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承担行为论文-王素玲,靳珊珊,张东旭

风险承担行为论文-王素玲,靳珊珊,张东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险承担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管薪酬攀比,风险承担,内部控制,法律环境

风险承担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王素玲,靳珊珊,张东旭[1](2019)在《高管薪酬攀比行为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吗?》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管薪酬攀比行为会怎样作用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内部控制质量、外部法律环境作为内外部约束机制在其中又能否产生一定的调节效应,这些都是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2006~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薪酬攀比行为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攀比行为会通过投资决策行为的选择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检测证明,内部控制质量和法律环境作为内外部两个约束机制,均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性程度、减少盈余管理等起到抑制高管薪酬攀比行为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正向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极端决策出现的概率,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础润[2](2019)在《全球流动性变动与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着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全球流动性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变动趋势。本文从银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全球流动性变动银行信用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全球42个国家2011-2017年银行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全球流动性与银行信贷风险之间正相关,当流动性增加时,银行的信贷风险也会相应上升。同时,本文还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小流动性变动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方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毛颖,孙蓉,甄浩[3](2019)在《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保险业异化产品设计、非理性举牌及万能险业务规模异常增长等风险事件,需要防范化解。以某保险集团为典型案例,分析其过度风险承担行为及导致经营风险和系统重要性增加的行为后果,解构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理:国有与非国有公司因多重委托代理链条和预算软约束导致的风险承担激励差异在保险业中并不明显,且国有保险公司存在的社会性政策负担,会抑制其风险承担行为激励;股东的控制权伴随着股权集中度而增长,增大了股东通过高风险活动谋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动机和能力;金字塔式持股结构导致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使最终控制人从事高风险项目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研究表明,强化股权的穿透式监管、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治理制衡机制、创建保险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市场环境,是健全保险公司治理、化解经营风险的关键措施。(本文来源于《保险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王菁华,茅宁[4](2019)在《宗教与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企业成长有重要意义。宗教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和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行为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以宗教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影响近十余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相关领域展开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和总结。首先,明晰了宗教的内涵及测量方法,并阐述了宗教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其次,从企业风险承担的叁个维度展开,分别探讨了宗教对企业伦理风险、公司治理风险和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效应;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未来研究框架。文章对理解宗教与企业规避潜在风险、完善治理结构以及优化风险性决策等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方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赵雄[5](2019)在《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与银行风险承担》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银行业竞争状况愈演愈烈,银行竞争行为从机构扩张为主转变到价格竞争为主,另一方面,自2005年以来,各商业银行竞相发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规模持续膨胀。同质化的竞争手段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竞相比拼收益率,使实际收益率超过正常定价,容易引发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与此同时,近年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事件和到期违约事件多次出现,如2012年底华夏银行上海分行打破理财产品零违约记录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连续发生过理财产品违约事件,这让学术界开始关注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与银行自身风险之间的关系。基于此,首先,本文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采用拍卖模型分析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产生过程和风险传输渠道分析以说明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不断提高即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会导致各类风险传输到银行内部,加剧银行风险承担。接下来,利用典型事实,从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剧、产品收益率持续升高、刚性兑付突出、倒挂现象的长期存在以及产品短期化明显多方面,整体阐述理财产品市场银行过度竞争现象的存在。进一步,本文应用Wind数据库提供的商业银行2010年至2017年发行的理财产品微观数据,根据市场竞争因素是否会提高产品的收益水平,或者说看在基于标的资产的定价之外,是否存在由市场竞争因素决定的溢价以检验识别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识别结果表明,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频繁出现且趋同性强。最后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处理动态面板数据造成的内生性问题以实证检验相关假说并进行稳健性测试。实证结果表明: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正向影响,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加剧银行的风险;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不显着,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强化了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说明商业银行以过度竞争的方式发售理财产品,理财产品规模越大,银行风险承担越高,所以银行应以合理竞争方式吸引资金;“8号文”对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与银行风险承担正向影响的政策调节效应有限,无法完全释放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远高于国有银行,但是国有银行的风险承担也不容忽视,而理财产品规模强化作用以及“8号文”调节作用的异质性同样明显。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具体政策建议如下:(1)完善品牌建设,提升理财产品服务水平,降低交易成本以规避过度竞争行为出现;(2)切断风险传输渠道,监督理财产品运行情况;(3)稳步推进真正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让资金从理财产品市场分流回传统存款市场。(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6-05)

朱琪,陈香辉,侯亚[6](2019)在《高管股权激励影响公司风险承担行为: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管风险承担行为对公司治理至关重要,目前分析高管股权激励影响其风险承担行为的文献非常缺乏。本文选取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高管股权激励薪酬对管理层风险承担行为是否有影响以及有何种影响。考虑到股权激励的内生性,使用了高管股权激励的行业均值作为工具变量来消除其内生性影响。结果显示,高管的股权激励对管理层的总风险承担行为、非系统风险承担行为正相关,与系统风险相关的风险承担行为无关。相对于第一大股东未发生变更的公司,受到外生冲击的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对风险承担行为的积极影响弱化,这种弱化现象只表现在管理层的总风险承担和非系统风险承担上,也就是说,高管的股权激励无论是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更的公司还是未发生变更的公司都与管理层的系统风险无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比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对管理层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强,其中高管股权激励仍然与系统风险承担无关。消除股权激励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高管的股权激励对总风险承担行为和非系统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具有稳定且显着的正向影响,影响效应远远大于未考虑内生性时候,且高管的股权激励薪酬仍然与系统风险承担行为无关。(本文来源于《管理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伟平,张娜[7](2019)在《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纳入资本充足率要求、惩罚力度和货币政策变量来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拓展模型,剖析了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交互效应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假设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金融稳定角度看,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货币政策周期都是非中性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资本监管能有效防范监管范围内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还发现: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具有互补性,随着资本监管压力的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增加,有利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发挥风险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与逆周期资本监管的协调机制得以加强,增强了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金融与经济》期刊2019年03期)

宋凯艺,卞元超[8](2018)在《存贷款竞争、风险承担行为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存在着显着的竞争态势,这成为影响其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本文测算了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的勒纳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实证检验了存、贷款竞争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呈现垄断竞争趋势,虽然存款竞争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一过程会受到风险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也会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不利影响;贷款竞争降低了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且由于风险水平的增加,其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应会进一步增强。而货币政策以及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会使得存贷款市场竞争对其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产生异质性影响。不仅如此,存、贷款竞争对商业银行效率改善效应的影响显着为正,对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则显着为负。(本文来源于《南大商学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李裕坤[9](2019)在《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存在的理论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绝不是风险中性的简单媒介,而是具有主观风险偏好的金融参与主体。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存在性展开深入研究,发现风险偏好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羊群效应理论、金融不稳定假说以及启发式偏差理论均较好地阐释了这一行为存在的必然性。(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9年06期)

吴寅恺,陈清萍[10](2019)在《机构投资者预期差异性程度对其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信心效应"理论,假设机构投资者对经济形势预期的差异性会导致其风险偏好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建立理论模型以刻画风险偏好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承担行为的关系;同时采用调查问卷法度量机构投资者预期差异程度,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预期差异性对其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机构投资者的风险资产配置行为与预期差异性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且这一关系与资产规模的相对大小有关,若机构投资者所管理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小,预期差异性上升会使其减少高风险资产的投资,反之亦然。第二,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行为不仅受到预期差异程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预期经济指标类型的影响,当机构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速和信贷投放预期的差异程度越大,其投资高风险资产的动机便越强烈;而若对通胀预期差异程度越大,机构投资者便会减少风险承担行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了更有效地对机构投资者实施监管,保持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宏观调控部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投资者预期差异性程度的跟踪监测,及时了解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的变化;保持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增强投资者预期稳定性;避免政策调整对投资者预期产生较大冲击,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本文来源于《南方金融》期刊2019年04期)

风险承担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伴随着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全球流动性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变动趋势。本文从银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全球流动性变动银行信用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全球42个国家2011-2017年银行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全球流动性与银行信贷风险之间正相关,当流动性增加时,银行的信贷风险也会相应上升。同时,本文还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小流动性变动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险承担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王素玲,靳珊珊,张东旭.高管薪酬攀比行为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吗?[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9

[2].刘础润.全球流动性变动与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J].北方经济.2019

[3].毛颖,孙蓉,甄浩.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9

[4].王菁华,茅宁.宗教与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J].南方经济.2019

[5].赵雄.理财产品市场过度竞争行为与银行风险承担[D].西南大学.2019

[6].朱琪,陈香辉,侯亚.高管股权激励影响公司风险承担行为: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证据[J].管理工程学报.2019

[7].陈伟平,张娜.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J].金融与经济.2019

[8].宋凯艺,卞元超.存贷款竞争、风险承担行为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J].南大商学评论.2018

[9].李裕坤.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存在的理论依据[J].纳税.2019

[10].吴寅恺,陈清萍.机构投资者预期差异性程度对其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9

标签:;  ;  ;  ;  

风险承担行为论文-王素玲,靳珊珊,张东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