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和合理用药

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和合理用药

王延鹏

山东省博兴县兴福镇卫生院山东滨州256510

【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疾病出现的常见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现的常见用药问题,并分析可行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措施。结果:20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共出现用药不合理问题41例,不合理用药率为20.5%,具体包括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剂量过大、重复用药、用药方法不合理、用药忽视禁忌症等。结论心血管内科疾病存在的常见用药问题很多,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心血管内科疾病临床上出现的常见用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用药指导,这样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问题;合理用药

前言

近年来,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疾病模式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病已成为第一杀手。我国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占总死亡人数的45%。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引起中老年人和医疗卫生界的普遍重视。并且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遗传等因素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出现了心血管疾病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避免拖延病情导致疾病加重,但在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许多因素导致用药出现问题,影响治疗的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案来避免出现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0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9例,女71例;年龄26-80岁,平均(55.8±8.2)岁。所有患者均同意进行此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并发其它系统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治疗过程和疾病资料的分析,探讨出现的用药不合理问题,并据此提出合理用药的方案。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数据用[n(%)]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0例患者中,共出现不合理用药41例,不合理用药率为20.5%。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有: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15例(7.5%),其次为联合用药不合理共11例(5.5%)。除此之外还有药物剂量过大、重复用药、用药方法不合理、用药忽视禁忌症等,具体资料见表1。

表1临床用药常见问题的统计(n,%)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早已成为现代社会发病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将会进一步增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也大幅度增加。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对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比如:①吸烟,吸烟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和猝死,包括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促进冠状动脉痉挛等。还可使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②高血压:血压水平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升高心血管发病危险持续增加。与血压(180±110)mmHg时,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10倍。大量临床资料分析,只要收缩压、脉压下降,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就会下降。③血脂异常,研究发现,纠正血脂异常,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血脂异常与其他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有协同致病作用。④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此类疾病是动脉硬化疾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临床合理用药非常重要,根据调查,全球因病死亡人数中,约1/3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其中每年死于抗生素耐药达70万人。在心血管内科中,合理用药更加需要引起重视,比如要保证静配中心确保输液安全,在用药过程中,通过药师审核医嘱,拦截无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使用不规范等不合理医嘱。由于病房人员混杂、环境条件有限,输液质量易受影响,患者安全用药难以保证。在院内制定合理用药管理目标、规划与措施;研究制定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技术指南、标准与考核评价体系;并针对临床用药问题开展教育培训与宣传等具体指导实施工作。注意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继续创新药学发展思路。可以根据临床用药的问题启动药事服务费立项、药师药学服务胜任能力评价标准制定、建立临床药师培训新机制,在改革中探索药学发展方向。要在抓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中继续强化药物供应使用。要在抓好综合监管制度中继续加强药物使用的监管。

提高用药合理性的具体措施:①加强用药知识学习:心血管疾病治疗对用药的要求较高,所以要加强对药物使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增加对各种心血管疾病常用治疗药物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包括药理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等,另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用药上的不足,针对患者病情随时改变用药方案。②掌握药物配伍的禁忌:不同药物之间共同使用存在较多的配伍禁忌问题,如果出现药物配伍不合理的情况,不仅会影响药效,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对药理知识的学习,掌握常见的配伍禁忌问题,另外在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疾病特点用药。③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用药时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提高患者的认知。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数年龄较大,记忆力有所下降,所以在用药时会出现记错服药时间、剂量,甚至忘记用药等问题,所以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先评估患者的记忆力、精神状态、视力等情况,确定患者用药时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然后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曾国栋.关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分析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54-55.

[2]郑巧伟,赵培培,罗秦英,等.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责任药师在心血管内科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药业,2017,26(4):67-71.

[3]晏文宇,韩琼,冯婷婷,等.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8):82-83.

[4]黄冰雯.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其合理用药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6,13(2):317-319.

[5]苏镇培.老年高血压的诊治———评2011中国美国欧洲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3):214-217.

[6]张春英.不同剂型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7):133-135.

标签:;  ;  ;  

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和合理用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