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二科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调查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状况,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学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对其焦虑状况情况调查并找出应对措施。结果:肿瘤科护理实习生在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应依据产生焦虑的原因予以相应的应对措施。结论:对于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情况选择有效应对措施可缓解其不良情绪。

【关键词】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276-02

焦虑属于复杂情绪体验,指个体处于紧张以及担心状态,机体会出现神经功能紊乱。随着现代医疗检查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重视,肿瘤的检出率明显增高,肿瘤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肿瘤治疗时间过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肿瘤疾病临床护理的工作强度随之增多,对于护理实习生而言繁杂的护理工作影响了其身心健康[1]。本次研究主要调查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状况,提出应对措施。现将研究内容作如下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肿瘤科学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男性10名,女性90名,年龄最大者为25岁,年龄最小者为18岁,(22.1±0.8)岁为平均年龄。

1.2方法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调查护理实习生焦虑情况,经过调查可知轻度焦虑人数为20名,中度焦虑人数为50名,重度焦虑人数为30名。

2.引发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因素

2.1工作量过大,增加责任负担

肿瘤科护士工作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士的心理负担,护士比例失衡以及床位供不应求,均是导致护士短缺的主要因素。此外随着人们健康需求以及法律意识的加强,对于医务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在开展临床护理期间,需要在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加重了护士的心理负担。与此同时,受肿瘤科室疾病特点影响,大部分肿瘤疾病病死率高,治愈率低,因此患者情绪波动会比较剧烈,护士实习生一旦操作不当,极容易引发护患矛盾。如果通过沟通,患者的心理压力仍未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极易产生不良情绪,则会降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长时间的焦虑情绪会引发应激性的生理心理反应,从而产生恶性循环[2]。因此应加强护士沟通技巧能力的培训,指导其合理的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同时还需要组织护理实习生参加相关的知识培训课程和护理操作培训课程,

2.2缺少心理知识,无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就目前而言,现代医学模式由单一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以及社会模式,护士需要通过心理学知识调整自身情绪以及心理。对于目前发展而言,护士不了解专业心理知识,肿瘤科护士因为科室自身的特殊性质,承受压力较大,同时繁多的实习要求会增加护士的无助感,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2.3年轻护士焦虑情况严重

实习护士在进入医院岗位时难以接受角色转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临床研究证实,新入职护士无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承受压力过大,护理操作并不熟练,缺少护理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无法结合理论实践,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较差,因此护理实习生焦虑程度普遍较为严重。

此外工作检查和晋升等均是影响护理实习生的心理状态稳定性的因素。同时,医护之间和护患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人际冲突,以及重医轻护现象均是压力源,会影响护士心理状态,会导致护士注意力无法集中,从而导致护士身心疲惫,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3.应对措施

3.1提升护理实习生综合素质,加强人际交往

实习生入科室后,需要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重视心理素质培养,重视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意识。对于临床带教教师而言,需要放眼不放手,遵循言传身教教学理念。首先态度良好,并以文明礼貌以及团结的风格激发实习生学习兴趣。

3.2重视护理实习生专科操作能力

加强护理实习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实习生操作技能学习,临床带教教师应依据肿瘤科专业特点予以讲解,并多次示范,使得实习生了解操作要点,充分发挥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

3.3灵活教学,多鼓励

医学临床教学主要目的为培养实习生,包含临床思维、工作态度以及专业技能。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教师以及学生均扮演不同角色,从而使得教学活动方式达到良好效果[3]。护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查房、随机抽问、知识讲座、患者反馈等方法,可使实习生在良好氛围内学习,有助于结合理论。在教学时,带教教师需要激发护理实习生学习激情,多鼓励实习生,确保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实习生的信心。

3.4提升自身修养

护士在工作以及生活中需要创建自己的价值观,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对于出现的困难应确保乐观的心态,学习相关应对措施,在处理问题的同时可积累经验,并予以自我调节,提升自身的应激能力,确保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突发情况,加大护理知识学习力度,学会放松方法,增强对焦虑情绪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3.5管理者关心护理实习生心理情况

管理人员需要帮助护理实习生缓解心理压力,使其正视来自各方的压力,提升其心理素质。与此同时,选择相应的措施组织实习生参加业务知识培训,并对其考核,协助护理实习生了解肿瘤岗位职责,医院管理部门组织护理实习生定期体检,重视身心健康,预防护士产生焦虑情绪[4]。

3.6工作环境

应对护理实习生工作环境予以关心,了解其生活,科学安排排班,提升其待遇福利,可组织郊游等,为护士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缓解心理负担,并对其实施心理疏通。与此同时可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提升实习生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消除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肿瘤科护理实习生均存在一定的焦虑状况,因为教学以及医疗关系,对于护理实习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实习生的精神压力,需要对其焦虑情绪予以评估,改善其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1]张金梅,刘晓芯,林徐蕾等.护生在肿瘤科实习期间负性情绪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6):1915-1916,1917.

[2]彭艳.肿瘤科实习生实习后期的心理干预[J].养生保健指南,2016(20):68-68.

[3]郭凯.护理实习生焦虑现状调查及干预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7(14):64-65.

[4]王哲,胡泽伟,裘秀月.实习护生肠易

标签:;  ;  ;  

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