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论文-梁玉

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论文-梁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方高校,金融类专业,实践能力标准体系

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梁玉[1](2019)在《地方本科高校金融类专业实践能力标准体系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高校的金融类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作为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环节,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金融类专业实践能力考量标准,地方性高校金融类实践能力的培养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因此,文章以金融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准绳,结合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拟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构建金融类各专业的实践能力标准体系。(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9年29期)

朱永丽[2](2019)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体系的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只是基本标准,并不是最高标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体系的开发,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在国家教学标准的引领下,文章从国内外现状出发,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体系的,开发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分析出教学标准体系开发研究方法,简述了具体实施步骤。(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26期)

杨柳,刘娜[3](2018)在《高职院校专业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标准是衡量劳动者从业资格和职业能力的重要尺度,起着指导技能人才培养规格、企业评价员工标准的作用,而现行的职业标准并没有真正发挥引领作用。依据胜任力理论,在对高职院校职业能力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方式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构建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体系。(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8年34期)

黎新华,李俊辉[4](2017)在《校企协同、能力导向的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才培养标准是指导高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论文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提出了"校企协同、能力导向"的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研究了校企协同、共建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研制方法,提出了标准体系引领下的过程管理型订单培养和线上线下立体资源开发思路,解决了轨道交通专业建设缺乏标准指引、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缺乏对接、实践教学缺乏规范、教学资源不足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孙丽娟,宰学明,纪易凡[5](2016)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下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园林专业的特点及应用型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园林专业人才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即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特长能力和关键能力。同时指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下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标准体系也应从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特长能力和关键能力3个方面进行构建。通过对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3个专业方向下的专业特长能力标准体系的构建,实现了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教育》期刊2016年03期)

韩天学[6](2016)在《融职称评审为一体的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还没有权威性的定论,出现了多种观点,而对"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又没有纳入到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中。这些已成为隐性的阻力,给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高职教育的跨界性和应用性以及人才培养目标,都在客观上要求高职教师的"双师型"是必需的。根据教育部对高职教师的"双师"能力要求看,只有将"双师型"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与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相融合,才能达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为此,构建了"高职系列"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政府教育部门要建立专门的职业教育院校职称评审与管理机构,出台相应的保障性政策。(本文来源于《机械职业教育》期刊2016年05期)

潘伟男,邓水秀,吕毅,张燕琴[7](2015)在《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内涵,阐述了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以"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以药学专业为依托,致力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本文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徐新华[8](2014)在《企业操作类人员岗位专业能力标准体系构建方法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操作类人员岗位专业能力标准编制方法基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具体岗位建标法,即根据岗位工作要求确定专业能力模板进行标准编制。第二类是1+α建标法,即按照岗位工作内容的同一性对岗位序列进行划分,再根据序列中不同岗位对技能要求的复杂程度,将岗位进行级别划分,之后将序列划分结果和岗级划分结果进行排列组合,构成一个二维的建标框架,最后根据框架按岗系分别设计1+α模式(岗系共用专业能力标准+岗位自有专业能力标准)的专业能力标准模板,组织岗位专业能力标准编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培训》期刊2014年04期)

傅王英[9](2009)在《中国造价工程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越来越重视造价工程师的执业综合能力。目前造价工程师队伍中存在的执业范围窄,执业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也强烈要求建立一个造价工程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设置一个合适的准入门槛。在此形势下,造价工程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内容及其运行机制是不容回避的重点研究问题。所以通过对中国造价工程师的执业内容和专业能力要求的分析,以及对国际上工料测量师或工程师造价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倡导借鉴欧美及亚太地区的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构建满足中国工程造价行业市场需要的造价工程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从而为中国工程造价行业市场提供高素质的造价工程师做贡献。论文主要运用了对比分析、标杆分析等方法和工具,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解决文章的关键问题:1.在对造价工程师执业环境及执业范围的分析基础上,引出建立我国造价工程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必要性;接着对工料测量师或造价工程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国际惯例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执业范围,专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内容以及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运行机制这四个方面,即如何构建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这也为了后面阐述构建造价工程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提供了一个逻辑框架。2.通过借鉴RICS和PAQS工料测量师协会制定的能力标准体系,总结了中国造价工程师全过程造价管理执业内容及专业能力要求从而分层建立造价工程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中的基础能力体系,核心能力体系,发展能力体系。3.最后介绍了造价工程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运行机制。即专业协会对高等工程课程体系的认证制度,专业协会对于造价工程师的认可制度以及专业协会对于造价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制度这叁种制度。(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09-01-01)

吴宏岳[10](2008)在《构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内涵和理论依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是衡量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标准,在保持教师自觉的职业规范和成熟的专业技能技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立适合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十分必要。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及专业能力标准要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而"零缺陷"理论、知识与能力驱动理论和系统理论则是支持其能力标准体系构建的核心理论。(本文来源于《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08年04期)

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只是基本标准,并不是最高标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体系的开发,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在国家教学标准的引领下,文章从国内外现状出发,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体系的,开发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分析出教学标准体系开发研究方法,简述了具体实施步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梁玉.地方本科高校金融类专业实践能力标准体系探索[J].教师.2019

[2].朱永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体系的开发研究[J].才智.2019

[3].杨柳,刘娜.高职院校专业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

[4].黎新华,李俊辉.校企协同、能力导向的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研究与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5].孙丽娟,宰学明,纪易凡.“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下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的构建[J].中国林业教育.2016

[6].韩天学.融职称评审为一体的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6

[7].潘伟男,邓水秀,吕毅,张燕琴.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5

[8].徐新华.企业操作类人员岗位专业能力标准体系构建方法思考[J].中国培训.2014

[9].傅王英.中国造价工程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

[10].吴宏岳.构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内涵和理论依据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

标签:;  ;  ;  

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论文-梁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