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造像论文-刘志伟

孔子造像论文-刘志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孔子造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司马迁,“素王”典范,《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孔子造像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伟[1](2012)在《“素王”典范造像与人的本质精神价值实现——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的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是与司马迁的生命价值追求及《史记》总体写作关联最为深密之人。在司马迁的《史记》写作中,《孔子世家》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司马迁不仅以孔子"素王"着述伟业的第一传人自任,成功构建了《史记》之伟大庄严的人学价值体系,也以"最深切的同情"专为"素王"典范孔子造像。由于深刻反思人类的永恒精神价值追求及其普遍性悲剧命运与封建王朝专制政治体制的关系,坚执人的生命本质精神价值的真正实现与否为评价历史人物的第一标准,并彰显人类精神价值追求的高度正当性与高贵性,高扬人的独立尊严与主体精神意志,司马迁不仅深刻揭示了孔子具备伟大政治家的禀赋、才器、风范与理想追求境界,却生不逢时,难得其位,不得不以"在野"方式躬行"素王"之"道"的伟大精神价值与人格魅力,更借孔子甚至以胜过家庭亲情的知音式师徒关系,实际培育、构建了坚持"王道"理想追求的"素王"—"素臣"团队,表现其将蕴含"素王—素臣"永恒精神价值的权力结构模式,树立为理想的政治权力结构的最高范本的创作理念。(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2](2012)在《珍藏供奉:孔子造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林军,副主席李卓彬向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吴伯雄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赠送孔子像。陈毅谦先生以其独特的铜彩塑手法创作的孔子造像,体态伟岸,端庄慈祥,气宇谦和,生动传神,充满大智大慧,浑身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如阳光般穿越古今,令世人无不感觉亲近与喜爱。珍藏供奉于厅堂或书房,文化品味与吉祥氛围颇为可观。(本文来源于《收藏界》期刊2012年09期)

王忠林[3](2010)在《孔子造像溯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古代文献记载、儒教造像及叁教造像的语境中梳理出孔子形象的历史脉络,从而得出孔子的形象从来就不是一个具体的、孤立的存在结论。作者认为对于孔子造像追问的意义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考古与还原,更重要的是把孔子作为一个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符号来解读。(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0年22期)

孔德平[4](2010)在《孔子造像及其精神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孔子(前551—前479)及其思想日益受到推重相伴随,孔子形象也成为中国历代重要的造像题材。孔子造像历史之久远、数量之富赡、形式手法之多样、影响之广泛,在整个中国人物画史上,鲜有可比者。一、孔子造像缘起孔子造像的出现,或出于历代帝王和社会祭祀孔子、以孔子思想教化民众等需要,或出于弟子对老师、后人对祖先的怀念。(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期刊2010-09-27)

孔德平[5](2008)在《历代孔子造像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思想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思想,与之相伴随,孔子形像也成为中国历代重要的造像题材。本文以图像与文献相参证,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梳理孔子造像的历史,并对其现存主要类型进行划分;在考察孔子造像主要题材的基础上,通过图像比对,区分“孔子行教像”的衢州图像样式、曲阜孔庙圣迹殿图像样式和启圣殿图像样式,探讨孔子“小影”像及其对“孔子行教像”的影响;并以曲阜孔庙大成殿内孔子冕旒塑像和版画中的孔子神位图为典型,探讨孔子像的圣化样式,又通过魏晋时期将孔子形象图于具有“天”、“人”之间象征意味的梁上,到混迹于佛、道教图像之间,再到以创作者身边人物作为孔子形象的范本,探讨孔子造像异教化和世俗化过程。本文将孔子造像置于其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进行考察,对孔子造像所特有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进行探究,认为:孔子造像之产生并被广泛传播,既是统治者教化民众、重建和巩固国家权威和思想秩序之需要;同时也是适应广大民众内在精神需求之结果。孔子造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圣像的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2008-04-08)

高宝荣,赵志华[6](2007)在《长武发现明代孔子青铜造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高宝荣 赵志华)孔夫子到底长什么样子?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近日,长武县一位民间收藏家收藏到一座孔子青铜造像,在收藏界掀起一阵波澜。据悉,国庆节后,该造像将在央视“鉴宝”栏目向公众展示“尊容”。 该造像高约30厘米,重4(本文来源于《咸阳日报》期刊2007-10-11)

孔子造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林军,副主席李卓彬向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吴伯雄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赠送孔子像。陈毅谦先生以其独特的铜彩塑手法创作的孔子造像,体态伟岸,端庄慈祥,气宇谦和,生动传神,充满大智大慧,浑身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如阳光般穿越古今,令世人无不感觉亲近与喜爱。珍藏供奉于厅堂或书房,文化品味与吉祥氛围颇为可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孔子造像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志伟.“素王”典范造像与人的本质精神价值实现——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的创作[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珍藏供奉:孔子造像[J].收藏界.2012

[3].王忠林.孔子造像溯源[J].文艺争鸣.2010

[4].孔德平.孔子造像及其精神内涵[C].第叁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2010

[5].孔德平.历代孔子造像考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6].高宝荣,赵志华.长武发现明代孔子青铜造像[N].咸阳日报.2007

标签:;  ;  ;  ;  ;  

孔子造像论文-刘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