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展因素及临床治疗体会

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展因素及临床治疗体会

赵彩云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医院121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因素,积极对症治疗。结果,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痊愈75例,好转15例,经内镜发现持续性出血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4例,再出血2例其他原因死亡4例。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大大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并发因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015-02

Thedevelopmentofthe100casesof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factorsandclinicalexperienceZhaoCaiyunTaihedistricthospitalofJinzhou,Liaoningprovince,Jinzhou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Analyzetheriskfactorsandtreatmentofacute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MethodsSummaryofourhospitalclinicaldataof100casesof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patients,analyzetheriskfactors,andsymptomatictreatmentactively.Results100casesof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patientsrecoverin75cases,15caseswereimproved,persistentbleedingwasfoundonendoscopicturntherapyandsurgicaltreatmentof4cases,hemorrhage,2casesof4casesdiedfromothercauses.ConclusionsAcute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isacommonclinicaldisease,adopteffectivetreatmentintime,preventthehappeningofthecomplications,greatlyreducethecasefatalityrate.

【Keywords】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Concurrentfactors;treatment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大量出血一般指在短期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在高龄、有严重并发症病人中死亡率仍非常高,应予高度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在临床诊治中的一些体会,现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轻18岁-85岁。出血原因:胃溃疡出血44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30例,记性胃黏膜病变11例,胃癌出血11例,胃黏膜下血管畸形4例,均在电子胃镜检查并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胃十二指肠糜烂并出血。

2.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

常见者有消化道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1)上胃肠道疾病如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及食管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胃手术后病变、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及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2)门静脉高压症(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①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肝脓肿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②胰腺疾病累计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③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④纵膈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4)全身性疾病。①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它凝血机制障碍。②尿毒症。③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弹性假黄瘤等。④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它血管炎。⑤应激性溃疡、败血症、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它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重症心衰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3.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

(1)呕血和(或)黑便。全部患者均由不同程度的呕血或黑便,上腹部压痛,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2)出血量400ml内可无症状。慢性出血,由于身体逐渐代偿,脉搏、血压等可无明显变化,出血量达30%-50%(约1500ml-2500ml)失血较快者,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相应不足,导致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可引起头昏、心悸、出冷汗、恶性、口服、黑蒙、或晕厥等。多数病人常因有便意而至厕所,在排便时或便后起立时晕倒,应特别注意。老年人因患有脑动脉硬化,即便出血量不大,也可出现神志淡漠或意识不清,须严密观察与心电监护。

4.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大出血抗休克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起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抢救。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应放在一切措施的首位。立即验血型和交叉配血,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在配血过程中可先输入平衡液,5%-10%葡萄糖溶液、右旋糖酐或其它血浆代用品,需要加压输液,输血同时进行。强调不要以开始单独输血而不输液,因为病人急性失血后血液浓缩,血较粘稠,此时输血不能更有效地改善微循环的缺血、缺氧状态。输入库血较多时,每600ml血应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10毫升。同时要防止因输液输血过多过快引起的急性肺水肿。(2)合理应用止血药,如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立止血、安络血,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通过胃镜在曲张的静脉处注射硬化剂止血,在应用止血剂基础上,给与抗酸、胃粘膜保护剂及抗幽门螺杆菌药物。(3)轻度出血,有显性出血,但血压稳定,无需输液,或仅输500ml液体即可使血压稳定,呕血停止、黑便次数减少,甚至大便转黄色。

5.结果

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痊愈65例,好转23例,经内镜发现持续性出血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4例,再出血2例,因再出血死亡2例,其他原因死亡4例,总计死亡6例。

6.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凶险,具有失血量大、出血速度快的特点,常合并休克等并发症,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消化性溃疡、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临床最常见的病因。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巨大进步,放射性核素、急诊内镜、腹部扫描及腹腔选择性造影在临床广泛应用,可对出血病因和部位迅速明确诊断。治疗多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止血剂及内窥镜局部病灶等止血,并行抗休克和支持疗法处理。

上消化道出血不是疑难杂症,特别是近年来急诊内镜的应用,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和病因都能快速查明,病人能得到及时救治。也有少数病例诊断仍有困难,应全面综合分析。有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没有发现呕血或黑便,但却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此时必须考虑排除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因此要尽量早日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综上,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止血效果良好,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其止血更加快的有效,同时有效防止了止血效果不明显导致延误患者治疗情况的发生,从而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机体损耗,保证了患者止血后的正常恢复,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可靠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余传松.超分子铂类药物对消化道肿瘤作用的观察[J].吉林医学,2011(9).

[2]吴利梅.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上消化道出血胃镜特点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6).

[3]苏畅.70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4).

[4]万昕红,张婧,张志勇,等.冠心病监护室药物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消化道出血效果及成本的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9),

[5]刘洪英.基于RCC的消化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检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

[6]吴裕忻.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1).

标签:;  ;  ;  

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展因素及临床治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