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珠蛋白论文-方栋,赖永榕,刘容容,盘玲媛,杨阳

细胞珠蛋白论文-方栋,赖永榕,刘容容,盘玲媛,杨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珠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沙利度胺,人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羟基脲

细胞珠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方栋,赖永榕,刘容容,盘玲媛,杨阳[1](2019)在《沙利度胺对人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沙利度胺对人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一步液体培养法培养人红系细胞,以不同浓度沙利度胺(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300μmol/L)、100μmol/L羟基脲(阳性对照)分别作用于人红系细胞24 h、48 h、72 h、96 h,并设无任何干预的人红系细胞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γ珠蛋白基因及转录因子BCL11A、KLF1、KLF2、GATA1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γ珠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作用于人红系细胞72 h后,100μmol/L、200μmol/L、300μmol/L沙利度胺组γ珠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200μmol/L、300μmol/L沙利度胺组及阳性对照组γ珠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0μmol/L沙利度胺组BCL11A、KLF1基因表达明显下降,阳性对照组BCL11A基因表达下降,KLF2基因表达升高(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诱导体外人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增加γ珠蛋白的生成,BCL11A、KLF1的下调可能是沙利度胺诱导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方栋[2](2019)在《沙利度胺对体外培养的人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沙利度胺对体外定向分化培养的正常人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的诱导作用及调控机制,以进一步了解沙利度胺对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的相关作用。方法:1.采集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的正常人骨髓液10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后,再经磁珠分选CD34+造血干祖细胞,接种于本实验室已建立的二阶段体外液体红系定向分化培养体系,促进CD34+造血干祖细胞定向向成熟红细胞方向分化。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基本状态。用Giemsa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诱导分化期间用流式细胞仪定期检测红细胞分化特异性标志物CD235a和CD71的表达情况,以此来确定红系细胞体外培养的顺利进行。2.将终浓度设为50?mol/L、100?mol/L、200?mol/L、300?mol/L的沙利度胺(Thd)为实验组,0?mol/L为阴性对照组(NC),100?mol/L的羟基脲(HU)为阳性对照组,分别以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红系细胞24h、48h、72h、96h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时间作用条件下红系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检测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以上两步筛选出对红系细胞最佳的药物作用浓度及时间。根据上述结果选取最佳药物作用浓度及时间后,再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检测γ-珠蛋白基因及转录因子BCL11A、KLF1、KLF2、GATA1、SOX6、TAL1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ing检测γ珠蛋白的生成量。结果:1.红系细胞体外培养与定向分化在体外诱导正常人红系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通过磁珠分选获得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使用流式检测其纯度可达98%以上。在接种于红系培养体系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观察到较多的具有红系分化特征的橘黄色的集落形成。通过Giemsa染色镜下观察,从细胞形态学的角度也证实了CD34+造血干祖细胞逐渐由原始红细胞向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分化。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红系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CD235a与CD71双阳性表达最高可达80%以上。2.CCK-8检测沙利度胺和羟基脲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各药物作用的浓度和时间对红系细胞存活率存在交互作用(F=10.725,P=0.000),其时间(F=92.092,P=0.000),浓度(F=309.847,P=0.000)随着沙利度胺作用细胞时间的延长,红系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在羟基脲的作用下红系细胞的存活率下降更加明显。3.沙利度胺和羟基脲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的筛选通过筛选沙利度胺和羟基脲的最佳药物作用时间和浓度,结果显示γ-珠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受时间和浓度的双重影响,在不同时间(F=15.087,P=0.000)和不同浓度(F=7.035,P=0.003)的影响下,通过多重比较,γ-珠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5.906,P=0.000)。其中以72h后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升高明显,其中各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F=63.76,P=0.000),其中沙利度胺100?mol/L(P=0.001)、200?mol/L(P=0.002)、300?mol/L(P=0.004),羟基脲100?mol/L(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沙利度胺和羟基脲作用红系细胞72h后γ珠蛋白基因和蛋白结果再次作用红系细胞72h后,各个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F=73.670,P=0.000),其中100?mol/L、200?mol/L、300?mol/L浓度的沙利度胺诱导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mRNA均出现了增高,分别为(P=0.000、P=0.000、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羟基脲组增高明显(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珠蛋白的生成量,以200?mol/L的沙利度胺和羟基脲的作用最明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F=8.559,P=0.001),其中200?mol/L的沙利度胺组(P=0.004),羟基脲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沙利度胺与羟基脲对转录因子BCL11A、KLF1、KLF2、GATA1、SOX6、TAL1、GATA1基因的影响终浓度为200?mol/L的沙利度胺和100?mol/L的羟基脲诱导红系细胞72小时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BCL11A均出现了下调,(F=6.278,P=0.034),其中沙利度胺组(P=0.014),羟基脲组(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KLF1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F=5.278,P=0.048),其中沙利度胺组(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KLF2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F=9.767,P=0.013),沙利度胺组(P=0.550),其中羟基脲组(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SOX6(F=0.446,P=0.66),沙利度胺组(P=0.954),羟基脲组(P=0.430)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TAL1(F=0.26,P=0.779),沙利度胺组(P=0.541),羟基脲组(P=0.962)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GATA1(F=0.325,P=0.375),沙利度胺组(P=0.409),羟基脲组(P=0.801)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可诱导体外培养的人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升高和γ-珠蛋白生成量增加,与羟基脲诱导γ-珠蛋白基因升高的效应类似。2.转录因子BCL11A、KLF1的下调可能是沙利度胺诱导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黄映红,林涛,陈卓瑶[3](2019)在《儿童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状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输血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比浊法,对45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3~+CD4~+,CD3~+CD8~+和CD4~+/CD8~+)、B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NK细胞(CD16~+CD56~+)和血清Ig(IgG,IgA和IgM)水平进行检测,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较,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CD3~+T细胞比例[(60.49±9.23)%vs (68.41±6.31)%,t=2.46,P=0.005],CD4~+T细胞比例[(31.19±5.02)%vs (43.23±4.52)%,t=3.31,P=0.002],CD4~+/CD8~+比值[(1.19±0.31)%vs (1.73±0.27)%,t=3.78,P=0.001]、NK细胞[(9.27±2.24)%vs (18.04±5.07)%,t=3.92,P=0.001]比例明显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CD8~+T细胞比例[(29.11±4.03)%vs (24.49±5.13)%,t=1.89,P=0.04]和CD3~-CD19~+B细胞比例[(26.13±2.99)%vs (12.53±3.11)%,t=4.45,P=0.001]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与健康组相比较,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血清IgG (13.27±2.31 g/L vs 11.41±1.81 g/L,t=2.93,P=0.011),IgA(1.99±0.43 g/L vs 1.19±0.19 g/L,t=2.69,P=0.043)和IgM(1.91±0.45 g/L vs 1.49±0.27 g/L,t=2.81,P=0.02)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体内存在着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状态的测定,对监测患儿输血治疗过程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牛伟,郝景锋,王建国,史晓霞,李心慰[4](2018)在《非酯化脂肪酸与β-羟丁酸对体外培养牛肝细胞的结合珠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肝脏脂肪代谢产物非酯化脂肪酸(NEFA)及β-羟丁酸(BHBA)在奶牛酮病发生过程中变化,试验采用ELISA方法,应用NEFA和BHBA在体外处理犊牛肝细胞,研究不同浓度的刺激因子对急性期反应蛋白结合珠蛋白(HP)以及淀粉样蛋白-A(SAA)浓度变化的作用。结果:在体外培养牛肝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EFA,对急性期反应蛋白HP、SAA具有正调控作用,低浓度(0.6 mmol/L)、中浓度(1.2 mmol/L)的NEFA对HP、SAA浓度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中、低浓度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高浓度(2.4 mmol/L)的NEFA调控作用不明显;在体外培养牛肝细胞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HBA,对急性期反应蛋白HP、SAA具有负调控作用(下调作用),在中等浓度(1.2mmol/L)时BHBA对HP、SAA浓度降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中、低浓度组间对HP影响差异不显着,对SAA影响差异显着(P<0.05),对照组(0 mmol/L)与高浓度(2.4 mmol/L)时的调控作用不明显。说明NEFA是促进脂肪肝和酮病状态下急性期反应蛋白(包括HP和SAA)产生增加的主导因素,BHBA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总体上无法扭转NEFA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8年09期)

盘玲媛[5](2018)在《羟基脲通过P38MAPK信号诱导K562细胞γ-珠蛋白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羟基脲诱导K562细胞γ-珠蛋白表达过程中P38MAPK信号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为明确羟基脲诱导γ-珠蛋白表达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将终浓度设为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的羟基脲分别作用于K562细胞,选取4个不同观察时间点(24h、48h、72h、96h)进行检查。RT-PCR检测不同浓度羟基脲作用不同时间后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羟基脲作用不同时间后K562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羟基脲作用后K562细胞凋亡率,筛选出羟基脲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并以该条件评估羟基脲作用后BCL11A等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差异性。随后设立羟基脲实验组、羟基脲+SB203580实验组、等体积SB203580抑制剂组和PBS阴性对照组,采用RT-PCR进一步检测γ-珠蛋白基因、P38MAPK以及相关转录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γ-珠蛋白、P38MAPK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筛选羟基脲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时间作用下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387,P=0.000;F=823.875,P=0.000),且浓度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303.642,P=0.000),其中羟基脲300μM浓度作用72h对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最强,其次为400μM浓度作用96h。2、CCK-8检测羟基脲对K56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K562细胞存活率同时受时间(F=464.901,P=0.000)和浓度(F=196.683,P=0.000)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1.779,P=0.001),随着羟基脲浓度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K562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相同浓度不同时间点之间以及相同时间不同浓度之间两两比较细胞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3、流式细胞仪检测羟基脲对K56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间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以及总凋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802,P=0.039,F=6.298,P=0.043,F=7.709,P=0.004)。羟基脲作用7h后,K562细胞凋亡率存在一定浓度依赖性,浓度越大,细胞凋亡率越大。4、羟基脲作用K562细胞后相关转录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羟基脲作用后BCL11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是对照组的0.21倍(P=0.000),而转录因子GATA1、TAL1、SOX6和KLF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0.115,P=0.590,P=0.447)。5、羟基脲实验组、羟基脲+SB203580实验组等不同处理组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各组间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羟基脲组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量较其他各组均显着增高(P=0.000),分别是对照组、羟基脲+SB203580组和SB203580组的5.75倍、3.48倍和8.21倍,而羟基脲+SB203580组和SB203580组较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2,P=0.324)。6、羟基脲实验组、羟基脲+SB203580实验组等不同处理组K562细胞γ-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各组间γ-珠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羟基脲组γ-珠蛋白表达量较其他各组均明显增高,分别是对照组、羟基脲+SB203580组和SB203580组的1.42倍(P=0.004)、2.06倍(P=0.000)和1.74倍(P=0.000),而SB203580组与对照组和羟基脲+SB20358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P=0.260)。7、羟基脲实验组、羟基脲+SB203580实验组等不同处理组K562细胞P38MAPK基因mRNA表达水平,RT-PCR结果显示,各组中P38MAPK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8、羟基脲实验组、羟基脲+SB203580实验组等不同处理组K562细胞总P38MAPK蛋白及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组细胞P38MAPK总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各组间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羟基脲组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均明显升高(P=0.000),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羟基脲实验组、羟基脲+SB203580实验组等不同处理组K562细胞各转录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组BCL11A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羟基脲组BCL11A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00),分别是对照组、羟基脲+SB203580组和SB203580组的0.38倍、0.31倍和0.28倍,羟基脲+SB203580和SB2035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而不同处理组KLF1、GATA1、SOX6和TAL1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9,P=0.126,P=0.981,P=0.476)。结论:1、本研究表明羟基脲可通过抑制BCL11A基因表达诱导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2、本研究显示羟基脲通过增强P38MAPK磷酸化水平激活P38MAPK信号诱导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mRNA和γ-珠蛋白表达;3、本研究证实羟基脲可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抑制BCL11A基因表达进而诱导γ-珠蛋白表达。(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盘玲媛,赖永榕,刘容容,方栋[6](2018)在《MicroRNA-451和microRNA-503对羟基脲诱导的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羟基脲对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中可能涉及的microRNA(miR)调控作用,以探讨药物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新思路。方法:用不同浓度(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300μmol/L、400μmol/L)的羟基脲作用于K562细胞24h、48h、72h、96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γ珠蛋白及相关miR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结果: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显著增高(P<0.05),miR-451a和miR-503-3p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羟基脲能够诱导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高表达,其对γ珠蛋白基因的诱导作用可能通过促进miR-451a和miR-503-3p的表达来进行调控。(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陈天晶,张沫,张丹,刘育杰,李智立[7](2017)在《疾病特异性的触珠蛋白β链糖基化作为区分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良性疾病的特异性标志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触珠蛋白β链糖基化与疾病状态的关系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触珠蛋白在抗炎和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糖基化的变化与多种疾病有关。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血清免疫炎症相关复合物(IIRPCs)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1],通过变性凝胶(SDS)分离可以得到疾病特异性的触珠蛋白β链。本研究利用石墨相氮化碳法[2]特异性的富集分离触珠蛋白β链的唾液酸化糖肽,利用MALDI-FTICR质谱技术鉴定糖肽。基于此方法,对300例非小细胞肺癌样本与300例肺良性疾病样本的疾病特异性的触珠蛋白β链(DSHp-β)进行糖基化分析。共检测到21种糖肽(图1),统计分析发现唾液酸化聚糖与岩藻糖化修饰在肺良性患者中与年龄密切相关,且肺良性疾病患者的唾液酸化聚糖表达水平比非小细胞肺癌显着提高。G2S/G2S2和G2G4S/G2G4S3的组合可很好的区分肺良性患者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诊断精度为0.833,灵敏度为69.1%,特异度为90.6%。(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4:质谱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期刊2017-12-09)

王亚东[8](2016)在《组蛋白H4K20多甲基化调控ε-珠蛋白表达及H3S10磷酸化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表观遗传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观遗传学是指不改变DNA序列而引起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的可遗传修饰,与贫血症、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本论文将着重从组蛋白H4K20多甲基化修饰调控ε-珠蛋白基因的表达和组蛋白H3S10磷酸化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这两部分来阐述表观遗传的作用。人β-珠蛋白基因家族蛋白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或表达缺损所引起的贫血(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β-地中海贫血症)是常见单基因血液遗传病,大大降低了血红蛋白携带氧气能力,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因此解析β-珠蛋白基因家族的发育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其中,激活沉默表达的珠蛋白来替代功能缺失或受损的珠蛋白是治疗的一种策略。与胎儿期γ-珠蛋白一样,胚胎期ε-珠蛋白也可用来重激活表达,替代缺损的β-珠蛋白行使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关于ε-珠蛋白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 H4K20多甲基化调控ε-珠蛋白表达的机理,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β-地中海贫血症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潜在的治疗靶点。人ε-珠蛋白主要限制于胚胎期表达,之后沉默表达,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先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H4K20me3标记富集于ε-珠蛋白启动子上,结合先前报道H4K20多甲基转移酶SUV4-20h1协同PRMT5抑制γ-珠蛋白表达,我们推测H4K20me3可能对ε-珠蛋白表达具有调控作用。敲减H4K20多甲基转移酶SUV4-20h家族蛋白表达,Q-RT-PCR与Western blot均检测到ε-珠蛋白重新被激活表达。其中,体内外实验均证实敲减SUV4-20h1基因表达水平可以显着地激活ε-珠蛋白基因的表达,证实SUV4-20h1协同DNA甲基转移酶DNMT3A共同介导ε-珠蛋白的沉默表达。H4K20多甲基化标记与H3K9多甲基化标记在ε-珠蛋白启动子上互动(cross-talk),介导SUV4-20h2与异染色质蛋白HP1γ蛋白协同调控ε-珠蛋白的表达。因此,上述研究阐明了 H4K20多甲基化修饰在ε-珠蛋白发育调控中的作用,鉴定了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UV4-20h家族可以协同DNA甲基转移酶和异染色质蛋白HP1γ共同沉默ε-珠蛋白基因的表达。肺癌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对于其发生发展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基因组不稳定是癌症重要特征,可以介导癌细胞异常增殖、逃逸细胞周期监控以及恶性转化,其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AURKB对基因组的稳定和保真性具有重要作用。AURKB被发现在肺癌中高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但其生物学功能目前机制尚不清楚。本论文第二部分阐述了蛋白激酶AURKB介导其组蛋白底物H3S10ph标记对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同时初步筛选新的AURKB小分子抑制剂,在体内外具有较好的抑制肺癌生长效果的候选抑制剂药物分子。蛋白激酶AURKB是细胞周期重要调控蛋白,敲减AURKB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研究发现AURKB可以影响细胞周期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抑制AURKB的表达水平降低组蛋白H3S10ph标记修饰,进而抑制细胞周期调节因子E2F2的表达,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此外,我们还筛选全新结构的AURKB小分子抑制剂TZ47,体内外实验均证实TZ47能特异抑制AURKB激酶活性并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因此,上述研究阐明了 AURKB调控肺癌的表观遗传机制,并鉴定了新的AURKB小分子抑制剂,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并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潜在的候选抑制剂药物分子。(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9-01)

查斯图,张帅洋,刘颖,冯平,李云章[9](2016)在《产褥期子宫炎对奶牛抗氧化能力、部分细胞因子、结合珠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检测顺产后患产褥期子宫炎奶牛抗氧化能力、细胞因子变化和结合珠蛋白变化情况,为后期产褥期子宫炎治疗保健研究提供参考。选用20头产后健康荷斯坦奶牛为对照组(N组),产褥期子宫炎5例(PM),产后前10d检测体温;分别在产后3、7、14、21d经颈静脉采血,用试剂盒检测抗氧化能力、部分细胞因子和结合珠蛋白。结果显示:PM组体温在4~10d之间高于N组,其中第5、8天差异显着;PM组CAT、T-AOC、GSH-Px分别在3、7、7d显着高于N组,2组SOD、MDA差异不显着;N组IL-6、TNF-α分别在21、14d显着高于PM组。结果表明:产褥期子宫炎奶牛CAT、T-AOC、GSH-Px等抗氧化指标升高,细胞因子IL-6、TNF-α降低,进行药物对奶牛产褥期子宫炎的治疗保健效果评价试验时可参考上述变化显着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李昕[10](2016)在《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细胞珠蛋白相互作用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珠蛋白(CYGB)是日本科学家在十几年前对纤维化的肝脏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时首次发现的一种球蛋白,最早被命名为星状激活蛋白(Stellate Activating Protein)。与其他球蛋白家族成员一样,CYGB具有与呼吸和压力相关的一些活性。CYGB参与氧的贮存、运输和传感,具有末端氧化酶和一氧化氮双加氧酶活性,还具有清除活性氧(ROS)的功能。据报道,CYGB还具有良好的细胞保护作用,它可以保护细胞使其免遭ROS/RNS的损伤,在低氧和氧化应激的不良环境中有效地保护细胞,抑制DNA损伤。CYGB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如肝脏、肾脏、胰腺等组织器官的纤维化,青光眼,胃管反流以及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肿瘤相关的CYGB研究成为又一研究热点,CYGB很可能像E-钙黏蛋白一样具有两面性,在一些癌症中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在一些癌症中又具有原癌基因的特性。CYGB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重组人源细胞珠蛋白可以有效逆转大鼠肝纤维化和动脉粥样硬化,CYGB与癌症的关联性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是CYGB的作用靶点还未知,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参与的信号分子通路都不甚明了。因此,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Mate & PlateTM Library-Universal Human (Normalized)人源标准化cDNA文库,寻找与CYGB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YGB的功能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出17个与CYGB相互作用的蛋白,环指蛋白2(RNF2)是其中之一。我们通过酵母回复性杂交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验证CYGB与RNF2之间的相互作用。环指蛋白2(RNF2)属于多梳家族,是多梳抑制复合物1(PRC1)中的一员。RNF2可以介导组蛋白H2A的泛素化,因此RNF2在多梳结构介导的基因抑制中发挥重要作用。RNF2作为PRC1家族的一员,在胃癌、结肠癌、淋巴癌等多种癌症中高表达。RNF2具有原癌基因的活性,敲除RNF2的HeLa细胞形态会发生改变,细胞增殖也会受到抑制。RNF2是一种E3连接酶,与P53具有直接的相互作用,在人结肠癌HCT1 16细胞系中它可以以p53为靶点通过蛋白酶体途径,促进p53的降解,从而影响P53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以调节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据此,我们推测CYGB与RNF2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本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CYGB酵母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自毒性、自激活检测;第二章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在Mate & PlateTM Library-Universal Human (Normalized)人源标准化cDNA文库中筛选细胞珠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第叁章是通过酵母回复性杂交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CYGB与RNF2的相互作用;第四章过表达CYGB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RNF2及其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变化的检测。第一章,以pET28a-CYGB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CYGB编码序列,将其酶切后连接至pGBKT7酵母表达质粒,酶切、PCR与测序鉴定其阳性克隆;随后将重组质粒pGBKT7-CYGB转化入Y2H Gold酵母菌株,通过Western-blot检测BD-CYGB-MYC融合蛋白在Y2H Gold酵母菌株中的表达;分别将pGBKT7-CYGB质粒和pGBKT7质粒小规模转化入酵母感受态细胞,转化产物分别涂布于SD/-Trp平板,以检测诱饵蛋白是否会对Y2H Gold酵母菌株产生自毒性;同时将pGBKT7-CYGB转化产物涂布于SD/-Trp/X-α-Gal和SD/-Trp/X-α-Gal/AbA平板,以检测诱饵蛋白是否会自激活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将CYGB基因克隆到了pGBKT7酵母表达质粒,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pGBKT7-CYGB重组表达载体:用抗MYC抗体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blot鉴定,转化空载体pGBKT7的Y2H Gold酵母菌株表达大小为20kDa左右的BD-MYC载体蛋白,转化重组质粒pGBKT7-CYGB的Y2H Gold酵母菌株表达的蛋白分子量大小为42kDa左右,CYGB的理论分子量为21kDa左右,与对照相比,符合预期。说明pGBKT7-CYGB重组质粒在Y2H Gold酵母菌株中成功表达BD-CYGB-MYC融合蛋白;在SD/-Trp平板上,酵母转化子Y2HGold-pGBKT7-CYGB和Y2H Gold-pGBKT7生长速度和菌落大小及数目基本没有差别,证明CYGB诱饵蛋白对Y2H Gold酵母细胞无毒性作用;在SD/-Trp/X-α-Gal平板上含诱饵质粒的酵母菌落未变蓝,SD/-Trp/X-α-Q-Gal/AbA平板上无菌落长出,证明该诱饵质粒无自激活活性。实验结果表明,pGBKT7-CYGB酵母诱饵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可以用于文库筛选。第二章,首先进行阴阳性对照实验:阳性对照Y2HGold[pGBKT7-53]和Y187[pGADT7-T];阴性对照Y2HGold[pGBKT7-Lam]和Y187[pGADT7-T]。将杂交产物涂布于缺陷培养板,培养3天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和颜色变化;以pGBKT7-CYGB重组质粒为诱饵从Mate & PlateTM Library-Universal Human (Normalized)文库中筛选CYGB的相互作用蛋白。从第叁次SD/-Leu/-Trp/-His/-Ade-X-α-Gal/AbA(QDO/X/A)平板上筛选出的蓝色克隆中提取酵母表达质粒,PCR扩增文库质粒中插入的cDNA片段,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在NCBI中进行比对,对比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的杂交菌株能够在SD/-Leu/-Trp/-His/-Ade/X-α-Gal/AbA(QDO/X/A)筛选平板上生长,且菌落呈蓝色;阴性对照的杂交菌株无法在SD/-Leu/-Trp/-His/-Ade/X-α-Gal/AbA(QDO/X/A)筛选平板上生长。说明整个酵母双杂交系统正常,可以进行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实验;以pGBKT7-CYGB重组质粒为诱饵从Mate & PlateTM Library-Universal Human (Normalized)文库中筛选CYGB的相互作用蛋白,在严苛的QDO/X/A平板反复筛选叁次,最终得到32个蓝色的阳性克隆;PCR扩增文库质粒中插入的cDNA片段,PCR得到的插入片段大小均在1000bp-2500bp之间;进一步对阳性克隆质粒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鉴定,测序结果在NCBI中进行比对,初步得到了17个CYGB的相互作用基因。其中RNF2.SLC7A13.ATPlB1这叁个基因重复出现多次。RNF2基因一共重复出现11次,并且与癌症相关,所以我们以RNF2为目标蛋白进行进一步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验证和深入研究。RNF2是一种E3连接酶,它可以以p53为靶点,促进p53的降解,而p53的上调不会影响RNF2的表达水平。RNF2的E3连接酶活性依赖于另一种PRC1家族成员Bmil的存在。RNF2的敲除可以诱导细胞的凋亡,而这种诱导作用可以通过降低p53的表达水平而减弱。在胚胎细胞中降低RNF2的表达水平可以显着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在体外和肿瘤的异种移植物模型中,同时下调RNF2和p53将恢复肿瘤细胞的增殖水平。RNF2以p53为靶点在一些细胞系中发挥原癌基因的功能。第叁章,通过酵母回复性杂交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验证CYGB与RNF2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将下列两对载体(100ng)共转化入Y2H Gold酵母感受态中:实验组-pGBKT7-CYGB+pGADT7-RNF2,对照组-pGBKT7+pGADT7-RNF2;将转化产物分别涂布于SD/-Leu/-Trp/X-α-Gal和SD/-Leu/-Trp/-His/-Ade-X-α-Gal/AbA固体培养板,30℃倒置培养3天,观察转化后的Y2H Gold酵母菌株的生长和颜色变化情况,初步验证CYGB与RNF2的相互作用;以pET28a-CYGB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CYGB编码序列,将其酶切后连接至pCMV-MYC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酶切、PCR与测序鉴定其阳性克隆。免疫共沉淀实验:将实验组(pENTER-FLAG-HIS-RNF2+pCMV-MYC-CYGB),对照组(pENTER-FLAG-HIS-RNF2+pCMV-MYC)分别转染入HEK293T细胞。转染48h后,将细胞裂解液加入处理过的ANTI-MYC亲和琼脂糖胶中,振荡混匀,4℃缓慢旋转过夜,7500g离心lmin,弃上清。用预冷的洗涤液(Wash buffer)洗涤ANTI-MYC亲和琼脂糖胶4次,每次lml。加入40μ 1的2×SDS蛋白上样缓冲液,煮沸3min,离心后取上清进行蛋白电泳和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共转化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Y2H Gold酵母菌株均可在SD/-Leu/-Trp/X-α-Gal(DDO/X)培养板上生长,说明两对载体均成功转化入Y2H Gold酵母感受态中;在SD/-Leu/-Trp/X-α-Gal平板上实验组菌落为亮蓝色,对照组菌落为白色,在SD/-Leu/-Trp/-His/-Ade/X-α-Gal/AbA固体培养板只有实验组长出亮蓝色的菌落而对照组未长出菌落,说明实验组的CYGB和RNF2蛋白发生相互作用,激活了报告基因,提示在酵母中RNF2确实能与CYGB发生相互作用;将CYGB基因克隆到pCMV-MYC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pCMV-MYC-CYGB重组表达载体。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裂解液的Western-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只能检测到RNF2的表达,实验组可检测到RNF2和CYGB的表达,说明pENTER-FLAG-HIS-RNF2和pCMV-MYC-CYGB均可在HEK293T细胞中正常表达RNF2和CYGB。免疫共沉淀后洗脱液的Western-blot结果,转染入pENTER-FLAG-HIS-RNF2和pCMV-MYC空载体组没有检测到RNF2蛋白,转染入pENTER-FLAG-HIS-RNF2和pCMV-MYC-CYGB组可以检测到RNF2和CYGB,说明RNF2可以被CYGB共沉淀,说明RNF2和CYGB在HEK293T细胞中发生了相互作用。第四章,通过RT-qPCR检测在人结肠癌HCT116细胞CYGB高表达组和对照组中RNF2及其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实验结果显示,与HCT1 16细胞对照组相比,HCT1 16细胞CYGB高表达组的CYGB和RNF2基因的相对mRNA水平分别为2.1592±0.32988,6.2408±0.8230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过表达后CYGB和RNF2基因的相对mRNA水平升高;HCT116细胞CYGB高表达组的P53和P21基因的相对mRNA水平分别为0.4503±0.09536,0.4237±0.0798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过表达后P53和P21基因的相对mRNA水平降低。综合以上结果得出结论:1.成功构建了pGBKT7-CYGB重组表达载体,该重组质粒在Y2H Gold酵母菌株成功表达BD-CYGB-MYC融合蛋白,且CYGB诱饵蛋白对Y2H Gold酵母细胞无毒性作用、无自激活活性。实验结果表明,pGBKT7-CYGB酵母诱饵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可以用于文库筛选。2.以pGBKT7-CYGB重组质粒为诱饵从Mate & PlateTM Library-Universal Human (Normalized)文库中筛选CYGB的相互作用蛋白,最终得到32个蓝色的阳性克隆。阳性克隆质粒的PCR产物经测序鉴定、比对初步得到了17个细胞珠蛋白的相互作用基因。其中RNF2、SLC7A13、ATP1B1这叁个基因重复出现多次。RNF2基因一共重复出现11次,并且与癌症相关,是我们验证和深入研究的重点。3.经酵母回复性杂交实验证明在酵母中RNF2确实能与CYGB发生相互作用。经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RNF2和CYGB在HEK293T细胞中发生了相互作用。4.在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CYGB过表达可以提高RNF2的mRNA水平,降低P53和P21的mRNA水平。提示CYGB很可能正向调控RNF2,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细胞珠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对体外定向分化培养的正常人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的诱导作用及调控机制,以进一步了解沙利度胺对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的相关作用。方法:1.采集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的正常人骨髓液10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后,再经磁珠分选CD34+造血干祖细胞,接种于本实验室已建立的二阶段体外液体红系定向分化培养体系,促进CD34+造血干祖细胞定向向成熟红细胞方向分化。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基本状态。用Giemsa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诱导分化期间用流式细胞仪定期检测红细胞分化特异性标志物CD235a和CD71的表达情况,以此来确定红系细胞体外培养的顺利进行。2.将终浓度设为50?mol/L、100?mol/L、200?mol/L、300?mol/L的沙利度胺(Thd)为实验组,0?mol/L为阴性对照组(NC),100?mol/L的羟基脲(HU)为阳性对照组,分别以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红系细胞24h、48h、72h、96h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时间作用条件下红系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检测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以上两步筛选出对红系细胞最佳的药物作用浓度及时间。根据上述结果选取最佳药物作用浓度及时间后,再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检测γ-珠蛋白基因及转录因子BCL11A、KLF1、KLF2、GATA1、SOX6、TAL1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ing检测γ珠蛋白的生成量。结果:1.红系细胞体外培养与定向分化在体外诱导正常人红系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通过磁珠分选获得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使用流式检测其纯度可达98%以上。在接种于红系培养体系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观察到较多的具有红系分化特征的橘黄色的集落形成。通过Giemsa染色镜下观察,从细胞形态学的角度也证实了CD34+造血干祖细胞逐渐由原始红细胞向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分化。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红系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CD235a与CD71双阳性表达最高可达80%以上。2.CCK-8检测沙利度胺和羟基脲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各药物作用的浓度和时间对红系细胞存活率存在交互作用(F=10.725,P=0.000),其时间(F=92.092,P=0.000),浓度(F=309.847,P=0.000)随着沙利度胺作用细胞时间的延长,红系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在羟基脲的作用下红系细胞的存活率下降更加明显。3.沙利度胺和羟基脲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的筛选通过筛选沙利度胺和羟基脲的最佳药物作用时间和浓度,结果显示γ-珠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受时间和浓度的双重影响,在不同时间(F=15.087,P=0.000)和不同浓度(F=7.035,P=0.003)的影响下,通过多重比较,γ-珠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5.906,P=0.000)。其中以72h后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升高明显,其中各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F=63.76,P=0.000),其中沙利度胺100?mol/L(P=0.001)、200?mol/L(P=0.002)、300?mol/L(P=0.004),羟基脲100?mol/L(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沙利度胺和羟基脲作用红系细胞72h后γ珠蛋白基因和蛋白结果再次作用红系细胞72h后,各个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F=73.670,P=0.000),其中100?mol/L、200?mol/L、300?mol/L浓度的沙利度胺诱导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mRNA均出现了增高,分别为(P=0.000、P=0.000、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羟基脲组增高明显(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珠蛋白的生成量,以200?mol/L的沙利度胺和羟基脲的作用最明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F=8.559,P=0.001),其中200?mol/L的沙利度胺组(P=0.004),羟基脲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沙利度胺与羟基脲对转录因子BCL11A、KLF1、KLF2、GATA1、SOX6、TAL1、GATA1基因的影响终浓度为200?mol/L的沙利度胺和100?mol/L的羟基脲诱导红系细胞72小时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BCL11A均出现了下调,(F=6.278,P=0.034),其中沙利度胺组(P=0.014),羟基脲组(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KLF1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F=5.278,P=0.048),其中沙利度胺组(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KLF2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F=9.767,P=0.013),沙利度胺组(P=0.550),其中羟基脲组(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SOX6(F=0.446,P=0.66),沙利度胺组(P=0.954),羟基脲组(P=0.430)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TAL1(F=0.26,P=0.779),沙利度胺组(P=0.541),羟基脲组(P=0.962)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录因子GATA1(F=0.325,P=0.375),沙利度胺组(P=0.409),羟基脲组(P=0.801)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可诱导体外培养的人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升高和γ-珠蛋白生成量增加,与羟基脲诱导γ-珠蛋白基因升高的效应类似。2.转录因子BCL11A、KLF1的下调可能是沙利度胺诱导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珠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方栋,赖永榕,刘容容,盘玲媛,杨阳.沙利度胺对人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2].方栋.沙利度胺对体外培养的人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

[3].黄映红,林涛,陈卓瑶.儿童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状态的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9

[4].牛伟,郝景锋,王建国,史晓霞,李心慰.非酯化脂肪酸与β-羟丁酸对体外培养牛肝细胞的结合珠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浓度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8

[5].盘玲媛.羟基脲通过P38MAPK信号诱导K562细胞γ-珠蛋白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

[6].盘玲媛,赖永榕,刘容容,方栋.MicroRNA-451和microRNA-503对羟基脲诱导的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

[7].陈天晶,张沫,张丹,刘育杰,李智立.疾病特异性的触珠蛋白β链糖基化作为区分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良性疾病的特异性标志物[C].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4:质谱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2017

[8].王亚东.组蛋白H4K20多甲基化调控ε-珠蛋白表达及H3S10磷酸化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表观遗传机制[D].南京大学.2016

[9].查斯图,张帅洋,刘颖,冯平,李云章.产褥期子宫炎对奶牛抗氧化能力、部分细胞因子、结合珠蛋白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6

[10].李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细胞珠蛋白相互作用蛋白[D].南方医科大学.2016

标签:;  ;  ;  ;  

细胞珠蛋白论文-方栋,赖永榕,刘容容,盘玲媛,杨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