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初中化学生态互动课堂的探究

对构建初中化学生态互动课堂的探究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如何构建新课程下初中化学生态课堂。

关键词:

初中化学;生态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的教学观念遭到摒弃。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好教师、学生、课堂环境这三种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关注个性,突出发展,构建一个生态课堂。化学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环境组成的微观生态系统,课堂中各要素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一个特殊的微观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直接制约课堂上师生的活动状态,影响“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不应是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应是在自然、和谐、健康、积极的环境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活动。本文拟从化学课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维度就如何构建生态化的化学课堂作一初步的探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构建自由对话的平台

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途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把能够真正进入学生视界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学生采取有效的探究活动,提出有效的问题假设,通过有效的实验、师生间有效的交流与讨论,得到有效的科学知识,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一节中为分析电解原理,笔者在采用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后设计如下问题:(1)通电前溶液中有哪些离子?通电后溶液中离子如何运动?(2)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铜棒上有一层红色的固体析出,说明了什么?(3)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石墨棒上有气泡产生,判断可能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4)根据实验事实你能得出哪些离子优先放电?这些质疑式、探究式、递进式问题的设置为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构建了平台,问题层层递进,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探究创设了交流的空间。

二、营造互动的生态环境

教室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光的照度、植物的安放、空气的流通、教室的布置、座位的编排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考虑影响教室环境的重要因素,营造一个有利于化学教学的生态环境。(1)良好的照明。教室的光线太弱,而学生大多又疲劳作战,眼睛得不多休息,试图看清楚文字时会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而光线太强,过于刺眼,学生会头晕目眩,因而适度的光照有利于生态课堂的构建。一般来说,自然光的照度应达到60勒克斯,荧光灯应达到90勒克斯,白炽灯应达到60勒克斯,而黑板面上的照度应有所加强。(2)舒适的布置。教室的布置力求达到舒适、温馨、高雅,为降低学生的学习疲劳,可在教室摆放几盆绿色植物,在墙报上设置一些化学手抄报、学习化学口诀等内容,在教室的小展台上展示一些学生生活中的化学实验成果。(3)合理的座位编排。传统的座位编排大多是“秧田式”,学生面朝老师,学生之间同向而坐,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生态课堂中座位的编排是多元化的,有圆型、环型、马蹄型等多种方式,将学生从“横成行、竖成列”排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彼此交流、彼此沟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4)营造民主和谐的互动氛围。教师要走下教师权威的“神坛”,能走进学生,亲近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也能及时觉察学生的闪光之处,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造就精彩不断生成。

三、建立新型的生态关系

在生态课堂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求知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探索的合作者,教师要转变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教师充当引领者的角色。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筛选、分析材料,指导学生自己去猜想、操作、验证,由被动接受的思维走向主动思考,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激发。如在“性质活泼的氧气”的学习中,教者为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将木炭分别放入空气、氧气中进行对比;将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在空气中点燃后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系上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当即将燃尽时,将它们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在观察到发光、放热等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氧气所具有的化学性质。(2)教师充当参与者的角色。教师应走讲台,融于学生之中,成为课堂不可或缺的一员,与学生交流、讨论,甚至争辩,接受学生的质疑,当学生讲的不全面时要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在再思考、再讨论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3)学生是生态课堂的主人。传统教学中,教师忘情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毫无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在生态课堂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留有让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探究中获得结论。如在“物质的变化”的教学中,教者让学生通过开水预热鸡蛋、点燃蜡烛、蛋壳涂蜡、雕刻图形、涂抹盐酸、熔化石蜡等步骤制作蛋雕,观察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变化?有学生看到水蒸发了,水蒸气冷凝成水了,蜡油凝固了,鸡蛋皮与盐酸产生气泡了……接着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判断鸡蛋皮与盐酸反应有无新物质产生?通过搜索发现,有二氧化碳产生。最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在制作活动中,提高了观察现象、实验分析的能力,形成了严谨的思维习惯。(4)学生是互动过程的合作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缺少对话,沦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在生态课堂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在合作中受到启发、激励,产生学习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迸发出创造的智慧火花。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飞扬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它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生命完善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一种生态的课堂。生态课堂中传承与创新并存,科学探究与人文关怀融合。每一节生态的课堂都是鲜活而富有个性的课堂,都是无法复制的、独特的课堂,都是和谐、平等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尉.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田真,吴明发.浅析教育的生态环境[J].中国教育学刊,2001(4).

标签:;  ;  ;  

对构建初中化学生态互动课堂的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