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责任论文-赵红丹,陈元华,郑伟波

感知责任论文-赵红丹,陈元华,郑伟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感知责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RHRM,关系型心理契约,领导成员交换,建言行为

感知责任论文文献综述

赵红丹,陈元华,郑伟波[1](2019)在《社会责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感知与员工建言行为: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越来越密切,但社会责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Socially Responsibl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RHRM))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尚未得到关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广义互惠原则,本研究探讨了SRHRM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关系型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以及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作用。以316名企业员工为数据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SRHRM与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员工建言行为显着正相关;关系型心理契约部分中介了SRHRM对员工建言行为的正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负向调节SRHRM通过关系型心理契约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SRHRM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内在机制,也为组织促进员工建言行为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9年09期)

卞继红,刘文婷,倪文佳,张宁[2](2019)在《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基于消费者感知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CSR的感知程度与购买意向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的CSR与购买意向总体呈正相关,但不同维度的CSR对购买意向影响有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23期)

郑舒翔[3](2019)在《客户感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框架建构——以晋江市民营企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客户的感知企业社会责任为出发点,构建包含客户伦理意识形态、感知企业社会责任、购买意向及购买经验的研究框架。对晋江市民营企业客户展开调查,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客户的理想主义能够积极促进其感知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而具有利己主义的客户则不能产生积极的感知企业社会责任。同时,还证实感知企业社会责任对购买意向具有积极影响,但是购买经验不能够调节感知企业社会责任与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民营企业家应该着重启发客户理想主义的形成,抑制其利己主义的产生,以达到提升其购买意向之目的。(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史敏[4](2019)在《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问题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这一问题。CSR理念因此得到较快发展,从最初利他主义的范畴向工具性、战略合理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成熟开明的利己主义,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CSR来构建与企业内外部之间的良好关系。企业积极履行CSR大背景下,员工作为企业重要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其感知的CSR对其态度或行为的影响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重点。而员工工作满意度作为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晴雨表”,也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从员工个人视角探究员工感知的CSR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能够为企业在CSR与员工积极回馈之间寻找平衡点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建议,因此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文献回顾可知,国内外研究成果已证实员工感知的CSR能带来积极的员工结果,研究同时探究了两者关系中的基本机制,推动了CSR领域理论和实践上的进展,但现有研究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方式和作用路径上还存在一种简单化的理解。鉴于此,研究在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引入整体公平感→组织信任路径,建立了员工感知的CSR与其工作满意度的链式中介模型,以期对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做进一步探究,丰富和发展CSR在组织行为领域的研究,从而为企业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实证研究中,首先借鉴国内外成熟量表进行编制并发放调研问卷,运用SPSS19.0和AMOS21.0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同源方差检验、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分析、Bootstrap法中介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员工感知的CSR(员工责任感知、消费者责任感知、社会与非社会利益相关者责任感知)对工作满意度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2)整体公平感在员工感知的CSR(员工责任感知、消费者责任感知、社会与非社会利益相关者责任感知)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中介作用;(3)组织信任在员工感知的CSR(员工责任感知、消费者责任感知、社会与非社会利益相关者责任感知)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中介作用;(4)整体公平感→组织信任在员工感知的CSR(员工责任感知、消费者责任感知、社会与非社会利益相关者责任感知)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效应。根据研究结论,从企业和员工角度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建议。企业视角:(1)树立CSR的整体概念,重视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综合利益;(2)重视CSR的内部宣传;(3)从CSR视角考虑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员工视角:树立CSR监督者意识,积极参与CSR,形成与企业的良好互动。(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佟海燕[5](2019)在《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组织认同和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高学历企业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意在研究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认同和组织承诺的影响机制,其中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为前因变量,组织认同为中介变量,组织承诺为结果变量,并着重分析组织认同在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五个维度(员工、消费者、诚信公正、慈善公益和环境)与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根据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提出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另一方面,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运用SPSS20.0和AMOS21.0软件来分析调查收集到的有效数据,并检验假设。研究结果显示,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显着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和组织承诺;组织认同显着正向影响组织承诺;组织认同在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整体及其五个维度(员工、消费者、诚信公正、慈善公益和环境)和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理论方面,本文提出并验证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组织认同和组织承诺的理论模型,对于丰富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验证了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承诺的积极影响作用;验证了组织认同在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效应,丰富相关实证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实践方面,为企业管理实践提出四条建议:一是注重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表现;二是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叁是促进对利益相关者群体责任行为的落地;四是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宣传力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感知度,从而提升高学历员工的组织承诺,降低人才流失率。(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1)

陈敏,聂臣聪[6](2019)在《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感知及满意度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责任护士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现状,分析患者关怀感知中对责任护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在制定护士人文关怀培养方案及临床关怀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784名在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护士微笑服务、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是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笑服务是护士工作中的人文关怀重要措施,也是影响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另外,护士工作中主动告知患者操作、用药目的及注意事项会提高患者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30期)

孟猛猛,陶秋燕,朱彬海[7](2019)在《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合法性的影响——制度环境感知和法律制度效率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基于中国民营科技型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多元层级回归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合法性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并试图揭示外部情境因素制度环境感知和法律制度效率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合法性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提高组织合法性地位;(2)制度环境感知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合法性的关系,在较好的制度环境感知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合法性的正向关系会增强;(3)法律制度效率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合法性的关系,即在较高的法律制度效率下,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合法性的正向关系会减弱。(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张继勋,蔡闫东,倪古强[8](2019)在《社会责任披露语调、财务信息诚信与投资者感知——一项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然而,各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着不同语调。本文利用心理学相关理论,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分析和检验了社会责任披露语调、财务信息诚信对投资者感知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采用平实的语调,采用积极的语调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投资者感知的社会责任更好;相对于较低的财务信息披露诚信度,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诚信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者感知的社会责任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财务信息披露诚信度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与采用平实的语调相比,采用积极的语调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投资者感知的社会责任更好;在财务信息披露诚信度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不论社会责任披露语调是否积极,投资者对社会责任的评价均比较差,且没有差异。此外,本文还发现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语调对投资者感知社会责任的影响路径。(本文来源于《南开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汤美润[9](2018)在《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工作嵌入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7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优"企业中的325名知识员工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工作嵌入的影响效应。PLS-SEM分析结果显示,员工感知的企业对员工的CSR(社会责任)及员工感知的企业对社会和非社会的CSR均对工作嵌入有正向的显着性影响效应。而员工感知的企业对顾客的CSR和员工感知的企业对政府的CSR对工作嵌入均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影响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员工的CSR及企业对社会和非社会的CSR一旦被员工感知,将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工作嵌入。因此我们应鼓励企业从员工、社会和非社会的利益相关者方面履行相应的CSR。(本文来源于《江苏商论》期刊2018年11期)

陈银飞,茅宁,田人伊[10](2018)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工序贸易公平感知与企业社会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依据281份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PLS-SEM方法,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工序贸易公平感知(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与企业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发责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对工序贸易公平感知各维度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工序贸易公平感知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其中分配公平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最大,自发责任受工序贸易公平的影响最大,而法律责任基本不受影响。文章为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也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8年10期)

感知责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CSR的感知程度与购买意向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的CSR与购买意向总体呈正相关,但不同维度的CSR对购买意向影响有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感知责任论文参考文献

[1].赵红丹,陈元华,郑伟波.社会责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感知与员工建言行为:基于社会交换理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9

[2].卞继红,刘文婷,倪文佳,张宁.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基于消费者感知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9

[3].郑舒翔.客户感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框架建构——以晋江市民营企业为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史敏.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9

[5].佟海燕.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组织认同和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9

[6].陈敏,聂臣聪.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感知及满意度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孟猛猛,陶秋燕,朱彬海.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合法性的影响——制度环境感知和法律制度效率的调节作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

[8].张继勋,蔡闫东,倪古强.社会责任披露语调、财务信息诚信与投资者感知——一项实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9

[9].汤美润.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工作嵌入的影响研究[J].江苏商论.2018

[10].陈银飞,茅宁,田人伊.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工序贸易公平感知与企业社会责任[J].华东经济管理.2018

标签:;  ;  ;  ;  

感知责任论文-赵红丹,陈元华,郑伟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