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与曲式结构论文-杜建明

主题与曲式结构论文-杜建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题与曲式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少数民族,教育平等权

主题与曲式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杜建明[1](2018)在《论民族互嵌式结构中少数民族教育平等权的主题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优惠和帮扶为手段、以实质平等为价值取向的民族教育发展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教育平等权的实现。而新时期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形成,不仅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实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也促使我国民族教育发展方略在价值取向、方法论和具体权利配置上呈现或应当呈现鲜明的主题转向。(本文来源于《人权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王长春,刘欢欢,林志淼[2](2017)在《主题式结构化体验学习培训模式实践探究——以河北师范大学初中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主题式结构化体验学习培训模式是以成人学习与教师改变理论为指导,从课程设计、任务与问题的选择、教师学习不同层次对培训方案进行结构化设计,具有目标清晰、针对性强的特征,能够大大提高教师培训的时效性。该模式包括:确定培训主题、制订培训课程方案、创建学员参与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培训后期的跟踪指导。最后通过对该模式进行反思,提出在实施该过程中,要科学合理选择主题、全程监控实施质量、准确把控教师情绪。(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期刊2017年11期)

贾佳[3](2016)在《黄金分割比例在曲式结构中的体现——以巴托克《小宇宙》第141首《主题与倒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金分割比例",最初起源于几何学研究范畴,如今在建筑美学、形式美学、科学美学、艺术绘画等多个领域均有所体现,音乐学科自然也不例外。本文从音乐审美入手,结合巴托克《小宇宙》第141首《主题与倒影》,详细阐述了黄金分割比例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以及黄金分割比例对音乐作品结构的支撑作用。(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6年09期)

郭新[4](2014)在《调性布局比主题材料安排更重要——西方巴洛克中期至古典中期奏鸣曲式结构思维的传承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奏鸣曲式是古典时期最重要的曲式结构类型,它的形成与18世纪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确立以及欧洲社会变革与整体音乐风格的改变关系紧密。本文针对当前曲式课程教学中,学生对巴洛克中期至古典中期的器乐体裁及其曲式类型发展了解不够导致分析中产生的疑惑,通过实际作品的分析,梳理和阐述奏鸣曲式成型过程中,与古二部曲式、古奏鸣曲式及前奏曲与赋格所用部分曲式、有奏鸣原则的再现单二、单叁部曲式在调性布局与主题材料安排方面的传承关系,并提供这几种相关曲式的区分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张彩云[5](2014)在《约翰·威廉姆斯电影主题音乐曲式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是当代着名的电影配乐大师,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电影主题音乐作品,如《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星球大战》主题音乐、《哈利波特》主题音乐等。本文中,笔者将从威廉姆斯电影主题音乐的概述谈起,以曲式结构为切入点对威廉姆斯电影主题音乐进行技术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电影音乐创作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舞台》期刊2014年01期)

李英珍[6](2012)在《济源《王屋琴书》的主题变奏与曲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全球化所形成的文化相对主义效应激发了世界各民族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主挖掘,而我国作为一个处在重要的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更加强调了民族文化的复兴。河南济源作为中华传统文明的发祥地,以其历史悠久、文化韵味厚重的(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2年17期)

周娜,李建英[7](2012)在《冷战期间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音乐形式与结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奥运会主题曲是奥运会的文化艺术标志和组成部分之一,以冷战期间的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为研究对象,运用音乐分析法分析研究了主题曲的结构与形式变化。研究认为,冷战的爆发没有阻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已从合唱形式的《奥林匹克赞歌》慢慢发展为音乐特色相对鲜明,具有主办国民族性的独唱或对唱形式的典型主题曲,越来越凸显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文化,对于人类的和平友谊、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贺翔[8](2012)在《独特、严谨——浅析《山祭》主题及《赋格Ⅱ》曲式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作曲家,莫尔吉胡根据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使之都具有鲜明地蒙古族音乐风格特点。在其钢琴独奏曲集《山祭》中,作品《山祭》独特的主题旋律特点及《赋格Ⅱ》严谨的曲式结构,充分体现出莫尔吉胡对民族音乐创作的独到建树,使音乐的民族化更加世界化。(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理论版)》期刊2012年03期)

贾茜[9](2011)在《大型原创歌剧《木雕的传说》的主题贯穿与曲式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木雕的传说》是一部大型的原创民族歌剧,它是根据蒙古族民间传说为题材,同时运用了西方歌剧的作曲技法而创作,以蒙古族音乐特有的曲调发展主题,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专业化的道路。这部歌剧融合了多种作曲技法,鲜明的主题、深厚的文化,拥有着庞大而又复杂的结构,这使得它值得研究的方面众多。本文主要研究这部歌剧的主题是如何贯穿和发展的,这些主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主题是如何配合情节发展而变化的,歌剧的曲式结构的特点及其与剧情之间的关系等。本文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研究这部歌剧的主题贯穿。通过对音乐的旋律形态分析、材料的发展变化和音乐情绪的不同来研究歌剧《木雕的传说》的各个人物主题的贯穿方式,以及这些主题之间的关系。作曲家将优美的蒙古族音乐元素作为主题之魂,通过节奏、调性、速度、织体、节拍的变化和加入装饰音等方式刻画了娜拉、巴特尔、公主、牧民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木雕的传说》的最重要的主题——爱情主题——是作曲家用蒙古族民歌《天鹅》的开头旋律发展而来的,这个优美、温暖而又抒情的主题奠定了全曲的基调。本文主要研究各个主题是如何巧妙地运用到不同场景和情节发展当中,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而各个主题之间的联系可谓是千丝万缕,比如群众主题与巴特尔的主题是由同一动机发展而来等等,这使得这部庞大的歌剧和谐而又统一。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这部歌剧的曲式结构作深入研究。这部歌剧由叁幕五场构成,包含叁十多段音乐与唱段,如何将这么庞大的音乐唱段组织起来是对作曲家的一个巨大考验也是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的。作曲家对这部歌剧的曲式结构安排是十分精巧的,总体结构体现了叁部性和变奏性,其中也包括段落内部的叁部性、跨段落的叁部性等等,这些曲式结构的特点都是复杂而有逻辑性的,并且也是适应剧情发展需要的。《木雕的传说》在研究歌剧的民族化方面做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尝试,也为民族歌剧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作曲家无论从作曲技术的构思运用,还是整体风格的设计和把握上,都十分好的融合了蒙古民族音乐,无不展现了蒙古民族悠久的草原文化、音乐及其精髓。(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1-04-20)

冉才[10](2009)在《一元主题与曲式交混——《塔索》的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塔索》以单主题自由变奏为基础,体现出哀诉与凯旋的"虚、实"二元性构思,并结合叁部性的调性布局和回旋性的旋律布局,同时体现出"单章——套曲化"的结构特点。这种集多种曲式原则相结合的结构类型,是一种常见的曲式交混现象,本文旨在分析这一结构现象。(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09年11期)

主题与曲式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题式结构化体验学习培训模式是以成人学习与教师改变理论为指导,从课程设计、任务与问题的选择、教师学习不同层次对培训方案进行结构化设计,具有目标清晰、针对性强的特征,能够大大提高教师培训的时效性。该模式包括:确定培训主题、制订培训课程方案、创建学员参与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培训后期的跟踪指导。最后通过对该模式进行反思,提出在实施该过程中,要科学合理选择主题、全程监控实施质量、准确把控教师情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题与曲式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杜建明.论民族互嵌式结构中少数民族教育平等权的主题转向[J].人权研究.2018

[2].王长春,刘欢欢,林志淼.主题式结构化体验学习培训模式实践探究——以河北师范大学初中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训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

[3].贾佳.黄金分割比例在曲式结构中的体现——以巴托克《小宇宙》第141首《主题与倒影》为例[J].黄河之声.2016

[4].郭新.调性布局比主题材料安排更重要——西方巴洛克中期至古典中期奏鸣曲式结构思维的传承关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4

[5].张彩云.约翰·威廉姆斯电影主题音乐曲式结构分析[J].大舞台.2014

[6].李英珍.济源《王屋琴书》的主题变奏与曲体结构[J].芒种.2012

[7].周娜,李建英.冷战期间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音乐形式与结构变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

[8].贺翔.独特、严谨——浅析《山祭》主题及《赋格Ⅱ》曲式结构[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

[9].贾茜.大型原创歌剧《木雕的传说》的主题贯穿与曲式结构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

[10].冉才.一元主题与曲式交混——《塔索》的结构分析[J].北方音乐.2009

标签:;  ;  ;  ;  

主题与曲式结构论文-杜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