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白木香论文-王军,王宇光,杨锦玲,李薇,董文化

沉香白木香论文-王军,王宇光,杨锦玲,李薇,董文化

导读:本文包含了沉香白木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科沉香‘1号’,白木香,打钉法,木材组织构造

沉香白木香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王宇光,杨锦玲,李薇,董文化[1](2019)在《2种白木香所产沉香的木材组织构造和化学成分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新品种"热科沉香'1号’"和普通白木香经打钉法结香2年后所产沉香的组织构造和化学成分,为筛选出优良的白木香种质或优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木材解剖学方法观测木材叁切面,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观察2种沉香的木材组织构造;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检测2种沉香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热科沉香'1号’"对创伤的修复能力较弱,结香颜色呈黄褐色,结香体积更大且容易结香,沉香物质主要积累在导管和轴向薄壁组织中;普通白木香对创伤的修复能力较强,结香颜色呈棕褐色,结香体积较小且速度较慢,沉香物质主要积累在内涵韧皮部和木射线薄壁组织中。2) GC-MS分析结果表明,2种白木香所产沉香倍半萜和色酮类成分的总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75.88%和70.41%,但"热科沉香'1号’"所产沉香以色酮类成分为主,普通白木香所产沉香倍半萜和色酮类成分含量相当。3)"奇楠"沉香的标志性成分2-(2-苯乙基)色酮与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之和在"热科沉香'1号’"所结沉香中的含量为25.19%,而在普通白木香所结沉香中的含量为5.97%,前者约为后者的4.22倍。【结论】"热科沉香'1号’"所产沉香的质量更优,是一种易产香、产量高、质量优的种质,值得进一步培育和评价。(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陈品品,陈日忠,吴辉煌,林文忠,马晓娟[2](2019)在《白木香不同结香方法所得沉香的精油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比较2种结香方法(植菌法和火钻法)对沉香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共鉴定出59个化合物,其中,色酮类化合物有3个,相对总含量分别为54.59%(植菌法结香)和29.45%(火钻法结香)。结果显示,植菌法所产沉香质量比火钻法所产沉香质量好。(本文来源于《热带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杨扬宇,潘超美,苏家贤,彭泽通,郭鹏[3](2018)在《厚叶沉香与白木香生药学特征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厚叶沉香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特征研究并与白木香的生药学特征进行对比。方法:采用植物形态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方法(撕片、徒手切片、石蜡切片)研究厚叶沉香与白木香的生药学特征。结果:1.厚叶沉香每朵花序上的小花数明显少于白木香,且小花花梗较白木香短,厚叶沉香花序有苞片1,白木香无;厚叶沉香的果实圆润而短,白木香果实尖而长。2.在显微鉴别特征方面的区别主要在小枝粉末显微中,(1)白木香小枝中含有多细胞非腺毛与单细胞非腺毛,而厚叶沉香中只含有单细胞非腺毛;(2)纤维纹孔上,厚叶沉香小枝粉末具叁角形及圆形纹孔,白木香具半圆形及圆形纹孔。3.药材方面,厚叶沉香油脂部分偏黑色且有油亮;而白木香油脂部分色灰黄。结论:该研究可为厚叶沉香的品种鉴别、生药学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8年01期)

王宇光,王军,杨锦玲,梅文莉,戴好富[4](2017)在《白木香天然虫漏和人工砍伤所产沉香的GC-M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白木香树自然虫蚀同一树干的相邻部位进行人工砍伤,2年后分别取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所产的沉香化学成分相近,但有一定的差异,虫漏沉香的倍半萜和色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说明沉香的化学成分既受到白木香树的遗传因子的影响,也受到外部作用因子的影响。在本次检测的样品中,虫漏沉香质量为优。(本文来源于《热带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刘培卫,张玉秀,杨云,陈波[5](2017)在《沉香结香液在白木香树体内输导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和铁离子显色法对通体结香过程中沉香结香液在白木香树体内的输导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沉香结香液在白木香树体内的输导规律,为研发更为高效结香方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苏娟,刘钊,李荣春,任春琼,杨晓君[6](2016)在《云南沉香和白木香的木材结构比较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显微和亚显微解剖观察方法,对云南沉香和白木香的木材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沉香的木材由内函韧皮部、木射线、管孔、木纤维等组成。内函韧皮部呈岛式均匀分布,可见大量的长方体晶体;管孔以复管孔、单管孔的形式存在;木射线为异性Ⅲ型。说明云南沉香与白木香的木材结构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周欣,樊云飞,雷智东,潘清灵,钟兆健[7](2016)在《人工沉香中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工沉香中白木香酸含量的方法,研究其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进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采用CNW Athena C18-WP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40∶60),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17 nm,柱温35℃。结果:白木香酸线性范围0.24~24 mg·L-1(r=0.999 7),精密度(RSD)0.4%,24 h内稳定性RSD 0.9%,白木香酸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7.86μg·g-1,平均回收率96.4%,RSD 2.8%。结论:高效液相法可准确测定人工沉香中白木香酸的含量,所选结香方式中综合法的白木香酸平均含量最高,且白木香酸的含量随着浸出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结合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的相关性,可为人工沉香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钟兆健,樊云飞,雷智东,潘清灵,周欣[8](2016)在《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进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和理化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NW Athena C_(18)-WP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体积分数)磷酸水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7nm,柱温35℃。结果白木香酸在2.000~80.00μ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1%,RSD为3.0%(n=6)。在理化鉴别和浸出物含量合格的情况下,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之间呈正比关系。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准确测定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的含量,结合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天然沉香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6年01期)

李劲松,梅文莉,董文化,杨德兰,杨锦玲[9](2015)在《国产沉香与白木香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比较及相似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XRD技术对国产沉香与白木香进行分析,建立国产沉香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对8批国产沉香药材和白木香进行X射线衍射,并按2θ进行相似度计算与分析。结果:通过对8批国产沉香药材和白木香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计算和分析,发现8批国产沉香的相似度在0.9096-0.9601之间,而白木香(0.7917)与沉香的相似度较低并且在X射线衍射图谱2θ为10°-20°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国产沉香药材的鉴定与分析,相似度的计算结果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5年09期)

杨云,张争,陈波,孟慧[10](2014)在《基于白木香ESTs的沉香属SSR分子标记引物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白木香样品的454GS FLX Titanium高通量测序,获取了大量白木香EST序列,从中搜索出956个SSR,根据引物设计标准,设计了44对EST-SSR引物。在合适的PCR反应体系下,以海南白木香样品的DNA为模板,对设计的EST-SSR引物进行筛选,发现有22对EST-SSR引物能较好地扩增出产物。在沉香属3个种9份样品中进一步对这些可扩增的引物进行多态性初步验证,所筛选引物均可在所有沉香属样品中使用,为后续白木香居群及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沉香白木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比较2种结香方法(植菌法和火钻法)对沉香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共鉴定出59个化合物,其中,色酮类化合物有3个,相对总含量分别为54.59%(植菌法结香)和29.45%(火钻法结香)。结果显示,植菌法所产沉香质量比火钻法所产沉香质量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香白木香论文参考文献

[1].王军,王宇光,杨锦玲,李薇,董文化.2种白木香所产沉香的木材组织构造和化学成分比较[J].林业科学.2019

[2].陈品品,陈日忠,吴辉煌,林文忠,马晓娟.白木香不同结香方法所得沉香的精油成分分析[J].热带生物学报.2019

[3].杨扬宇,潘超美,苏家贤,彭泽通,郭鹏.厚叶沉香与白木香生药学特征对比研究[J].中药材.2018

[4].王宇光,王军,杨锦玲,梅文莉,戴好富.白木香天然虫漏和人工砍伤所产沉香的GC-MS分析[J].热带生物学报.2017

[5].刘培卫,张玉秀,杨云,陈波.沉香结香液在白木香树体内输导规律的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7

[6].苏娟,刘钊,李荣春,任春琼,杨晓君.云南沉香和白木香的木材结构比较解剖学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6

[7].周欣,樊云飞,雷智东,潘清灵,钟兆健.人工沉香中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的相关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

[8].钟兆健,樊云飞,雷智东,潘清灵,周欣.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6

[9].李劲松,梅文莉,董文化,杨德兰,杨锦玲.国产沉香与白木香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比较及相似度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

[10].杨云,张争,陈波,孟慧.基于白木香ESTs的沉香属SSR分子标记引物筛选[J].江西农业学报.2014

标签:;  ;  ;  ;  

沉香白木香论文-王军,王宇光,杨锦玲,李薇,董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