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

浅析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

大连海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之一,而质量管理又是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本文从图纸会审、隐蔽工程验收、建筑材料检验、施工现场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阐述如何加强和完善建设单位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施工管理;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施工管理是一门包含生产、计划、技术、经济等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学科。从项目立项到“三通一平”到最后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整个过程中,建设单位始终围绕施工现场进行技术、生产等工作管理,协助施工单位发挥施工力量,保持各方面协调,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建设单位施工管理,包括对工程技术、合同、质量、工期、安全等各方面的管理。实践证明,抓好施工管理,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投资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关键与核心。建筑产品质量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绝不允许出现次品、“豆腐渣”工程。工程质量必须自始至终严抓不懈,不能等出现了质量问题再去处理,再去总结经验教训。

工程质量是由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共同组成的,要抓好工程质量,就必须对工程设计、施工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加以控制,消除隐患于未然。为此,首先要将设计做的具体、细致、要求明确。对初步设计方案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讨论,必要时要与使用部门交流,听取合理建议。图纸设计出来后,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审阅,弄懂、弄通图纸。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纠正错漏之处。依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技术力量、施工规范及该工程具体情况,制定质量检查计划,列出质量检查的重点内容、重点部位。同时,施工管理人员应熟悉质量检查规范、标准,凡事想在前面,责任定在前头,对原则问题决不能手下留情或搞“下不为例”,对不符合质量要求需要返工的一律返工。施工单位负责现场管理的人员,有可能当局者迷,或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放松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作为建设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应在旁经常提醒、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发现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尽快处理。要搞好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图纸会审

设计单位设计的图纸有时出现一些错漏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设计的先进和保守,也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这些问题如果不在开工前解决,会给施工增添许多麻烦,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建设单位要充分把好图纸会审这一关。一方面,要对设计方案的以下三个重要内容进行审定:第一,建设可行性审定。设计方案是否符合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解决使用功能上的合理要求;建筑面积能满足一个时期的需要,并能承受一定时期的发展需求。第二,工艺流程审定。建筑物内部组合和布局应合理、方便,有利于单位的各项业务操作和活动开展。第三,平面布局和立体造型审定。建筑物体量、高度、密度、造型应与邻近的建筑物和自然环境协调,在平面和空间的组合上取得较好的相应关系。另一方面,建设单位要提出技术要求、施工时应注意事项和修改错漏的必经程序。建设单位施工管理员拿到图纸后,要认真细致审读,找出问题并做好记录,到图纸会审时,会同各方进行修改和补充,务使各方弄清、弄懂图纸内容和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加快进度和减少投资。

二、确保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半成品质量好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必须始终严格检查,如施工单位所购进的材料是否合格,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等。钢筋、水泥不仅要检查出厂证明,还要看实物;钢筋、混凝土构件要送试验室进行检验;对砂石的含水量、含泥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等都要严格把关,避免使用不合格、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做出不合格产品。

三、严格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关系重大,如有差错势必带来严重后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还是工程竣工验收和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造价的准确性。因此,必须严格验收,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和签证工作,以免事后各执己见,无法给竣工结算提供正确依据,出了结构问题的质量事故也难查原因。比如,基础工程验槽,必须检验基槽土质和基槽深度、宽度,一定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做好记录,经有关部门人员签证认可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工程钢筋隐蔽前验收,必须对照设计图纸详细检查,钢材要抽样做强度试验,不符合强度要求的不准使用,同时,要核对钢筋的品种、数量、规格、间距、下料长度及钢筋安放位置等,捣混凝土时,还要检查已布好的钢筋是否走位,如有变位,应随时矫正等等。

四、强化现场施工阶段质量监督控制

现场施工质量监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1、旁站监督控制。即在施工过程中于现场观察、监督、检查其施工过程,及时发现质量事故的苗头、影响质量因素的发展变化、潜在的质量隐患及其他的质量问题等,以便及时进行控制。2、测量控制。施工前监理人员应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者不得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也应随时注意控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中间验收时,对于在施工中的工程体几何尺寸等不合要求者,应指令施工单位处理。3、试验控制。试验数据是监理工程师判断和确认各种材料及工程部位内在品质的主要依据,每道工序中诸如材料性能、拌料配合比、成品的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及打桩的承载能力等,常需通过试验手段取得试验数据来判断质量情况。4、指令文件控制。指令文件是表达监理对施工承包单位提示和要求的书面文件,用以向施工单位指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请施工单位注意,以及向施工单位提出要求或指示其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等。5、利用支付手段控制。施工单位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又不按监理工程师指示承担处理质量缺陷的责任,监理工程师有权采取拒绝开具支付证书的手段,停止对施工单位支付部分或全部工程款。

五、把好竣工验收关

工程竣工验收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它是建设投资转入产品使用的标志,是一项全面考核成果的重要工作,是对产品是否合格,能否投入使用和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评定,同时,对总结建设经验也非常重要。工程竣工验收一般分两步,第一步是初步验收,第二步是正式验收。初步验收一般安排在正式验收之前一个星期左右,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对整个工程逐项进行仔细检查,按照图纸和承包合同要求,将遗留工程及不符合规范要求、需要返工修理的部位全部做好记录,列入收尾工程计划,责成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正式验收,由建设单位领导主持,施工单位负责人、双方施工员、设计单位、质监部门等相关部门参加,开好工程验收总结会,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进行全面评定,需要继续修理完善的,限期由施工单位组织力量完成,以便尽快将建筑移交给建设单位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向敬刘兆新浅谈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及方法《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年1期

[2].张晓平周涛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山西建筑》2004年2期

标签:;  ;  ;  

浅析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