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过道论文-欧阳云,彭俊,黄学思,李苑碧,陈晓柳

滤过道论文-欧阳云,彭俊,黄学思,李苑碧,陈晓柳

导读:本文包含了滤过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光安缓释剂,青光眼,滤过道瘢痕化,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

滤过道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云,彭俊,黄学思,李苑碧,陈晓柳[1](2019)在《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过程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实验用兔分为空白组、模型组、MMC组、青光安组分1~4组和安慰剂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行小梁切除+虹膜根部切除术,并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术后眼部常规检查,用药4周后进行术眼HE染色和相关蛋白检测。结果:术后MMC组和青光安组分2组眼压低于其他各组(P<0.05);两组滤过道轮廓清晰,纤维细胞及炎症细胞较其他各组少,且两组CollagenⅠ蛋白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而MMC组Smad3、Smad4的蛋白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青光安组分2能使TGF-β/Smad通路的信号传导减弱,抑制滤过道瘢痕形成,安全性优于MMC。(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康欣,申颖[2](2019)在《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相关细胞因子及传导通路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是手术失败的最常见原因,它以Tenon囊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导致手术区域滤过泡瘢痕化为主要特征。因此阻止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过程是解决术后通道瘢痕形成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从细胞因子及信号传导通路水平探究滤过道瘢痕形成的机制,为预防手术区域瘢痕化提供新思路,以期更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将对调控滤过道瘢痕形成的相关细胞因子及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学思,彭俊,蒋鹏飞,李苑碧,喻娟[3](2019)在《青光安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中胶原纤维、α-SMA及FN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抗兔眼青光眼术后滤过道胶原纤维、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将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与青光安中药混悬液应用于滤过手术后D组(有效组份1组)、E组(有效组份2组)、F组(有效组份3组)、G组(有效组份4组)、H组(青光安混悬液组),通过与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和C组(丝裂霉素C组)进行比较,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与青光安中药混悬液对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α-SMA及FN的影响。结果:C组、E组、F组、H组胶原纤维面积比值、α-SMA的表达、FN的表达与B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青光安有效组份2、青光安有效组份3、丝裂霉素C以及青光安混悬液通过抑制胶原纤维、α-SMA及FN的表达,表现出明显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欧阳云,彭俊,彭清华,谭涵宇,黄学思[4](2019)在《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mRNA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过程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mRNA的影响,探讨青光安缓释剂对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并判断其安全性。方法:通过高通量中药筛选体系提取4种青光安有效组份,并制成缓释药膜。将48只实验用兔分为8组,每组6只。分别为:A:空白组;B:模型组;C:MMC对照组;D:有效组份1组;E:有效组份2组;F:有效组份3组;G:有效组份4组;H:安慰剂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兔眼行常规小梁切除+虹膜根部切除术;C组在术中联合应用MMC;D、E、F、G 4组分别在结膜下植入相对应的青光安缓释药膜;H组植入安慰剂膜片。术后各组进行眼部常规检查。用药4周后处死实验用兔,取术眼滤过道巩膜组织,进行HE染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后C、E两组眼压回升缓慢,第4周时两组眼压低于其他各组(P<0.05)。(2)C、E组术后都能维持有效滤过泡,B组滤过泡在术后两周内基本都变为无功能滤过泡或消失,D、F、G、H组在术后第4周都有少量功能性滤过泡存在。(3)HE染色见C、E两组滤过道轮廓清晰,纤维细胞及炎症细胞少,其他各手术组滤过道轮廓消失,被大量纤维细胞和炎症细胞填充。(4)C组Smad3、Smad4的mRNA表达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C组和E组CollagenⅠ的mRNA表达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青光安有效组份2可能与TGF-β竞争性结合TGF-β受体,或者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的生成减少TGF-β的产生,使TGF-β/Smad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信号传导减弱,抑制滤过道瘢痕形成。且通过局部给药其不良反应小,安全性优于MMC。(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蒋鹏飞,黄学思,彭俊,李苑碧,喻娟[5](2019)在《青光安有效组分对兔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分对兔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对比青光安4种有效组分及青光安混悬液抗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方法采用青光眼滤过手术制作动物模型。实验兔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手术对照组,B组)、丝裂霉素C组(C组)、有效组分1组(D组)、有效组分2组(E组)、有效组分3组(F组)、有效组分4组(G组)和青光安混悬液组(H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兔滤过道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FSP-1、CTGF、TGF-β1水平。结果术后C、E、H组兔眼压回升缓慢,眼压值较术前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纤维面积比值除B、D、G组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P-1表达除B、G组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表达除B、D、G组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表达除B、G组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安有效组分2、丝裂霉素C及青光安混悬液通过抑制胶原纤维、FSP-1、CTGF、TGF-β1的表达,降低肌成纤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减少滤过道瘢痕组织的增生,有明显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青光安有效组分2和青光安混悬液抑制滤过道瘢痕化效果基本相当。(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晓艳,李蓉,周凌霄,邓颖[6](2017)在《曲古抑菌素A对青光眼滤过术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细胞模型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A(TSA)对青光眼滤过术(GFS)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细胞模型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GFS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细胞模型,RT-PCR、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600 nmol/L TSA对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Ⅰ型胶原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RT-PCR、Western blotting均证实600 nmol/L TSA对Ⅰ型胶原蛋白在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有抑制作用(P<0.01和P<0.05)。结论:TSA能减弱GFS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细胞模型中Ⅰ型胶原纤维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龚培[7](2017)在《兔眼小梁切除术中辅助应用BAPN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兔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辅助应用β-氨基丙腈(BAPN)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对48只健康家兔48只眼(右眼)均行小梁切除术。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12只眼,A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作为空白对照;B组:行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0.2mg/mlBAPN;C组:行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1.0mg/mlBAPN;D组:行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5.0mg/mlBAPN。裂隙灯下观察各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并采用HE染色法、Masson叁色染色法、免疫组化法对各组兔眼术后14天及28天的滤过泡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滤过道的炎性细胞量、新生胶原纤维量及TGF-β1阳性表达细胞数目。结果:裂隙灯下观察示各组前房炎症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A组与C组和D组滤过道成纤维细胞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滤过道胶原纤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GF-β1阳性表达细胞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TGF-β1阳性表达细胞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天,A组与C组和D组滤过道成纤维细胞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滤过道胶原纤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GF-β1阳性表达细胞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TGF-β1阳性表达细胞数目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BAPN可在术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的增生,抑制或减轻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改变,且抑制作用与BAPN的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朱益华,龚培,姚贻华[8](2017)在《兔眼小梁切除术中辅助应用BAPN后 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兔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辅助应用β-氨基丙腈(BAPN)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对24只健康家兔48只眼均行小梁切除术。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12只眼,A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B组:行小梁切除术并应用0.2mg/ml BAPN;C组:行小梁切除术并应用1.0mg/ml BAPN;D组:行小梁切除术并应用5.0mg/ml BAPN。裂隙灯下观察各组前房炎症反(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十七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眼科和视光技术及设备展览会、第十叁届中国眼科和视光专业医院展示推广会学术论文集》期刊2017-03-23)

谭涵宇,彭清华,李文娟,欧阳云,彭俊[9](2016)在《青光安颗粒剂有效组分对兔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青光安颗粒剂4种有效组分对兔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探讨青光安有效组分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青光安颗粒剂有效组分作用于滤过性手术后兔眼(有效组分1-4组),通过与正常组、模型组、丝裂霉素组(MMC组)的比较,观察青光安颗粒剂4种有效组分对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1和Smad3的影响。结果:有效组分2组与MMC组TGF-β1和Smad3及m 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3组与MMC组TGF-β1和Smad3及m RNA表达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其抑制效果不如MMC组。结论:青光安有效组分2和MMC都可通过抑制TGF-β1和Smad3 m RNA及其蛋白表达减少瘢痕组织增生,具有明显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黄学思,李苑碧,彭俊,陈晓柳,欧阳云[10](2015)在《青光安对兔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道α-SMA和FN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抗兔眼青光眼术后滤过道α-SMA和FN的影响,探讨青光安有效组份在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新西兰长耳白兔按体重分成8组,每组6只,分别为: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MMC组)、D组(有效组份1组)、E组(有效组份2组)、F组(有效组份3组)、G组(有效组份4组)、H组(青光安混悬液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将B、C、D、E、F、G、H七组实验兔眼行常规小梁切除+虹膜根部切除术,其中C组在术中联合应用MMC。将青光安有效组份作用于滤过性手术后的兔眼(D、E、F、G组),通过与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MMC组(C组)及青光安混悬液组(H组)的比较,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青光眼术后4周滤过道α-SMA和FN的影响。结果:术后第4周,α-SMA的表达除B组和G组的组间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N的表达除B组、D组和G组的组间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他去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形成,与肌成纤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2)MMC、青光安有效组份2及青光安混悬液均可有效抑制α-SMA及FN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抗瘢痕化作用。(3)MMC、青光安有效组份2及青光安混悬液通过抑制α-SMA及FN的增殖而体现出对肌成纤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10-10)

滤过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是手术失败的最常见原因,它以Tenon囊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导致手术区域滤过泡瘢痕化为主要特征。因此阻止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过程是解决术后通道瘢痕形成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从细胞因子及信号传导通路水平探究滤过道瘢痕形成的机制,为预防手术区域瘢痕化提供新思路,以期更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将对调控滤过道瘢痕形成的相关细胞因子及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滤过道论文参考文献

[1].欧阳云,彭俊,黄学思,李苑碧,陈晓柳.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2].康欣,申颖.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相关细胞因子及传导通路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

[3].黄学思,彭俊,蒋鹏飞,李苑碧,喻娟.青光安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中胶原纤维、α-SMA及FN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9

[4].欧阳云,彭俊,彭清华,谭涵宇,黄学思.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mRNA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

[5].蒋鹏飞,黄学思,彭俊,李苑碧,喻娟.青光安有效组分对兔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

[6].李晓艳,李蓉,周凌霄,邓颖.曲古抑菌素A对青光眼滤过术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细胞模型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

[7].龚培.兔眼小梁切除术中辅助应用BAPN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D].福建医科大学.2017

[8].朱益华,龚培,姚贻华.兔眼小梁切除术中辅助应用BAPN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C].第十七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十七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眼科和视光技术及设备展览会、第十叁届中国眼科和视光专业医院展示推广会学术论文集.2017

[9].谭涵宇,彭清华,李文娟,欧阳云,彭俊.青光安颗粒剂有效组分对兔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

[10].黄学思,李苑碧,彭俊,陈晓柳,欧阳云.青光安对兔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道α-SMA和FN的影响[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5

标签:;  ;  ;  ;  ;  

滤过道论文-欧阳云,彭俊,黄学思,李苑碧,陈晓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