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译本比较研究论文-郭辉

多译本比较研究论文-郭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译本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显化,《哥儿》,多译本

多译本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辉[1](2019)在《关于翻译“显化”特征的多译本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翻译叁大共性特征之一的“显化”,不仅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中经常被作为验证对象,也可以在多译本量化研究中充当基准评价译本之间的差异。先行研究主要致力于通过对比大量译本和原创文本的数据来验证“显化”的存在,而从“显化”的角度比较多个译本间的差异则涉及不多。在本论文中,笔者运用语料库研究法,以30篇汉语原创小说作为对照素材,从词汇密度、各词类使用频度、高频词以及平均句长等方面出发,对「坊っちゃん」6个译本中体现的“显化”倾向以及译本间的不同特征进行了比较与分析。通过与汉语原创文本的比较,笔者发现,所有译本的词汇密度都低于原创文本,其中,名词、形容词的使用频率降低,副词、连词的频率有所提高。通过分析得知,词汇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虚词的大量使用,其使用频率大大超过原创小说的平均值。而“显化”对各种词类的频度有着不同影响。在高频词方面,所有译本使用高频词的词目数都比原创文本少,并且使用频率要高于原创文本。这说明,译者将较复杂的词汇通过更多的简单词汇来解释,以此降低译本的阅读难度,从而体现出“显化”的特征。所有译本在平均句长上都高于原创文本,原因在于译者为使译文更易理解而对原文句子中的成分进行强调、补充而非省略,因此句子变长而非缩短。通过译本间的比较,笔者发现刘振瀛的译本在词汇密度、高频词、句长等各个项目上最能体现“显化”特征。这表现为,刘译本的词汇使用更接近口语,部分词类使用频度更高,高频词种类少且使用更集中,句子更冗长等等。林少华的译本在词汇层面体现的“显化”特征最不明显,在部分词类上表现出了“简化”的特征。在句长层面上,陈德文的译本反映的“显化”特征更少。同时,从“显化”程度上来看,林、胡、陈的译本之间较为相近,刘、竺、徐的译本间的近似度也较高。(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张俐晓[2](2015)在《翻译美学视角下《声声慢·寻寻觅觅》多译本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美学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的词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显着地位,她的词主题广泛,《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曾多次被翻译成英文,几个译本各具特色。本文主要依据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理论,对《声声慢》的原作及叁个英文译本进行分析。笔者依据这首词的美学特色,从翻译美学所涉及的形式系统美学成分和非形式系统的美学成分两方面探讨了《声声慢》原作中的美学意蕴,并分别对比原文本与叁个译本,指出叁个译本在再现原文美学特色方面的得失。希望能为提高李清照词英译质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5年09期)

陈璞君[3](2013)在《《乌合之众》多译本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一书风靡全国,自2000年,尤其是2010年以来,14位译者通过16家出版社出版了19版《乌合之众》,且大多数为英文转译本。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肯定复译转译活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再通过对比《乌合之众》的不同译本,研究复译转译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信息流失、过度阐释,甚至是抄袭等,从而进一步探讨复译转译活动的局限性以及《乌合之众》一书复译转译现象背后的市场、文化、社会原因,旨在客观评价复译转译活动,促进译文质量的提高与翻译市场的规范。(本文来源于《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期刊2013-10-19)

丁峻,吴晓龙[4](2013)在《文体学视域下的《墓园挽歌》多译本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墓园挽歌》是英国诗人托马斯·格雷最着名的诗篇。本文借助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4.0,从文体学的角度对《墓园挽歌》叁个中译本的词汇特征进行量化描述,分析和解释。同时,对叁个译本的修辞特征从词汇和句法两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轻工教育》期刊2013年03期)

李静,柴秀娟[5](2012)在《汉诗英译双重比较的及物性视角研究——以唐诗《春晓》的多译本分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少数学者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对汉诗英译的不同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但既对汉诗及译本进行英汉对比,又对其不同译本进行对比的双重比较并不多见。以唐诗《春晓》的原文与译文及不同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为例,尝试从系统功能的及物性角度进行汉诗原文与译文以及不同译本之间的双重比较,来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汉诗英译中进行双重比较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本文来源于《鸡西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赵茜暖[6](2010)在《通过文学翻译的多译本比较看异文化翻译手法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近代中国的日本文学书籍翻译作为研究题材,借助文化派理论,着重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来考察其中作为异文化交流前线的翻译行为,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选择同一作品的多个译本作为语料收集对象,通过具体的分类和数据采集,从文化负载词这一层面上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文化翻译手段进行考察分析,并从宏观的文化语境来研究不同译本的异同及其成因。目前文化翻译策略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从现有资料来看,有关文化翻译的着述大致可分为叁类:一类偏重于从宏观上将各种文化理论与翻译理论结合,论述文化翻译研究的迫切与重要,解析影响文化翻译策略的因素;第二类则从微观上列举文化翻译的可选策略,并举出一些实例进行演示;第叁类通过译本比较,对比具体文化策略产生的实际效果高下。第一类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理论高度把握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第二类为我们拓宽了翻译策略的选择范围,第叁类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不同文化翻译策略实际使用所带来的效果。本文也属于对具体文化翻译策略的研究。不过本文认为,提供可选策略的研究虽然实用,但由于其中的例子往往出自不同文本,无论从语境的整体性,还是从文本类型而言,很难保证一致,此外对译者的个体因素也考虑甚少,未免限制了其对具体策略选择的指导价值。若纯粹进行不同翻译策略选择的效果比较,最终的结论往往是两种策略具有在不同方面的优势,而结论也只停留于两种策略结合使用会更好。而且由于在这些讨论中研究者的主观因素不可忽视,所以也往往由于视角不同而导致结果迥异。由于翻译行为以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为前提,产生的各种问题除了语言本身的因素外,也与语言之外的因素,即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息息相关,译者在促成两种不同不同语言和文化问的交流中担任何种角色?两个译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本文正是带着这些问题,以同一文本中随机抽取的一定数量的文化负载词作为分析对象,考察了处于不同文化层面的文化负载词在不同译者笔下的翻译策略异同。通过统计不同翻译手段的使用频度,以定量分析的方式揭示了不同译者在各种文化因子处理上的偏向,并探讨文化圈距离与译者个人因素等方面对这种偏向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0-12-01)

龚芬[7](2004)在《论戏剧语言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戏剧作品是各国文学艺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作品在各国之间译介、流传的历史也源远流长。然而,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戏剧翻译给予的关注非常有限。翻译界对于戏剧翻译谈之甚少的主要原因在于戏剧文本的双重性。一部戏剧作品既可以被视为文学作品,同时戏剧的本质又决定了它是舞台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部戏剧的书面文本和演出文本是彼此依存、无法分割的。因此,戏剧文本的翻译不同于小说、诗歌的翻译,它不仅涉及到一个特定文本从原语到的语的转移,还涉及到很多语言学以外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戏剧语言特质的分析、归纳,对戏剧翻译理论的综合论述,以及对于具体戏剧译本的个案研究,对戏剧语言的翻译作了多角度的探讨。在戏剧语言分析一章里,笔者对戏剧文学、戏剧语言的特质进行了分析、归纳。通过对具体剧本台词的剖析,总结了戏剧语言的六个方面的特质:重诗意、口语化、讲修辞、含蓄性、个性化、动作性。这六个方面的特质正是构成戏剧语言舞台魅力的基本元素,译者在翻译戏剧文本时,也应该致力于将戏剧语言固有的这些特质移植入译语剧本。在戏剧翻译理论综述一章里,笔者首先将传统的翻译标准与戏剧翻译相联系;接着分析了戏剧翻译的特点:如戏剧翻译的对象、戏剧翻译的“交流回路”、戏剧演出的时空限制、戏剧符号的多元化等等;然后总结了戏剧表达的特性对于戏剧译者的影响,其中包括译本语言的口语规范,语言的性格化特征、语言与动作的匹配、文化、修辞的处理,以及剧本翻译对于译者的特殊要求;最后探讨了戏剧翻译的策略以及戏剧翻译的研究重<WP=6>点,介绍了巴斯奈特提出的戏剧文本翻译策略以及马可在此基础上所总结的戏剧文本的译者在作翻译决策时应该参考的叁个方面的变量:即翻译的目的是用于阅读还是演出,原语文化背景保留的程度,以及诗剧翻译中译者对语言表达载体的选择。在可演性的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多译本比较一章里,笔者从戏剧语言的口语化、戏剧语言的个性化、戏剧辞格的翻译、戏剧语言的舞台效果、戏剧文化元素的翻译诸方面对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两个译本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提出了文字优雅、书卷气浓厚但却“千人一面”的戏剧译本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戏剧翻译。戏剧的生命在于它是为舞台而作,因此只有具备戏剧语言所特有的舞台表演魅力――即口语化、个性化、诗意美、修辞美兼具的语言才能够赋予戏剧译本真正意义上的“戏剧味”,才能使戏剧译本不失原语剧作者“为舞台而作”的初衷。在诗剧的翻译――《哈姆雷特》多译本比较一章里,笔者以卞之琳的诗体译本《哈姆雷特》为例,从诗剧译者的修养、译文对原作形式的亦步亦趋、译文对形式的忠实与戏剧人物塑造的关系、译文对原文多变的语体风格的传达以及译文的可上演性等各个方面对于诗剧翻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尽管在诗剧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对语言表达的载体有所选择,但是理想的载体还是“以诗译诗”。诗剧的散文译本尽管以译笔流畅、通顺明晓见长,但却忽略了原文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密切关系。只有集诗剧原作内容与形式之美于一体的诗体译本,才能使读者得到一种听觉上的、视觉上的美感,给人以更高的艺术享受,在最后一章――文化背景的翻译――中国戏剧舞台上的莎剧里,笔者首先介绍了使戏剧译本融入接受端戏剧体系的策略,即剧本可以全文译出、以示对原语剧本的尊重,剧本也可以部分译出或加以修改,还可以只采用原语剧本的一些思想或是主题。然后以莎剧在中国的归化译介为例,包括以话剧形式演出“中国化”的莎剧和以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式改编莎剧,<WP=7>提出了尽管运用后两种策略翻译戏剧可以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更确切地说只是一种改编,但是采用这样的策略进行戏剧作品的译介往往能够使译语剧作更适应接受端的戏剧文化体系,更容易为译语观众所欣赏和接受,收到和原语戏剧“异曲同工”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4-05-01)

多译本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翻译美学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的词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显着地位,她的词主题广泛,《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曾多次被翻译成英文,几个译本各具特色。本文主要依据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理论,对《声声慢》的原作及叁个英文译本进行分析。笔者依据这首词的美学特色,从翻译美学所涉及的形式系统美学成分和非形式系统的美学成分两方面探讨了《声声慢》原作中的美学意蕴,并分别对比原文本与叁个译本,指出叁个译本在再现原文美学特色方面的得失。希望能为提高李清照词英译质量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译本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郭辉.关于翻译“显化”特征的多译本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2].张俐晓.翻译美学视角下《声声慢·寻寻觅觅》多译本比较研究[J].青春岁月.2015

[3].陈璞君.《乌合之众》多译本比较研究[C].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2013

[4].丁峻,吴晓龙.文体学视域下的《墓园挽歌》多译本比较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3

[5].李静,柴秀娟.汉诗英译双重比较的及物性视角研究——以唐诗《春晓》的多译本分析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2

[6].赵茜暖.通过文学翻译的多译本比较看异文化翻译手法的使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0

[7].龚芬.论戏剧语言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标签:;  ;  ;  

多译本比较研究论文-郭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