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分析论文-曾文冰,朱晓洁,刘露,刘瑞玉

血液学分析论文-曾文冰,朱晓洁,刘露,刘瑞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液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中海贫血,血液学,基因型,临床表型

血液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曾文冰,朱晓洁,刘露,刘瑞玉[1](2019)在《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型和血液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结合基因型以及血液学的分析,对筛查不同临床表型的地贫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方法 154例符合研究要求的地中海贫血患者,按照其临床表型分为α地中海贫血(n=52)、β地中海贫血(n=48)和α地中海贫血复合β地中海贫血(n=54),对其基因型、血液学特点、血红蛋白电泳等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其不同表型之间的差异。结果α地中海贫血中--SEA/αα(23,44. 23%)基因型数量最多;β地中海贫血中CD41-42M/N (21,43. 75%)基因型数量最多;α地中海贫血复合β地中海贫血中--SEA/αα with CD41-42M/N(21,38. 89%)基因型数量最多。不同临床表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父母血液相关生化指标含量的比较中,叁种临床表现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父亲和母亲HbA2、MCV、MCH、HbA2、HGB、RDW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临床表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血红蛋白电泳结果的比较,3组患者单独HbF正常或升高、HbA2降低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型和血液型的检测分析结合血红蛋白电泳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患者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表型,为临床筛查与防治地中海贫血工作提供了更为科学准确的依据,具有较大的临床的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张志敏,张艳芳,李培茂,王佃鹏,林大枫[2](2017)在《慢性苯中毒31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苯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常规、血细胞形态及骨髓象分类及形态特点。方法根据GBZ 68《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对患者分组,进行外周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检查。选取材、涂片、染色好的骨髓片计数有核细胞200个,对其进行分类并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的轻、中、重度中毒组WBC、RBC、PLT计数及Hb含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WBC、PLT计数及Hb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形态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治疗后骨髓增生程度、粒红细胞比值均主要集中在正常区间,不同中毒程度组间骨髓增生程度及粒红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粒系及红系形态均无明显毒性改变。结论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变化不大,治疗后骨髓象有所改善。(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7年03期)

唐燕青,陈秋莉,陈碧艳,张强,韦媛[3](2017)在《15969例轻型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和血液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中海贫血是世界上较为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包括α及β地贫两大类~([1])。α~(-)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缺失突变导致α~(-)珠蛋白肽链缺如或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2])。α~(-)地中海贫血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地中海等地区~([3]),在我国以广西、广东等地多见,广西人群基因携带率为17.6%~([4])。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缺陷有基因的大片断缺失和非缺失突变两大类。其中缺失型是我国α~(-)地中海贫血的主要类(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马利祯[4](2015)在《神经母细胞瘤的血液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述对9例病例初治时血常规、骨髓像及骨髓细胞化学染色、病理活检、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表形分析,同时分析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生化指标,为提高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率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纵横》期刊2015年04期)

吴杰,曾海燕[5](2015)在《血液学分析联合基因诊断在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血液学分析联合基因诊断在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该院2 368例产妇在产前诊断中心进行地贫产前诊断,血液学筛查阳性的产妇进行基因诊断。结果经血液学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A2(HbA2)异常产妇124例,将异常产妇的血液学结果与其余健康产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4例血液学表型阳性孕妇中,夫妻同基因型16例,这16例孕妇中15例孕妇行地贫产前诊断,7例为α基因型,2例为β基因型,6例正常基因型;另外这15例孕妇中有3例为重度地贫胎儿,包括2例α地贫(--SEA/--SEA基因型)、1例β地贫(41-42/IVS-Ⅱ-654基因型),均告知患者后终止妊娠。结论血液学分析结合基因诊断对构建完善的地贫产前检查与产前诊断干预模式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陈万新,薛梅,晏妮,鲁才红[6](2015)在《骨髓涂片检查诊断输入性恶性疟疾临床及血液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防止输入性恶性疟的误诊及漏诊,提高诊疗水平,特对输入性恶性疟的特点作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收治的2例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的临床及血象和骨髓象特征。结果 2例均为从非洲回国人员,回国时无不适,出现发热后当地医院仅以抗病毒及退热治疗。至该院诊治时均不发热,外周血两系血细胞减少,骨髓象增生活跃至明显活跃,幼红细胞明显增生,于外周血及骨髓象查到恶性疟原虫。结论从非洲等疟疾疫区回来的人员,如出现发热,应首先考虑输入性疟疾,应做外周血涂片,必要时做骨髓涂片查找疟原虫,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5年04期)

杨丽妙,张亚平,杨洪乐,邢江涛,胡蕊[7](2015)在《5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分型与骨髓血液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免疫组化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通过骨髓形态学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病情进展情况,以确定临床分期。方法用单克隆相关抗体对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标本做免疫组化检测,55例淋巴瘤患者均做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免疫组化:T细胞淋巴瘤相关抗体CD3阳性率85.00%,CD45RO阳性率90.47%;B细胞淋巴瘤相关抗体CD20阳性率89.65%,CD79a阳性率88.90%。骨髓形态学:淋巴瘤骨髓侵犯9例(16.36%),进展为淋巴瘤-白血病期的7例(12.72%)。19例患者淋巴瘤细胞<5%,对此类患者应进行动态观察,密切观察骨髓中的形态学变化。结论免疫组化可以确定T、B淋巴瘤类型,是对组织形态学诊断的补充,使淋巴瘤诊断更准确可靠。骨髓形态学可以确定淋巴瘤患者有无骨髓侵犯及有无进展为淋巴瘤-白血病期,以确定临床分期。(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期刊2015年02期)

秦丽娟,黄晓春[8](2014)在《30例艾滋病相关血液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在临床上,艾滋病患者常表现为机体全身衰竭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机会感染概率高。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均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血液异常,在艾滋病进展期绝大多数患者都有全血细胞减少。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并发感染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另外,艾滋病患者的骨髓细胞也有非特异性异常[1]。现将我院确诊的3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和血液学特点总结如下。(本文来源于《华夏医学》期刊2014年03期)

郭磊[9](2014)在《血液学分析系统的功能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地利TissueGnostics公司最新研发的HemoFAXS血液学分析系统,结合显微影像技术与软件的形态学鉴定技术,可以自动完成目标细胞的定位;采用专门研发的自动聚集,可获得最高质量的图片;可将白细胞分达13级,可同时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变异的白细胞的异常,解决了传统人工计数所带来的一些误差及繁重的体力劳动,分析结果准确快速,轻松实现白细胞分型的难事!(本文来源于《2014第五届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2014第六届国际抗体大会会刊》期刊2014-04-25)

郭磊[10](2014)在《血液学分析系统的功能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地利TissueGnostics公司最新研发的HemoFAXS血液学分析系统,结合显微影像技术与软件的形态学鉴定技术,可以自动完成目标细胞的定位;采用专门研发的自动聚集,可获得最高质量的图片;可将白细胞分达13级,可同时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变异的白细胞的异常,解决了传统人工计数所带来的一些误差及繁重的体力劳动,分析结果准确快速,轻松实现白细胞分型的难事!(本文来源于《2014第五届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2014第六届世界疫苗大会会刊》期刊2014-04-25)

血液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慢性苯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常规、血细胞形态及骨髓象分类及形态特点。方法根据GBZ 68《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对患者分组,进行外周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检查。选取材、涂片、染色好的骨髓片计数有核细胞200个,对其进行分类并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的轻、中、重度中毒组WBC、RBC、PLT计数及Hb含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WBC、PLT计数及Hb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形态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治疗后骨髓增生程度、粒红细胞比值均主要集中在正常区间,不同中毒程度组间骨髓增生程度及粒红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粒系及红系形态均无明显毒性改变。结论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变化不大,治疗后骨髓象有所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液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曾文冰,朱晓洁,刘露,刘瑞玉.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型和血液学分析[J].河北医药.2019

[2].张志敏,张艳芳,李培茂,王佃鹏,林大枫.慢性苯中毒31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7

[3].唐燕青,陈秋莉,陈碧艳,张强,韦媛.15969例轻型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和血液学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

[4].马利祯.神经母细胞瘤的血液学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5

[5].吴杰,曾海燕.血液学分析联合基因诊断在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

[6].陈万新,薛梅,晏妮,鲁才红.骨髓涂片检查诊断输入性恶性疟疾临床及血液学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

[7].杨丽妙,张亚平,杨洪乐,邢江涛,胡蕊.5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分型与骨髓血液学分析[J].检验医学.2015

[8].秦丽娟,黄晓春.30例艾滋病相关血液学分析[J].华夏医学.2014

[9].郭磊.血液学分析系统的功能与应用[C].2014第五届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2014第六届国际抗体大会会刊.2014

[10].郭磊.血液学分析系统的功能与应用[C].2014第五届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2014第六届世界疫苗大会会刊.2014

标签:;  ;  ;  ;  

血液学分析论文-曾文冰,朱晓洁,刘露,刘瑞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