加值 |
(三)高融合性 |
三、文化创意的来源 |
四、文化创意产品的作用 |
(一)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二)形成新的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三)拉动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
第二节 插画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特征 |
一、插画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实用性 |
二、插画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目旳性 |
三、插画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性 |
四、插画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审美性 |
第三节 插画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表现形式 |
一、写实风格 |
二、卡通风格 |
三、抽象风格 |
四、混合风格 |
五、幻想风格 |
六、涂鸦风格 |
第四节 文创产品的案例分析 |
一、国内成功案例的分析 |
(一)刀刀狗 |
(二)农夫山泉水滴形状玻璃瓶装水 |
二、国外成功案例的分析 |
(一)Swatch腕表 |
(二)大嘴猴(PaulFrank) |
第三章 插画艺术在各类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插画艺术在出版物中的应用 |
一、插画艺术在书籍中的应用 |
(一)帮助书籍传递信息 |
(二)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
二、插画艺术在报纸中的应用 |
(一)让报纸的文字更通俗易懂 |
(二)丰富版式设计提高阅读乐趣 |
(三)增强画面效果提高大众审美 |
三、插画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插画艺术在旅游产品中的应用 |
一、插画在旅游地图中的应用 |
(一)传达多元化信息增加旅游乐趣 |
(二)创意新颖,设计表现力强 |
二、插画在旅游导视中的应用 |
(一)加强导向性功能 |
(二)增强亲和力,易于接受 |
三、旅游纪念品 |
(一)增加艺术性及附加值 |
(二)提高产品独特性和收藏性 |
第三节 插画艺术在影视中的应用 |
一、插画艺术在影视剧中的应用 |
(一)增加影视剧的表现元素 |
(二)提高影视剧的艺术品质 |
二、插画艺术在商业宣传片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插画艺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
第五节 插画艺术在动漫及游戏中的应用 |
一、插画艺术在游戏中的应用 |
二、插画艺术在UI设计中的应用 |
三、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
第四章 插画艺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插画艺术对品牌的形象塑造 |
一、为文字作补充、让消费者得到感性认知和满足 |
二、生动具体的展示产品、直观地传递信息。 |
三、吸引消费者提高视觉冲击力 |
四、插画设计作品补充艺术情感 |
第二节 插画艺术与文创产品的联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沐川乡村旅游品牌培育与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起源 |
1.1.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1.1.3 研究区域简介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思路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乡村旅游的概述 |
2.1.1 乡村旅游的定义 |
2.1.2 乡村旅游的核心 |
2.1.3 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
2.2 品牌营销理论综述 |
2.3 乡村旅游品牌培育 |
2.4 全域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全域旅游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社区参与与新农村建设理论 |
2.5.1 社区参与理论 |
2.5.2 新农村建设理论 |
第3章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经验借鉴 |
3.1 国外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经验借鉴 |
3.1.1 美国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经验 |
3.1.2 法国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经验 |
3.2 国内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经验借鉴 |
3.2.1 中国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经验 |
3.2.2 中国典型案例一(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
3.2.3 中国典型案例二(莫干山洋家乐) |
第4章 沐川县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分析 |
4.1 沐川县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
4.1.1 沐川县简介 |
4.1.2 主要景点介绍 |
4.1.3 旅游资源情况 |
4.1.4 旅游发展情况 |
4.2 SWOT分析 |
4.2.1 优势 |
4.2.2 劣势 |
4.2.3 机遇 |
4.2.4 威胁 |
4.3 沐川县乡村旅游产品问卷调查情况 |
4.4 沐川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1 品牌质量不高 |
4.4.2 品牌形象未树立 |
4.4.3 品牌营销滞后 |
第5章 沐川县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和营销建议 |
5.1 树立统一形象,升华品牌价值 |
5.1.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借力旅游扶贫战略 |
5.1.2 科学化管理,各方协同发展 |
5.2 创新旅游产品,挖掘文化内涵 |
5.3 创新营销方式,提供信息保障 |
5.3.1 完善传统营销 |
5.3.2 积极发展智慧营销 |
5.4 重视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矛盾 |
5.5 强化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质量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从精神独立到话语协商—中国内地摇滚音乐三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一章:崔健时代(1986 年~1989 年):从无到有 |
第一节 一无所有的焦灼情绪 |
第二节 一呼百应的人格觉醒 |
第三节 一往无前的行者形象 |
第四节 一枝独秀的民族潮流——“西北风” |
第二章:“三杰一唐”(1990 年~1996 年):摇滚巅峰 |
第一节 狂飙突进的重金属与朋克 |
第二节 情感内敛的诗人情怀和黑色梦境 |
第三节 商业运作下的巅峰和低迷 |
第三章:消费语境(1997 年至今):话语协商 |
第一节 年轻时尚的城市意蕴 |
第二节 荒诞坚硬的地下之声 |
第三节 融入主流的摇滚叛徒 |
第四章:商业他途(2004 年至今):音乐节与综艺节目 |
第一节 摇滚音乐节:人人都是现场主角 |
第二节 综艺节目:贩卖摇滚符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科学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我国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概述 |
(一)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的界定 |
(二)实验类科普节目兴起的原因 |
(三)我国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的发展历程 |
(四)我国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的主要特征 |
1. 内容选题以生活服务、科学知识为主 |
2.采用网络互动和现场体验相结合的形式 |
3. 以新闻调查与实验求证为表现手法 |
4.节目风格:轻松娱乐与严肃语境并存 |
二、科学传播与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 |
(一)科学传播的界定 |
(二)科学传播与我国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之间的联系 |
(三)科学传播理念引入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的意义 |
三、用科学传播视角分析我国的实验类科普节目 |
(一)科学传播在我国实验类科普节目的体现 |
1. 内容生产方面 |
2. 节目的监督管理方面 |
3. 节目宣传营销方面 |
(二)科学传播对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提出的要求 |
1.对于制作人员的要求 |
2.基于节目内容生产层面的要求 |
3.对节目的传播渠道和宣传推广的要求 |
4.对节目的受众定位与传播立场的要求 |
5.基于传播目的与效果的要求 |
(三)我国的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存在的短板 |
1.专业的实验类科普节目制作团队的缺失 |
2.内容向“同质化”、娱乐化倾斜,科学性不足 |
3.传播模式单一、互动和宣传不够 |
4.受众定位准确度不高 |
5.社会公信力欠缺 |
四、运用科学传播理念塑造品牌实验类科普节目 |
(一)培养科学传播人才,打造精品制作团队 |
(二)提升科学实验严谨性,建构实验类科普节目的权威与公信力 |
1.把握科学与娱乐的界限 |
2.加强节目策划与内容创新是品牌节目的内在源动力 |
(三)实现品牌实验类科普节目的推广与延伸 |
1.合理使用导视预告机制,提高关注度 |
2.加强电视与新媒体的跨界互动,进行推广与营销 |
3.进行“二次传播”,丰富传播形式和手段 |
(四)科学共同体立场与公民立场相适应 |
1.“平等与互动”的交流模式 |
2.准确把握受众心理,满足各级需求 |
(五)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3 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已有研究的总结 |
1.3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的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 涉及的相关概念 |
1.5.1“大众化”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
1.5.2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关系的理论分析 |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理论 |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理论 |
2.1.3 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
2.1.4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
2.2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
2.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
2.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与时俱进 |
2.3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
2.3.1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
2.3.2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 |
2.3.3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
2.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
2.4.1 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与农村文化事业多样性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
2.4.2 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与农民文化需求的大众性相统一的原则 |
2.4.3 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与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相统一的原则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革命与斗争为特点和主题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
3.1.1 革命纲领的演进:从文化思想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工具”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纲领的提出 |
3.1.2 革命意志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在广大党员干部、工农兵、知识分子群体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信仰 |
3.1.3 革命经验的总结: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 |
3.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
3.2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以探索与发展为特点和主题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
3.2.1 发展目标: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才能办得又多、又好、又快、又省” |
3.2.2 探索结果:探索中前进,“有曲折,有错误,基本方面还是对的” |
3.2.3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
3.3 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前以改革与开放为特点和主题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
3.3.1 解放思想:全面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3.3.2 打造话语体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话语体系的确立 |
3.3.3 文化体制改革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阵地得以巩固,进一步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3.3.4 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前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现实考察 |
4.1 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
4.1.1 初见成效: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 |
4.1.2 新发展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1.3 农村文化网络基本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层战斗堡垒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
4.1.4 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
4.2 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整体水平不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工作进展较慢 |
4.2.2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区域发展失衡仍然存在,影响发展成果共享 |
4.2.3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队伍不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责任不明 |
4.3 影响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原因 |
4.3.1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农村的吸引力 |
4.3.2 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研究不足,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的步伐相对缓慢 |
4.3.3 观念上的偏差制约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
4.3.4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存在管理不善,影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 |
4.4 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
4.4.1 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机遇 |
4.4.2 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战略思考 |
5.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新的时代主题 |
5.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5.1.2 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
5.1.3 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
5.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现实要求 |
5.2.1 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要求 |
5.2.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回应时代诉求 |
5.2.3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
5.3 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
5.3.1 提升文化自觉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结合的前提 |
5.3.2 增强文化自信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结合的保证 |
5.3.3 实现文化自强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结合的目的 |
5.4 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路径 |
5.4.1 坚持党管宣传的原则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
5.4.2 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载体构建 |
5.4.3 不断优化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方法 |
5.5 完善农村文化事业的管理机制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基本保障 |
5.5.1 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础性战斗堡垒作用 |
5.5.2 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争取人心汇聚共识壮大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力量 |
5.5.3 积极探索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机制,不断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冷战初期美国的心理战与海外图书项目(1945-196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相关概念 |
(三)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综述 |
(一) 文献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国内研究综述 |
(四) 研究空间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冷战初期美国心理战略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杜鲁门政府的心理战行动 |
一 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关于心理战略系列文件的出台 |
二 杜鲁门总统发动“真理运动”的宣传攻势 |
三 心理战略委员会(PSB)的成立 |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略的调整与发展 |
一 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新面貌”冷战战略 |
二 美国国内冷战共识的形成 |
三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略机制的强化 |
第三节 海外图书项目在美国冷战和心理战战略中的定位 |
一 海外图书项目的缘起与属性 |
二 海外图书项目的预期心理战目标 |
第二章 冷战初期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支持性因素 |
第一节 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立法保障 |
— 1948年通过的《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 |
二 1951年通过的《共同安全法》 |
三 总统紧急基金 |
四 1956年通过的《国际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易会法》 |
第二节 美国海外图书项目运作的组织体系 |
一 政策的制定与协调机构 |
二 政策的实施与协作机构 |
三 广泛参与的非政府组织 |
第三节 美国海外图书项目的评估与审查机制 |
一 海外图书项目的调查与评估 |
二 海外图书的挑选准则与审查机制 |
第三章 冷战初期美国政府主导的海外图书项目 |
第一节 常规性图书项目 |
一 图书翻译项目 |
二 廉价图书项目 |
三 信息服务中心(ICS)项目 |
四 信息媒体担保项目 |
第二节 有的放矢:特殊性图书项目 |
一 科学技术成就的输出:援外事务管理署图书项目 |
二 意识形态图书项目 |
三 教科书项目 |
四 针对特殊群体的图书项目——以海外华人为例 |
第四章 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利用非政府组织实施海外图书项目 |
第一节 富兰克林图书项目 |
一 富兰克林出版公司的成立 |
二 富兰克林图书项目在中东的实施 |
三 富兰克林图书项目的扩展 |
第二节 美国私人基金会与海外图书项目 |
一 洛克菲勒基金会 |
二 福特基金会 |
三 亚洲基金会 |
第三节 其他非政府力量与海外图书项目 |
一 CARE图书项目 |
二 USBE图书交换项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相关机构与组织简表 |
附录二:相关立法名称 |
附录三:相关项目简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用宣传策划手段让图书市场舞动起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明书店图书广告探析[D]. 朱晓虹.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D]. 李志. 南昌大学, 2020(02)
- [3]县区级融媒体建设实践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为例[D]. 杜颜. 辽宁大学, 2020(01)
- [4]海峡两岸日系汽车广告对比研究[D]. 李宜庭. 厦门大学, 2019(08)
- [5]插画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D]. 孙岳. 吉林艺术学院, 2018(01)
- [6]沐川乡村旅游品牌培育与营销研究[D]. 王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7]从精神独立到话语协商—中国内地摇滚音乐三十年[D]. 陈欣妍. 暨南大学, 2017(02)
- [8]科学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研究[D]. 宋雪云. 新疆大学, 2016(02)
- [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研究[D]. 刘凯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10]冷战初期美国的心理战与海外图书项目(1945-1961)[D]. 常贝贝.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