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宫扁角菌蚊论文-顾永征,李学珍,牛长缨

神农宫扁角菌蚊论文-顾永征,李学珍,牛长缨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农宫扁角菌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神农宫扁角菌蚊,空间分布,季节分布,相对湿度

神农宫扁角菌蚊论文文献综述

顾永征,李学珍,牛长缨[1](2010)在《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种群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神农宫扁角菌蚊是首次发现并命名的洞穴昆虫新种,在洞穴内1a发生1代,幼虫期长达8—10个月。以神农宫扁角菌蚊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幼虫种群在洞穴中的空间分布、季节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采用了扩散系数(C值)法、K值法、平均拥挤度法、IwaoM*=α+βX回归模型分析法四种方法研究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种群在洞穴中呈现典型的空间聚集分布。幼虫数量季节变化动态表现为春季幼虫数量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夏季5—6月份幼虫数量降到最低,蛹期、成虫期短,秋季幼虫开始孵化,幼虫数量持续上升。根据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理论得出,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数量与洞穴相对湿度、水流pH呈高度相关,而与洞穴温度、渗水pH呈低度相关,表明洞穴相对湿度、水流pH是影响幼虫种群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0年24期)

李学珍[2](2008)在《神农宫扁角菌蚊Chetoneura shennonggongensis生物学、生态学及分子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洞穴昆虫对洞穴适应的特征表现为体色透明、视觉退化、感觉敏锐及代谢率低、发育历期长,是研究进化、动物地理的理想材料。神农宫扁角菌蚊Chetoneurashennonggongensis Amorim&Niu是首次报道的洞穴昆虫新种,属双翅目扁角菌蚊科,幼虫具有穴居、吐丝结网、捕食习性,但不发光。本文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神农宫扁角菌蚊生物学特性,根据其形态学及生物学,明确了该昆虫的分类地位。通过野外系统调查,研究了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揭示了其在洞穴食物网中的地位及影响幼虫种群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此外,采用16S rDNA序列作为分子标记,构建了洞穴扁角菌蚊13个种及其地理种群的系统发育树,探索了扁角菌蚊科昆虫的分子进化及亲缘关系;利用巢式-PCR技术检测发现神农宫扁角菌蚊体内存在荧光酶基因的同源片段,并同澳大利亚发光的扁角菌蚊、果蝇及萤火虫的荧光酶基因进行了同源性比较,主要结论如下:1)新种的形态学特征神农宫扁角菌蚊成虫具有的触角扁平的鞭节、两单眼的存在、退化的口器、胸部前上侧片具刚毛、侧背片无刚毛、第4径脉(R_4)和第5径脉(R_5)愈合(R_(4+5))等形态特征,是扁角菌蚊科Chetoneura属共有的特征,而神农宫扁角菌蚊成虫后胸背板上无粗壮的刚毛,中脉M_1与M_2愈合(M_(1+2)),并与径分脉Rs有少量愈合,雄虫生殖刺突的端部没有刺,又是区别于该属其它种的特征。2)生物学特性神农宫扁角菌蚊一年发生一代。幼虫期较长,一般8-10个月,低龄幼虫存活率较低。幼虫栖居在黑暗潮湿的洞穴顶部,通过唾腺分泌大量垂直串珠状粘滞丝线,以捕食猎物。幼虫是唯一要取食的阶段,可以取食任何落入粘性丝网中的猎物,但优先捕食活的猎物或刚死的新鲜猎物。幼虫具有同类相食的现象。6月幼虫陆续化蛹,7月达到化蛹高峰期。幼虫化蛹后,蛹通过粘性的丝线悬挂,有垂直悬挂和水平悬挂两种方式。蛹历期短,一般6-7天,两性区别明显。成虫期短,雌虫较大,一般存活3-5天,雄虫细长,可存活5-7天。成虫口器退化、不取食,雌雄成虫一经相遇即可交配。雄虫可多次交配,雌虫只交配一次,交配后即可产卵。每只雌成虫平均产卵85枚。卵期约20-30天。3)生态学特性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种群在洞穴中呈现典型的空间聚集分布,影响幼虫种群大小与分布的关键控制因子是相对湿度和洞穴水流pH值。此外,天敌洞穴盲蛛的捕食、真菌寄生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也对幼虫种群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神农宫洞穴动物的系统调查,建立了洞穴食物网,表明神农宫扁角菌蚊属于食物网中的中等消费者,主要以飞行性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在野外也有同类相食的现象。4)分子进化研究将自测的扁角菌蚊科Chetoneura属3个种与从GenBank中下载的19条洞穴扁角菌蚊昆虫的16S rDNA基因片段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并以双翅目蕈蚊科假伊蕈蚊Pseudobrazypeza sp.和蚊科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作为复合外群,利用NJ法、MP法和ME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在所获得的400bp序列中,有103个变异位点,86个简约信息位点;A、T、C和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4%、40.0%、12.8%和6.8%,在碱基组成上具有A+T含量偏向性;在组成的20种氨基酸中,具有苯丙氨酸(Phe)、异亮氨酸(Ile)、赖氨酸(Lys)、亮氨酸(Leu)、丝氨酸(Ser)等含量偏向性。分子系统树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内群聚为5个大的聚类簇,即澳大利亚Campara亚群、Arachnocampa亚群、新西兰A.luminosa类群、北美Orfelia类群和中国Chetoneura类群,其中中国Chetoneura类群与北美Orfelia类群关系较近。5)荧光酶基因同源序列的检测获得的717bp的荧光酶基因同源片段,共编码218个氨基酸,在氨基酸组成上具有亮氨酸(Leu)、丝氨酸(Ser)和丙氨酸(Ala)偏好性,疏水氨基酸含量较高。其氨基酸序列与A.flava荧光酶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20.7%,低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与A.flava的同源性21.5%,而高于萤火虫Photinus pyralis与A.flava的同源性19.2%。与A.luminosa氨基酸同源性为21.0%,与A.richardse的同源性为21.3%,都高于D.melanogaster(20.4%,18.1%)和P.pyralis(19.2%,17.8%)与A.luminosa和A.richardse的同源性。神农宫扁角菌蚊具有荧光酶基因同源序列但不发光,表明荧光酶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未表达或表达后没有活性,或者具有其他生理功能。本文选择神农宫扁角菌蚊这一独特的材料,通过生物学、生态学及分子进化研究,揭示了神农宫扁角菌蚊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扁角菌蚊科昆虫的进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促进中国洞穴昆虫的深入研究和多样性保护。(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神农宫扁角菌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洞穴昆虫对洞穴适应的特征表现为体色透明、视觉退化、感觉敏锐及代谢率低、发育历期长,是研究进化、动物地理的理想材料。神农宫扁角菌蚊Chetoneurashennonggongensis Amorim&Niu是首次报道的洞穴昆虫新种,属双翅目扁角菌蚊科,幼虫具有穴居、吐丝结网、捕食习性,但不发光。本文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神农宫扁角菌蚊生物学特性,根据其形态学及生物学,明确了该昆虫的分类地位。通过野外系统调查,研究了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揭示了其在洞穴食物网中的地位及影响幼虫种群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此外,采用16S rDNA序列作为分子标记,构建了洞穴扁角菌蚊13个种及其地理种群的系统发育树,探索了扁角菌蚊科昆虫的分子进化及亲缘关系;利用巢式-PCR技术检测发现神农宫扁角菌蚊体内存在荧光酶基因的同源片段,并同澳大利亚发光的扁角菌蚊、果蝇及萤火虫的荧光酶基因进行了同源性比较,主要结论如下:1)新种的形态学特征神农宫扁角菌蚊成虫具有的触角扁平的鞭节、两单眼的存在、退化的口器、胸部前上侧片具刚毛、侧背片无刚毛、第4径脉(R_4)和第5径脉(R_5)愈合(R_(4+5))等形态特征,是扁角菌蚊科Chetoneura属共有的特征,而神农宫扁角菌蚊成虫后胸背板上无粗壮的刚毛,中脉M_1与M_2愈合(M_(1+2)),并与径分脉Rs有少量愈合,雄虫生殖刺突的端部没有刺,又是区别于该属其它种的特征。2)生物学特性神农宫扁角菌蚊一年发生一代。幼虫期较长,一般8-10个月,低龄幼虫存活率较低。幼虫栖居在黑暗潮湿的洞穴顶部,通过唾腺分泌大量垂直串珠状粘滞丝线,以捕食猎物。幼虫是唯一要取食的阶段,可以取食任何落入粘性丝网中的猎物,但优先捕食活的猎物或刚死的新鲜猎物。幼虫具有同类相食的现象。6月幼虫陆续化蛹,7月达到化蛹高峰期。幼虫化蛹后,蛹通过粘性的丝线悬挂,有垂直悬挂和水平悬挂两种方式。蛹历期短,一般6-7天,两性区别明显。成虫期短,雌虫较大,一般存活3-5天,雄虫细长,可存活5-7天。成虫口器退化、不取食,雌雄成虫一经相遇即可交配。雄虫可多次交配,雌虫只交配一次,交配后即可产卵。每只雌成虫平均产卵85枚。卵期约20-30天。3)生态学特性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种群在洞穴中呈现典型的空间聚集分布,影响幼虫种群大小与分布的关键控制因子是相对湿度和洞穴水流pH值。此外,天敌洞穴盲蛛的捕食、真菌寄生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也对幼虫种群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神农宫洞穴动物的系统调查,建立了洞穴食物网,表明神农宫扁角菌蚊属于食物网中的中等消费者,主要以飞行性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在野外也有同类相食的现象。4)分子进化研究将自测的扁角菌蚊科Chetoneura属3个种与从GenBank中下载的19条洞穴扁角菌蚊昆虫的16S rDNA基因片段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并以双翅目蕈蚊科假伊蕈蚊Pseudobrazypeza sp.和蚊科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作为复合外群,利用NJ法、MP法和ME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在所获得的400bp序列中,有103个变异位点,86个简约信息位点;A、T、C和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4%、40.0%、12.8%和6.8%,在碱基组成上具有A+T含量偏向性;在组成的20种氨基酸中,具有苯丙氨酸(Phe)、异亮氨酸(Ile)、赖氨酸(Lys)、亮氨酸(Leu)、丝氨酸(Ser)等含量偏向性。分子系统树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内群聚为5个大的聚类簇,即澳大利亚Campara亚群、Arachnocampa亚群、新西兰A.luminosa类群、北美Orfelia类群和中国Chetoneura类群,其中中国Chetoneura类群与北美Orfelia类群关系较近。5)荧光酶基因同源序列的检测获得的717bp的荧光酶基因同源片段,共编码218个氨基酸,在氨基酸组成上具有亮氨酸(Leu)、丝氨酸(Ser)和丙氨酸(Ala)偏好性,疏水氨基酸含量较高。其氨基酸序列与A.flava荧光酶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20.7%,低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与A.flava的同源性21.5%,而高于萤火虫Photinus pyralis与A.flava的同源性19.2%。与A.luminosa氨基酸同源性为21.0%,与A.richardse的同源性为21.3%,都高于D.melanogaster(20.4%,18.1%)和P.pyralis(19.2%,17.8%)与A.luminosa和A.richardse的同源性。神农宫扁角菌蚊具有荧光酶基因同源序列但不发光,表明荧光酶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未表达或表达后没有活性,或者具有其他生理功能。本文选择神农宫扁角菌蚊这一独特的材料,通过生物学、生态学及分子进化研究,揭示了神农宫扁角菌蚊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扁角菌蚊科昆虫的进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促进中国洞穴昆虫的深入研究和多样性保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农宫扁角菌蚊论文参考文献

[1].顾永征,李学珍,牛长缨.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种群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生态学报.2010

[2].李学珍.神农宫扁角菌蚊Chetoneurashennonggongensis生物学、生态学及分子进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标签:;  ;  ;  ;  

神农宫扁角菌蚊论文-顾永征,李学珍,牛长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