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块空时码论文-牛延莉,张化,陈恒,赵清华,李勇

分层块空时码论文-牛延莉,张化,陈恒,赵清华,李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层块空时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空时分组码,分层空时码,排序串行干扰抵消算法

分层块空时码论文文献综述

牛延莉,张化,陈恒,赵清华,李勇[1](2015)在《联合空时分组码和分层空时码编码系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适合多输入多输出天线(MIMO)技术的空时编码技术能够明显地提高系统的容量。联合空时分组码(STBC)和分层空时码(LST)编码系统,可以同时获得分集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性能。本文讨论了联合STBC和LST编码系统的误码性能,译码算法采用经典的Golden算法——排序串行干扰抵消算法(OSIC)。(本文来源于《通信与信息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张艳,仰枫帆[2](2015)在《LDPC结合垂直分层空时码的迭代检测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提出了基于球形检测的Fincke-Pohst-MAP(FP-MAP)的联合迭代检测算法,介绍了LDPC码结合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在协作MIMO系统中的应用。理论分析和推导了联合迭代的具体过程,通过仿真结果的研究表明,FP-MAP球形检测算法与迫零排序加干扰抵消(ZF-OSIC)算法和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判决反馈均衡(RLS-DFE)算法相比,误码率的性能分别提高了1 dB和0.3 dB左右,而且FP-MAP算法的性能最接近于ML检测。最后还将LDPC码、卷积码和Turbo码与V-BLAST级联的协作MIMO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可知LDPC级联系统在较高信噪比区域时的性能更优越。(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周建人,杨明川,李明,刘晓锋,张中兆[3](2013)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分层空时码的性能分析与硬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分层空时码的迭代检测译码算法在移动卫星MIMO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并在叁种典型信道环境包括市区环境,郊区环境,开阔地环境下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其性能表现符合开阔地环境优于郊区环境,郊区环境优于市区环境的规律,并远好于单独的硬检测算法。在硬件实现该迭代检测接收机时,考虑到传统的硬件实现方法开发周期长,不易做系统调试,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的硬件实现方法,对MIMO迭代检测接收机进行了硬件实现,对比软硬件的仿真结果发现软件仿真性能要略好于硬件仿真性能,并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3-07)

赵菲[4](2012)在《一种减小误差传递的WIFI无线局域网中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分层空时码具有良好的频谱利用率和码速率,因此WIFI无线局域网系统中采用分层空时码。排序串行干扰信号检测算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但其译码复杂度很高。并行干扰消除算法虽然译码简单但其检测性能比较差。本文在并行干扰消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低复杂度且检测性能优良的算法。在WIFI无线信道A、B、F模型条件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且复杂度最低。(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2年10期)

陈丹,柯熙政,李铁[5](2012)在《FSO MIMO系统中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基于MIMO系统重点研究了无线光通信垂直分层空时系统(V-BLAST)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最大似然、线性迫零、最小均方误差以及排序干扰抵消等典型的传统检测算法,基于OOK调制和4PPM调制对采用不同检测算法的系统差错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最后对Turbo码与BLAST技术相结合构成的新系统采用了软输入软输出(SISO)迭代检测译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分层空时检测算法中性能最优的是ML,其次是SISO-MAP,ZF算法性能最差;Turbo-BLAST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无线光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2年06期)

杨凯[6](2012)在《分层空时码检测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用户对数据速率、服务质量和网络容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带来了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新的挑战,而MIMO技术逐渐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最具前途的通信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充分利用无线通信信道的多径现象,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的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MIMO系统中分层空时码技术(BLAST)作为空间多路复用的代表,利用编码结构的优势,逼近理论上的香农容量极限。而BLAST技术在接收端的检测直接影响系统性能,必须使用高效的信号检测算法或者高性能的信道编码技术。因此,BLAST检测算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传统的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和格缩减辅助(LR-aided)检测算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比较各类检测算法的性能优劣,得到LR-aided检测性能大大好于单纯的传统检测的结论。但是,LR-aided检测算法复杂度比较高。为了减小这种算法复杂度并保持其优良的误码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算法。改进算法是对信道矩阵进行分块后,再使用LLL算法对分块的矩阵格基进行缩减,同时对信道矩阵的每一层进行最小范比较得到检测排序,并应用Household正交变换对信道矩阵进行上叁角化,从而实现以较低复杂度完成对信道矩阵的优化以及对信号检测的排序。通过对改进算法的误码性能进行MATLAB仿真分析,得到改进检测算法的性能损失极小。从而验证了改进算法具有较低复杂度,同时保持着良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2-06-30)

刘田,莫韬甫,文荣,唐友喜[7](2012)在《莱斯信道下多载波异步发射分层空时码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距路径的存在使多天线信道矩阵的条件数增加,造成同步多载波分层空时码的线性检测性能严重下降甚至失效。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射信号设计方法:在频域上将每个天线上的多载波信号异步发射。在莱斯信道中得到了联合迫零检测的误比特率表达式,并在未编码和Turbo编码情况下与同步多载波分层空时码进行了仿真对比。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异步多载波发射结构能够突破同步多载波分层空时码对接收天线数的限制,利用线性检测方法可以获得系统的最大可能空间分集度。(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王惠琴,曹明华,贾科军,柯熙政[8](2012)在《大气激光通信中垂直分层空时码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垂直分层空时(V-BLAST)码存在译码复杂度高、误码性能不理想等不足,本文将串行干扰消除(SIC)算法应用于V-BLAST码的译码中,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大气激光通信的分层空时(LST)编码方案。采用仿真分析和硬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本文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实验结果证明了在大气激光通信中采用基于SIC算法的V-BLAST编码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提高通信的传输速率、改善系统性能提供了新方法和依据。(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2年03期)

刘毓,王国珍[9](2012)在《垂直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点研究垂直分层空时编码技术的几种检测算法,分析最大似然译码算法、QR分解算法以及基于迫零准则和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两种经典估计算法。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误码率,讨论两种经典估计算法与排序逐次干扰消除相结合的方法。MATLAB所得仿真结果表明,将经典检测算法与排序逐次干扰消除相结合,可以提高系统误码率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安邮电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张建忠,李宏伟,邓冬虎[10](2011)在《一种改进的垂直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垂直分层空时码系统的最大似然检测算法运算复杂度大的缺点,将排序的QR分解算法和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结合起来,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垂直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该算法既减少了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的搜索次数,降低了计算量,又避免了层间干扰和误码扩散,提高了系统误码性能.最后的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2011年05期)

分层块空时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中提出了基于球形检测的Fincke-Pohst-MAP(FP-MAP)的联合迭代检测算法,介绍了LDPC码结合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在协作MIMO系统中的应用。理论分析和推导了联合迭代的具体过程,通过仿真结果的研究表明,FP-MAP球形检测算法与迫零排序加干扰抵消(ZF-OSIC)算法和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判决反馈均衡(RLS-DFE)算法相比,误码率的性能分别提高了1 dB和0.3 dB左右,而且FP-MAP算法的性能最接近于ML检测。最后还将LDPC码、卷积码和Turbo码与V-BLAST级联的协作MIMO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可知LDPC级联系统在较高信噪比区域时的性能更优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层块空时码论文参考文献

[1].牛延莉,张化,陈恒,赵清华,李勇.联合空时分组码和分层空时码编码系统性能研究[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5

[2].张艳,仰枫帆.LDPC结合垂直分层空时码的迭代检测算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周建人,杨明川,李明,刘晓锋,张中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分层空时码的性能分析与硬件实现[C].第九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4].赵菲.一种减小误差传递的WIFI无线局域网中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J].科技通报.2012

[5].陈丹,柯熙政,李铁.FSOMIMO系统中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

[6].杨凯.分层空时码检测技术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7].刘田,莫韬甫,文荣,唐友喜.莱斯信道下多载波异步发射分层空时码设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

[8].王惠琴,曹明华,贾科军,柯熙政.大气激光通信中垂直分层空时码的研究与实现[J].光电子.激光.2012

[9].刘毓,王国珍.垂直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性能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

[10].张建忠,李宏伟,邓冬虎.一种改进的垂直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J].信息与控制.2011

标签:;  ;  ;  ;  

分层块空时码论文-牛延莉,张化,陈恒,赵清华,李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